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8492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docx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多篇

初中音乐说课稿三篇

初中音乐说课稿篇1

  一、课题阐述: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下面就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五方面谈谈我的课堂教学构思:

  二、教材分析

  《银屏之歌》所在的单元主要是影视音乐,把它纳入初一学生的音乐教材,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电视剧,学会分析影视音乐在影视剧中作用,并感受音乐魅力.表述对主题音乐或背景音乐的认识,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由于电影、电视、多媒体的普及.学生看过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并对作品中的音乐非常熟悉,但对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很少去分析.因此,我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了解什么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的作用。

  2、能力目标:

能够对本课中的音乐就乐曲风格、演唱方式等做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影视音乐的作用。

  3、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视觉影像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和魅力,陶冶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这其中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是我的教学重点;而引导学生对本课中的音乐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出影视音乐的作用应该是教学难点。

  五、学法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顺利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准备引导学生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听唱感知,整体把握音乐这一艺术类别主要是通过听、唱的手段来感受内涵、体味情感,又加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理解的前提是感知,而听唱是学生感知的一种基本手段。

  2、对比分析,获得知识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探究现象,获得知识。

  3、亲身体验,验证结论将自己探究中得出的结论运用于实践,从而实现能力目标。

  六、说教法

  同时,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得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我的教学方法是:

  1、视觉图象法:

  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配以电视剧照,给学生视听结合,这样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影视音乐。

  2、体验法:

  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

在教学中我准备创设情景,让学生以相同的剧情体验恰当和不恰当的音乐对表演的作用。

  七、教学环节

  在对教材具体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制定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导入环节

  上课后,播放《好汉歌》

  歌曲录音,同时播放《红楼梦》中的影视片段,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们窃窃私语,偷笑,说是不是老师放错了,提出画面与音乐的不协调,为什么不协调?

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去探究:

  《好汉歌》反应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红楼梦》又应该用什么风格的音乐呢?

  这种设制悬念、层层引入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亲生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的理念,也给予学生交流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音乐在影视中,对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二)感受体验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对剧情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我选取了歌曲《雪绒花》在电影《音乐之声》中两次出现的不同效果来让学生做对比分析。

  教师先教唱电影插曲《雪绒花》,引导学生深情的演唱并用手势引导学生随旋律起伏作渐强减弱变化,使音乐更具感染力。

接着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演唱,既能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又以唱歌作切入点让学生感悟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情感作用,更为下一步欣赏歌曲《雪绒花》在电影《音乐之声》中两次出现的不同效果作好铺垫。

  下一步欣赏《雪绒花》插曲一

  上校和他的孩子们,还有家庭教师自已一场家庭派对上演唱《雪绒花》请大家欣赏并思考:

在演唱速度,力度和音乐情绪上是怎样的?

体现一种怎样的氛围,学生总结:

优美。

抒情很温馨的家庭氛围

  然后欣赏《雪绒花》插曲二

  创作环节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我从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创造的原则出发,分两步完成这一环节。

  第一步:

音乐与画面

  听一段“日本鬼子进村”的音乐,请同学们想像场景

  生:

大战在即,魔兽争霸等等

  提问:

这段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什么的作用?

  学生总结:

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

  音乐在影视剧中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们也来为影视剧配音吧。

  第二步:

画面与音乐

  观看一段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画面片段,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发挥想像,对其进行音乐风格,旋律速度力度方面的创编。

  这段画面开始猫在睡觉,老鼠悄悄地从猫身边走过,却不小心踩到了猫最后猫开始追逐老鼠的场面

  教师给出三段音乐进行选择:

一原配音乐二《野蜂飞舞》片段

  三《致爱丽丝》哪段更合适,说说为什么?

