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因子FF.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1486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充因子FF.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填充因子FF.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填充因子FF.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填充因子FF.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填充因子FF.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填充因子FF.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填充因子FF.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填充因子FF.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填充因子FF.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填充因子FF.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填充因子FF.docx

《填充因子FF.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充因子FF.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填充因子FF.docx

填充因子FF

FF

 

7.4.6光-电能量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和综合性的特性参数是光电能量转换效率,经常简称为效率,用符号表示,它的值是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电功率与入射光功率之比,即:

式中,Pin是在整个太阳能电池正面光入射面积的总入射光功率;Pm是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电功率,Im和Vm就是对应于Pm时的电流和电压,即Pm=ImVm;Isc是短路电流;Voc是开路电压;FF是填充因子。

对于地面上应用,标准测试条件是光谱AM1.5G,入射光功率100mW/cm2,温度25oC。

*

从上式可知道,三个参数Isc,Voc和FF,能决定电池的效率。

影响电池性能Voc,Isc,FF的因素:

Voc:

硅(Si)基片性质(晶向,p型/n型,电阻率,少子寿命等),p/n结掺杂浓度,电池结构形式,并联电阻等;

Isc:

硅基片性质(少子寿命等),表面反射,光陷作用,硅片对光不全吸收,p/n结对载流子不全收集和收集面积等;

FF:

硅(Si)基片性质(电阻率,少子寿命等),电池结构,电极接触,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等.

 

为了获得高效率,这三个参数应尽可能高。

这就意味着

(1)要获得较高的短路电流Isc。

太阳能电池有源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结构应在紫外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光谱范围上,有较高,较宽和较平坦的光谱响应,内量子效率应接近于1。

#

(2)要获得较高的开路电压Voc。

太阳能电池内部必需正向暗电流Io较低而并联电阻Rsh较高。

(3)要获得较高的填充因子FF。

太阳能电池必需正向暗电流Io较低,理想因子“n”接近于1,串联电阻Rs必需较低(1cm2的太阳能电池面积应该Rs1),而并联电阻Rsh必须较高(104.cm2)。

7.4.5填充因子FF

填充因子,FF,是太阳能电池品质(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量度。

填充因子FF定义为实际的最大输出功率除以理想目标的输出功率(IscVoc),即

因而

理想情况下,FF只是开路电压Voc的函数,可用下面的近似经验公式计算:

这里的FF,事实上就是实际应用的FFo。

式中,oc定义为归一化开路电压,

上式只适用于理想情况下,即没有寄生电阻损失的情况。

数值可精确到四位数字。

由式可见,FF是太阳能电池IV特性曲线内所含最大功率面积与开路短路相应的矩形面积(理想形状)比较的量度。

很清楚,FF应尽可能接近于1(即100%),但指数函数的pn结特性会阻止它达到1。

FF越大,太阳能电池的质量越高。

FF的典型值通常处于60~85%,并由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器件结构决定。

 

我们假定Isc,Voc保持恒定,研究填充因子FF(实际上是Rs,Rsh)对效率η的影响.

图2填充因子FF是面积之比。

实际上是在有光照的I-V曲线内最大矩形面积(Imp×Vmp)相对于理想情况下矩形面积(Isc×Voc)的测量。

为了获得高的开路电压Voc,电池必须有低的暗电流Io,高的并联电阻Rsh;为了获得高的短路电流Isc(光电流),电池材料和结构应该在紫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范围有高的,宽的和平坦的光谱响应,内量子效率接近于1;为了获得高的填充因子FF,电池必须有低的暗电流Io,理想因子”n”接近于1,串联电阻必须很低(<1Ω·cm2),并联电阻Rsh必须大(>6

我们假定Isc,Voc保持恒定,研究填充因子FF(实际上是Rs,Rsh)对效率η的影响.

