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2449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8 大小:3.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8页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8页
亲,该文档总共1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1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docx

最新整理年高考区域地理重点归纳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合集

第一部分世界地理复习要点

世界地理总论

第1讲基础知识——地球部分

[考纲要求]

地球的大小。

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的形状。

地轴。

两极。

赤道。

经线。

经度。

本初子午线。

纬线。

纬度。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经纬网及其意义。

时区的划分。

区时的计算和应用。

日界线。

北京时间。

[知识讲解]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

1.形状和大小:

2.地轴、两极和赤道

(1)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用N表示;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用S表示。

(2)赤道:

在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叫赤道。

(3)练习

A、天高地厚?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3.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

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

半个圆,且都不平行

一个圆,且都平行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度的划分

概念

经线标注的度数

纬线标注的度数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度

 

图示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分布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

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

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判断方法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少者是南纬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那么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纬度相隔10,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KM,因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练习

 

注:

极点的判断:

A·根据圆心的注记判读:

标注“北”或“N”为北极标注“南”或“S”为南极

B·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读:

北逆南顺

C·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进行判读:

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D·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分布判读:

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

E·根据极地日照图判读:

夏至日极圈全部为昼弧则为北极,全为夜弧则为南极;冬至日相反

(2)经纬线的作用

 

度的划分

 

图示

主要经纬线

本初子午线、1800、200W和1600E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作用

划分半球

定距离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

1000N

900N

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每一个经度的纬线长度约是111*COSφ千米

9001000E

定位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定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北极三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

指示东西方向(劣弧定向)

练习:

1、某人在40°N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公里,最后他位于B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2、某人在40°S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公里,最后他位于D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3、某人从赤道以北5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A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4.常见的经纬网类型

类型

图示

特征

 

赤道投影的经纬网

 

1.经线为弧线

2.纬线为直线

3.看到的是半个地球,两条经线相差300

 

极点投影的经纬网

1、经线为直线

2、纬线为圆

3、看到的是半个地球,两条经线相差300

4、最外面的大圆是赤道

5、可看到回归线和极圈

 

侧俯视投影的经纬网

 

投影中心在赤道和南北极点之间,能看到的纬线范围取决于投影中心的纬度

 

圆柱投影的经纬网

 

经线、纬线都是直线

 

圆锥投影的经纬网

是假定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地球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把圆锥面沿一条母线剪开展为平面而成。

5.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1)、主要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经纬线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记忆方法

纬线

北回归线

红海、阿拉伯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台湾岛、墨西哥湾

一湾两海三半岛,还要经过台湾岛

赤道

刚果盆地、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亚马孙平原

刚果苏门前,亚马家(加)里面

南回归线

南非高原、澳大利亚、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和巴拉那河

南非、澳洲、南美洲,拉普、巴拉向南流

经线

20°W

格陵兰岛、冰岛西侧、大西洋东部

冰岛以西、格陵兰,大西洋中东部穿

本初子午线

大不列颠岛、伊比利亚半岛、几内亚湾

零度经线、大不列颠、伊比利亚、几内亚湾

20°E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波罗的海、巴尔干半岛、波德平原、地中海、刚果盆地、好望角

斯堪的纳维亚山,波罗的海、巴尔干,波德平原、地中海,刚果盆地,好望穿

40°E

东欧平原、黑海、红海、东非高原东部边缘

东经四十度,东欧平原穿,黑海和红海,东非高原边

60°E

乌拉尔山、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

北沿乌拉尔山,南过阿拉伯海,中穿伊朗和咸海

120°E

大兴安岭、渤海、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

兴安、渤海、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穿

180°

白令海、新西兰南北二岛以东

白令海中,新西兰东

(2)、世界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

26°E--169°W

10°S--80°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

非洲

17°W--51°E

35°S--37°N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

10°W--66°E

36°N--71°N

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

170°W--20°W

7°N--72°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

南美洲

82°W--35°W

54°S--12°N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

110°E--130°W

47°S--30°N

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和南北半球,同时有二个日期

南极洲

360°

62°S以南

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3)、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赤道(0°)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北回归线(23°26´N)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23°26´S)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66°34´N)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66°34´S)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30°N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30°S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60°N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60°S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90°N

