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1259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docx

高二政治基础测试题

2015-2016学年度?

?

?

学校10月月考卷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B.坚持“三个面向”

C.建设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D.培育“四有”公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

A.经典的和流行的文化B.传统的和时尚的文化

C.高雅的和通俗的文化D.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4.网络文化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各种人类符号表意系统。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9000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

下列关于网络文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网络文化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兼收并蓄

B、网络文化是多元的,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C、网络世界充满矛盾,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应当明辨是非

5.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

B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C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D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6.下列符合我国文化建设要求的是()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②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④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属于思想道德修养

B.学习科学知识是文化修养的内容

C.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

D.科学文化修养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核心。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增强诚信意识D.树立共同理想

9.社会上不良文化侵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据有关少管所调查资料显示,少年犯有70%以上受过不良文化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首先要()

A.加强政府职能,打击青少年犯罪B.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

C.加强文化建设,杜绝青少年犯罪D.加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10.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因为()

A.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超过了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B.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C.高雅文化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D.人们精神的空虚

11.调查显示,皇历对公众行为有较深的影响;迷信数字的公众明显增多;求神进香在一些农村较为普遍。

这说明()

A.我国传统文化毒害人们的思想

B.我们应摒弃和剔除落后文化,加强科学文化教育

C.传统文化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D.迷信活动的社会作用利弊并存

12.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是()

A.勤劳勇敢B.艰苦朴素C.爱国主义D.解放思想

13.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是

A.文化的力量B.政治的力量

C.经济的力量D.军事的力量

14.汉族人在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的,而鄂西土家族的女儿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尚怀感动。

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

A、价值观念不同B、风俗习惯不同

C、文化程度不同D、交往方式不同

15.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D.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

16.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立足社会实践B.扩大文化交流

C.进行文化传承D.发展商业贸易

17.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

A.保护和发扬B.改造和剔除C.批判继承D.顺其自然

18.清明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它属于()

A.传统习俗B.传统思想C.文学艺术D.传统建筑

19.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有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创办了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

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属于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活动   D.大众传媒

20.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D.网络技术的推广

21.现代国家,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极其重要的事业。

小学、中学教育使人掌握基础知识;高等教育更是分类齐全、专业细分,向学生传授专门知识、培养专业人才。

没有教育,就没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告诉我们

A.教育决定社会的发展进程

B.民族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C.国家必须重视教育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D.传播知识是教育的唯一功能

22.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其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是()

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政治文明D.社会文明

23.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4.哲学产生于人们的()

A.主观想象B.实践活动

C.独立思考D.外部世界

25.学习哲学使人充满智慧,心里明亮亮。

重视对哲学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具体科学B.科学之科学,是最具指导性的科学

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

26.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即(  )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思维和存在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7.哲学的本意是()

A.爱智慧或追求智慧B.辩论术C.关于神的学说D.圣者之言

28.哲学的任务是

A.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B.帮助人们改善物质生活

C.帮助人们在辩论中获胜           D.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9.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可知论C.不可知论D.二元论

30.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

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3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2.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

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

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观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3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共同点是

A.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34.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35.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

3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这就是说()

A.马克思主义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能解决一切问题

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D.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

3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3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①自然科学②欧洲工人运动③黑格尔的辩证法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39.哲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A.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C.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D.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40.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B.水是万物之源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

41.材料一:

近几年来,我国网络文化蓬勃发展,网络文化吸引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以微博为例,2012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由6300多万剧增至近2亿,增幅超过200%,普及率由不足14%飞升至40%以上。

互联网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互联网上的色情网络超过了3.7亿个,每天约有两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

材料二:

2012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3周年。

青年儒家文化研究者、《草根论语》作者、孔子迷“新儒家小子”和他的朋友们于2012年9月29日在微博上率先发起倡议,将每年这一天做为“中国网民自律日”,倡议广大网民“以实际行动响应‘自律公约’,牢记互联即互爱原则,发扬‘爱TA精神’为构建和谐健康网络内容,净化网络环境做出贡献”。

该倡议一经发表,即刻引起强烈反响,短短一天时间就得到数万网友的支持和转播,登上了当天的热点话题榜。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综合反映了什么现象?

