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9254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马诗》,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3.以《马诗》为例,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过程

一、积累成语,情境导入

1.师:

同学们的文学积累都很丰富,老师这里有几个成语填空,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2.课件出示成语填空题。

课件出示:

你会填吗?

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

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

3.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成语都和“马”有关)

4.在古代,马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人类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读课题。

(板书课题:

马诗)

【设计意图】选择与“马”相关的成语,用成语填空的形式导入,既紧扣诗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读好节奏

1.学生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以下字词:

课件出示:

yàn燕shān山sì似jīn金luò络nǎo脑

3.教师范读,明确停顿。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停顿。

(2)指名学生读,交流停顿。

课件出示: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师生合作读。

教师读前半部分,学生读后半部分,一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

5.学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培养语感。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为下面理解诗句做铺垫。

三、品读古诗,体会诗意

1.默读古诗,启迪质疑。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

这首诗写了什么?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3.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1)大漠: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课件出示大漠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大漠的广阔、荒芜。

(2)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这里指边塞。

(3)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课件出示钩的图片)

4.品读第一、二句。

(1)赏析前两句诗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象。

师:

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交流。

③教师相机小结,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沙如雪”“月似钩”的图片)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

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的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

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3)指导朗读。

(4)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意境。

5.品读第三、四句。

(1)指名读。

师: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贵重的马、矫健的马)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金络脑)借助注释理解词语“金络脑”。

金络脑: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

(3)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等词语,体会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

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5)指导朗读,读出问句语气。

四、关注表达,体会学法

1.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

请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学生交流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世。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3.师:

从李贺的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诗人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

马,希望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诗人借马喻人,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4.指导朗读全诗。

5.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1)师: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

先自己试着背一背吧。

(2)指名学生背诵。

(3)四人一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4)集体背诵古诗。

6.总结学习方法。

回顾学习本首诗的过程,归纳通过“读、品、悟、背”这四步曲来学习古诗,简称“四字法”。

7.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按“四字法”学习搜集到的诗歌。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情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信手拈来、自由释放,所以背诵古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设计:

理解并背诵古诗。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

难点名称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借助朗读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和诗句的美。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通过注释理解词句,展开想象体会情感进行朗读有一定的困难。

难点教学方法

1.朗读指导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

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

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板块一积累成语,情境导入

选择与“马”相关的成语,用成语填空和课外拓展马的用途的形式导入主题-《马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板块二初读古诗,读好节奏

1.学生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以下字词:

课件出示:

yàn燕shān山sì似jīn金luò络nǎo脑

3.介绍作者

3.明确停顿。

(1)视频范读,学生标注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停顿

课件出示: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师生合作读。

教师读前半部分,学生读后半部分,一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

板块三品读古诗,体会诗意

1.默读古诗,启迪质疑。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

这首诗写了什么?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3.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1)大漠: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课件出示大漠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大漠的广阔、荒芜。

(2)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3)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课件出示钩的图片)

4.品读第一、二句。

(1)赏析前两句诗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象。

师:

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交流。

③教师相机小结,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沙如雪”“月似钩”的图片)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

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的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

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3)指导朗读。

(4)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意境。

5.品读第三、四句。

(1)指名读。

师: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贵重的马、矫健的马)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金络脑)借助注释理解词语“金络脑”。

金络脑: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

(3)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等词语,体会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课件出示: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

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5)指导朗读,读出问句语气。

板块四关注表达,体会学法

1.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

请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学生交流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世。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3.师:

从李贺的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诗人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

马,希望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诗人借马喻人,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4.再读古诗读出作者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期望,以及不被重用的苦闷,特别是三四句,语调激昂一些。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将《马诗》补充完整。

大漠沙如雪,。

何当金络脑,。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景色。

描写了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的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

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小结

李贺的《马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10《马诗》

难点名称

了解《马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了解诗人的远大志向,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知道马的形象、马的精神,才能进一步走进诗人的内心,理解诗人。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理清诗意才能明白诗人的感情,才能理解托物言志的含义以及用法

难点教学方法

1、先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

2、结合背景读古诗,同时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朗读会意,融入情境去想象,才能体会诗人想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了解《马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唐代诗人辈出,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那“诗鬼”是谁呢?