北极点

位于北冰洋

90°S

南极点

位于南极大陆

(4)、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本初子午线(0°)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

180°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120°E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5)、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

国家

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

位置特征

中国

4°N(南部大陆21°N)—54°N

74°E—1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印度

8°N—33°N

72°E—97°E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日本(四大岛)

31°N—46°N

130°E—145°30´E

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

德国

48°30´N—55°N

6°E—15°E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

俄罗斯

43°N—78°N

28°E—170°W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

美国(本土)

25°N—49°N

125°W—73°W

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

巴西

34°S—5°30´N

74°W—42°W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

埃及

21°30´N—31°30´N

25°E—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沙漠

澳大利亚

41°S—10°30´S

113°E—153°30´E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

 

6.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1)地球上任意两点最短航向的判断

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

A.赤道、晨昏线、经线圈为大圆,故在这些线上的两点,其最近航向就是沿这些线路走劣弧。

B.同位于北(南)半球且经度和小于180°的两地,一般先向高纬走,再向低纬走。

C.位于不同半球,则需讨论。

练习:

51、读右图判断甲点在乙点的方向是A

A.东南方B.西北方C.正南方D.正北方

52、下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虚线为昏线。

则甲点位于丁点的方向是C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53、若一架飞机由图中A点经B点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C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

C.由A点飞往B点是向西北飞,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南飞

D.由A点飞往B点是向东北飞,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北飞

54、读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由A点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

B.由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由A点到B点的方向与由C点到D点的方向相同

D.由A点到B点的方向与由C点到D点的方向相反

 

(2)利用经线、纬线求地球上两点距离的方法

a.若A、B两点经度相同,LAB=(θA±θB)×111Km(θ为纬度)

b.若A、B两点纬度相同,LAB=(λA±λB)×111cosαKm(λ为经度,α为纬度)

c.若A、B两点经度、纬度都不同,可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二)时区与日界线

1.地方时

(1)概念:

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的判读:

A、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

B、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C、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

D、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E、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3)时间与经度的计算模式

A、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公式:

已知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所求地方时

注意:

a.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则为“-”。

b.以0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异侧两地经度差为“+”。

B、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公式:

已知经度+\-(10\4分钟)×两地地方时差数(分钟)=某地经度

注意:

公式中加号或减号的选择:

a.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时:

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和零经度时用“+”

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b.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晚时:

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

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4)例子:

A、固定点计算 

【例1】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 

已知:

A点120°E,地方时为10:

00,求B点60°E的地方时。

 

分析:

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60°=60° 地方时差=60°÷15°/H=4小时 

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

 

所以,B点地方时为10:

00—4小时=6:

00 

【例2】两地分属东西经 

a、 已知:

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

00,求B点30°W的地方时. 

分析:

因为:

A在东经,B在西经,110°+30°=140°<180°,

所以:

经度差=140°,

且:

A点东经在东,B点西经在西,

A、B两点的地方时差=140°÷15°/H=9小时20分,B点在西方,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10:

00—9小时20分=00:

40。

 

b、已知A点100°E的地方时为8:

00,求B点90°W的地方时。

 

分析:

A点为东经,B点为西经,100°+90°=190°>180°, 

则A、,B两点的经度差=360°—190°=170°,

且A点东经在西,B点西经在东。

 

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170°÷15°/H=11小时20分,B点在A点的东方,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

00+11小时20分=19:

20。

 

c、 已知A点100°E的地方 8:

00,求B点80°W的地方时。

 

分析:

A点为100°E,B点为80°W,则100°+80°=180°,亦东亦西,

即:

可以说B点在A点的东方,也可以说B点在A点的西方,A,B两点的地方时差为180÷15/H=12小时。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

00+12小时=20:

00或8:

00—12小时,不够减,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时来,

即24小时 +8:

00—12小时=20:

00。

B、和特殊经纬线结合后的计算 

(1)、与晨昏线结合 

【例1】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分析】试题核心是考查对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如果能够抓住和正确解析-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无论在侧视图还是俯视图,我们去观察都很容易发现:

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即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亦即0点或者12点,是刚好发生极昼或者极夜的纬度。

然后,将0点和12点分别代入,可求出答案为B。

【例2】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下题:

 

甲地的时间为( B   ) 

