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写大赛词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8999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听写大赛词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听写大赛词语.docx

《听写大赛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写大赛词语.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听写大赛词语.docx

听写大赛词语

一年级词语25个

1、颜色(yánsè):

(1)色彩。

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橙色、桃红色、绿色、蓝色,紫色、和黄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颜色不少变。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3)指颜料或染料

(4)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女子的姿色

(6)厉害

2、柏树(bǎishù):

侧柏,又名香柏(河北)、香树、香柯树(湖北宣恩、利川)、黄柏(华北)、扁柏(浙江、安徽)、扁桧(江苏扬州),属柏科.寿命约3000年,耐寒,常生长在山里,高约60至70米。

3、彻底(chèdǐ)

(1)通透到底。

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

(2)形容水清见底

4、春风拂面(chūnfēngfúmiàn)

春风:

春天的风。

拂面:

吹打着脸。

全词意思:

表示感觉很舒服,像春天的风吹打着脸。

5.欢歌笑语(huānshēngxiàoyǔ)

又说又笑,表示气氛欢快热烈。

(形容十分欢快)

6.睡觉(shuìjiào)睡觉一般指人类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理现象.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时间,它的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7.、频道(pindao)又叫信道,信道是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通道,是信号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所经过的传输媒质,这是狭义信道的定义。

广义信道的定义除了包括传输媒质,还包括信号传输的相关设备。

8.文稿(wéngǎo)

(1)文章;稿件。

(2)指公文或公文的草稿。

9、被窝bèiwō

(1)为睡觉叠成的长筒形的被子。

(2)泛指被褥.

10、满山遍野(mànshānbiànyě)

满:

漫;遍:

到处。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

11、港湾(gǎngwān)

港湾,地理名词,是船舶用以避风、避浪、避水流,而能安全停泊,或并能装卸货物及让乘客上下的水域区域。

12、晨雾(chénwù):

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

13、焦急(jiāojí):

 非常着急整个晚上都为这件事焦急。

详细解释着急。

14、万紫千红(w`anzǐqiānho'ng)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绚丽。

多指繁盛的春色。

词语用法包括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5、水壶(shuǐhú)

(1)烧水用的一种金属(器具)

(2)典型地包着布套的、用作盛饮用水的小容器,常为士兵的个人用品

16、蘑菇(mógu):

又名双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蒙古蘑菇、蘑菰、肉菌、蘑菇菌。

属真菌门蘑菇科,蘑菇富含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无机质、维生素、蛋白质、植物纤维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热量低。

17、菜畦(càiqí):

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18、湖畔(húpàn):

(1)湖的边界,即是湖边。

(2)(江、道路等的)附近,旁边。

19、屋脊(wūjǐ):

屋顶相对的斜坡或相对的两边之间顶端的交汇线。

20、蜣螂(qiāngláng):

俗称屎克螂,属鞘翅目蜣螂科。

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

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

有一定的趋光性。

21、免费(miǎnfè):

免费是相对于收费而言,免缴费用,不收费,不以货币交换形式供给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事物。

22、贮藏(zhùcánɡ):

是指储藏,宋苏舜钦《火疏》:

“天下富庶,帑府流衍,无所贮藏,乃作斯宫。

23、蜜蜂(mìfēng):

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属膜翅目、蜜蜂科。

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一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

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成蜂体长约2公分~4公分。

24、鼓励(gǔlì):

指激发;勉励。

也指振作精神。

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落后。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都把由衷的夸奖和鼓励看作是人类心灵的甘泉。

25、塑料(sùliào)

以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为基础原料,加入(或不加)各种塑料助剂、增强材料和填料,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加工塑制成型或交联固化成型,得的固体材料或制品。

二年级词语30个

1、害羞(hàixiū):

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怕难为情。

在某些场合,过于胆小,说话可能吞吞吐吐。

2、僵硬(jiāngyìng):

意为肢体不能活动,形容词。

3、篱笆(líba):

又叫栅栏、护栏,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在我国北方农村很常见。

4、锄头(Chútóu):

一种长柄农具,农人最常用的工具,属于杠杆省力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其构造、形状、重量等,依地方依土质而异,可分为板锄、薅锄、条锄等。

5、揠苗助长(yàmiáozhùzhǎng):

揠:

拔起。

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也作“拔苗助长”。

6、胳膊(gēbo):

身体部位名称,指动物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

7、栩栩如生(xǔxǔrúshēng):

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8、嵩山(sōngshān)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嵩山属于伏牛山的一支余脉,由东向西绵延30多公里,嵩山群山耸立、层峦叠嶂,高大雄伟的山体,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

