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8743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docx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我在希望中长大

1、 父母对我的希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感人小事有条理、生动地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积累、筛选素材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能力。

情感教育    

3、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领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希望”的习作真谛。

重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老师让大家课前搜集有关父母对儿女深情的文章、诗词或者词语,把你搜集到地读给大家听。

同学们读得真好,你可以把这些好词、好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来,为你的作文增添色彩。

2、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3、谁愿意把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故事说一说。

4、同学们,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曾经为许多人所讴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名句都把亲情表达到了极致,其实,真情的流露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作修饰,也不只是在重大事件上才能表现出真情,或与知识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或许平实的你丝毫都没有在意,然而,就是这样的点滴,却往往更能体现出真情的伟大!

以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亲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平淡的小事一样会打动别人。

5、总结

今天,我发现同学们长大了,因为你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相信上完这节课,你再不会对爸爸、妈妈所作的一切无动于衷,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才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6、课后作业:

习作《父母对我的爱》。

      

2、  希望带来的苦与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知道父母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反之,父母不合理或者过分的希望和要求,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与压力,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情感教育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父母不合理或过高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的带来烦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能够体谅父母的用心、理解父母的做法。

重难点 

3、在了解父母对自己希望的同时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正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来理解父母、感激父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2、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

3、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吗?

二、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一)希望带来的进步

父母的希望和自己的愿望一致时,就会使自己产生一种动力,督促着自己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二)希望带来的烦恼

当父母的希望违背了我们的成长规律时,当他们的要求和行为让我们难以接受时,不但不利于我们的成长,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三、本课总结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我们对父母的爱也应该如此。

让我们把爱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进步”与“烦恼”的问题,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吧。

      说一说

说家里父母对自己的希望

 讨论希望带来的进步

 讨论希望带来的苦恼

3、  架起沟通的桥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情感教育    培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亲密 B、比较紧张 C、疏远  D、一般

  填完马上收齐,统计。

二.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

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

是我们的父母!

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

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图片,与学生交流。

内容是: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经常“煲电话粥”

   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四、教师小结

五、作业:

回去与父母交流填写调查问卷

 出示一些图片,学生交流

 第二单元我们的权利和责任

4、我有上学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并能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2、简单了解法律法规中有关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情感教育    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 

了解法律法规中有关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习应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

教学过程

一、故事揭题

讲述刘玉凤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

二、讲授新知

1、看图说一说,了解儿童失学的其他原因。

2、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大家说法

结合图一;图二。

4、七嘴八舌

假如土中的两个孩子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该怎么办?

三、归纳延伸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说一说,了解儿童失学的其他原因。

结合图一;图二,大家说法

说说假如土中的两个孩子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该怎么办?

 

 5、选举我们的班干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2、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

情感教育    

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重难点 

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情感

师:

同学们,我们是在红旗飘飘下成长的少年,在学校的阳光下,我们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组织。

我们的小队,中队每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大家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离不开队干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

那么,少先队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话题——怎样选干部。

二、探究学习

1、看书中插图,指导观察。

2、学生自学交流。

3、师小结:

选举的一般程序:

4、为什么要这样选干部呢?

可不可以老师自己指定?

出示队章的有关内容,看看少先队章是怎样规定的?

5、我喜欢的小干部是怎样的人?

讨论:

谈谈自己选干部的标准?

三、交流活动:

《干部轮岗大家谈》:

用民主的方式推选一人发言,引导思考:

“轮流当干部”和“选举产生干部”的利和弊。

四、总结。

 看书中插图观察

自学交流

喜欢的小干部是怎样的人?

谈谈自己选干部的标准?

谈“轮流当干部”和“选举产生干部”的利和弊

 

 6、   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引导小学生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培养他们参与社会事物的意识。

情感教育    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报交流

1、引言

2、阅读教材第34页和35页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使学生学会如何简练、准确地表述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与同学们交流,说问题的时候也要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4、完成教材第35页留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

5、引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建议

1、引言:

我们已经相互交流了所发现的社会问题,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你准备把什么问题向哪些部门反映?

采用什么方式?

2、指名学生说说想反映的问题。

3、针对你发现的问题,说说你的建议。

4、说说你想把问题反映给政府的哪些部门。

这个环节重点指导。

5、讨论:

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

讨论之后小组进行交流,再指名说说,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并评价。

6、写《建议书》并邮寄。

7、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不同方式反映给有关部门。

      阅读教材第34页和35页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

 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

 指名学生说说想反映的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说说自己的建议

 

第三单元生活离不开工农业

7、我们的衣食哪里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知道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和农民。

   2、通过了解大米的来历,指导农民的辛勤劳动与聪明才智,懂得应该尊重农民的劳动,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知道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和农民。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准备的食物:

