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3933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docx

版生物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考新动向】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

3、植物激素的应用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考纲全景透析】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相关实验和结论

(1)达尔文实验:

(2)鲍森·詹森实验:

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块+单侧光→弯曲

证明胚芽鞘尖端生产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4)温特实验:

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

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

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确实是一中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植物激素:

产生:

植物体内

运输:

从产生部分运输到作用部位

含量:

微量

本质:

有机物

二、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1、合成部位:

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

(1)极性(轴向)运输: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2)横向运输:

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

这种运输往往与单方向刺激有关

3、分布:

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2)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

4、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

(1)特点:

①具有两重性:

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2)实例——顶端优势:

①现象:

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②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过高,发育受到抑制。

③解除:

摘除顶芽。

(3)生长素类似物及应用

①概念:

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②应用:

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三、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的应用

1、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

合成部位

生理功能

赤霉素

幼芽、幼根和

未成熟的种子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和萎蔫的

叶片

①抑制细胞分裂

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

促进果实成熟

2、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3)应用实例:

用乙烯利催熟凤梨。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大量的α-淀粉酶。

【热点难点全析】

一、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两重性

1、从甲图可读到以下信息

(1)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

根>芽>茎)。

(3)曲线在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从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

3、从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1)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增强,而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减弱。

(2)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大于m小于M(向光一侧慢于背光一侧)。

(3)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示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

二、生长素相关实验的图解分析及方法总结

1、图解分析

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遮盖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暗箱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生长

插入类

①弯向右侧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生长

④向光生长

移植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左侧生长

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

旋转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③向小孔生长

④茎向心生长,跟离心生长

横置类

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

①:

a=b,c=d,都促进生长

②:

a

梯度类

得出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

2、方法总结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3、植物向光性原因分析

4、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与根的向重力性的产生机制

【例】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

A.←↑→↑         

B.←↑↑→

C.→↑→↑

D.→↑←↑

【析】选D。

①中胚芽鞘旋转,则胚芽鞘尖端四周都能接受到光刺激,但是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生长素在外侧分布多,因此停留在如图位置时,向右弯曲生长;②暗箱不动,有单侧光从左边射入,但是胚芽鞘旋转使胚芽鞘的尖端各部位都能均匀接受单侧光,因此直立生长不弯曲;③由于生长素的运输受重力影响,因此B中的生长素比A多,故右侧生长比左侧快,向左弯曲生长;④旋转后A、B中生长素一样多,因此左右生长一样快,直立生长。

【高考零距离】

1、(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脱落酸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正确;顶芽能合成生长素,不需要侧芽提供,B错;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错;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某一生理活动中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减少,D错。

【答案】A

2、(2012·安徽高考)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解析】由图可知,只喷施赤霉素或2,4-D都能减少留树保鲜过程的落果,但二者同时喷施时,落果率明显降低,说明赤霉素和2,4-D具有协同作用;与喷施清水相比,喷施赤霉素、2,4-D能够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二者与脱落酸在对落果的调控中的作用应是拮抗的。

【答案】D

3、(2012·北京高考)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      ,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    作用的     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         。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    。

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      。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

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解析】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

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植物本身产生的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减少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从图2中可知,Ⅰ和Ⅱ对照说明处理的叶片不同;Ⅱ、Ⅲ、Ⅳ对照说明同时处理B叶,但保留A叶的个数不同。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抑制,若确定该实验结果可以设置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实验Ⅱ、Ⅲ、Ⅳ对照可以说明A叶片数越少,B叶的面积相对值越小。

(6)为证明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根据符号提示,A1叶和A2叶中,其中一片涂抹细胞分裂素,一片涂抹植物能利用的营养物质,然后检测没有涂抹营养物质的叶片被转移的营养物质的含量。

【答案】

(1)产生 调节 微量

(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生长受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6)a、e、g

4、(2011·山东高考)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解析】A项,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与植物体内产生的生长素等激素有关。

B项,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与神经调节及大脑皮层有关。

C项,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植物体内产生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关。

D项,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与胰高血糖素有关。

【答案】B

5、(2011·江苏高考)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2)由图1的结果(填“能”和“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解析】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促进生根、抑制生根。

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种培养基,即无激素的培养基(空白对照)、含有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的培养基、含有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的培养基、同时含有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含有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的培养基。

