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07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0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历史年代表.docx

中国历史年代表

中国历史年代表

历史

社会

朝代

地图

起止年代(年)

重要事件

创建人

都城

原始

社会

黄帝

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史前

黄帝

尧|舜

夏朝

查看

前2100-1600

第一个国家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阳城

阳翟

商朝

查看

前1600-1100

武丁中兴、文字接近成熟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武王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春秋五霸、弭兵运动

新兴地主阶级

洛邑

战国

查看

前475-221

战国“七雄”、百家争鸣

秦朝

查看

前221-206

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

焚书坑儒、商鞅变法

秦始皇

咸阳

大楚

前207-202

巨鹿之战、西楚霸王、楚汉战争

项羽

彭城

西汉

查看

前202-公元8年

推恩令

张骞出使西域、独尊儒术

汉高祖

长安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佛教

光武帝

洛阳

查看

220-265

九品中正制、屯田制

曹操

洛阳

221-263

平定南中、五次北伐

刘备

成都

229-280

卫温首次出使台湾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八王之乱、九品中正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420-581

孝文帝改革

六镇大起义、玄学盛极

隋朝

581-618

三省六部制

瓦岗军农民大起义

杨坚

大兴

唐朝

查看

618-907

均田制、租庸调、贞观之治、武则天建周、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查看

907-960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查看

960-1127

科举制度、租佃制、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辽朝

916-1125

“澶渊之盟”、民族独特的文字——契丹文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1227

“庆历和议”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大

中都

元朝

1271-1368

领户分封制、怯薛军、四等民族划分、元曲灿烂辉煌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内阁大学士、郑和七下西洋、土木之变、永乐大典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康乾盛世、更名田

摊丁入亩、四库全书

努尔哈赤

北京

半封

建半

殖民

地社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太平天国

1851-1864

洪秀全

戊戌变法

1898

八国侵华

1900

辛亥革命

1911年

孙中山

 

上古时代

(三皇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

①燧人、伏羲、神农。

②伏羲、女娲、神农。

③伏羲、祝融、神农。

④伏羲、神农、共工。

⑤伏羲、神农、黄帝。

第五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宣扬而得到推广,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

道教经典中三皇分初、中、后三组:

初三皇还具人形;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帝原指天帝。

《荀子》中始有五帝一词出现。

自西周至春秋战国,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于是在许多古帝王中,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④伪《尚书序》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

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

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

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

唐尧放勋前2357~前2258

虞舜重华前2257~前2208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

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2、帝启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40年

6、少康22年

7、帝抒17年

8、帝槐26年

9、帝芒l8年

10、帝泄l6年

11、不降59年

12、帝扃21年

13、胤甲21年

14、帝孔甲31年

15、帝皋11年

16、帝发19年

17、履癸53年。

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

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

公元前1122--770共353年。

历十二帝。

建都:

镐京。

1、武王发7年

2、成王诵37年

3、康王钊26年

4、昭王瑖51年

5、穆王满55年

6、共王紧扈12年

7、懿王囏25年

8、孝王辟方15年

9、夷王变16年

10、厉王胡37年-共和时代14年-

11、宣王靖46年

12、幽王宫湼1l年。

武王之前还有:

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

公元前77O--225共545年,历二十六帝。

建都:

洛阳。

1、本王宜臼51年

2、桓王林23年

3、庄王铊15年

4、厘王胡齐5年

5、惠王阆25年

6、襄王郑33年

7、顷王壬臣6年

8、匡王班6年

9、定王瑜2l年

1O、简王夷14年

11、灵王泄心27年

12、景王贵25年

13、悼王猛1年

l4、敬王匈44年

15、元王仁7年

16、贞定王介28年

17、哀王去疾1年

18、思王叔1年

19、考王嵬15年

20、威烈王午44年

21、安王骄26年

22、烈王喜7年

23、显王扁48年

24、慎靓王定6年

25、赧王延59年

26、东周君杰7年。

春秋战国

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

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

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

咸阳。

1、始皇帝政12年

2、二世胡亥3年

3、子婴l年。

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

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

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

长安。

l、高祖帮12年。

2、惠帝盈7年。

3、少帝(吕后专政)8年。

4、文帝桓23年。

5、景帝启l6年。

6、武帝彻年号:

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始元,13年。

8、宣帝询本始,25年。

9、元帝爽初元,16年。

1O、成帝骜建始,26年。

l1、哀帝欣建平,6年。

12、平帝珩元始,5年。

13、孺子婴居摄,3年。

新朝:

公元9--25共17年,建都:

长安。

1、王莽,始建国,15年。

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

东汉:

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

洛阳。

1、光武帝秀建武33年。

2、明帝庄永平18年。

3、章帝炟建初13年。

4、和帝肇永元17年。

5、殇帝隆延平1年。

6、安帝佑永初19年。

7、顺帝保永建19年。

8、冲帝炳永加1年。

9、质帝钻本初1年。

1O、桓帝志建和21年。

11、灵帝宏建宁22年。

12、少帝辨光熹1年。

13、献帝协初平32年。

三国

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

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

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

许昌。

1、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曹操:

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

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

成都。

1、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1年。

吴:

公元222--28O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

建业。

1、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17年。

西晋:

265--316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

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

317--4O2共1O4年。

历十一帝,建都:

金陵

1、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1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1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

l1、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

十六国

304--439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

前期的政权有:

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

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

后期的政权有:

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

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共七个皇帝建都:

成都。

1、李特2年

2、李流1年。

3、李雄30年

4、李班1年

5、李期3年

6、李寿5年

7、李势5年。

前赵:

304--329匈奴建都:

平阳(山西临汾)历五帝

1、刘渊6年

2、刘和1年

3、刘聪8年

4、刘杰1年

5、刘曜13年

后赵:

319--352历7帝,羯族人,建都:

襄国(河北邢台)

1、石勒15年

2、石弘1年

3、石虎15年

4、石世1年

5、石遵1年

6、石祗?

7、冉闵3年

前燕:

357--37O历三帝,鲜卑族,建都:

邺(河北临漳)

1、慕容皝15年

2、慕容儁11年

3、慕容暐11年

前秦:

351--394历六帝,氐族,建都:

长安

1、符健4年

2、符生3年

3、符坚27年

4、符丕2年

5、苻登9年

6、符荣1年

前凉:

313--376汉族,历7帝,建都:

姑臧。

1、张茂5年

2、张骏22年

3、张重华9年

4、张耀灵1年

5、张祚3年

6、张玄靓9年

7、张天钖12年

后秦:

384--4l7羌族,历3帝,建都:

长安。

1、姚苌8年

2、姚真22年

3、姚弘2年

后燕:

384--409鲜卑族,历5帝,建都:

中山。

1、慕容垂13年

2、慕容宝3年

3、慕容盛3年

4、慕容熙7年

5、高云3年

南燕:

398--4lO鲜卑族,历二帝,建都:

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7年

2、慕容超6年

北燕:

409--436汉族,历二帝,建都:

昌黎。

1、冯跋22年

2、冯弘6年

后凉:

386--4O3氐族,历四帝,建都:

姑臧。

1、吕光13年

2、吕绍1年

3、吕篡1年

4、吕隆1年

南凉:

397--4l4鲜卑族,历三帝,建都:

乐都。

l、秃发乌狐3年

2、秃发利鹿狐3年

3、秃废傉檀13年

西凉:

4O0--42O汉族,历二帝,建都:

敦煌。

1、李暠17年

2、李歆4年

北凉:

397--439匈奴,历三帝,建都:

张掖。

1、段业4年

2、沮渠蒙逊33年

3、沮渠牧犍7年

西秦:

385--43l鲜卑族,历四帝,建都:

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3年

2、乞伏乾归24年

3、乞伏炽磐16年

4、乞伏暮末4年

夏:

4O7--43l匈奴,历三帝,建都:

统葛(陕西横山)

1、赫连勃勃19年

2、赫连昌4年

3、赫连定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建都:

建康(南京)

宋42O--479年。

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裕永初3年。

二、少帝刘义符景平2年。

三、文帝刘义隆元加30年。

四、孝武帝刘骏孝建11年。

五、废帝刘予业永元1年。

六、明帝刘彧秦始8年。

七、后废帝刘昱元徴5年。

八、顺帝刘准升明3年。

齐:

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建元4年。

二、武帝肖赜永明11年。

三、废帝肖昭业隆昌1年。

四、废帝肖昭文延兴1年。

五、明帝肖鸾建武5年。

六、东昏侯宝卷永元13年。

七、和帝肖宝融中兴1年。

梁:

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衍天监48年。

二、简文帝肖纲大宝2年。

三、元帝肖绎承圣4年。

四、敬帝肖方智绍泰3年。

陈:

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永定3年。

二、文帝陈倩天加7年。

三、废帝陈伯宗光大2年。

四、宣帝陈顼太建14年。

五、后主陈叔宝至德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

386--534,共149年,11个皇帝。

鲜卑拓跋氏,建都:

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1、道武帝珪23年

2、明元帝嗣15年

3、太武帝寿28年

4、文成帝睿14年

5、献文帝弘6年

6、孝文帝宏29年

7、宣武帝恪16年

8、孝明帝诩12年

9、孝庄帝子攸3年

1O、节闵帝恭1年

11、安定王朝1年

东魏:

534--550,共17年,只有一个皇帝:

孝静帝善见,建都:

邺。

西魏:

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

长安。

1、孝武帝修2年

2、文帝宝炬17年

3、废帝钦2年

4、恭帝廓3年

北齐:

55O--577,共28年,五个皇帝。

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lO年

2、孝昭帝演1年

3、武成帝湛4年

4、后主纬11年

5、幼主恒1年

北周:

557--581,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

长安

1、孝愍帝觉1年

2、明帝毓4年

3、武帝邕18年

4、宣帝赟1年

5、静帝阐2年

隋朝

58l--6l8杨姓建都:

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开皇24年。

(文帝有二个年号:

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大业12年。

三、恭帝杨侑义宁1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李姓建都:

长安

一、高祖渊武德9年。

二、太宗世民贞观23年。

三、高宗治永徽34年。

四、中宗显嗣圣1年。

五、武则天垂拱21年。

六、中宗(复辟)神龙5年。

七、睿宗旦景云3年。

八、玄宗隆基先天43年。

九、肃宗亭至德7年。

十、代宗豫宝应17年。

十一、德宗适建中26年。

十二、顺宗诵永贞1年。

十三、宪宗纯元和l5年。

十四、穆宗恒长庆4年。

十五、敬宗湛宝历2年。

十六、文宗昂太和14年。

十七、武宗炎会昌6年。

十八、宣宗忱大中13年。

十九、懿宗漼咸通14年。

二十、僖宗儇乾符15年。

二十一、昭宗晔龙纪16年。

二十二、哀帝祝天佑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

9O7--923,共16年。

朱姓建希:

汴梁

一、太祖全忠开平6年。

二、末帝友贞乾化11年。

后唐:

923--936共14年。

李姓建都:

洛阳

一、荘宗存勗同光4年。

二、明宗嗣源天成8年。

三、愍帝从厚应顺1年。

四、废帝从珂清泰2年。

后晋936--946共1l年石姓建都:

汴梁

一、高祖敬塘天福7年。

二、出帝重贵开运4年。

后汉947--95O共4年刘姓建都:

汴梁

一、高祖知远天福2年。

二、隐帝承佑乾佑2年。

后周951--960共lO年郭姓、柴姓建都:

汴梁

一、太祖威广顺3年。

二、世宗荣显德6年。

三、恭德宗训1年。

十国:

前蜀:

9O7--925建都:

成都

一、王建12年。

二、王衍8年。

吴:

892--937建都:

杨卅

一、杨行密15年。

二、杨渥3年。

三、杨隆演1O年。

四、杨溥17年。

楚:

896--951建都:

长沙

一、马殷35年。

二、马希声2年。

三、马希范15年。

四、马希广3年。

五、马希萼2年。

六、马希崇1年。

闽:

897--946建都:

福州

一、王审知4O年。

二、王延均3年。

三、王昶4年。

四、王延义4年。

五、王延政3年。

南唐:

937--975建都:

金陵

一、李升7年。

二、李璟19年。

三、李煜16年。

荆南:

9O7--96建都:

荆州

一、高季兴22年。

二、高从海20年。

三、高保融12年。

四、高保勗1年。

五、高继冲1年。

南汉:

9O5--971建都:

广州

一、刘隐12年。

二、刘32年。

三、刘玢1年。

四、刘晟16年。

五、刘鋹13年。

吴越:

893--978建都:

钱塘

一、钱鏐41年。

二、钱元瓘1O年。

三、钱佐6年。

四、钱倧1年。

五、钱俶40年。

北汉:

951--979建都:

太原

一、刘崇4年。

二、刘钧14年。

三、刘继恩1年。

四、刘继元11年。

后蜀:

933--965建都:

成都

一、孟知祥1年。

二、盈昶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960--1127,共l68年。

赵姓,历九帝。

建都:

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

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曙,治平,在位4年。

六、神宗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

1127--1279,共152年。

历九帝,赵姓。

建都:

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3年。

九、帝昺,祥兴,在位3年。

元朝

l279--l368,共90年。

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

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海山,至大,在位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1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1206--1368),通称元朝。

明朝

1368--1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

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1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4年。

三、成祖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1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8年。

(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1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1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