嵩山由两组山峰组成,东为太室山,即嵩山主体;西为少室山,当地称为“玉寨山”。

9、鲨鱼( shāyú)是一群板鳃类鱼的通称,这是一类古老的鱼种,在侏罗纪时已经形成现代类型的鲨鱼,鲨鱼身体无鳞,鳃裂有5至7个,分布在世界各地温带和热带的海洋,一般鲨鱼在20℃以下的水温中就不太有活力,鲨鱼都是透过体内受精繁殖,有胎生、卵胎生或卵生。

10、勘探(kāntàn):

调查一个地区的矿藏,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成矿规律、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

寻找有开采价值的矿床。

11、冥思苦想(míngsīkǔxiǎng)想:

思考冥:

深奥,深沉:

思考。

思:

思考。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12、墨汁(mozhi)通常所称的墨,都是指黑色的液体或固体,中国人对于黑色似乎有一种偏爱,两千年来的书画艺文不说,远在四千多年前的陶器,除在彩陶上加墨色外,还有东方特有的全黑陶器被使用。

13、警察(jǐngchá):

警察一般指警察(武警或人民警察)。

中国的警察包括武警和人民警察两大类。

14、鱼鳞(yúlín)鳞,又称鳞片,是一些动物皮肤表面衍生的硬薄片状结构,有保护作用。

鳞见于鱼类、爬行动物,一些哺乳动物的部分或全部体表,以及鸟类的足部。

鳞翅目昆虫的翅膀表面也覆盖有细微的鳞片结构,肉眼下类似粉状,也称鳞粉。

15、直辖市(zhíxiáshì):

直辖市是许多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之一,多设置于城市地区。

直辖市在不同国家各有不同的定义,基本的定义为一个普通行政区(请参考特区),可以小至一条村庄、一个小镇、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政府。

在中国,直辖市在行政上的单位是一级行政区、与省同级,由中央政府管辖。

此名称主要由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采用。

16.实践(shíjiàn)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

     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

     实践是劳动的本质。

17.畅想(chàngxiǎng):

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

如:

畅想曲,春天的畅想。

或者是基于现实,因情感的突变而产生的奇异思维。

18.颐和园(yíhéyuán):

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北海淀区,占地290公顷(合4400亩),是一座巨大的皇家园林和清朝的行宫。

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重建于光绪年间,曾属于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之一。

19.轮廓( lúnkuò)指界定表现对象形体范围的边缘线。

轮廓是在亮度不同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明度级差突然变化而形成的。

轮廓是构成任何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

20.霓虹灯(níhóngdēng)霓:

原意是指一种自然现象,云在天空中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光彩。

虹:

原意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就是彩虹,也是七彩的。

霓虹灯:

夜间用来吸引顾客,或装饰夜景的彩色灯,所以用“霓虹”这两种美丽的东西来作为这种灯的名字。

21.夜幕降临(yèmùjiànglín):

指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意味着夜晚的来临。

22.新疆(xinjiang)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通称新疆,1955年10月1日成立,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区。

23.繁华(fánhuá):

指繁荣热闹,人口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方。

24.倾盆大雨(qīngpéndàyǔ):

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25.滑稽(huájī):

(1)形容语言、动作等幽默诙谐,十分可笑丑角的表演非常滑稽

(2)流行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一种曲艺,与相声相近,生动有趣

(3)(古音异读)gǔjī:

能言善道,机警善变

26、痕迹(hénjì):

指事物经过后,可觉察的形影或印迹。

如:

航船的航迹;走路的足迹;树枝的划痕。

 

27、宝藏(bǎozàng):

宝藏,一般指储藏的大宗珍宝或珍贵物品,也指蕴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

同时,世上流传有“世界十大宝藏之谜”等传说,也有的歌曲、文章等以宝藏二字命名。

28、碉堡(diāobǎo):

碉堡是古代军事上的专有名词,意思是木、铁或混凝土制军事上的防御建筑物。

29、智慧(zhìhuì)智慧(狭义的)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

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

30、鹦鹉( yīngwǔ):

鹦形目,有鹦鹉科 与凤头鹦鹉科两科,种类非常繁多,有82属358种,是鸟类最大的科之一。

国内规模鹦鹉养殖主要是山东夏津南城鹦鹉养殖场。

三年级词语35个

1、荡漾(dàngyàng):

水面等起伏波动,湖水荡漾|心潮荡漾。

2、朱熹(zhuxi)朱熹(1130年10月22日—1200年4月23日),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谥文,又称朱文公,南宋理学家,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

朱熹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

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

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3、翎毛(líng máo):

 

(1)「羽毛」 翅膀尖上的毛。

(2)鸟翎与兽毛,指以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也指画中的鸟兽。

4、荣膺( róng yīng):

