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3404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docx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22通过激素的调节Ⅰ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Ⅰ)

[学习目标] 1.概述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

2.概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作用。

3.理解反馈调节的含义,掌握血糖平衡及其调节的基本内容。

方式一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80~120mg/d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L。

(1)请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少时间?

[答案] 1分钟左右。

(2)当血糖被消耗时,含量会不会明显下降?

[答案] 不会。

导入 研究表明血糖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靠激素调节来完成。

激素调节这种方式是如何被发现的?

人体内有哪些激素在发挥作用呢?

方式二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随时发现生命的美丽与神奇,欣赏到生命系统展现出那一幅幅协调稳定的画卷,倾听到生命系统谱写出的那一曲曲和谐优美的旋律。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几个精彩瞬间。

看蜂鸟、孔雀、角雉的求偶行为音像资料。

提问 鸟儿们风趣、生动的行为是生命系统通过复杂精巧的调节,指令全身各个器官保持高度协调的结果。

你们认为这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包括哪些类型?

生答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师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调节方式?

生答 通过激素的调节。

(性激素的调节)

师 总结得很好。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有关。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激素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1)比较沃泰默与斯他林、贝利斯的实验

探究者

沃泰默

斯他林、贝利斯

实验假设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胰腺分泌胰液受某种化学物质的调节控制

实验步骤

稀盐酸

提取液

同一条狗的静脉小肠黏膜

实验现象

A胰腺分泌胰液;B胰腺不分泌胰液;C胰腺仍分泌胰液(认为神经没剔除干净)

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胰腺分泌胰液,确实受这种化学物质(他们将之称为促胰液素)的调节控制

(2)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中,若排除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本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两组对照组。

设计如下:

①稀盐酸

同一条狗的静脉;

②小肠黏膜

提取液

同一条狗的静脉。

(3)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能否说明该调节过程不是神经调节?

为什么?

[答案] 不能。

该实验只能说明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多,有体液调节的存在,但由于通向小肠的神经被切除,无法判断该过程中是否有神经调节。

2.激素调节:

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图示

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

8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1垂体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

4肾上腺

肾上腺素等

2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等

3胸腺

胸腺激素等

5胰腺

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6卵巢

雌性激素等

7睾丸

雄性激素等

深化拓展 补充激素时,有的可以口服,有的只能注射的原因是:

多肽类、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下丘脑、胰岛细胞分泌的)容易被胃、肠道内的消化酶分解而破坏,一般只能采用注射法补充,不宜口服。

固醇类(性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属于小分子的物质,口服后可以被吸收。

例1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研究胰液分泌过程中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他们的实验设计中最关键的是(  )

A.将稀盐酸注射到狗的小肠腔中

B.将稀盐酸注射到狗的血液中

C.将狗的小肠的神经剔除,然后将稀盐酸注射到狗的小肠中

D.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在体外研磨,然后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

[答案] D

[解析] A中的处理方法可以引起胰液的分泌,但是不能排除是神经发挥了作用;B中的处理方法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C中的处理会引起胰液的分泌,但传统的观念认为是神经剔除不干净;将小肠黏膜在体外与稀盐酸研磨,完全排除了神经发挥作用,经该处理后胰液仍能分泌,可以验证是神经之外的因素(化学物质)发挥了作用,所以[答案]选D。

例2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

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解析]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过多可使血糖浓度过低,甚至引起大鼠昏迷;生长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软骨生长,从而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影响,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

2.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分泌器官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生理作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作用方向和结果

增加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降低血糖含量

增加血糖来源;升高血糖含量

3.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回答:

(1)当血糖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胰岛素,⑥表示促进肝脏合成肝糖原,其中⑦表示a激素对肌肉的影响是促进肌肉细胞合成肌糖原;⑧表示a激素对组织器官的影响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氧化分解,使血糖降低。

(2)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血糖过低,通过①过程作用于胰腺,促进b分泌,图中b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其通过过程⑤作用于肝脏,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在此特殊条件下,与该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3)图中③过程表示的含义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图中④过程表示抑制作用。

4.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例3 下图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以及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的去路发生了障碍,导致了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

B.人体在进食后4个小时左右的时候,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

C.在三个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

D.血糖浓度过高时,转化成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

[答案] B

[解析]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的靶细胞缺乏受体,导致血糖的去路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A项正确;进食后4个小时左右,主要依赖肝糖原的分解补充血糖,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B项错误;血糖的三个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C项正确;血糖转化成的氨基酸是人体自身所能合成的,所以为非必需氨基酸,D项正确。

例4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____分泌增多,促进_______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____分泌减少。

(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直接提供。

[答案] 

(1)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2)B 胰岛素 (3)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易错警示 

(1)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2)并非所有的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血糖与肝糖原可相互转化,而肌糖原并不能转化为血糖。

(3)尿糖≠糖尿病

出现尿糖不一定是糖尿病,因为如果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肾小管来不及重吸收葡萄糖,就会出现尿糖,肾病也可以导致尿糖,但持续性的尿糖一般是糖尿病。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促胰液素能够强烈促进食物的消化

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D.促胰液素的分泌不需要导管

[答案] B

[解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可以促进胰液的分泌,激素的分泌都不需要导管。

2.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答案] D

[解析] 人体进食后淀粉等糖类被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上升,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3.(2017·松原扶余一中高二上期末)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答案] A

[解析] 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能促进②③过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分解、利用、储存葡萄糖,即④、⑤、⑥、⑦过程,同时抑制②、③过程。

4.如图是人体内部分激素的产生部位和生理作用,下列连线和叙述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4种腺体分泌的激素种类全部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雌性激素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不促进卵细胞的释放;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5.某人饭后4h血糖变化曲线如下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饭后0.5h血糖含量达到A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分泌较多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形成B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C点时,某人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一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D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血糖进入细胞后,发生的首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消化吸收葡萄糖 胰岛素 

(2)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3)头昏、心慌、四肢无力 能量供应不足 (4)刚吃过饭或补充了糖 (5)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解析] 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血糖进入细胞后的代谢形式主要有三条:

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首要变化是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