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3074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docx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控规与修规

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

杨廷仁(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余丽军(丽江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管委会主任)

刘祖权(丽江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

成员:

李尚林(管委会办公室主任)

张友林(管委会规划建设科工程师)

杨大顺(管委会规划建设科工程师)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设计资格证书城规甲字0870041号

院长:

张辉(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总工:

朱旗(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师)

分管副院长:

刘永根(高级工程师)

技术顾问:

顾奇伟(高级规划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庄忆(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第二规划设计所:

所长:

杨健(高级规划师)

总规划师:

陈文敏(高级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段禾(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钟文文(规划师)

工程参加人员:

钟文文(规划师)刘逊(給排水工程师)

季斌(道路工程师)宋杰(电气工程师)

段禾(高级规划师)陈庆华(规划师)

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竹地片区规划

第一部分竹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部分竹地旅游度假接待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

 

引言

尊重自然,珍视自然,贴近自然,

创造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景区环境……

 

你是否习惯了拥挤的街巷,只有在记忆中追寻童年的绿野……

你是否习惯了车来车往的喧嚣,不再赤足踏上沾满露珠的蒲草……

你是否习惯了没有鸟语花香的清晨,太阳也被烟尘笼罩……

你是否习惯了看不见星光的夜晚,心绪如霓虹般闪烁而迷茫……

我们早已习惯了生存于现代化的都市丛林中

习惯了征服与占有

却久久忘却了对自然的敬畏、感恩、尊重……

 

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

“反规划”即规划和设计首先从规划和设计不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余孔坚,2003)

早在一百多年前,奥姆斯特德和埃利奥特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接起来,规划了成为波士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EmeraldNecklace)。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是城市所依赖的自

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等。

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系统。

 

第一部分竹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泸沽湖竹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细则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土地利用

第三章道路规划

第四章生态保护

第五章空间环境

第六章建设控制

第七章工程管网

第八章近期建设

第九章附则

 

泸沽湖竹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细则(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顺利实施泸沽湖竹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竹地新区开发和旅游设施的集中建设,特制定本规划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竹地片区规划范围内各功能区、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并作为将来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但不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

第三条本细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图件和图则,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四条竹地片区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细则和分图图则的规定和要求。

第五条本细则的解释权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协调处理,由丽江泸沽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土地利用

第六条规划区内土地开发利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号采用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规定。

第七条规划区用地布局由小海、中海和草海三个区域构成。

小海、中海区域为一般开发地段,主要以环境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主;草海区域为重点开发建设地段,主要以旅游接待服务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为主。

第八条规划范围内依据功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①、②、③、④个区(大地块):

①区为生态旅游及民俗活动区;

②区为滨水度假及休闲游览活动区;

③区为民俗接待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区;

④区为旅游旅馆建设区。

第九条以大地块(区)为单位成片开发时,其内部细划的各小地块的用地界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其规模和有关开发建设要求必须符合本规划及图则所规定的控制指标要求。

第十条竹地片区的开发利用和建设应遵循低强度、低密度开发的规划控制要求,以保持和维护片区中优良的空间景观及自然生态环境。

第三章道路规划

第十一条各功能区、地块周边道路系统、交通设施及配建停车场等均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和控制要求。

第十二条片区内车行道路按16m、12m、7m三类红线宽度建设控制;步行道路按2~2.5m宽度建设控制。

第十三条道路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形、防涝、排水和工程管网的布置要求;道路纵坡尽量控制在0.2%~7%之间。

第十四条如因情况变化或建设需要,用地性质或建筑容量需进行调整时,停车场车位和局部道路可作相应调整。

第四章生态保护

第十五条对草海、中海、小海三片水体湿地的保护应予以足够重视,通过对其水源、排放物、生物体(动、植物)的合理控制和利用,以保持和维护片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十六条片区中的农地、牧草地应尽可能的保留,从而展现竹地片区原生态的乡土景观和自然环境。

第十七条对区内的环卫设施、垃圾处理、农药化肥的施用、能源结构等,均应采取有利片区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积极措施,将其负面影响和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第五章空间环境