A. 8 时 B. 9 时    C. 15 时   D. 16 时 

分析:

首先确定0点线或者12点线,从图上可看出全球昼夜等分,所以,甲点右面那条线为12点线。

再从图上可看出,每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45度,所以,甲点为9点。

 

 

2、与日期变更线结合

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A  )

A. 15时20分   B. 3时20分   C. 6时      D. 21时40分  

分析:

这个题和上面的题属于同一个类型,只是图更为直观一些。

只需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可知答案为A。

 

2、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3月5日,则P点的时间为(  B  ) 

A. 3月5日6时   B. 3月6日6时   C. 3月5日12时   D. 3月6日12时 分析:

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即可得出答案为B。

 

2.时区

(1)时区的划分:

(2)区时(标准时):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序号:

某地经度÷150(商取整数,余数>7.5°进1,<7.5°舍去)

注:

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2;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求中央经线:

时区序号×150

注:

a.除零时区外,时区序数乘以150所得的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b.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读书分别加、减7.50所得的和或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

③求时区差:

若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区,则。

简言之:

④求区时:

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注: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

所求区时地在已知区时地的东边,选用“+”;在西选用“-”。

⑤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1)已知昼长求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时刻=12-昼长的一半

日落时刻=12+昼长的一半

2)已知日出、日落时刻,求昼长

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日出时刻)×2=(日落时刻-12)×2

3)在光照图上求昼长

昼长=昼弧÷150/小时=(3600-夜弧)÷150/小时

(4)练习

【例1】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日落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1~2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 22时   B. 14时   C. 20时    D. 16时 

2.拍照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16时     B. 14时   C. 10时   D. 12时

【解析】第1题,是时间计算问题。

已知北京时间,计算P地的地方时。

属于北京(东经1200)时间与P点(西经750)地方时的转换。

即P点的地方时等于9时—(1950÷150)时即20时。

 

         第2题,漠河与P点纬度大体相当,纬度大约是530,而分别在北半球和南半球。

这样,拍照当天漠河的夜长大约等于P地昼长。

因为P地日落时间20时,P地昼长为16小时。

所以,漠河夜长约为16小时。

  

【答案】1.C  2. 【解答方法】此题的关键是根据P点日落时北京时间9时,计算P点日落的地方时,再进一步计算P点昼长。

要理解:

两点纬度相当,而位于不同半球,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⑥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此类问题

起飞时A地时间+m小时降落时A地时间

+/-时差+/-时差

起飞时B地时间+m小时降落时B地时间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

注:

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也可为已知降落时B地时间,求起飞时A地时间。

例1.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

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

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

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

 

解析:

A地伦敦(中时区)时间12月24日19:

00,B地北京(东八区),时区差=8,B位于A的东面,所以向东计算时:

 

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19:

00+8:

00=27:

00 

则:

日期为12月24日+1日(12月25日),时间为27:

00-24:

00=3:

00 即:

开赛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12月25日凌晨3:

00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        较为合适。

 

  A.23日15:

00时  B.23日18:

00时  C.24日7:

00时   D.24日10:

00时 

解析:

这是由达到时间求出发时间,用以上计算结果再减去行程时间得:

 

出发时间 =A地区时+时差-行程时间=19:

00+8:

00-17:

00=10:

00 

即李先生本应在12月24日上午10:

00出发,但不可能一下飞机就能观看比赛,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

就餐、搭车前往赛场等,应在北京时间24日10:

00前出发。

故选C。

 (3)该场足球赛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一直是白天的有         、        。

 

A.70°S,30°W    B.70°N,30°E  C.66°34`N,120°ED.66°34`S,120°S

解析:

因为比赛是在伦敦(中时区,0°经线)时间12月24日19:

00举行,正值冬至日前后,66°34`N以北地区为极夜现象66°34`S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A选项70°S为极昼,B选项70°N为极夜;由第

(1)问可知,C项120°E北京时间为3:

00,是黑夜;D的纬度可能在阳光照射范围内,求该经线的地方时是白天时间。

 

3.日界线:

(1)两条日界线

1)日界线的概念

①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

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0时线

②自然日界线--

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经线。

2)日界线的特征

自然界线:

即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

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

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人为界线:

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

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3)解题方法

4)练习

(2)性质:

①更日性

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

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