(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解决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6分)

42.(26分)雷锋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精神的滋养中产生的,同时体现着中国民族文化对真善美的倡导和追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种质疑也伴随着学雷锋的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的弘扬雷锋精神,某校团委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的主题活动。

设计环节如下:

明理开篇:

开展以“当今社会,雷锋精神需要高调弘扬还是低调践行”为主题的学生辩论大赛。

示范引领:

聆听中国团工委青少年道德培养巡回报告团报告,感受人性的温度,道德的力度和精神的高度。

实践体验:

身体力行,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1)简述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2分)

(2)以知行统一的角度,谈谈你对学生辩论大赛主题的理解。

(10分)

(3)请你围绕该主题设计一个具体活动,写出活动名称及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即可(4分)

4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公益:

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

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

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

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

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

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

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

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为“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提几点建议。

(10分)

(3)结合材料,就微公益活动的开展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5个字以内。

(4分)

4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6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D适合题意;A、B、C不适合题意。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2.D

【解析】

试题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故本题选D项。

考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点评:

本题内容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回忆书本知识,无需经过复杂的思考,在高考中不是重点。

3.D

【解析】略

4.A

【解析】略

5.A

【解析】略

6.D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

7.D

【解析】D项把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同起来,忽视了二者的差别。

此题为逆向选择题,故当选。

8.A

【解析】略

9.B

【解析】根据题干所述情况,作为国家首先要做的是加强文化建设,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食粮。

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10.B

【解析】A、C、D三项都是错误观点。

11.B

【解析】此题综合地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落后文化的认识能力。

对传统文化应辨证地对待,不能一味地肯定或否定,所以A、C两项都是错误的。

迷信活动作为落后文化的表现之一,对社会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积极作用可言,故D项也是错误的。

题干所述现象说明我们应较强科学文化教育,摒弃和剔除落后文化。

应选B项。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C适合题意;A、B、D均不符合材料要求,排除。

考点:

中华民族精神

13.A

【解析】略

14.B

【解析】本题考查风俗习惯的知识。

鄂西土家族女儿的哭嫁源于土家族的风俗习惯,答案选B。

15.A

【解析】不能将文化的影响作用说成了决定作用,故B项说法错误。

C、D两项都是片面观点。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故要进行文化创新,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A说法正确;BCD有利于文化创新,但不是根本途径。

考点: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C符合题意;A、B、D不适合题意。

考点: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表现在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属于传统习俗的继承。

A说法正确;BCD与题意不符。

该题难度较小。

考点: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题中材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有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创办了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体现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

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方式或途径。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其标志是印刷媒体的推广和应用,选B。

考点:

本题考查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

21.C

【解析】AD错误;B涉及的是民族文化,不合题意。

22.B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分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解答此题必须理解四个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及各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根据题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是”这一指向性不难看出B项符合题意。

23.C

【解析】

试题分析:

A说法错误,因为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B说法错误,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说法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人的思维知识。

答案选C。

考点:

本题考查哲学的含义。

点评:

理解哲学的含义,必须要搞清楚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具体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24.B

【解析】

试题分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选择B。

其余答案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

哲学的起源

点评:

本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悉课本知识即可作答。

25.C

【解析】

试题分析: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故哲学并不是一门具体的科学,A、D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科学之科学”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是错误的,故B项不能入选;C项是关于重视哲学学习原因的正确表述,可以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

本题考查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6.D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回顾课本即可作答。

27.A

【解析】略

28.D

【解析】略

29.B

【解析】

试题分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可知论,凡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B符合题意。

A、C、D均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故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

唯物主义

31.A

【解析】

试题分析: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A符合题意,B是唯心主义的分类,C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D是哲学中的两个对子之一,答案为A。

考点:

哲学的基本派别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需要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个对子、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32.D

【解析】

试题分析:

选项A说法错误,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应该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故排除;选项C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D正确。

故答案选D。

考点:

本题考查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3.A

【解析】略

34.B

【解析】

试题分析: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题干中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符合题意。

A、C、D均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

主观唯心主义。

35.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马克思强调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而不是阶级性,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强调改变世界,体现实践性而不是革命性,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马克思强调改变世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马克思强调改变世界,与科学性无关,故排除。

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36.B

【解析】

试题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故B符合题意,C错误。

A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错误,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科学。

考点:

哲学的功能、作用

37.

【解析】D

试题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特征是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特征统一的关键点是实践的观点,D适合题意;A、B说法正确但不构成本题的原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38.C

【解析】

试题分析:

自然科学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欧洲工人运动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所以①②不符合设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③④符合。

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9.D

【解析】

试题分析: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故D符合题意。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B、C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40.B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而不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水是万物之源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没有调查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