图2中X浓度对侧芽生长有抑制作用,Y、Z浓度对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答案】

(1)促进生根抑制生根

(2)不能4(3)①抑制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6、(2011·浙江高考)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回答:

(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而且(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

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曲线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

(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

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组织。

(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植物激素相关内容。

(1)图中曲线1保留顶芽,侧芽几乎不生长,曲线4去掉顶芽,侧芽快速生长,两者比较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曲线2去掉顶芽涂抹生长素,侧芽长得很慢,与曲线4比较可知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激素是生长素;曲线3保留顶芽但涂抹细胞分裂素,侧芽长得较快,与曲线1比较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不用细胞分裂素解除,可以喷施对抗生长素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

(2)曲线4去掉顶芽,侧芽快速生长。

曲线5去掉顶芽涂抹赤霉素后侧芽的生长更迅速,可见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分生区组织。

(3)分析上图可知侧芽生长速度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多种植物激素的影响。

【答案】

(1)顶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抗生长素

(2)侧芽的伸长分生区(3)植物激素

7、(2010·全国Ⅰ高考)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

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

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

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

从题干上来看,

(1)幼茎段无叶无侧芽,暗示我们不会再有新的生长素产生;

(2)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暗示我们只考虑低浓度的促进效应,不考虑高浓度的抑制效应;(3)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暗示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单纯归结为内外两侧的细胞吸水膨胀不同引起的。

从图示的情形可以推测出来,应该是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比外侧快形成的;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则可能是:

(1)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能力不同有关;

(2)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致;(3)其他合理的原因。

【答案】

原因1:

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

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8、(2010·重庆高考)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解析】此题也为识图题,但图形是书上没有的,是原创的,这就更加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了。

结合文字和图形可知,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而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表面上是一个均匀光照而实际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则是一个单侧光,表面上植物的茎在上、下方要受重力影响有差别而实际上因缓慢匀速旋转各方向受重力影响相同,所以植物的茎只受单侧光的影响而不受重力影响,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运输多于向光侧,此时两侧的生长素的浓度都是促进生长的,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更有利于植物细胞的纵向伸长,故茎向光(下方)弯曲生长。

同理植物的根不受重力的影响而自然水平生长。

所以答案B正确。

【答案】B

9、(2010·新课标高考)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

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

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

,从图乙中可查到与

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

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

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

请预测

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____。

【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为一钟形曲线,在顶点为生长素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效果都会降低。

【评析】生长素的两重性是生长素复习中的一个要点,对于这个实验应该说是让人很意外的,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分析一个实验的能力,这样这道题才能解答的很完整。

【答案】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值。

(2)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10、(2010·北京高考)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进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

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

本实验中__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

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

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__mm。

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B.修改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的影响实验,同时考查考生从题干和图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考点几乎每年都有考查。

【要点透析】

(1)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据图2,1mg/L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震荡培养可增加溶液中的氧气的量,还能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混合均匀。

(3)对照试验的溶液为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所以生长素类似物A要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可以减少切段自身产生的生长素的影响。

(4)据图2,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浓度为0的即为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7mm,与7mm比较,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

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试验得到的数据要如实填写,误差大的可以重复试验。

【考场雷区】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错误数据或舍弃或修改,这成了一个思维定势,而试验中所有数据都要如实填写,误差大的还要重复试验,这是考生应注意的一个雷区。

【答案】

(1)调节;1

(2)①氧气;②均匀(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有;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5)C;重复实验

11、(2010·江苏高考)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

mol/L的生长索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从图中看出浓度为10-6时也是促进生长的,只是弱了,A项错误;从曲线看出,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B项正确;从曲线看出,乙烯增加到一定程度,则生长素储量降低,即其储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BD

12、(2010·海南高考)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解析】低温贮藏过程中低温抑制了脱落酸的生成是种子解除休眠,在后期赤霉素的增加可以打破休眠,使种子萌发。

【答案】A

【考点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合肥质检)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图。

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  )

①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②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④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题干信息中给出了单侧光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两种原因,由图可知,若检测到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可以判断单侧光能引起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导致植物向光生长;若检测到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可能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也可能与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因此不能确定。

【答案】D

2、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

A.m

C.ni

【解析】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