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0303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docx

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

2020高考英语答题技巧汇总

一、听力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部分在整套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要求考生从头到尾按顺序往下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选择,没有“回头看”的余地。

(一)技巧与策略

听前:

略读题目,切入话题,划出重点,预测内容(确定人物身份)。

听中:

捕捉信息,速记要点,有的放矢,去伪存真(短文独白,首末为主旨句,注意5W,1H)。

听后:

连贯记忆,前后联系,综合考虑,一锤定音。

(一)速记能力

心记:

这种能力对于解决听力第1节的问题非常适用。

笔记:

1)运用速记符号例如:

↑up↓down←left→right=equal

2)发明并运用字母的缩写形式

Ex—expensivelg—largeeq—earthquake

(三)预判内容

1.对话预测:

在听对话时,考生可以按照下例wh-问题进行预测:

1)Whoarethetwospeakers?

2)Whatisthepossiblerelationshipbetweenthem?

3)Whendidtheyhavetheconversation?

4)Wheredidtheconversationtakeplace?

5)Whydotheyhavetheconversation?

6)Whatdidtheyplantodo?

2.语篇预测:

了解讲话者已提供和未提供的信息。

1)Whatfactsdidthespeakeroffer?

2)Whatfactsdidthespeakerfailtooffer?

3.依靠开篇句预测:

英语听力的第一句话通常会透露整篇的主题,所以考生要善于抓住听力材料的首句信息。

例如:

Americanshaveapopularsaying“Timeismoney.”

从这一句开篇句我们可以预测的信息范围:

1)这是一篇关于时间的话题。

2)涉及对象是美国人。

(四)常见高考听力考点归纳和总结

1.数字

许多听力材料中涉及数字,例如年代、日期、价格、数量等等,并且会以基数词、序数词、分数、小数、百分比等形式出现,这就要求考生辨别各种形式的数字,还要熟悉数字之间的关系。

例如:

减价:

20%off,specialoffer,specialprice,25%discount,sale

原价:

regularprice,normalprice

增长:

10%increasein...,1/3climbin...

下降:

23%fallin...,5.5%decreasein...

提示1:

如对电话号码、门牌号、航班号、车牌号等,考生可采取听写记录所需数字。

提示2:

对判断类数字题需要在听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字中判断符合题意的数字。

提示3:

对推断类数字题则通常涉及到简单的数学四则运算,需稍加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地点

地点型试题主要考查地点,该项内容的考查多为以where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如:

Wheredoestheconversationmostprobablytakeplace?

(这段对话最可能发生在什么场合?

)解这类试题时,我们需要有一些积累和推断。

提示1:

熟悉、积累常用地名,如国家、首都、大城市、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山川河流的名称等。

提示2:

熟悉、积累与各个地点场所有关的单词、短语、句型和场景。

3.推断

推断型试题不仅包括推断数字和地点,还常考查学生对人物身份、关系,人物态度、情感以及事件原因的推断。

一般来说,此类题通常出现在短对话中。

提示1:

平时熟悉、积累不同人物身份及人物关系所对应的单词、短语、句型和场景,测试时根据对话内容所提供的称呼语、关键词,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判断。

提示2:

熟悉、积累不同语音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以及特定单词、短语和句型所表达的隐含信息,进行准确判断。

提示3:

认真听清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及前因后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找出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二、语法填空

(一)名词

1、复数形式及变化规则

当确定填名词时,首先考虑是否该用复数形式,着眼点应放在前面的修饰词上或者谓语的数上。

如果修饰语为many,afew,other,数字等词时,或谓语动词是are,were,have(havedone)等形式时,名词必定是复数形式。

2、词性的名词转换问题

当提示词为除名词外的其他词性时,要考虑词性的转化形式,所以必须掌握好词性转化的一般性规则。

如:

invite邀请→invitation,differ不同→difference,develop发展→development。

3、固定搭配问题

如果没有提示词又确定填入名词时,此类填空往往是对固定搭配或固定词组的考查。

如makeadifference,keepone'sword,getintotrouble等,这些需要结合语境和词组的固定搭配寻找答案。

(二)代词

1、确定“格”

