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9126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docx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连云港市东海县

 

东海县智慧城市试点

 

东海县人民政府

二○一三年六月

1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在全球信息化趋势的推动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现代化的战略途径。

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革命和发展模式创新,是现代化城市整合发展的更高形态,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无所不在的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感知环境和超强海量运算能力,改革城市信息系统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众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推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1.1发展背景及现状

1.1.1发展背景

1、社会背景

东海是闻名中外的“中国水晶之都”,全县辖17个乡(镇)、2个街道、2个国营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县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县,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

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东海成功打造了“石、泉、湖、井、花、画”等六张特色名片。

石,即水晶石。

东海水晶、石英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东海水晶城被命名为“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是国际性水晶及其制品集散中心。

泉,即温泉水。

温泉地热面积2.4平方公里,井口水温82℃,富含30余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被誉为“华东第一温泉”、“中国温泉之乡”。

湖,即西双湖。

东海被称为“百湖之县”,其中坐落在县城西侧的西双湖总面积8.1平方公里,可与杭州西湖媲美。

井,即中国科钻超深井。

井深5158米,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已成为科普地质游的重要基地,是东海特色旅游功能县之一。

花,即鲜切花。

东海素有“华东花都”的美誉,已成功举办4届花卉博览会,获评“中国花木之乡”目前拥有鲜切花日光温室8000余栋。

画,即少儿版画。

东海已承办3届全国少儿版画双年展,被命名为“全国少儿版画创作基地”。

目前,占地60亩的东海少儿版画原创基地即将开工建设。

2、经济背景

东海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等近50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

2011年,实现地县生产总值245.67亿元,同比增长15.5%;

2012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面小康建设考核指标达到省定标准。

全年实现地县生产总值277.3亿元,增长12.6%;

2013年上半年,预计全县实现地县生产总值146亿元,增长12.2%;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5亿元,增长18.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00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010元,分别增长9.8%和12.5%。

3、产业背景

东海的产业发展坚持开放互动,加强技术合作,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标准研究能力,完善创新产业链,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中心。

(1)、新型工业。

东海发展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集聚集群。

围绕硅材料产业发展,获批国家级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半导体(硅材料)产业集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等4个国家级荣誉。

建设由“一心一区,六园一带”组成的“T”型硅产业集群,在现有硅工业年总产值400亿元基础上,加快向千亿新材料产业集群迈进。

同时,东海打造了食品工业、机械汽配、新型建材300亿特色产业集群,先后有德国博世、英国吉凯恩等世界五百强落户东海。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连续三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成功通过验收,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综合标准化示范县试点、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0家。

(2)、现代服务业。

东海水晶市场销售额突破60亿元,“大姐吴兆娥”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国首家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投入使用,水晶博物馆、新水晶交易市场开工建设,新水晶市场、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构建精品旅游,全力打响“华东第一温泉”品牌,温泉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4A旅游景区,2013年上半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亿元,增长14%;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96亿元,增长17%;住宿餐饮业营业额8.5亿元,增长16%。

(3)、现代农业

东海粮食连续九年丰产丰收,实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四连冠”,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高效农业面积超过70万亩,鲜切花、优质稻米、设施蔬菜、生态草莓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2013年上半年,全县夏粮面积114.2万亩,苗情总体正常,预计实现总产46.8万吨,有望实现夏粮生产“十连增”;310国道沿线5个农业园区、4个产业基地“金腰带”工程快速推进,新增高效农业面积4.3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万亩,累计高效农业面积达76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2万亩。

4、政策背景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连云港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东海县政府十二五规划和科学技术规划中都对东海县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要求。

1.1.2发展现状

1、东海位列经济百强县,为智慧城市打好经济基础。

东海的经济发展坚持开放互动,在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的驱动下,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为智慧城市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012年,东海县全面小康建设考核指标达到省定标准,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98位。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3亿元,增长12.6%;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46亿元,增长16.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增长20.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26元,分别增长13.9%和13.5%。

2、东海完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城市打好硬件基础;

全县共完成320座基站的开通及相应管线敷设,完成从县城到乡镇的管线覆盖及网络成环,完成集团专线506条,县城小区宽带覆盖率达到95%以上,乡镇驻地实现100%宽带覆盖。

