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0793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docx

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粤教版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粤教版】

命题范围:

选修《新闻阅读与写作》第三、四单元

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频率涉及致癌浓缩

B.取缔颁布噩梦生涯

C.恶运渗透搏击遭遇

D.滥用督促静默旋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

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D.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我们居住的“地球村”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从点滴做起。

否则,就会像联合国环发会议所警告的那样,“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话,前景极其糟糕”。

B.小小塑料袋难禁,究其根本,除了认识不到位之外,关键是缺乏“断臂求生”的坚决态度。

C.拉萨市自今年5月起,在市区和所属7县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塑料袋。

D.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

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4.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D.⑤②④⑥①③

二、本大题为7小题,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

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

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

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

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

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

县中称美。

推为三老。

年八十余终。

遗令焚削文契。

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

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

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

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

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

“书生不习兵事。

”竟得免归。

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

时赤眉贼欲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

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

“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

”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

常戒其子曰:

“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

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

”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

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帝甚重之。

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

宏顿首自陈:

“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愿还寿张①,食小乡亭。

”帝悲伤其言,而竟不许。

(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注】①寿张:

光武帝即位后,封樊宏为寿张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戮:

并、合

B.向之笑者咸求假焉假:

C.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譬:

比喻

D.宏为人谦柔畏惧,不求苟进苟:

苟且,随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B.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寿毕,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

7.以下七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樊重父子品行的一组是()

①世善农稼,好货殖②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闾

③遗令焚削文契④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

⑤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

⑥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

⑦愿还寿张,食小乡亭

A.①③⑦B.③④⑥C.②⑤⑦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樊重的巨万家产是自己善于经营、上下的戳力合作得来的,他聚财而不吝财,乐善而好施,赈瞻宗族,解决纠纷,且不计回报。

临死时烧了债务人所有的借据。

B.樊宏的志行体现在王莽末年,义军纷纷起事时能善待赤眉军,并能舍弃亲情,留在赤眉军中。

C.樊宏深知水满则溢的道理,常以前车之鉴来告诫子弟,要谦恭谨慎,富而不骄,贵而不傲。

D.樊宏在重病中还担心子孙会为无功而享受大国的食邑所累,所以请求皇帝收回寿张,更换小乡亭作为子孙的食邑。

皇帝终究没有答应。

9.翻译与断句。

(10分)

(1)翻译。

(6分)

①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译文:

②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

译文:

(2)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4分)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韩非子·说林下》)

10.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

):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请简要叙述。

(3分)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杜牧《阿房宫赋》)

(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白居易《琵琶行》)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4),。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16分)

振兴国学之我见

纪宝成

国学热的兴起,是近年来文化界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国学研究院”。

随后,海外也成立了不少类似“孔子学院”、“国学会”的民间学院。

这对振兴国学当然很有意义,但国学是扎实而严肃的学问,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研究,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和踏实的专业研究,“国学”才会流入到我们的血液中。

国学,就形式而言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儒家所倡导的德治,道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维,法家所主张的“信赏必罚”管理方略,墨家所宣扬的“兼爱交利”精神,兵家所阐发的“避实击虚”行为科学,均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为中国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条件与文化主题与古代社会已有本质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从事新型文化创造也不可能是对传统学术的简单回归,研究国学,要充分挖掘其优秀成分,重振国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是恢复文化自信的需要。

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重建国学就是要更好地张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时代意识。

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将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给予我们更多的灵感、更多的人生启迪。

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有助于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

依据自己的资源,针对本土经验,不断创生新的文化理论。

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是探索新型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的一种尝试。

恢复中国传统人文学术融会贯通的传统,有助于拆除人文学科领域内的学科壁垒。

振兴国学应该是在创新的基础上重建,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

具体地说,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重建理念。

今天重建国学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思想与学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沉溺于单纯复古、甚至迷恋旧骸骨的泥淖。

要具有世界意识,开拓视野,注重东西文化比较,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定位,建设既融合世界潮流,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学。

二要重建方法。

传统的方法与手段要借鉴和运用,也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系统论理论、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数学模型处理等。

同时,要广泛借鉴新的学科知识,如在史学领域,除了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外,还可大量引进口述史学、心态史学、影视史学、计量史学的知识,使国学研究与传承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要重建队伍。

建设一支具备现代理念、掌握现代科技、拥有扎实传统文化学术功底、富于献身精神的国学研究队伍乃是振兴国学研究的根本前提。

四要重建学科。

这包括国学专门人才的选拔方式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体系的建设、学制学位体制的确定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论证等。

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孔子学院”、“国学会”的成立证明国学研究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B.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C.国学在中国实际上就是儒家学说,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

D.振兴国学应当回归传统学术,向古代学习。

E.振兴国学,应做到借鉴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13.关于振兴国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有眼光来选择,要有扬弃意识。

B.要开拓视野,要有世界意识。

C.要遵循科学,一切从科学出发。

D.要培养富于献身精神的国学研究者。

14.为什么要重振国学?