如果有提示词,重点考虑两个方面,如果后面没有被修饰名词,重点考虑主格、宾语或反身代词;若后面有修饰语,则要考虑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2、不定代词或it的用法

不定代词往往出现在比较句、对比句以及转折句当中,而it则出现在固定的句子结构中。

3、代词固定搭配、固定句式要记全

在语法填空题中,某些是对代词固定句式的考查,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关于代词的某些固定搭配和固定句式,在做题时灵活、准确的应用。

4、代词it用法灵活,句式结构不会分析

it用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而把真正的主语或宾语放在后面,真正的主语或宾语往往由从句、动名词、不定式充当。

(三)形容词和副词

1、形容词、副词的转换

从成分上看,如果空格词位居代词、名词之前或系动词之后,很有可能是作定语或表语,那用形容词的可能性较大;从词性上看,看好用什么词来修饰什么词。

2、考虑是否该用比较级或最高级

高考对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等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标志词than,themore...,themore或表示比较意义的语境得出要用比较级或最高级;二是考查一些固定结构中比较级或最高级的用法。

这就要求考生要准确理解语境,同时记忆常用比较级或最高级的固定形式,当然考生还要牢记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正确拼写形式。

三、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是一种综合技能,主要在于检测考生发现、判断、纠正文章中错误以及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知识准确性的能力。

短文改错与书面表达一样,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语言功底。

考生在该题上失分最厉害,因为此题而影响英语总成绩的占大多数。

(一)破解词法错误

1.名词用法要记牢

(1)看到名词,思考它在句子中的成分。

(2)看到名词,思考它是否是可数名词。

(3)看到名词,思考它的单复数是否正确,与修饰语是否一致。

(4)progress,fun,information,news,advice等词是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其前不用不定冠词。

2.代词前后要一致

(1)看到代词,思考它与指代内容是否一致。

(2)看到代词,思考它的数、所有格是否正确。

(3)看到不定代词,思考它的含义、特点、作用及与其他相近不定代词的区别。

3.冠词用法较灵活,特殊用法要记牢

(1)体会the的特指意义和a/an泛指意义很重要

①若不可数名词不加冠词,则可表泛指;

②若复数名词不加冠词,则可表泛指;

③若单数名词与the连用,则可表特指;

④若单数名词与a/an连用,则可表泛指;

⑤若上下文共指或语境特指,则可用the。

(2)序数词和最高级形式标志要抓牢

序数词和最高级形式前用定冠词the。

注意:

序数词表“再一,又一”时前用不定冠词;最高级形式表“非常的”意思时前用不定冠词。

4.介词用法要分清

(1)看到介词,思考与动词搭配是否正确;及物动词后可直接跟宾语,无需加介词;不及物动词不可直接跟宾语,其后要加上相应的介词才能跟宾语。

(2)看到介词,思考与名词搭配是否正确。

(3)留意特殊词。

如attitude后加to;leave...for...;inalldirections;from...to...;answer/key/note/solution/approach后加介词to等。

5.细心判定形容词和副词

(1)若作定语、表语、补语,则用形容词。

(2)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则用副词。

6.精准判断非谓语动词

(1)理清两种逻辑关系——主谓和动宾

主谓和动宾关系是处理非谓语动词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的相关问题的关键。

(2)牢记一个重要标志——介词

介词就是标志,后接动名词形式。

(3)看牢一个简单单词——to

注意不定式符号to的多余或缺失。

注意两类词:

一是使役动词make,let,have(get除外);二是感官动词see,notice,find,hear,feel...后面跟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

(4)看到并列结构,则并列词前后形式保持一致。

(5)看到非谓语动词修饰人,则多使用动词ed形式作定语;看到非谓语动词修饰物,多使用动词ing形式作定语,但看到smile,face,tears,look等,多使用动词ed形式作定语。

