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093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4课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第4课第1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

第四课第一节

一、课内双基

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词是语言中________的语言单位。

一个词一定有声音,声音是词的________;一个词也一定有意义,意义是词的________。

【答案】 最小的能独立运用 形式 内容

2.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比喻义已成为词的一个稳定的义项,在词典里可以查到;而比喻则是临时的修辞手段,词典里没有这个义项。

3.词义的演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现象。

【答案】 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从义项的多少来划分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所有的词最初都是单义的,有的后来又产生了新的意义,变成了多义词。

B.词的本义是有文献记载的最初的意义,本义也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意义,在字典里一般把本义排在第一项。

C.词的“借代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

D.词的“比喻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答案】 A(B本义和基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C相关性;D相似性。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全用比喻义的一项是(  )

①他们从欧美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

②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

③你别站在那里发号施令。

④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⑤认真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

⑥粗枝大叶是极坏的作风。

A.①②④⑥    B.①⑥

C.②③④⑥D.②③⑤⑥

【答案】 B(“生吞活剥”本指吃东西,这里比喻盲目借鉴外国。

“粗枝大叶”本义是形容树木的,这里比喻粗放的作风。

“留声机”和“瘪三”不属于比喻义,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发号施令”属于基本义。

6.现代汉语中最简单的字是“一”,它笔画简单,但意义并不简单,请根据语境说一说“一”在句中各是什么含义。

①我一心一意地对待你们。

②一失足成千古恨。

③让我们商量一下。

④这次考试我拿了第一名。

⑤这不是一码事。

⑥一说就明白。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答案】 ①专一②一旦③表动作是一次,或是短暂的④表示数字⑤表同一⑥与“就”配合,表两个动作紧接发生(“一”是多义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个义项,可根据不同的语境通过查字典来解决此题。

7.仿照示例,解释“算账”“果实”这两个词语。

示例:

海:

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东海”,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里海”。

借代引申义——大的(器皿或容量等),如“海碗、海量”。

比喻引申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火海”。

算账:

基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代引申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实:

基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引申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算账:

基本义——计算账目,如“别打扰他,他正在算账呢”。

借代引申义——吃亏或失败后和人争执较量,如“好了,这回算你赢,下回再和你算账”。

果实:

基本义——植物体的一部分,花受精后,子房逐渐长大,成为果实,如“有些果实可供食用”。

比喻引申义——经过革命斗争或劳动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如“劳动果实”。

8.许多词语在使用上逐渐取得了新的意义,请按示例要求在横线上写出其新的语境义。

示例:

接轨[传统义]连接路轨[增补义]比喻两种事物彼此衔接起来,如“与世界经济接轨”。

(1)下课:

[传统义]上课时间结束。

[增补义]____________________,如“几个队的主教练纷纷下课”。

(2)含金量:

[传统义]物体内所含黄金数量。

[增补义]____________________,如“这篇论文学术含金量相当高”。

【答案】 

(1)辞职或被撤换

(2)事物所包含的实际价值

二、课外延伸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农民工用自己的勤劳与努力在城市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养老、医保、教育等一系列________在户籍上的福利,却让他们永远都是城市里的异乡人。

只有在家乡,他们才能够踏踏实实地感觉到作为一个独立、有尊严的人的________。

②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年轻人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要一出现什么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就感到前景________,甚至________。

A.附着 权力 暗淡 浅尝辄止

B.附加 权力 黯淡 浅尝辄止

C.附着 权利 暗淡 自暴自弃

D.附加 权利 黯淡 自暴自弃

【答案】 C(“附加”指附带加上,额外加上。

“附着”本指较小的物体沾在较大的物体上,这里指由户籍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福利。

“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黯淡,指色彩方面。

暗淡,可指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

“自暴自弃”指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10.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生活在快乐节奏的现代都市中,我们________不想停下匆忙的脚步,走出城市,去细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②北京老舍茶馆、成都顺兴老茶楼都是当地的著名茶楼,在经营理念、服务水平等方面,两者各有特色,________。

③如何处理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值得思考。

没收学生手机只是________,还需要深入学生心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A.何曾 半斤八两 釜底抽薪

B.何尝不相上下扬汤止沸

C.何尝不相上下釜底抽薪

D.何曾半斤八两扬汤止沸

【答案】 B(何尝: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

此句用其“并非”之意。

何曾:

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

不相上下:

分不出高低,形容数量、程度差不多。

半斤八两:

形容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扬汤止沸: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1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国务院的决策________,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进一步传播节约理念,促进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②美国罔顾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________抛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言论,这一言论彻底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

③南沙区地理位置独特,享有粤港澳合作先行先试的政策,可以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发展优势令其它新建的经济区__________。

A.部署 公然 望尘望及

B.部署 竟然 望其项背

C.布置 竟然 望其项背

D.布置 公然 望尘望及

【答案】 A(“部署”是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的意思;“布置”是①在一个地方安排和陈列各种物件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②对一些活动做出安排,第一句根据句意,应用“部署”。

“公然”是公开地、毫无顾忌地的意思。

“竟然”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根据句意,第二句应用“公然”。

“望尘莫及”是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根据句意,第三句应用“望尘莫及”。

)1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突如其来的海啸等自然灾害往往令人猝不及防,这对各国政府应对复杂________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②鲁迅文章中有些________的地方,读者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真揣摩,才能理解。