请联系原文简要回答。

(4分)

15.在“国学热”中,可能存在哪些偏向,怎样防止这些偏向?

(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6—18题。

(15分)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

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能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

这很难说。

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

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

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征万里长”。

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

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

“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

为荣?

余:

没有。

杨:

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

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

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

余:

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

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

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

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

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

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

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

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

余:

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台湾、香港。

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了。

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

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

可是,听说、流行歌的跟余秋雨的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

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

④杨:

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

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

余:

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

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

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

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

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

(有删改)

16.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4分)

17.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5分)

(1)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

(2)为什么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18.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

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五、本大题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

要求:

见解正确,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6分)

小尚同学是扬州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学的是畜牧专业。

他家在北方山区,为了让他完成学业,家里花了大量的钱。

“原先总想能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好让家里人感到光彩。

但现在看来操本行搞畜牧的可能很大,当然包括当猪倌。

”在昨天招聘会现场,小尚表示,他已经投了四五份简历,并与一家招养猪管理岗位的合作社进行了接洽。

小尚所说的“猪倌”,其实是养猪管理岗位。

如果应聘成功,他要管数百甚至上千头母猪。

答:

20.请将下面的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3个字)(6分)

21日零时刚过,传说中的“黑屏”终于出现在使用非正规渠道微软软件用户的面前。

然而,一场以正义之名发起的反盗版行动,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近几天来,微软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心,起因是一条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的消息:

微软将启动最严厉的反盗版行动,一旦被确认为盗版,WindowsXP专业版操作系统将每一小时“黑屏”一次。

微软举起的反盗版利剑,不但未能起到震慑作用,反而招致许多网民的反对,有律师甚至公开称之为“最大黑客行为”。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

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

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

“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

成功的90%来自汗水。

加油!

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

“兔子擅长的是奔跑!

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思想家仙鹤说:

“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

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厄运)

2.B(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春秋鼎盛: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

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

唏嘘不已:

原意为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抽答。

现在意思有所扩展,有感叹、感慨、议论、怀疑、不以为然等意思。

以及令人十分惊讶,难以置信的意思。

中意词。

莫名其妙:

莫:

不能。

名:

说出。

不能说出它其中的奥妙(道理),指遇到的情况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3.C(应改为“生产、销售、使用”)

4.B(首先确定③应该作为首句,可以衔接“狗勇敢而又聪明”,是作为“勇敢而又聪明”的例子。

而⑤不能首句的原因是⑤句对全文来说,话题转换太唐突。

因此排除C和D,“这种天赋”明显是指狗的听觉与嗅觉,并且“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天赋”应该还有下文,所以④不能做结语,进而排除A。

5.C(譬:

晓谕,晓示,文中是晓以利害,劝伯升退兵之意。

6.D(因:

均为副词,趁机。

A、其:

代词,他,指樊宏/副词,表示猜测,大概。

B、而:

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递进,并且。

C、者:

……的人/助词,“者……也”用于主谓之间,表判断。

7.C(①表现樊重善农商;④间接表现樊宏行善;⑥表现光武帝对樊宏的关心。

含三句之一的都应排除。

8.B(樊宏并不是留在赤眉军中,而是留在刘伯升军中。

如果留在赤眉军中,那是没在“志行”了。

9.

(1)①但过了几年,(成材了的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过他的人都向他借用(梓木、油漆)。

②樊宏向来行善,而且现在如此礼待我们,我们怎能忍心去攻打他呢?