水果、面包、火腿肠等,引入课题并板书。

2、实物导入,分析归类

引导学生从早餐到午餐吃的食物开始,介绍自己吃过的食物有哪些。

再根据学生的介绍,让学生把这些食物分成两类:

本身就是农产品的实物;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物。

3、图文分析,填写表格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四幅图例,进一步了解哪些食物本身就是农产品,哪些食物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

(2)让学生根据“可以直接吃的农产品”和“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两项进行填写。

(3)让学生说一说哪些食物是自己家乡生产的。

4、根据实物,分析归类

(1)教师说说自己当天的着装。

(2)学生自己说、相互说当天的着装。

(3)学生根据课前填写的调查表,说一说自己及家人在一年四季中的服装及家中的床上用品。

(4)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五幅组合图形,师生共同分析这些衣物及床上用品与农业的关系。

(5)填写教材第43页表格。

(6)阅读“资料卡”,拓展知识。

5、图文分析

(1)师生共同根据“大米的自述”,了解大米的来历。

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大米的来历”流程图。

之后,汇总板书。

教师板书:

种子------育苗------插秧------间作(灌水、施肥、喷农药、拔野草......)-----收割-----脱粒-----碾米------大米

(2)师生共同分析图中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浪费现象,让学生知道,我们吃的食物包含了农民的辛勤劳动,要尊重农民的劳动,不浪费粮食。

6、讨论交流

(1)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没有农业和农民,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会怎样?

”讨论之后,归纳、总结、记录结果。

(2)请学生把过去、现在对农民的认识交流。

交流后,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心中是感受。

8、生活中的工业产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知道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2、通过了解《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来历,知道工人的辛勤劳动与聪明才智,懂得应该尊重、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尊重工人劳动的行为和品质。

3、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知道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培养学生尊重工人劳动的行为和品质。

教学过程:

1、通过实物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实物:

手机、药品、电视遥控器、教科书等物品,进行谈话:

一提到工业,同学们可能觉得与我们很遥远,但是现在在老师手中的这些物品,都属于工业产品。

可见,“工业”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工业吧。

2、交流填表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的生活用品,之后引导学生交流:

“看看你家有哪些生活用品与工业有关,你知道它们的品牌与生产厂家吗?

”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引学生填写教材第53页表格。

3、了解产品说明书

(1)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空调说明书”,“止咳定喘片使用说明书”,了解这两种日常生活中工业产品的使用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不看产品说明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使学生明白看产品说明书的重要性。

(3)教师组织学生们看自己家中到来的各种工业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看产品说明书来正确使用工业产品。

4、通过对比,感受变化

(1)教师出示图片:

电风扇、空调、搓衣板、洗衣机。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

(2)学生们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说说自己家中的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情况及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3)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家中工业产品的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然后填写教材第57页表格。

5、图文分析

(1)师生共同根据“教科书的来历”,了解一种工业产品的制作过程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教科书的来历”的流程图。

如:

编写内容------绘制插图-----编辑校对-----排版制版------印刷切割-----装订成册-----出版发行

(2)根据流程图,师生共同分析生产一种工业产品的复杂过程和工人劳动的艰辛。

教育学生应该珍惜每一件生活用品,尊重人们的劳动。

6、分工合作,实践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学校内部“编辑”一本《班级优秀作文选》,体验图书编辑过程和编辑劳动的艰辛。

指导学生: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

如:

征稿、选稿、设计版面、打印、绘制封面和插图、校对、装订。

第四单元谁把距离拉近了

9、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交通运输与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关系,感受我国建国以来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关注交通发展中带来的问题。

2、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和选择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3、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现代各种交通工具运输设施的特点、简要发展的过程,知道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爱护交通设施。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交通运输与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关系,感受我国建国以来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了解古人怎样出行

(1)让学生看图,想象古人出行的情况。

(2)结合教材中的几幅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了解古代交通工具,并且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知道的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3)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古代各种交通工具的利与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见解。

2、说说现代交通工具及发展情况

   

(1)先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

指名说,别的学生补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提问:

飞机是什么时候哪国的谁发明的?

火车先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过程?

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可达多少千米以上?

现代大型豪华客轮可谓是水上什么?

什么交通工具已成为现代交通运输的主力军?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交通线路。

(1)铁路交通

让学生看p68页中国铁路分布图,了解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小组交流:

我们家乡经过的铁路是什么线路?

(青藏铁路)

    

(2)公路交通

    让学生看中国公路分布图,了解主要公路线路。

    小组交流家乡经过的两条主要公路线路。

(315公路和109公路)

    (3)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

让学生阅读教材p70页,了解我国的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

提问:

水上交通有什么特点?

(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的特点)

小组内交流:

从家乡去北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为什么?