光荣地获得。

5、车辙(chēzhé):

车辆长时间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

路面车辙是路面周期性评价及路面养护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路面车辙深度直接反映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及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期限。

6、忧心如焚(yōuxīnrúfén):

如焚:

像火烧一样。

内心焦急的像火烧一样。

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7、人心惶惶(rénxīnhuánghuáng ):

惶惶:

惊恐不安。

人们的内心惊恐不安。

形容众人惶恐不安。

亦作“人心皇皇”、“人心摇摇”、“众情惶惶”。

8、窥视(kuīshì):

视:

看。

词义为暗中观察;基本解释为窥:

偷看,多含贬义。

9、憨态可掬(hāntàikějū):

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

招人喜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

10、蔚为壮观(wèiwéizhuàngguān):

蔚:

茂盛;大观:

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11、咀嚼(jǔjué):

咀嚼是咀嚼肌群依次收缩所组成的复杂的反射性活动。

咀嚼肌的收缩使下颌向上下、左右及前方运动,上下牙列相互接触,将大块的食物切割、磨碎,颊肌和舌肌的收缩可将食物置于上下牙列之间,便于咀嚼。

12、惟妙惟肖(wéimiàowéixiào)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非常逼真。

 语本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

“说来也怪,只有她出走之后,他这做丈夫和父亲的人,才充分地领略了这一切遗传上的惟妙惟肖之处。

13、殊死拼搏(shusipingbo)一个人遇到困境或处于危险时冒着牺牲的风险,是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还去战斗,殊:

断、绝.殊死:

拼死,决死(殊死:

1.这个名词之在汉朝出现,是一种刑罚,用以处决死刑犯人。

师古曰:

“殊,绝也,异也,言其身首离绝而异处也。

”可见,殊死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斩首。

2.指决死;拼命。

14、懒惰(lǎnduò):

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15、人影绰绰(rényǐngchuòchuò):

表示当视线模糊时在视觉上感觉人一个接一个并没有直接看见人本身只看见人影,形容人影多,姿态美;也可形容一个人心理烦躁时看到客观视觉中清晰的人群由于主观作用而模糊起来。

16、谴责(qiǎnzé ):

指对个人、团体、党派、国家等的荒谬言行或错误举动进行严厉责备,带有庄重色彩。

17、骨髓(gǔsuǐ)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

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

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

18、袭击(xíjī):

指对不备之敌突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是基本的进攻方式之一,常常趁目标不注意或无特别防范之处进行攻击。

19、步履(bùlǚ):

(1)步行;行走。

(2)脚步

20、闻名遐迩(wénmíngxiáěr):

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自《南齐书·高帝纪上》:

“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21、应接不暇(yìngjiēbùxiá)暇:

空闲;不暇:

没有空闲,来不及。

原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接。

后来形容来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

22、人声鼎沸(rénshēngdǐngfèi):

形容人声喧闹。

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

沸,开水。

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3、千里迢迢(qiānlǐtiáotiáo):

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24、蔷薇(qiángwēi):

又称野蔷薇,是一种蔓藤爬篱笆的小花,耐寒,有野生的,可以药用。

25、栀子(zhīz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

目前,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26、趔趔趄趄(lièlièqièqiè):

常用来比喻身体歪斜,脚步不稳的样子。

也指走路不稳,喝醉酒的样子。

27、筹备(chóubèi):

筹:

谋划。

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筹划准备。

28、栩栩如生(xǔxǔrúshēng):

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自 《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29、涟漪(liányī):

平静的水面中的微波,有细小的波纹。

30、叫嚣(jiàoxiāo):

大声喧叫吵闹。

31、榛子(zhēnz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

在世界范围内榛属有约20个品榛子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在中国境内有8个种类2个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

32、都江堰(dūjiāngyàn)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

1982年,都江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00年,都江堰以其为“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青城山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3、镶嵌(xiāngqiàn)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使二者固定;镶是指把物体嵌入,嵌是指把小物体卡紧在大物体的空隙里。

镶嵌多用于工艺制作术语,又称屏雕。

也指工艺方法,如机械镶嵌法和树脂镶嵌法等。

34、临潼( líntóng)临潼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总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66.86万,其中农业人口56万。

35、鸟瞰(niǎokàn):

指为地形测量或城市规划工作所拍摄的倾斜航空照片,事物的概括描写。

四年级词语20个

1、磁石[císhí]:

磁石(药用名亦作慈石)为氧化物类矿物磁铁矿的矿石。

形态:

等轴晶系。

晶体呈八面体、十二面体。

晶面有条纹。

多为粒块状集合体。

铁黑色,或具暗蓝靛色。

2、锻炼(duànliàn):