就是唐代诗人李贺。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理解诗句

①找出诗中哪几句写景?

一、二句写景,景物有:

大漠、沙、燕山、月

②、写这些景物有何作用?

沙如雪、月似钩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的景象。

③三、四句又写了哪些内容?

金络脑:

贵重鞍具,象征马受重用

这两句借马抒情,表达诗人意图立功疆场的强烈愿望。

④、我们整体了解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学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平沙覆盖着大漠,在月光下犹于无边的积雪。

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弯钩。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镶金的龙头,在秋高气爽的原野上任意驰骋。

⑤、请同学根据意思想象一下大漠的景色,老师在一旁提示,让学生能深入的理解。

3、我们说一二句写景,那三四句又表达了什么?

表达诗人渴望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

4是如何体现诗人的志向的?

通过感叹马什么时候能回到战场上驰骋来表明自己也想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那诗中用的这种表达方法是什么?

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6同学们知道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吗?

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7、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古诗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吗?

陈毅的《青松》王冕的《墨梅》

8、我们再来朗读古诗,体会诗人那种借马抒发自己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情怀。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一、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

什么时候快走:

奔驰

诗意: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镶金的龙头,在秋高气爽的原野上任意驰骋。

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马自喻,也想像战马一样在战场上奔驰,表达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三、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小结

《马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塞外的广阔画面,希望骏马在广阔之地里奔驰,诗人以马自喻,借以抒发自己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情怀。

《马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抓住关键字词,分析感受诗句描写的画面。

3、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远大志向。

4、能够背诵古诗。

一、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描写环境的字词有哪些?

从这些字词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3、收集诗人李贺的生平资料,说说他有什么未能实现的愿望?

二、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讨论所感、所悟和所疑。

三、展示交流

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

2、其他同学仔细倾听,积极补充和质疑。

四、达标检测

1、测评第39页完成填空

(1),完成练习1。

2、检查背诵情况

五、总结延伸

1、托物言志2、报效祖国之情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统编教材

课题名称

10马诗理解诗句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名称

理解诗句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古诗内容精辟短小难理解。

通过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作者的感情。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因为这高于六年级农村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难点教学方法

.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并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目标-----情景导入-------诗文欣赏------拓展作业。

指导学生读通。

教师可领读,然后指导诗句意思。

通过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作者的感情。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马的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古诗。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导入课题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少年成名,素有“鬼才”之称,被称为“诗鬼”。

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

浪漫主义诗人。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讨论,诗句欣赏。

 

1.字词句解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

沙漠

连绵的沙漠在月光下像皑皑的白雪,燕山的月亮像一把弯钩。

用了比喻和互文的修辞手法:

把大漠比作霜雪,把月亮比作弯钩。

互文:

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指在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译:

明月当空,像一把弯钩,连绵的燕山下浩瀚的沙漠像是铺上了一层皑皑的霜雪。

前两句通过对清冷、苍凉的景色描写暗示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凉心境。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

什么时候金络脑: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清秋:

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译:

什么时候才可以佩戴上精致的笼头,在这清秋时节驰骋沙场。

(抒情)

作者在这里以马喻人,暗指自己。

清秋时节马正肥壮,正可以大展宏图。

什么时候我才能受到朝廷重用,披甲上阵,驰骋疆场。

小结

通过学习,你学 到了什么?

 

作者以马喻人,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悲叹之情。

整首诗作者运用简短的二十个字,先写实景,后抒发感情,情景交融,大气非凡。

表达了作者胸有大志却得不到重用,渴望建功而又不被赏识的哀怨和悲叹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王朝的软弱和腐朽。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背诵《马诗》

2.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3、集体背诵。

4.请你先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给他们讲一讲诗中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有效引导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内容和道理。

对有知识基础的大部分学生感受古诗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