第十八条竹地片区的总体景观应与泸沽湖风景旅游区相协调,结合竹地片区的三个水体空间,形成草海旅游建筑硬质空间为主,中海、小海游览和绿化软质空间为主的总体风貌。

第十九条充分保护和利用片区中的有关村寨特色景观和自然空间场地,通过合理组织和有机联系,形成竹地片区的景观序列,并和区中新建的旅游建筑设施融为一体。

第二十条绿化结合水体、山体、道路和环境景观的改善,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形成片区中富有特色的绿地系统及植被景观,绿化率(陆地)草海片应达50%以上;中海、小海片达到80%以上。

第二十一条建筑广场突出个性(特别是草海旅游中心片),通过其宜人的尺度和有序的布局,形成竹地片区的特色标识和个性场所。

第二十二条开发建设应特别重视对格姆山峰、湖体水景的对景和借景,避免连片建设和视线阻隔,造成对山水环境和自然空间的破坏。

第六章建设控制

第二十三条竹地片区各功能区、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等指标和开发强度的控制应符合本规划图则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最高建筑草海片(接待中心)控制在15m以下,中海、小海片控制在10m以下。

第二十五条建筑后退红线原则上按16m宽道路两侧各退4m;12m宽道路两侧各退3m;7m宽道路两侧各退2m。

第二十六条建筑形式和色彩应结合不同区域地段、建筑性质和使用功能以及景观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原则上建筑均应采用坡屋面,以体现风景旅游建筑的景观性特征。

 

第七章工程管网

第二十七条规划区各类工程管线原则上应沿道路敷设,工程管线的布置走向满路专业规划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规划区给水主水源为长湾沟山泉水,水厂规模2800立方米/日,管网布置结合道路采用环状为主,辅以技状的供水管线,各类管线之管径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体系。

污水处理厂规模2500立方米/日(含红崖子污水量),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A级;雨水以就近排入湖体为原则;污水、雨水管沟的布置结合道路系统,重力自流排放。

第三十条供电电源为永宁变电站,规划区内设10kv变配电室进行低压供电(近期设10kv箱式变电点8处),规划区内除局部地段外,均应采用电缆埋地暗敷方式,以利空间景观的完美。

第三十一条规划区内设邮政所一处,模块局一处,容量为5000门;电信线路敷设采用在道路电力线路对侧穿管暗敷。

第三十二条各种地下管线的建设应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暂时不能同步建设的管线要预留位置,避免以后造成对道路的重复开挖。

第八章近期建设

第三十三条近期建设以竹地草海片为重点(3、4地块),集中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相关基础设施,尽快形成规模和配套完善,以促成泸沽湖旅游设施的疏散和环境压力的缓解。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规划的主管部门为“丽江市泸沽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具有对本规划的解释权。

第三十五条本规划最终成果经有关部门审议通过后,即成为地方有关职能部门执行规划和进行规划管理的依据,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如需修改,应按有关法定程序进行)。

 

竹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8

第二章现状概况8

一、区位条件8

二、用地条件9

三、工程地质条件9

四、环境条件9

五、制约及不利因素9

第三章规划依据9

第四章规划构思及开发策略10

一、规划构思10

二、开发策略10

第五章规划目标及开发原则11

第六章用地布局规划11

一、规划原则11

二、用地布局11

三、用地细分12

四、用地平衡12

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12

一、规划策略12

二、车行道路系统13

三、静态交通系统13

四、步行道路系统13

五、道路竖向14

第八章生态保护规划14

第九章空间环境及景观规划16

第十章建设开发控制规划16

一、开发强度16

二、高度控制16

三、绿地率16

四、建筑形体与色彩17

第十一章工程管线规划17

一、给水排水工程规划17

二、电力电信工程规划19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21

控制性规划图纸目录22

竹地旅游接待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目录23

第一章规划背景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宁蒗县之川滇交界处,湖面海拔高度为2685m,全湖水域面积50.4平方公里(湖面东部为四川盐源县所辖,西部为云南宁蒗县所辖),湖体最大水深93.5m,平均水深42m,是居玉溪抚仙湖和长白山天池之后我国第三深的淡水湖泊,也是国内及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水质保持最为优良的湖泊之一。