(2)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每断对3处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樊宏,字靡卿,南阳郡湖阳人,是(世祖汉光武帝刘秀)的舅舅。

父亲樊重,字君云,继承了祖上传统,(既)善于经营农业,(又)善于做买卖。

樊重性格温和宽厚,有法度,一家三代共享有家产,子孙早晚都向长辈问候请安,(一家人有规有矩)常常像在公府里照章办事一样。

他经营产业,没有一件可丢弃的财物,都能各尽其用,督促役使奴仆,也各得其宜,人尽其才,所以上上下下能同心合力,所获财利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广开田产达三百多顷。

他曾经想做家用器具,就预先种下了梓树和漆树,当时的人都嗤笑他。

但过了几年,(成材了的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过他的人都向他借用(梓木、油漆)。

家产积以万计,(而他从不吝惜,总是)赈济赡养同族的人,施恩于乡间邻里。

他的外孙何氏兄弟争夺财产,樊重感到羞耻,拿出二顷田给他们,平息了这场纠纷。

县里的人无不称赞他的美德,尊推他为三老。

他在八十多岁时去世。

他平素借给别人的钱前后几百万之多,临终时,他嘱咐家人将借贷文契削去姓名,统统烧掉。

借贷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很惭愧,争先恐后到樊家还债,而他的儿子们遵从父亲的遗嘱,终于不肯接受。

樊宏年轻时便有高尚的志向和优秀的品质。

王莽末年,义兵起事,刘伯升与族兄刘赐都带兵攻打湖阳,刘赐的妹妹是樊宏的妻子,湖阳县府因此便把樊宏的妻子儿女抓了起来(作人质)。

让樊宏出城叫刘伯升退兵,而樊宏却留在了伯升军中。

湖阳的军帅想杀死樊宏妻子儿女。

此时汉朝兵力日益强大,湖阳军帅非常害怕,不敢杀他们,这样才免于一死。

更始帝即位,想用樊宏做大将,樊宏叩头推辞说:

“书生不熟习用兵打仗的事。

”终于得以免职回乡。

回乡后,樊宏和宗族家人亲属修筑营垒壕堑自己坚守,老弱的百姓归附他的有一千多家。

但是赤眉军想攻打樊家营垒,樊宏派人送去牛、酒和米谷,慰劳赤眉军。

赤眉军中的长老以前听说过樊宏仁厚,都称赞道:

“樊宏向来行善,而且现在如此礼待我们,我们怎能忍心去攻打他呢?

”于是撤兵而去,樊家这才免于一场寇乱。

樊宏为人谦恭和顺,谨慎戒惧,不苟且谋取功名利禄。

他经常告诫子弟说:

“大富大贵财禄盈溢的人家,没有几个能有好结果的。

天理憎恶骄满而喜好谦恭,以前那些贵戚的下场都是明显的警戒啊。

”每逢上朝,他总是提前到达,俯伏在地听从上面交待要办的事体,等上面交待完了才敢起来。

樊宏上书陈述应办的事情和议论朝政得失,总是亲手书写,并将草稿毁掉。

光武帝很尊重他。

等到樊宏病重,光武帝亲临问候,并在樊家留宿,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

樊宏叩头说:

“我没有建立功劳却享受大国的食邑,实在担心子孙不能保全陛下大恩,希望能归还寿张,改换小乡亭作食邑。

”光武帝听后很悲伤,最终没有答应。

10.

(1)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

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2)同意:

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

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

“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11.

(1)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2.BE(A.“孔子学院”、“国学会”的成立对振兴国学当然很有意义,但不等于说国学已经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C.国学不只是儒家学说,还有道家、法家、兵家等中的优秀思想。

D.振兴国学不可能是对传统学术的简单回归。

答对两项得5分,答对其中一项得2分)

13.C(C振兴国学要借鉴和运用传统的方法手段,也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同时要广泛借鉴新的学科知识,这不是“科学”所能概括的,传统方法手段有的看起来不科学,但“非科学”不等于不合理。

A对应文中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B对应文中第六段。

D对应文中倒数第二段。

14.

(1)是恢复文化自信的需要。

(2)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3)有助于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

(4)是探索新型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的一种尝试。

(4点,1点1分)

15.

(1)可能满足于表面繁荣,做事流于形式;要作扎实深入的研究,要深刻理解国学的内涵。

(2)可能将重振国学理解为对传统学术的简单回归与重复;应该充分挖掘传统思想、学术的优秀成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容易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要善于借鉴吸收其它文化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各点中,“偏向”1分,“办法建议”1分。

答出1点2分,2点4分。

16.民族感情、写作动机、诗歌前景、中文现状

17.

(1)余光中所说的乡愁乡愁超出了地理的某一点,融入了历史的、文化的内容,升华或者普遍化为了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2)诗歌贵在含蓄,“就要差这两个字”,省略号所包含的内涵就更丰富,更耐人寻味,余味无穷,更有诗意。

18.可以谈要保持中文的纯粹性,为汉语的纯粹性而奋斗,规范网络语言,保持中文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