4、认识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谈话:

交通业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你们知道会带来哪些问题?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参考认识:

交通拥挤,尾气污染,江河污染,铁路垃圾,交通事故多,死亡率高。

举例说一说你身边由于交通带来的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10、现代通信真方便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通信方式,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

3、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代通信方式,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教学过程:

1、古人怎样联系

(1)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几幅图自主学习古人是怎样联系的,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以及各种通信方式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并且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知道的古代通信方式。

(2)指名学生说一说。

(3)小组讨论:

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等古代通信方式存在的局限。

2、说说我的见解

(1)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古代各种通信方式的利与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见解。

3、古代通信知多少

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交流古代世界各国的通信方式。

4、选一选

我校要举行一次夏令营活动,参加的同学有本市(县)的,有北京的,有台湾的,有日本的,还有本县边远山区的。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和这些同学联系的方式,并说出理由。

参考:

本市的电话费较便宜,国际长途电话费比较贵,山区的许多地方目前还不通电话,也没有互联网。

选择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深入探讨:

还有哪些联系的方式呢?

各种不同的通信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各自适宜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5、实践体验------我来试一试

(1)教师导入:

既然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那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来试一试吧!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在写信、在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现场模拟打电话与发送电子邮件,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发送电子邮件邮件。

(4)学生现场给自己的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情况,并向朋友或亲人送上美好的祝愿。

(5)教师现场指导学生书写信封、粘贴邮票以及怎样把写好的信寄出去。

(6)校讨论:

还想试试什么样的通信方式?

 

 

 

11、传媒拉近了时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都是大众传媒。

   2、学习利用大众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3、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4、通过小组调查,培养利用传媒获取信息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都是大众传媒,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同学们获得信息的传媒途径非常丰富,那么你们经常使用的是哪种呢?

作一个小调查,自己的亲人或朋友都利用哪些大众传媒获得信息?

包括他们喜爱的报纸、电视、广播或者网络等等。

2、在自己喜爱的一种媒体上,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新闻。

二、我最喜爱的媒体

1、学生展示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并向他人介绍自己喜爱的媒体及理由。

2、学生交流自己如何利用喜爱的媒体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

3、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媒体与你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小小新闻发布会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新闻。

从选编到播出,分工明确。

2、小组研究出新闻发布的形式。

3、选出一名同学为主持人,每小组选派播音员进行播读,主持人可以采访小组其他成员。

四、读报计划

1、请纸质传媒组介绍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

2、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看的书。

3、制定“读报计划”。

五、说说电视

1、谈话:

电视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伙伴,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和信息,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趣。

你喜欢看那些频道的哪些电视节目?

为什么?

完成教材84页的表格。

2、同学们交流自己经常看的电视频道、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和喜欢的理由。

3、谈话:

不同的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并不都适合所有的观众。

特别是对我们少年儿童来说,正处在学习和成长阶段,应该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什么时间看,看多长时间,都要有相应地选择和限制。

听听你们的意见吧,把你们的意见写在教材85页的表格上。

我们应该看的电视节目:

应该什么时间看:

应该看多长时间:

有选择有限制地看电视,对我们成长有哪些好处:

无选择无限制地看电视,对我们可能有哪些不好的影响:

4、让学生交流补充以上问题。

六、说说网络

1、谈话:

近年来,网络已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体。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沟通、浏览方方面面的信息。

它可以把你同其他伙伴连接起来,实现即时交流。

2、让学生了解网络都有哪些作用。

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上网地点和上网目的。

4、小组内讨论:

网络有利有弊,你们知道上网时应注意什么吗?

讨论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

 

 

第五单元走进科技的殿堂

12、世界科技的今天

教学目标:

1、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力量,体会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

2、提高学生了解现代科技成果、收集现代科技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勇于发明创造的科学精神。

3、了解现代科技成果,知道现代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体会到发明创造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

了解现代科技成果,知道现代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体会到发明创造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展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的图片。

2、教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的心情如何?

我同大家一样,心情格外激动,因为“神州”五号上天,标志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标志和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可以说,当今世界是科技领先的世界,那么,世界科技的今天的怎样的呢?

二、有趣的机器人

1、导入:

看到现在世界上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你也许会问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是谁发明的呢?

发明第一台机器人的正是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先生。

从第一台机器人诞生到现在,又有哪些机器人问世了呢?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0页。

你对哪个机器人最感兴趣?

和大家介绍一下吧。

3、你平时还听说过哪些机器人?

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三、太空之旅

1、组织学生回忆乘坐“太空飞船”时的体验。

没有过这种体验,可以直接以“神秘的太空”为主题,让大家想象太空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究太空的欲望。

2、在人类历史上,谁是太空之旅的第一人呢?

谁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登月梦想呢?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教材,然后交流。

3、想象:

航空技术还会有哪些发展呢?

(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交流。

四、身边的“小小科学家”

1、导入:

现代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是科学家们不辞劳苦、勤奋工作的结果,是科学家们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同学们,你们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