泸沽湖除具有抚媚旖旎的自然山水风光和完好的生态环境外,更以其神奇的摩梭母系氏族文化和走婚文化而蜚声于海内外,泸沽湖以她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已逐渐成为云南省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也是国内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之一。

1982年,泸沽湖作为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的组成部分被纳入其中;1986年被确定为自然保护区(省级);1994年被云南省政府定为省级旅游区。

泸沽湖旅游的真正提速发展始于1995年,近10年来,年游人量从最初的八万多人次猛增至目前的30多万人次,旅店及旅游床位从原先的十多家一两百床位发展至目前的近90家3400余床位,由于开发建设失控,这些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几乎全都集中在湖岸沿线,大量污水、垃圾的排放和无序建设的人为破坏,无论从环境方面,还是从资源保护及景观维护方面,都对湖体及周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和破坏,沿湖过度的旅游开发及泛滥的旅馆旅店,对泸沽湖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此外,湖区有限的环境容量已难以满足泸沽湖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因此,将湖区旅游接待服务的职能疏解出去,重新建设一个符合现代旅游要求的、高质量的旅游接待中心,并开发新的游览点,达到既促进旅游发展,又保护了泸沽湖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双重目的已成为必然。

竹地片区具有良好的环境及与泸沽湖紧密的互邻关系,将竹地开发建设成为泸沽湖旅游区的接待中心已酝酿多年,并经多次规划论证,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随着云南及丽江近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有关方面对泸沽湖的共同关注,竹地旅游接待中心的开发条件已日趋成熟,建设需求也更为紧迫,正是在此情况下,通过对竹地片区系统、全面的规划,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旅游服务区,这对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维护泸沽湖高质量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此背景条件下,对竹地片区的开发建设和未来发展进行规划编制。

第二章现状概况

一、区位条件

竹地片区位于泸沽湖北端,和最近的湖边相距不到两公里,现有一条至永宁乡的简易公路和泸沽湖相联系,此外,竹地所处位置正好在泸沽湖和永宁之间,是今后将要开辟的泸沽湖——永宁——四川西昌及即将开辟的迪庆香格里拉——泸沽湖旅游线上的必经之地,特别是从和湖区的关联度看,竹地片区无疑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

二、用地条件

竹地片区内大致分为竹地草海、中海和小海三大片,每片均以湖面水体为中心,周围是较为平缓的用地,特别是竹地草海四周,地形平坦,用地充足,是集中开发建设旅游设施较为理想的地点。

特别是竹地片区不和泸沽湖在同一汇水区,排污问题可完全避开与之相邻的敏感的湖区。

其他地方则用地较为破碎,规划区内有三个小村庄(竹地摩梭村、彝族村和一个汉族村),其余均为旱耕地、旷地和牧草地以及大量的荒山、林地。

三、工程地质条件

竹地片区除中海、小海子附近有几处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外,无其他大的不良地质灾害现象(如泥石流和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冲沟、断裂带等),但草海周围地基较软,道路和建筑设施的建设应采取有关的工程措施,修建设计阶段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四、环境条件

竹地片区现有三个浅水湖泊,面积均不太大,但四周群山环抱,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目前绝无开发迹和任何污染,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优良。

特别是区内低密度的人口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通过低强度的开发和湖周山体大面积的绿化,其游览和旅游设施的建设环境非常良好。

五、制约及不利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景观及资源环境不太突出。

竹地片区虽然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及原生态景观,但总体来看,旅游资源及可供游赏的内容较为一般,特色不太突出,与湖区相比显然要逊色得多。

2、对游客的吸引力短期内难于见效。

开发竹地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疏解泸沽湖边过多的旅游设施,但限于环境、配套建设、游览观光内容及旅游者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近期要吸引大量游客有一定难度。

3、基础设施投资较大。

竹地片区的开发建设,涉及到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及山体绿化等基础建设,而这一切现状几乎为零,周边又无城镇可依托,全部都要新建,故建设初期的投资和建设成本较高。

第三章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3、《旅游规划通则》(GB);