锻炼能提高人们的体质。

锻炼的最佳时间14:

00~19:

00,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对健康更有利。

3、借鉴(jièjiàn):

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吸取经验或教训,以便取长补短。

4、翕动 (xīdòng):

(嘴唇,鼻翼等)一张一合地动。

5、缝纫(féngrèn):

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

人们更习惯用“女工”一词指代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

6、嗫嚅(nièrú):

想说而又吞吞吐吐或不敢说出来或很小声地说。

7、瞥见(piējiàn):

瞧见,偶然看到。

瞥:

瞅,顾,瞧,观看,视望。

看到;速度快的一眼看见。

8、叩问(kòuwèn):

打听;询问(含尊敬意)

9、骨髓[gǔsuǐ]:

人体内的造血组织,位于长骨的髓腔及虽有骨松质内。

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

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

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细胞能制造抗体。

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10、巍峨(wēié):

高大壮观,雄伟矗立的样子。

11、狰狞(zhēngníng):

面目凶恶。

形容面目凶狠可怕。

12、咀嚼(jǔjué)将食物放在嘴里慢慢地嚼。

有时候也可以引申为对耐人寻味的文章或者是别的事物进行品尝和品读,从而领悟其中深层含义。

13、蓑衣(suōyī):

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

14、遨游(áoyóu):

遨游有游乐,嬉游;漫游,游历;畅游;犹言奔走周旋的意思。

15、麋鹿[mílù]:

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

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

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

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

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

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

16、肆虐(sìnüè):

不顾一切地任意残杀或迫害,肆:

不顾一切,任意妄为。

17、淤泥(yūní):

(1)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

18.潺潺(chánchán):

1、拟声词。

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表现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2、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3、形容雨声、水声等。

4、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5、水清澈见底的样子。

19.缫丝(sāosī):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

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

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

20、屋檐(wūyán):

房屋前后坡的边缘部分(俗称瓦檐),民间俗语(挑檐),即房檐。

五年级词语30个

1.镌刻(juānkè):

“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2.窟窿:

(kūlóng)∶

(1)孔;洞,鞋底磨了个窟窿

(2)空洞,在物体内部有空的地方,岩壁内有窟窿

(3)比喻负债,亏空

(4)漏洞;破绽

3.竹篾(zhúmiè):

成条的薄竹片。

4.附庸(fùyōng)

  

(1)古代指附属于大国的小国,今借指为别的国家所操纵的国家。

  

(2)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5.深邃(shēnsuì)

(1)深的:

幽深,深邃的山谷

(2)深奥的

6.国籍(guójí)

(1)指个人具有的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

(2)指飞机船只等属于某个国家的事实或状态

7.围歼(weíjiān):

包围起来加以歼灭。

出处: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五章:

“他们这个连没有参加最后的围歼,只不过是在远远的一带山林里担任警戒罢了。

8.蒙眬(ménglóng):

意为模模糊糊,朦朦胧胧,不是很清楚。

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

9.憧憬(chōngjǐng):

就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10.哆嗦(duōsuo)

(1).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

如:

气得直哆嗦

(2).战栗,如因为冷、害怕或受外力等而颤抖如:

冷得打哆嗦

11.橱柜(chúguì):

指厨房中存放厨具以及做饭操作的平台。

使用明度较高的色彩搭配,由五大件组成,柜体,门板,五金件,台面,电器。

12.楦头[xuàntóu]

楦头,汉族传统的制鞋用具。

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

把木制削成足形,填在鞋中以便适合入脚。

楦头作为做鞋所用的模型,常用木头制成。

新绱的鞋,要用楦头填紧或撑大鞋的中空部分,使新鞋外观好看,穿上又合脚。

另在山东济宁一带有种面食,底部发糊,周边似馒头,外形象楦头形状,称之为楦头。

13.别墅[biéshù]:

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是居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二居所而非第一居所。

现在普遍认识是,除“居住”这个住宅的基本功能以外,更主要体现生活品质及享用特点的高级住所,现在词义中通为独立的庄园式居所。

14.山鹬(shānyù):

丘鹬(大水行,山鹬),行形目鹬科丘鹬属的一种。

又名大水行,山鹬。

15.鹧鸪[zhègū]:

鸟纲,雷鸟科,构成鹧鸪属及其近缘属的一种鸟。

体形似雷鸟而稍小,头顶紫红色,嘴尖头,红色,脚短,亦呈红色。

体灰褐色,腹部黄褐色,捕食昆虫及蚯蚓等。

16.枞树(cōngshù):

又名冷杉,是一种常青树,常见于美国北中部、欧洲、亚洲、北非,主要生长于山上。

一般为10-80m高,直径为0.5-4m。

《枞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