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92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WH0用于调查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标准年龄组是

A.60-65岁

B.60-70岁

C.65-70岁

D.65-74岁

E.65-75岁

5、关于白斑的流行病学描述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调查时评价白斑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B.白斑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

C.白斑患者以女性居多

D.白斑发生部位多见于颊黏膜、上下唇

E.自斑有癌变的可能

C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9年制定了白斑的定义,白斑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损害,不能擦去,在临床和组织学上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

在流行病学调查时,评价白斑的指标主要用患病率。

从白斑的流行病学分布来看,白斑好发的年龄为40岁以上中年人,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白斑患者以男性居多。

白斑发生的部位多见于颊黏膜、上下唇等处。

白斑是一种癌前病变,吸烟是引起白斑的主要危险因素,白斑有导致口腔癌的可能,据调查其癌变率为3%~6%,停止吸烟后白斑可以消除。

【该题针对“关于白斑的流行病学描述错误的是”知识点进行考核】

6、一个理想的流行病学指数应符合以下标准,除了

A.能进行统计学处理

B.能以数值差异反映疾病的发展阶段

C.能确定样本含量’

D.易于掌握和应用,重复性好

E.适用于大面积调查研究

7、流行病学实验决定样本含量的因素是

A.分组情况

B.患病率高低

C.能否双盲

D.干预实验因素

E.人群选择

B

一般来说,调查对象变异大、患病率低、调查者对调查要求的精确度和把握度大,所需的样本含量就大,反之则小。

8、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没有

A.描述性研究

B.病历资料分析

C.横断面调查

D.现况调查

E.计算机统计

E

述性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对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客观的描述。

这种研究的作用是描述某种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病因假设。

描述性流行病学主要有下面几种:

1.横断面研究

又称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上(较短的时间内)的情况。

它的作用在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以便制定预防措施和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

2.纵向研究

又称“疾病监测”,即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

也就是对一组人群定期随访,两次或若干次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分析。

它的作用在于动态地观察疾病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3.常规资料分析

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

如病史记录、疾病监测资料等。

这种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

9、流行病学定义中不包括

A.流行病学是一门医学学科

B.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问题

C.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

D.研究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E.研究如何增进人群健康

10、流行病学的作用不是用于

A.研究统计资料的分析

B.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

C.研究疾病预防措施的效果

D.研究和规划保健工作

E.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口腔流行病学主要被用于:

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

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3.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4.用于口腔疾病监测

5.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进展

【该题针对“流行病学的作用不是用于”知识点进行考核】

11、关于口腔流行病学的主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用于口腔疾病发展趋势的监测

B.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C.研究口腔疾病治疗的新教材和新技术

D.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发展

E.用于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口腔流行病学的主要作用

(一)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状态的分布规律

(二)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三)用于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四)用于疾病监测

(五)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进展

12、标准一致性试验中可靠度优的Kappa值是

A.0.40以下

B.0.41~0.60

C.0.61~0.80

D.0.81~1.0

E.0.41~0.80

Kappa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

0.40以下可靠度不合格

0.41~0.60可靠度中等

0.61~0.80可靠度优

0.81~1.0完全可靠

13、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公式N=K×

Q/P中错误的解释是

A.N为受检人数

B.P为预期阳性率

C.Q为1-P

D.K根据研究项目的允许误差大小而定

E.允许误差为10%时K=100,允许误差为20%时K=400

允许误差为10%,K=400,允许误差为15%,K=178,允许误差为20%,K=100

14、抽样调查的方法不包括

A.单纯随机抽样

B.间隔抽样

C.分层抽样

D.选择抽样

E.多级抽样

抽样调查法分类

概率抽样

1.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法

2.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法(间隔抽样)  

3.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法

4.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法

5.非随机抽样——重点抽样  

6.非随机抽样——典型抽样  

7.非随机抽样——配额抽样  

8.非随机抽样——任意抽样  

9.随机抽样——多阶段抽样法  

非概率抽样是由于时间等的限制无法进行严格的概率抽样或是由于样本本身难以严格按一定概率进行抽样是,就只能使用非概率抽样。

【该题针对“抽样调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5、在我国,较适宜水氟浓度在

A.0.2~0.4mg/L

B.0.4~0.6mg/L

C.0.6~0.8mg/L

D.0.8~1.0mg/L

E.1.0~1.2mg/L

饮水的适宜氟浓度一般应保持在0.6~0.8mg/L

16、在人群调查时,哪一项误差总是存在,只能通过抽样技术和加大样本而减少

A.因漏查造成的误差

B.因检查技术不规范造成的误差

C.因机遇造成的误差

D.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很差造成的误差

E.检查者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误差

机遇误差相当于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由于机遇不同所造成,不能完全避免,但可测量其大小,并能通过抽样设计和扩大样本来加以控制,可以做到减少抽样误差。

17、拟调查某大学学生的龋病患病情况,若进行抽样调查应采取

B.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根据各类抽样调查方法的特点,及龋病发病的特性,如就有年龄特征。