4、《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

5、《泸沽湖旅游区总体规划》(2002年版);

6、《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

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与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

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9、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及丽江市政府,泸沽湖管委会的相关规定和规划建设要求。

10、甲方提供的1:

1000地形图及相关资料。

第四章规划构思及开发策略

一、规划构思

1、以“反规划”的规划理念,即风景旅游区规划和设计首先应该从规划和设计不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反规划”就是优先规划和设计风景旅游区生态基础设施,并提出风景旅游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是风景旅游区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旅游者及其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新鲜的空气、绿色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等。

它不仅包括习惯的风景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系统。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原理的土地利用布局规划。

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组成景观的景观元素有3种基本类型,即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

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质,各功能区如斑块镶嵌与自然之中,而不是摊大饼的布局形式,有效维护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证了风、水、物种、营养等的自然流动过程,形成各种生物迁徙的自然廊道。

同时廊道则加强了孤立斑块间及斑块与种源间的联系,维护了景观功能的完整性。

3、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和在环境容量的允许的前提下,建设功能完善的泸沽湖旅游服务区。

创建各种类型的户外游憩区和康体活动区,并完善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活动游憩的需求,以疏散泸沽湖主景区的各项压力,逐渐实行“区内游,区外住”,杜绝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确保泸沽湖高质量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态环境。

二、开发策略

竹地片区的规划及开发建设,应立足于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与泸沽湖良好的区位优势,立足于优良的自然生态及环境优势,将竹地片区建设成为一个以旅游接待服务功能为主,兼有生态旅游和一定的民俗活动的新景区。

区内的建设项目要尽力与“疏解泸沽湖的环境压力”的宗旨相吻合。

2、采取开发型的积极保护措施(如对区内民族村落、水体湿地、自然环境、林地等的保护和利用),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

3、以“竹地旅游接待中心”的建设为带动,通过一系列配套项目的建设和游览内容的策划运作,使竹地片区具备泸沽湖旅游服务中心的职能和相应的游览吸引力。

4、通过竹地片区的旅游开发(旅游宾馆、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民俗活动等)和公共服务设施(餐饮、购物、咨询管理、客运交通、金融、医疗等)的建设,提高整个泸沽湖旅游区的旅游品质和接待服务水平。

第五章规划目标及开发原则

1、遵循泸沽湖总体规划对竹地片区低密度、低强度开发的原则,在维护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之形成一个环境优良、功能完善、设施配套齐全,集旅游接待服务和特色游览活动为一体的新景区。

2、承担旅游住宿、度假、休闲娱乐及生态旅游等职能,并适当配置公共服务、管理、居住、民俗游览活动等内容,使其成为泸沽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通过竹地片区的开发利用,促进泸沽湖旅游区范围的拓展延伸和游览内容的丰富。

特别是要通过一系列旅游产品和活动的开展,增强竹地片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4、将竹地开发与泸沽湖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相融合,通过竹地的成功开发和建设,达到分流湖区旅游设施,促进泸沽湖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之目的。

第六章用地布局规划

一、规划原则

1、符合竹地片区土地开发低密度、低强度的控制要求,合理控制用地规模,使其开发建设与保持竹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二者相得益彰。

2、采用相对集中、分片布局的土地利用和开发模式,有利于分区建设和滚动开发。

注重与周边村庄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3、提供合理,优化的用地布局和便于操作的地块开发细划方案和指标体系,为今后的修建设计和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二、用地布局

竹地规划区由小海、中海和草海三片构成,并根据不同的用地功能划分为四个区域(即大地块,见地块划分图):

①区为生态旅游及民俗活动区。

围绕小海子周边区域,安排宿营地、民族赛马场、摔跤场、马道、小海子垂钓等民俗民间活动,并保持该区域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严格限制修建一切永久性的建筑设施。

②区为滨水休闲度假及游览活动区。

围绕中海子良好的水体自然条件及幽静的环境,安排一部份档次较高的旅游接待设施,如低容积率、低密度的别墅型旅馆,规模控制在500~800床位,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中海子旅游度假村;同时,利用中海水体适当开展水上娱乐活动,如垂钓、湖畔野营、山地自行车等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①区和②区的开发利用以保持自然山水原生环境为主,最大限度的控制人工设施和建设痕迹,主要通过环境优化和游览活动的组织,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和特色游览活动区;