  最后欣赏原作,进一步感受主题影视音乐与剧中人物形象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本环节活动中,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影视音乐的第三功能:

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

  四)提升环节

  虽然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因年龄关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不够成熟,老师的提升是升华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而作的音乐,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音乐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

  其次总结影视音乐的作用:

  1、揭示主题思想,抒发情怀

  2、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3、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

  4、说明影片的时间和环境

  5、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去运用。

初中音乐说课稿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为F大调,3/4拍,中速

  整首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富有变化,以叙述性的口吻与不同层次情绪的抒发,深切的表达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的浓厚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深受学生喜欢的抒情歌曲。

  基于以上教材内容分析,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原则。

以“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结合本单元《瑰丽的电声》教学内容及要求,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及曲谱和对歌唱的换气,延长音音准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歌唱、欣赏、情景创设等手段让学生体验电声音乐的魅力、表现音乐的美

  3、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这首歌,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根据中学生变声期及对音乐的感知日趋成熟等身心特征,结合本课教学内容,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为:

  让学生整体感受旋律、节奏的变化,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抒情、委婉的及有气息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对于这样的教学重难点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教师的教就是学生的学。

  为了实现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第二板块:

聆听全曲感受旋律第三板块:

新歌教学参与实践第四板块:

知识拓宽欣赏大海发挥想象

  对于第一板块的教学我主要分3个环节来完成。

  1、感受意境我会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非常美妙的音乐,请闭上你们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播放由电声合成的描绘大海的音乐)然后,我会说:

“大海确实令人想往,那音乐是怎么样来表现大海的波浪的呢?

(出示图片)接下来,我将在钢琴上弹出:

112176|533—|34321|622—|...LU请学生根据我弹得音乐画出旋律线(自己也画同步进行),然后我将用同样的

  方法弹出25653|565—|6541165|5——|...来解决第二条旋律

  2、哼唱练声我将让学生用lu来把这两条旋律哼唱下,并提出这两条旋律在音高、力度上有什么区别?

一般学生都能说的出来,音高第二条比第一条高,力度也强点

  3、感受强弱之后,我再问学生这首曲子的拍号和强弱规律?

学生会很快的说出,3/4拍强弱弱,那这首曲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吗?

再次随着我的琴声用LU来唱一遍。

(做波浪手势)学生很快的就会感受到与一般3/4拍曲子的不同,是强强弱。

  最后,让学生跟着我一起边唱边划波浪的节奏拍。

『通过对比性的聆听和哼唱旋律,随着律动性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那种意境,并把音乐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用LU带唱练声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好歌唱状态使声音更加的集中,为下面的新课教学打下基础』

  第二板块:

聆听全曲感受旋律我是这样教的先播放合唱版《大海啊,故乡》,然后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仔细感受音乐,并回答:

“音乐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你最喜欢哪部份的旋律,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思念故乡,热爱大海。

有些学生会说喜欢第一部分,让人感觉有意境,有些学生可能会说喜欢第二部分,在唱的时候情绪很高涨。

『通过提问式引导学生,主要是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去聆听歌曲,整体感知到这是一首抒情的,有着思乡之情的歌曲』

  第三板块:

学唱歌曲参与实践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先尝试后教学,凭借教师示范、动作体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策略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标。

  这个板块,我分3个环节

  1、学唱歌曲,歌曲处理由于考虑到初中生对这首歌本身就比较熟悉,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也很强,通过前面的两大板块的聆听,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将直接让学生跟随我的钢琴伴奏带歌词演唱。

当然,可能会在个别细节方面唱的不到位。

在唱完之后,我会说:

“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哪里唱的不够好呢?

”学生可能会说:

歌曲结尾这部分气息不够?

我将以一个小节换一次气做处理,(示范演唱)『通过我的示范和手势来帮助学生用“缓呼缓吸”的方法解决歌唱中的难点』在歌唱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有些乐句的尾音音高没保持好,时值没拖足,比如(教师示范唱)于是我采用对比法让学生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方法来演唱。

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就很快的选择(范唱正确的)最后,让学生随着我的钢琴完整的演唱全曲,在关键的时候我将用自己的手势提示学生『主要是通过对比聆听,让学生产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教学难点』

  2、歌曲分析,把握情感师:

刚才同学都唱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请你们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想一想你觉得可以把这首歌曲划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会很快的说出有三个部分。

那三部分所表达的情感都一样吗?