热点区域WLAN覆盖AP数量达到343个。

为保障东海县域内基础网络质量,每年投资3200万元用于基础网络建设,形成了2G/3G、4G、WLAN三网融合。

3、东海完成多样的智慧行业系统,为智慧城市打好知识基础;

(1)电商通。

“电商通”系统是面向东海商务,建立了“中国水晶城”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万村千乡农家店电子信息平台。

其中“中国水晶城”电子商务平台特别针对水晶行业,在新水晶城的基础上,实现线上线下的完整交易建立的,聚东海的水晶产业资源,开拓网络平台经济的新领域,实现东海水晶在网络贸易这个节点上的价值延伸。

(2)警务通。

警务通是一种警察用来执法的移动执法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后台处理平台以及相应的网络安全机制。

第三代移动警务通系统融合了3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VPN、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及WebService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

同时可实现公安人员的移动办公。

2012年东海警务通工作手机共602台。

(3)一卡通。

一卡通是面向政府、机关、企业、大中院校等集团客户提供的信息化服务,通过将用户手机SIM卡和一卡通进行功能升级和整合,即可利用手机“刷卡”实现考勤、门禁、就餐、停车等多种功能,并享受手机缺勤提醒、消费账单通知等多种增值应用服务。

2012年东海移动共发展手机一卡通用户6200户。

手机接入单位办公系统,完成公文/合同流转,进行审阅审批,查询内部信息,实现随时随地办公。

目前发展用户560台。

外勤手机、展业通、政务监管、司法矫正等工作手机用户1500多户。

4、东海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为智慧城市打好软件基础;

民生热线122:

搭建起一个“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和应急联动指挥平台。

平台以110、120、119等80多个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为基础,整合为民服务、应急联动、公安三台合一、数字城管、人民防空、权力阳光、平安监控、人民武装、环境监测、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十大功能。

东海技防城、公安320: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和违章抓拍,对无人值守道路进行高效的治安管理,覆盖东海103个重要城乡道路卡口,同时实现95%以上的公安业务、95%以上的公安民警进入平公安综合管理服务工作平台,完成信息化管理。

交通局、公安局、农机局:

利用物联网应用平台,实现大卡车、农机车辆、公交车、出租车、小轿车、摩托车、电瓶车的监控,目前已试点推广236台。

新农村:

建立县、乡、村三级联网的“三资”网络监管信息平台,创新农村“三资”管理方法,实现对全县所有乡镇(场)346个村的“三资”运行进行动态、实时、全面的监控。

东海国土局:

GIS数据库建设较为完备,建立村庄地籍管理系统、土地证书管理、一张图数据浏览、交互式短信、权力阳光数据交换系统等。

县委办、政府办:

建立行政审批系统,并且利用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实现电子办公。

现代农业园区:

建立了农业溯源系统,实现了农产品从播种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

东海农信:

互联网监控平台覆盖31各营业网点,做到信息动态实时传输。

水务和供电:

水务建立了一整套从乡镇基层到水务局到市局、省厅的水雨情测报系统合作电力抄表,电力在全县100%实现自动抄表。

卫生局:

初步建设了基层医疗卫生综合业务管理大平台。

涵盖新农合管理、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行为管理、居民健康管理、医疗机构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等为基本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技术与非接触IC卡相结合,实现健康卡电子化,便于统一管理。

环保局:

建立了智慧环保系统,主要实现了环境在线监测系统、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省市县三级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三位一体”的高水平监控体系。

5、东海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智慧城市打好政策基础。

东海县确立了未来五年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集中政府资金聚焦民生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民生投入,在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总体思路,这与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高度一致。

东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东海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明确了东海智慧城市建设是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连云港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东海县政府十二五规划和科学技术规划中都对东海县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要求。

1.1.3发展需求

智慧理念为东海未来城市发展展现了一幅美好蓝图,然而作为一种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力的城市发展战略,要顺利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面临一些问题。

1、如何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东海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东海政务信息化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管理和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治庸,优化东海的投资环境,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2、如何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创新转型东海的产业经济;

东海的产业经济已经取得很好的基础成绩,但是并没有产生高附加值、没有站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新型工业化主体,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智慧规划和新型技术以壮大新材料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和推动集约发展,持续增强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壮大高端化新材料产业。