(6)注意to的介词用法:

有些动词短语中的to是介词,后需接动词-ing形式,如lookforwardto,be/get/becomeusedto,bedevotedto,payattentionto,whenitcomesto,stickto等。

(7)熟知何种情况下使用动词原形:

如助动词、情态动词后,有suggest,require等词的从句中,在make,let等使役动词以及see,hear等感官动词后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

(二)破解句法错误

1.重点关注定语从句常考点

(1)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副词)的选择取决于句子缺少何种成分和意义是否完整。

(2)that不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指物用which。

(3)which在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可代表主句内容。

(4)where在定语从句中充当(抽象)地点状语;why在定语从句中作原因状语,when在定语从句中作时间状语。

2.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名词性从句

(1)“一个中心”:

从句的类型

①若从句是陈述句,则用that引导;

②若从句是一般疑问句,则用whether/if引导;

③若从句是特殊疑问句,则用what,who,which,whose,whom,how,when,where,why等引导。

(2)“两个基本点”

①根据从句的位置,确定从句的类型;

②掌握名词性从句引导词在用法上的区别,尤其是that,what,which在用法上的区别。

3.明晰连词功能,确定答案不用怀疑

如:

how是副词,作状语;what是代词,可作主语和宾语。

4.虚拟语气注意意义

(1)在虚拟语气中,关键词的意义和“句意”是判断是否为虚拟语气的重点,解决此类问题要重点考虑时间、主从句结构两个方面。

(2)suggest表示“建议”,insist表示“坚持认为”的时候用虚拟语气,从句用“(should+)动词原形”构成,should可以省略。

(3)if后的句子是不真实的假设,用虚拟语气,与现在相反用一般过去时,与过去相反用过去完成时;否则,要遵循“主将从现”的原则。

5.关注特殊句式的易错点

主谓搭配是否一致、Therebe结构的含义及be动词的选择、倒装句中助动词的选择和时态的运用、强调句式的运用、省略句中动词形式的运用以及祈使句中句首为动词原形,后半句往往用将来时等需考生重点关注。

(三)破解行文逻辑错误

1.逻辑意义前后通,否定肯定要分清

(1)在做短文改错题时应根据前后语境判断是并列关系、选择关系还是转折关系,然后确定用哪个并列连词。

(2)否定副词除了not外,还有hardly/never/seldom/rarely/scarcely/neither/nor/no等。

(3)unless的翻译方法

不要简单翻译成“除非……”来理解句子意思,而要翻译成“如果不……”来避免跳进句意陷阱。

(4)句间多连词,一些受汉语影响的错误,如though/although...but,because/since/as...so等,一般去掉后面的连词but和so。

2.熟记并列连词用法

(1)若表示并列,则使用and,both...and...,not...but...,either...or...,neither...nor...,notonly...butalso...。

(2)若表示选择,则使用or。

(3)若表示转折,则使用but。

(4)若表示原因,则使用for。

(5)若表示结果,则使用so。

(6)若表示对比,则使用while。

(四)破解时态语态错误

牢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常考点

1.掌握五种基本时态: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

2.写准动词三种形式:

要写准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形式,重点记牢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

3.动词时态的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

动作与时间。

在解题过程中,要着重分析动作是“正在进行、完成或经常性”,时间是“现在、过去或将来”,由此确定时态。

短文改错的首句或相关句也往往起提示作用,应特别注意一些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burn(burnt),learn(learnt/learned),build(built),pay(paid),feel(felt),catch(caught),hold(held),shoot(shot),eat(ate),ride(rode),ring(rang),sing(sang),sink(sank)等。

4.明确语态的三个基本点:

(1)被动语态的构成形式为“be+过去分词”;

(2)系动词没有被动语态;(3)不及物动词或短语无被动语态。

5.准确判断动词语态:

动词的语态主要分析句子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且特别注意有关语态的一些特殊现象,如beworthdoing(无被动形式),不定式主动形式表被动含义,need/want/requiredoing(=tobedone)。

最常考的是被动语态中be动词的遗漏。

易错提示:

1.关注时态——“5个根据”定时态

(1)根据语篇和上下文整体把握时态。

(2)根据时间状语判断时态。

(3)根据并列连词连接成分的对称原则辨清时态。

(4)根据主句谓语识别从句时态:

在复合句中,主句用一般现在时,从句可根据需要用各种时态;主句用一般过去时,从句用过去的某种时态。

(5)根据固定句式结构判时态。

2.关注语态——根据主语与谓语动词的逻辑关系判断语态。

3.关注各特殊句式的特点

(1)强调句型由“Itis/was...that/who”构成,删掉后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

(2)倒装句有部分倒装和完全倒装。

(3)省略句常考状语从句与不定式中的省略。

(4)感叹句需注意其两个感叹词“how”与“what”。

(5)therebe句型中应重点关注主谓一致性。

三、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学生词汇、固定搭配、语法等语言知识,也反映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语境的逻辑判断能力。

一、解题原则

1、语义优先于语法原则

由于文章的开头部分一般不设空格,而是对所选短文的题材和可能涉及的内容作简单的介绍或提示,并且单纯的语法题几乎从该题型中消失。

如果一味按照语法规则来选择答案,就陷入了答题误区,因为几乎每一题的四个选项都符合语法规则,理解文章的大意并结合语言结构对每个空格作出正确的判断,方为上策。

2、词内选项句内找原则

从近几年的高考原题来看,近义词或词组的辨析正成为考试的热点。

四个选择项要么都是词义相近的名词单数或复数,要么都是近义动词的同一时态等,只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提供的四个选择项词义相差悬殊,则上文或下文肯定有答题提示,有时第一个空格要读完全文才能回答。

二、解题步骤

1.要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正确分析、归纳文章主旨。

2.在理解文章大意基础上,对每道题所给的词语进行剖析,考虑语境,上下呼应,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再根据自己最有把握的、最熟悉的短语、习惯用语、动词形式和句子结构等,先完成简单的,把难的留在后面。

3.再细读全文,集中精力解决难点,填补空缺。

4.答题完毕,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规律,再耐心通读全文,认真复查所选答案是否得当,语法是否正确,逻辑推理是否合理。

三、解题技巧

1.逻辑语气解题法

这种逻辑语气主要包含并列、递进、因果、转折和委婉语气等等。

这类题的选项多为连词、副词或具有连词意义的各类短语。

【例题】

Hehadspentthoseyearswell,graduatingfromcollege,completingtwointernships(实习)inWashington,D.C,and____,becomingatechnicalassistantinSacramento.

A.hopefullyB.finally

C.particularlyD.certainly

【解析】

根据上文及全句的意思可知,在这儿是作者六年求学和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表示毕业之后找到了一份工作,从预期上讲,应该是结论性的,所以,只有finally符合题意,选B。

2.固定搭配解题法

这类题与语法结构题有点类似,但主要惯用搭配,讲究词与词的搭配,涉及到关联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和短语等。

【例题】

TellinghimthathenolongerneededtoenjoythembutIstillneededtowritethem,I____untilthedayhegraduated.

A.heldupB.gaveup

C.followedD.continued

【解析】

由句意可知,“尽管儿子不愿意再收到我的字条,但是我依然坚持写到他毕业为止。

”这道题实际上是一道固定搭配题,其结构为not…until,但句中没有否定副词not,再则,若A、B两项短语用于这一结构中须与not连用,故不合题意;C项的followed应为及物动词,后面需加宾语方可,再则followed在此有歧义,也不合题意,由于continue是延续性动词,所以,无需否定副词,在这一固定搭配中只有瞬间动词才与not连用,所以选D。

3.语法结构法

这类题需要考生有较为扎实的语法基础知识,能够从句式的结构上辨别出须填相关的关联词、连词、副词、形容词或相应的动词,当然还要考虑到主谓一致的关系等语法知识要点。

【例题】

Whenitwas5:

00pm,Iwasreadytogohome.Iwasabouttoturnoffmycomputer____IreceivedanemailfromGarth,mydirector.