③区为民俗接待及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区。

用地主要安排为旅游者服务的有关公共服务和后勤管理等设施;如餐饮、酒吧茶室、小商品及邮电、医疗诊所、金融服务和汽车站场、加油站、公安消防等市政公用设施;并在西北角安排一处“民俗接待及文化展示区”用地,主要是为当地村民或湖区疏散的家庭旅馆提供一家一户的自建旅馆客栈建设用地。

并建设一个展示摩梭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展示区;此外,游客中心和管理办公、公寓住宅等建设用地也安排在该区。

④区为旅游旅馆建设区。

该区是整个竹地片区的重点开发建设区。

围绕草海周边,以旅游宾馆和康体娱乐设施的建设用地为主。

安排五家旅游旅馆及一个康体休闲娱乐中心,五家旅馆为二星两家、三星三家,规模分别为250~350客房间不等。

五家旅馆和休闲娱乐中心形成六个相对分散而独立、但又具有一定联系的建筑群,避免连片建设而将水体封闭,从而造成对空间环境的破坏。

三、用地细分

为了与土地开发出让以及与竹地片区建设的具体条件相适应,以及将来的有序建设及管理,规划在充分考虑用地功能布局的同时,对土地进行地块细划。

土地细划充分体现政府所有和向社会出让两种方式,并有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原住村民给予合理补偿。

有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建设(环保、绿化等)可统一由政府做一级开发,成本可按比例分摊到相关商业性细分地块中;细分地块可向社会出让(如旅游旅馆用地、经营性商业用地等)。

细分后的经营性地块作为最小出让单位,一般不允许再细分。

对细分后的地块分别确定其使用性质和有关规划控制指标,并以规划图则的形式予以表达(见分图图则)。

四、用地平衡

用地平衡表

 

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一、规划策略

1、竹地片区作为泸沽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整个旅游区的接待和服务职能,因此,便捷顺畅的道路交通组织至关重要,特别是与泸沽湖的旅游交通联系及片区内的路网组织,应融入整个旅游区的道路交通大系统之中。

2、紧密结合用地布局和地形条件,形成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和联系便捷的对外交通、区内交通和步行游览道路分级系统。

3、道路等级明确,功能合理,人车分流,建立能满足旅游交通和各种游览活动的路网格局。

4、根据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车旅游的发展趋势,对静态交通设施的建设予以充分考虑。

二、车行道路系统

1、对外交通道路:

将泸沽湖至竹地段公路从现在的宽约4~5米改造为7米宽的沥青路,并将竹地丫口处弯道取直,以利今后大量旅游车辆的出进。

2、景观大道:

将现竹地草海北面长约米的一段公路建为景观大道,红线宽度16米,一块板形式,人行道(2×4M)两侧通过绿化形成林荫道,旅游接待区的主要公建服务设施将沿道路两侧布置,但要避免城市化的联片连排建设(此段道路同时也是至永宁的过境通道)。

3、区内车行道路:

环草海布置一条7米宽的车行道路,作为旅馆区的专用车道,主要用于联系草海四周五家分散的旅游旅馆。

4、竹地南北向主要道路(至彝族村):

考虑到将来开发建设将向里面发展,故红线宽度为12米。

其余车行路宽均为7米。

三、静态交通系统

1、在景观道北侧,设一小型的旅游汽车客运站,作为整个旅游接待区的交通集散点。

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考虑设在旅游接待区(竹地草海片),为避免大量机动车辆的进入,中海和小海片不予以考虑建停车场。

2、停车场分为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规划于客运站旁设置公共停车场一处,每一个旅游宾馆则设置自己的专用停车场,有关地块的配建停车位标准大致按每150平方米建筑面积0.3个停车位计。

四、步行道路系统

1、步行道可使人们较便捷、休闲的漫步,或到达某一景点及活动点,减少与车流的冲突点,而且更接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