图2填充因子FF是面积之比。

实际上是在有光照的I-V曲线内最大矩形面积(Imp×Vmp)相对于理想情况下矩形面积(Isc×Voc)的测量。

为了获得高的开路电压Voc,电池必须有低的暗电流Io,高的并联电阻Rsh;为了获得高的短路电流Isc(光电流),电池材料和结构应该在紫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范围有高的,宽的和平坦的光谱响应,内量子效率接近于1;为了获得高的填充因子FF,电池必须有低的暗电流Io,理想因子”n”接近于1,串联电阻必须很低(<1Ω·cm2),并联电阻Rsh必须大(>20Ω·cm2).

0Ω·cm2).

 

7.7.5填充因子FF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

填充因子FF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

对硅(Si)太阳能电池可表示为:

意思是温度每升高1oC,填充因子FF的值会降低。

 

太阳能电池总是有寄生串联电阻Rs和寄生并联电阻Rsh的,这两种电阻都会把填充因子FF和输出功率降低,也就是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7.8.1寄生串联电阻

@

串联电阻Rs的组成,主要是:

(1)半导体内部的体电阻;

(2)电极用的金属与半导体表面层之间的接触电阻;

(3)电极用的金属本身的电阻;

(4)器件内部和外部线路互相连接的引线接触电阻。

图给出了太阳能电池IV特性随着寄生串联电阻Rs变化的曲线变化。

图随着串联电阻而变化的IV特性曲线。

串联电阻的增大使最大输出功率减少,因此太阳能电池效率降低。

{

因为填充因子FF决定着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水平,而最大输出功率Pm与串联电阻Rs相关,可近似表示为:

如果太阳能电池的特征电阻RCH定义为:

那么,归一化串联电阻rs定义为:

因而

FF=FFo(1rs)

有寄生电阻情况下引入FFo的符号。

FFo是理想情况下的FF式。

或经验上而又更精确的表示为:

注意,本式只有当rs<和oc>10才有效。

 

7.8.2寄生并联电阻

<

并联电阻Rsh的组成,主要是来自非理想的pn结和pn结附近的杂质,会引起p-n结部份地短路,特別是太阳能电池的边缘部份漏电现象,会使Rsh值减少。

图随着并联电阻而变化的IV特性曲线。

并联电阻的减少使最大输出功率减少,因此太阳能电池效率降低。

跟前面考虑串联电阻方法一样,归一化并联电阻rsh可定义为:

因而

或更精确的表示:

注意,本式只有当rsh>时才有效。

 

4.有那些参数影响填充因子FF的呢(WhatparametersaffecttheFF)

|

表面发射极掺杂层-高或低的磷浓度-方块电阻(Emitter–highorlowsurfacephosphorusconcentration);

去除周边pn结和去磷硅玻璃(Removeedgejunctionandphosphorussiliconglass);

串连电阻Rs(电极接触、金属指条宽度和纵横比大小)(Seriesresistance(contact,fingeretc));

正面减反射膜(ARcoating);

金属电极接触的烧结(Firing);

并联电阻Rsh(Shuntresistance)。

5.有那些参数影响填充因子FF的呢(WhatparametersaffecttheFF)

等效电路(EquivalentCircuit)

(在光照下的太阳电池)(IlluminatedSolarCell)

>

电池结构(损失的成分)CellStructure(LossComponents)

6.为了提高丝网印刷(SP)填充因子FF,必须解决下列问题:

(ToimproveSPfillfactors,thefollowingmustbedetermined):

(1)金属电极接触的烧结对总串连电阻Rs(特别是对rc)的影响;

(effectofcontactfiringontheoverallRseries(especiallyonrc))

(2)金属电极接触的烧结对pn结质量(并联电阻Rsh和J02)的影响;

~

(impactofcontactfiringonjunctionquality(RshuntandJo2))

 

*减少遮光损失,提升了短路电流Jsc,从而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η

*Reduceshadingloss,improveJscandincreaseη

Finalfingerwidth

最后的金属指条宽度

(μm)

Shading

;

遮光所占的面积

(%)

Jsc

短路电流Jsc

(mA/cm2)

Efficiency

能量转换效率η

(%)

EfficiencySolarfunStd

能量转换效率η(林洋的标准)(%)

150

#

120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