特别针对硅材料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硅材料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3、如何破解体制障碍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

东海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作,但东海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不够,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不强,实现信息化便民、惠民的目标不明确。

而且应用面不够广、规模不够大、应用层次偏低,进展缓慢,尚未形成以应用促产业的发展态势。

信息化管理运营体制和机制尚未健全,尤其缺少运营准入标准,部门各自为战、信息互不共享等现象普遍存在。

如何以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服务协同是东海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和最大挑战。

4、如何通过智慧城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并缩短城乡差距;

东海县是农业大县,基于大平原以及水资源的先天优势,如何借助“智慧东海”,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并行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人口城镇化,大力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加速缩短城乡差距。

如何结合先进的物联网以及高科技技术,有效地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引导农业生产活动中产、供、销环节良好的信息沟通,拓展农产品市场,使供需双方有效交流,最终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的互动协调发展。

1.2发展趋势及理念

1.2.1东海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东海智慧城市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的基础上,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功能、商务活动等多种城市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内生动力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形态。

东海智慧城市实现的是城市系统的优化升级,使城市各系统更完善、更智能、更协调、更发达,使城市中的人和物更智慧、更和谐,使城市中的人生活更幸福。

东海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发展主题,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持续完善。

从技术上的狭义角度来看,东海智慧城市构建了未来城市的技术信息基础,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的发展。

东海智慧城市带来的改变不仅限于理念范畴,它将对城市的信息使用方式、发展规划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决策方式、社会民生等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变革。

东海智慧城市是以具有科学城市治理理念的智慧型服务政府为主导,构建在信息泛在基础之上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东海智慧城市建设将极大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有效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全方位提升以人为本的美好城市生活的感知。

东海智慧城市建设注重内在发展动力打造,不同的城市可以结合自身的县位发展优势,演进出自身的智慧路径。

东海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

东海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东海智慧城市是一种看待城市的新角度,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

它要求城市的管理者和运营者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命体,要求人们认识到,城市本身不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城市是一个系统,城市中的人、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等这些过去被分别考虑、分别建设的领域,实际上是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

只不过由于科技手段的不足,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隐形存在但并未紧密关联。

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信息链、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标准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形化、互动化。

东海智慧城市是让城市更聪明。

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单个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基于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1.2.2实现智慧东海的关键

“智慧东海”实现的关键是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东海,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东海县以往只是把各领域分别考虑、分别建设,“智慧东海”应该综合起来考虑,并发现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

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及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化,就好像给城市构建一套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高效、敏捷的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神经中枢系统”。

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升华和飞跃,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2、东海县现在工业,特别是重点支柱产业硅工业,科技含量不足,附加值较低,“智慧东海”要着力提升硅产业的三高功能,高科技、高附加值和高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东海整个产业结构,使东海的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大力发展晶体硅产业:

提高晶体硅的生产能力,为发展硅的高技术产业提供支撑;加工开发硅延伸产品,开发特种硅晶体产品,提高硅产业的附加值;引进硅产业的高科技技术,发展现代科技核心技术的集成电路产业;以硅产业为中心带动整个东海产业和科技的全面提升,形成市场巨大、范围很广、链条很长的智慧产业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形成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型企业。

3、东海县是农业大县,基于大平原以及水资源的先天优势,所以借助“智慧东海”,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并行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人口城镇化,大力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加速缩短城乡差距。

积极开办现代农业示范区,引导农户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各家的土地折成股份,入社之后,每个农户的身份就变成了股东,合作社由职业经理人管理,土地连成片带来规模化的经营。

1.3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

1.3.1东海全面平衡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东海智慧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方法中,提到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管理系统效率、资源持续利用、精神文化积淀五个维度指标的综合发展支持幸福东海的建设。

同时关注发展层、运营层、价值层的指标的平衡。

智慧东海的建设也是通过对东海发展战略、东海城市管理系统、东海生态资源、东海文化特征等方面的支撑,不断提升东海城市的核心能力,建设生态文明东海。

1.3.2东海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

“十二五”期间,东海战略发展思路是: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投入比重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文化进一步繁荣,和谐社会取得新成就。