学生肯定会说不一样,于是我和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和音乐情绪一起来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教师唱歌词)根据第一板块旋律的分析,学生很快说出第一部分旋律比较平稳,力度中弱,用叙述性的口吻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的思念与赞美之情。

接着,我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第二部分,情绪比第一部分更加的强烈,加深了对大海母亲的爱慕之情第三部分的尾声旋律比较平稳,力度从中弱到渐弱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的留恋与美丽的遐想同学们都分析的很好,但不知道你们的歌声能不能打动老师,让我来体验一下,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置身在美丽的沙滩上,踏着软软的沙滩,迎着海风,以叙述者的口吻表达对大海的赞美之情。

于是,我用钢琴的前奏部分把学生带入到这种意境中,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过分析,逐步引导学生用怎么样的感情演唱歌曲,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就很容易突破我的教学重点』

  3、学唱曲谱,尝试练习先由我来带学生唱,然后让学生自己唱『把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主要考虑到现在的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识谱能力比较差,所以通过已经掌握歌曲的节奏,再让学生唱谱,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更快的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加强双基教学』第四板块:

拓展延伸发挥想象大海是迷人的,看!

于是,我给学生展示了有关大海的美丽的画面师:

欣赏完了这么美的风景,老师觉得这么美的海面缺了点大自然的声音,请同学们想象下,大海边上会有什么声音呢?

生:

海浪、海鸥、风声等自然声音我会拿出电子琴、沙球等一些乐器,如果班级里会用电子琴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会用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我来操作,并鼓励学生最好把这个创作的出来的声音与大海故乡结合在一起,电声乐器给现代的音乐带来了丰富的表现力。

下面呢,我们就把刚才设计的音响与大海故乡结合起来。

最后,在电声乐器的伴奏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来结束这堂课。

『通过欣赏法、音画结合,多途径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并让他们体验成功,培养学生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音乐课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上音乐课的兴趣,对电声音乐的指出为以后的欣赏课做个简要的铺垫』(对于以上的教学流程的设计。

我主要体现一个教学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二个教学原则,把教什么永远是教学的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三个教学特色,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元文化知识的渗透』)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初中音乐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非洲音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鉴赏教中《亚非音乐神韵》中的内容。

本课介绍了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等。

在一课时的时间里,我将内容作以整合,我重点介绍非洲音乐的基本风格与独特的节奏运用。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

  1、学生通过演唱非洲歌曲,欣赏非洲鼓乐、非洲歌舞等,把握非洲音乐的独特风格。

  2、通过教师演唱、启发、学生节奏练习、探究合作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学生通过对非洲音乐的学习了解非洲的人文精神气质,从而激起理解多元文化、探究世界音乐的兴趣。

  根据如上阐述,我制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

模仿非洲鼓乐的节奏,进行表演与声部合作,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本课难点是:

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理解非洲音乐中节奏的特点。

  二、说学情、教法、学法

  学生经过小学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鉴赏课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法分析:

教师主要采用示范法、情境法等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

  学法分析:

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演唱等方法,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采用的是情境导入法。

出示非洲撒哈拉沙漠落日余晖的幻灯片,播放由歌手朱明瑛演唱的非洲歌曲。

同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这首歌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歌曲伴奏中都用到了哪些打击乐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出课题:

《非洲音乐》。

  

(二)简介非洲的风土人情与音乐文化。

学生讨论、分享课前准备的有关非洲文化的资料。

教师归纳:

非洲的音乐文化特点以及非洲鼓、马林巴等打击乐器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欣赏非洲鼓乐与学生学习节奏表演。

首先,我播放非洲鼓乐,学生感受鼓乐节奏灵活与多声部交错的特点。

然后我将学生分简单分组,每一组进行一个声部的节奏练习,学生用击掌与跺脚表现节奏,强调不同位置出现的重音。

然后我会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合作,合作整齐正确之后,我会请每个声部几名同学出来围成一个圈,我来掌握总体速度,学生们一边走一边表现节奏,台上与台下的同学一起表现各自声部的节奏,感受非洲人民围绕火堆欢乐舞蹈的情境,体验参与音乐课堂欢乐的气氛。

  (四)学唱《非洲赞歌》。

出示歌片,教师范唱,学生模仿,提示学生音高要准确,用声音表现出非洲人民热情与富有动感的演唱风格。

接下来每个节奏声部组的同学统一创作一个简单循环,适合为非洲赞歌伴奏的节奏型,利用板凳、铅笔等身边的物体合奏,完整演唱《非洲赞歌》,感受非洲音乐歌唱、伴奏与肢体表现与一体的音乐特色。

激发学生继续探究非洲音乐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

我将用凝练的语言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并引导学生关注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甚至流行音乐的影响。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非洲音乐,感受非洲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

  五、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