A.whileB.when

C.whereD.after

【解析】

这里when的意思是justatthemoment,与前面的when意思不一样,A项的while无此意,D项的after不符合行为交互逻辑,C项完全是错误的。

所以选B。

4.语境信息解题法

选项重在语意干扰,考生应具有通过上下文提示、暗示或铺垫,对篇章进行整体上的把握的能力。

所以,快速浏览全文,迅速领悟篇章主旨,通过上下文语境选择答案选项是解决完形填空的关键。

【例题】

Our__1__challengewastokeeptherockmixture__2__enough.

1.A.nextB.firstC.pastD.previous

2.A.coldB.wetC.looseD.clean

【解析】

短文前面提到第一个挑战是发电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温度的问题。

所以1题答案为A。

从下文提到的洒水车等事情,我们可以判断出2这儿应该是“保持湿度”的语意,所以答案为B项。

5.利用常识解题法

这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应该把握的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但唯有在无法准确把握语言知识时,可充分利用所学的社会知识和科普知识进行语境判断。

【例题】

Yesterdaythesalesofficerangustosaythecarwas____.

A.rightB.readyC.fixedD.sold

【解析】

依据生活常识,买车前一般要提前预订,因此这里的意思是销售部打来电话通知作者,他们的车已经到了,让他们前去提车。

答案为B项。

四、提高途径

良好的完形填空成绩主要表现在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语法功底,有人说,“得阅读者得天下”。

完形填空也不例外。

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做到:

1、要以意群,语义为单位读,不要逐词逐句地认;

2、要借助视觉扫读,不要手指唇动或无声心读;

3、要从头至尾,一气呵成,不要频繁回读;

4、要直接理解原文,不要逐词逐句地心译;

5、要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猜测生词,推测出句意,不要频繁查阅词典;

6、逐步扩大视距,要纵式快速阅读,不要横式赏析细读。

语法填空题

语法填空是近年来高考英语推出的一种新题型。

这种题型能全面检测学生在英语词汇、语法,甚至是句法上的运用才能,能更科学地反应学生的英语综合程度。

本题型分两种情形:

一种为已给单词提示;

一种为不给单词提示。

一、已给单词提示题型的技巧

此类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单词形式变化的掌握水平。

单词形式变化主要有两种,一是词的形、数、式的变化,一是词的派生变化。

在判断出词的变化之后还应该进一步审题,看是否需要应用复合的变化形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技巧一:

名词形式变化。

名词的形式变化主要有单数、复数、所有格的变化。

例:

Therearemanystudentslivingatschool,the_____(child)housesareallfarfromschool.

由students一词可以判断出横线处应填复数,且作为houses的定语,所以应用其所有格形式,故答案为child的复合变化形式——复数的所有格children’s。

技巧二:

动词形式变化。

动词的形式变化比较多,有谓语的变化(时态、语态、语气),有非谓语的变化(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从前分词)。

例:

Atalk_____(give)tomorrowiswrittenbyProfessorZhang.

句中的iswritten是整句的谓语,所以横线所在的动词应当用作非谓语。

从tomorrow可以看出,报告是“未来”作的,故用不定式;且报告是give动作的承受者,故可以判断出横线所在处用give的不定式被动式——tobegiven。

技巧三:

代词形式变化。

代词形式变化通常是与人称变化有关的三大类五小类,即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物主代词(形容词性和名词性)、反身代词。

另外还有几个不定代词的形式变化,如noone/none、other/another等。

例:

Thekingdecidedtoseethepainterb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