在东海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中,无论是工业化体制机制创新、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两化融合的科技创新、产城融合的示范新城,还是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建设,信息化既是其中的重要产业,又是促进其它各方面要素良性发展的催化剂。

智慧东海的建设作为东海战略落地的催化剂,将成为东海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使东海发展更具创新和效力。

1.3.3东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时代的城市发展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向和谐城市阶梯式发展,使城市动态整合内外部资源并沉淀文化和自组织进化。

东海发展要实现从数字东海向和谐东海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推动智慧东海建设以提升东海信息化应用水平。

智慧东海通过对东海核心能力提升和战略落地的支撑,以信息化支撑东海新型工业化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智慧东海是东海跨越式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经路径。

智慧东海建设将深化生态、文明东海建设,是东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3.4东海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

在城市发展的新进程中,面临过渡城市化、盲目城市化和资源不可持续化的矛盾。

面对未来城市发展的矛盾对东海城市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高效精细

管理模式由繁复层叠转向简约扁平,由静态固化转向动态变化;管理流程由条块分割转向系统一体,管理结果由只看目标转向兼顾过程;管理方式由简单粗放转向科学精细,管理控制由单项发布转向双向反馈。

2、数字智慧

管理信息由纸面转向数字,管理联系由人工转向电子;管理监控由迟滞转向实时,管理数据由单机转向云联;管理覆盖由有线转向无线,管理对象由静止转向移动。

3、多元和谐

由单一的政府管理转向政府、企业、市民、非政府组织的多元化,注重多方协调;由政府对公众的行政管控转向平等协商和决策、执行、监督的多元制约;由注重经济总量转向注重经济结构调整。

4、协同幸福

由单纯注重行政管控,转向关注公众福祉和民生转变;由只注重城市运营,转向注重文化积淀、优势资源及各方面发展的协同和匹配;在政府引导下更强调群体趋势和自组织。

智慧东海建设是东海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需要利用智慧城市的各项应用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2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2.1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结合东海县“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幸福东海”的奋斗目标要求,智慧东海总体建设指导思想为: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的基础上,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政府服务、商务活动、产业创新等多种城市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内生动力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形态。

进一步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实现社会管理高效透明,经济发展高速生态,公众生活舒适便捷,支柱产业提档升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创新,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2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多,资金需求量大,必须统筹规划建设,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建设项目,提高信息化资金使用效率,以最小财政投入换取最大效益。

选择社会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的重点项目优先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整合资源,协作共享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建设集中统一、部门共享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跨部门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服务协作,走集约、高效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3、政府主导,合力推动

强化政府规划引领、统筹协调、优化环境、应用示范等方面推动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用市场的力量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引导各部门在符合县上统一规划下建设应用系统,鼓励企业、公众等社会多方参与信息化建设,增强建设智慧东海整体合力。

4、重点突破、示范带动

围绕东海县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找准突破口,先行试点,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以示范和试点带动智慧东海建设整体工作。

5、以人为本,深化应用

要把贴近百姓、服务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点,把群众用得起、用得好作为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不断适应政府、企业和公众日益提高的实际要求,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给公众带来的便捷和幸福感。

6、立足实际,着眼未来

着眼长远发展需求,密切跟踪信息化发展趋势,适度超前,确保信息系统的开放性与可扩充性,并在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

2.3发展目标

按照住建部创建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的要求和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新四化”发展战略,结合东海县委县政府关于“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幸福东海’奋斗目标,着力于产业实力壮大和经济发展转型,着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着力于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自主创新,着力于文化强县建设和文化产业打造,着力于民计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建设‘全国优质产业集聚高地、华东休闲度假胜地、江苏生态宜居福地和经济欠发达县域科学发展样板’”的工作指导思想开展东海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对东海的支柱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智慧产业体系。

根据东海硅产业的现有情况,着力提升硅产业的三高功能:

高科技、高附加值和高带动作用,以硅产业为中心带动整个东海产业和科技的全面提升,实现东海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积极响应中央决策,贯彻四化并进,缩短城乡差距。

大力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并行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人口城镇化,大力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加速缩短城乡差距。

3、绿色引领,提升环保核心竞争力。

打造智慧型环保感知网络,围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