选C.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调查对象合成一个样本,称分层抽样。

常用的分层类别有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将调查人群分成若干组。

18、Kappa值为0.61~0.80时可定为

A.完全不可靠

B.可靠度不合格

C.可靠度中等

D.可靠度优

E.完全可靠

Kappa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

0.40以下,可靠度不合格

0.41~0.60,可靠度中等

0.61~0.80,可靠度优

0.81~1.0,完全可靠

Kappa评价亦称一致性评判。

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验,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医师对同一组观察对象进行两次以上观察,每次做出名次判断是否一致。

2.两位或多位医师对同一组(或一地区)观察对象,作某指征的观察判断的一致性;

或对某病的患病率的调查,对患病理解的一致性等。

3.精神科临床应用的多种量表,把病人的某些指征转换成数据作定量分析,这种定量的一致性。

19、关于氟牙症以下正确的是

A.Smith分类是WH0推荐的分类方法

B.极影响牙齿美观

C.高氟区儿童3岁前迁至适氟区,恒牙即可不发生氟牙症

D.适氟区儿童9岁后进入高氟区,第二恒磨牙及第二双尖牙会发生氟斑牙

E.氟牙症主要是累及同一时期发育的多个牙齿

WHO采用的分类法是Dean分类法;

氟牙症的分类上有正常、可疑、很轻度、轻度、中度、中度。

对于极影响牙齿美观是较为严重的分类。

故A选项是错误的。

会影响美观,如仅仅是后牙就不会“极影响牙齿美观”故B选项也不合理。

一般如果儿童在6~7岁以前长期生活在高氟区,才会发生氟牙症,如7岁以后,釉质已经发育完成,就不会出现氟牙症。

故C选项是错误的。

氟主要是对釉质发育的影响,而且是只能在釉质发育时才会有影响,因此在釉质发育完成后进入高氟地区是没有影响的。

故D选项也不合理。

【该题针对“关于氟牙症以下正确的是”知识点进行考核】

20、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不包括哪一项

A.观察时间短

B.需要研究的对象少

C.适合研究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和一些比较多见的疾病

D.尤其适合那些原因未明疾病的研究

E.准确性低,可靠性较差,回忆偏倚较大

病例-对照研究:

主要用于探讨病因、相关因素对于疾病产生的影响。

它先按疾病状态,确定调查对象,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程度,分析暴露是否与疾病有关。

假如病例组有暴露史者的比例或暴露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认为这种暴露与某疾病存在着联系。

这种研究方法是了解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找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观察时间短、需要研究的对象少,适合研究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和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

又由于它一次可研究多个因素,尤其适合那些原因未明疾病的研究。

但由于病例一对照研究是对过去因素的回顾性调查,所以准确性较低,可靠性较差,回忆偏倚较大。

因此要求严格设计、实施和客观评价,减少与控制偏倚发生。

21、对口腔流行病学指数的要求,不包括

A.以最少的器材,快速完成检查程序

B.准确反映疾病状态

C.检查者需经多次培训方可取得一致参加调查

D.测量标准客观

E.能进行统计学处理

指数(index)表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

在口腔流行病学中,指数是起到指标作用或指示作用的标识,常用一组序数作代号加上某种记述标准来说明口腔疾病在个体或群体中的表现程度,用数值级差作标准,测量和比较疾病的扩展范围和严重程度。

不论用于流行病学还是临床研究方面,这些指数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简单易于学习、理解和操作。

(2)价廉以最少的器材,快速完成检查程序。

(3)有效指数测量能达到反映疾病状态的准确程度。

(4)可靠测量标准必须客观,允许检查者本人和多名检查者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检查,得到相同的结果记分。

因此,检查者经很少的培训即可取得一致或可重复。

(5)能进行统计学处理。

22、“随机,对照,盲法”是什么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A.横断面研究

B.纵向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社区干预试验

E.群组研究

社区干预实验是现场试验或临床实验的一种扩展。

接受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可以是整个社区,或社区的某一有代表性人群。

确定试验组与对照组,现场试验应遵循三个原则;

随机、对照与盲法。

首先是从一个大人群中随机选择对象,然后随机把接纳的受试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使二组有同质水平,减少偏倚。

【该题针对““随机,对照,盲法”是什么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3、描述性口腔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方法

A.纵向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抽样调查

D.随机分组调查

E.纵向研究和横断面研究

描述性口腔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方法:

1.横断面研究;

2.纵向研究;

3.常规资料分析。

24、研究某口腔医院过去几年来初诊主述变化的流行病学方法,称为

C.常规资料分析

D.病例-对照研究

常规资料分析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

如研究某市居民拔牙原因,可研究该市若干医院近5年的病历资料,经统计分析可找出不同年龄组牙齿丢失最主要的原因,如因龋病、牙周病、外伤、修复需要等原因而拔除病牙。

二、A2

1、12岁儿童饮水含氟量0.3ppm地区迁居饮水含氟量1.2ppm地区,氟牙症发生的可能性为

A.0

B.25%

C.50%

D.75%

E.100%

解析:

此题是考查考生对氟牙症发病机制的掌握和临床判断分析的能力。

氟牙症是牙形成和矿化期摄入过量氟引起的一种釉质矿化不全。

考生如果知道0~5岁是牙的形成和矿化期,当地饮水氟浓度在0.5ppm以下属于低氟地区(没有其他氟污染情况),就可以判断出这个12岁男孩虽然迁居高氟地区(1.2ppm)也不会产生氟牙症,因此正确答案是A。

2、为了研究某电动牙刷对菌斑控制的效果,抽取30人使用该电动牙刷,1个月后进行临床评估。

该研究方法是

A.现场试验

B.准实验

C.社区干预试验

D.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此题目的是要求考生掌握口腔流行病学的几种方法。

从题意可以知道,这个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中的实验流行病学。

但实验流行病学方法要求设立严格的对照组,本题没有设立对照组,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实验流行病学,只能将其归入“类实验”或“准实验”一类中,因此答案B正确。

3、一项为期6年的小学生龋病变化情况的研究,计划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该研究方法属于

A.现况调查

B.群组研究

D.纵向研究

E.现场实验

此题要求考生熟悉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本题虽然计划每年都对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用的都是现况调查的方法,但连续6年就是一项纵向研究,用于观察这些学生的龋病患病趋势。

因此只有答案D正确。

4、某地区卫生局对各医院口腔科近3年儿童牙外伤病历进行分析,以找出牙外伤最主要的原因。

这种研究方法是

B.历史常规资料分析

C.群组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实验研究

此题要求考生熟悉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即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研究,了解各项研究的分析特点和用途。

本题通过对各医院口腔科近3年牙外伤病历进行分析,这是一种从现在分析以前资料的方法,这种回顾性研究只出现在两种情况时,一种是病例一对照研究,另一种是历史常规资料分析。

而病例一对照研究需要设立病例组和对照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则只从病历资料中分析即可。

所以答案是B。

三、B

1、A.龋齿

B.牙龈炎

C.牙周病

D.牙列不齐

E.前牙外伤

<

1>

、小学生主要的牙周健康问题是

A.

B.

C.

D.

E.

考核知识点是中小学生口腔保健内容。

小学生主要的牙周健康问题是牙龈炎和牙结石,这时牙周病患病率不高。

2>

、乳牙滞留容易造成恒牙列的问题是

乳牙滞留容易造成恒牙错位萌出导致牙列不齐。

3>

、学校内外的体育活动容易造成

书中提到小学生意外事故的预防,包括前牙外伤与颌骨骨折。

2、A.釉质表面发生白垩色改变,周边不明确

B.釉质有缺损,但颜色正常

C.釉质表面有可被去除的色素附着

D.釉质表面有光泽,牙冠色暗黄

E.釉质表面有白垩色斑,边界清楚

、釉质发育不全的临床特征是

此题考查是考生对氟牙症、四环素牙和釉质发育不全的鉴别诊断的掌握程度。

釉质发育不全白垩色斑的周界比较明确,且其纹线与釉质的生长发育线相平等吻合。

、氟牙症的临床特征是

氟牙症的斑块是散在的云雾状,周界不明确。

、四环素牙的临床特征是

釉质发育不全白垩色斑的周界比较明确,且其纹线与釉质的生长发育线相平等吻合;

氟牙症的斑块是散在的云雾状,周界不明确;

四环素牙釉质表面有光泽,由于釉质和牙本质着色,使整个牙变暗,呈黄褐色,有四环素接触史。

3、A.选择性偏倚

B.无应答偏倚

C.测量偏倚

D.回忆偏倚

E.检查者偏倚

、调查时由于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很差,使结果出现误差的偏倚是

此题要求考生掌握口腔健康调查中各种偏倚的类型和特点。

偏倚一般分三类,即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和信息偏倚。

此题由于调查时样本人群选择错误,使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差,这样造成的偏倚为选择性偏倚。

而答案B是无应答偏倚,答案:

A、D和E都是信息偏倚,都不是正确答案。

、受检查者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检查的是

此题由于调查对象没有接受检查,而使调查结果出现与实际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称为无应答偏倚。

其他答案属于选择性偏倚和信息偏倚,都不正确。

、调查对象因时间久远,难以准确回答而产生的偏倚是

此题由于让筛查对象回忆时问过于长远的问题,调查对象不能正确回答,由此造成的偏倚,称为回忆偏倚。

答案C和E虽然都是信息偏倚,但答案C为检查器械造成的测量偏倚,答案E是由于检查者问题造成的偏倚,所以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部分

1、

【答疑编号100192501,点击提问】

2、

【答疑编号100192261,点击提问】

3、

【答疑编号100192260,点击提问】

4、

【答疑编号100192259,点击提问】

5、

【答疑编号100192258,点击提问】

6、

【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