③文学作品中形象优美的语言,所________的丰富多彩的意蕴,远远不是简单的画面所能反映出来的。

A.局势隐讳包涵

B.局面隐讳包含

C.局势隐晦包含

D.局面隐晦包涵

【答案】 C(局势:

(政治、军事、经济等)在一定时期内所呈现的态势,侧重发展趋势;局面:

事情在一定时间内所呈现的状态,侧重已形成的状况。

隐讳:

因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隐晦:

含意不明显。

包涵:

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包含:

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明确提出,对乱收费的现象,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________这种现象。

②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________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③他这个方案,我认为有多处不妥,________应该再让大家讨论讨论。

A.禁止侵袭似乎

B.制止侵蚀似乎

C.禁止侵蚀好像

D.制止侵袭好像

【答案】 B(制止:

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下去;禁止:

不许可。

侵袭:

侵入而袭击;侵蚀:

逐渐侵害使变坏。

“似乎”,有表示商量语气的用法,“好像”没有这种用法。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刚刚在柏林获得银熊奖的《孔雀》把小人物的宿命拍摄得平淡素净,彰显了顾长卫的导演才华,组委会的评价是“其内部积攒的锋芒一经执导即完全________”。

②“中科创业案”第一被告人的辩护律师柴冠宏,向《财经时报》首次披露辩护准备及庭审内幕,他的________使人看到了此案的复杂以及柴冠宏辩护之路的艰辛。

③教育部于2月25日上午________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发布会,介绍改革的大体思路:

改革教育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分数报道方式,降低考试的社会权重。

A.爆发申诉举行

B.暴发申诉举办

C.暴发申述举办

D.爆发申述举行

【答案】 D(“爆发”与“暴发”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

前者强调爆炸性,后者强调突然性,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

“申诉”指国家机关或个人对处分不服向原级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意见。

“举办”常和“活动”搭配,“举行”常和“会议”搭配。

15.书籍是会提高人的:

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

高尔基曾这样说过: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为理想的境地,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

(1)“兽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兽类”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指野蛮、庸俗。

(2)更形象地突出书籍的作用。

16.阅读下面四句话,找出加点词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杰富瑞,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鲇鱼,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够避开全球化的浪潮吗?

②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而在这个“船舱”中放进几条生气勃勃的“鲇鱼”,便能打破沉闷,增强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③在中国当今的金融格局中,中资银行无疑是沙丁鱼,而外资银行肯定是一条鲇鱼……

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面对各种诱惑,你不但要动心,更要动脑。

否则,你就会变成一条贪心的“鲇鱼”,一个“拳头”也会轻易地把你钓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④中的“鲇鱼”与其他三句中的“鲇鱼”含义不同。

①②③句中的“鲇鱼”意思基本相同,指的是“外来的竞争者”,指代生机勃勃、充满新鲜气息的良性竞争对手;第④句中的“鲇鱼”则是愚蠢而贪婪的代名词。

17.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新义,并试着用新义写出一个句子。

(1)外援: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票房: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磨合: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聚焦: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外援:

本义指来自外部的(特指外国的)援助;新义指运动队从国外运动队引进的选手。

例句:

苏阿索在一个赛季中进球23个,书写了自己职业生涯最辉煌的篇章,被当地媒体称为意甲最佳外援。

(2)票房:

本义指戏院、火车站、轮船码头等处的售票处;新义指票房价值。

例句:

《人再囧途之泰囧》这部影片的票房已经突破10亿元。

(3)磨合:

本义指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新义比喻在彼此合作的过程中逐渐相互适应、协调。

例句:

经过短短数月的探索和磨合,中超直播已经逐渐取得令人较为满意的收视率,这也进一步促使该台坚定了加大投入,把节目做得更精良更能吸引观众的决心。

(4)聚焦:

本义指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新义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

例句:

毋庸置疑,尽管只有20年历史,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却让各路人士纷纷聚焦于此。

三、高考热点

18.国人历来崇尚中庸之道,守中持正,无过无不及。

清代李密庵的《半字歌》就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一种宣示。

将下面备选句子排列,最恰当的排序是(只填序号)

饮酒半酣正好,________。

半郭半乡村舍,________。

半雅半粗器具,________。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检。

________,姓字半藏半显。

①心情半佛半神仙 ②半华半实庭轩 ③花开半时偏妍 ④半山半水田园

【答案】 ③④②①(主要从语意与结构两方面作衔接。

其中第①项“心情半佛半神仙”与前面的“衾裳半素半轻鲜”对应;④与②结构上基本一致,但“山”“水”为名词,“华”“实”为形容词,选择时不允许两可,位置不可互换。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在体育界小组讨论会上说:

“说某人语文不好,人们常会说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这是个笑话。

但实际情况是,有很多孩子的体育真是语文老师教的。

”本次会议上,姚明带来了推广专项体育课的提案。

②经过调研,姚明发现上海的新做法非常好:

“上海从2011年开始,教委牵头,在17所高中里面做试点,从过去一节课40分钟每周5节课,变成每节课1小时30分钟每周2节课。

改变过去一周5节低质量课,变成2节高质量课。

老师们都是练体育出身的,分别按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变为了篮球教练,足球教练、羽毛球教练、乒乓球教练等等。

学校按照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的意愿,分别选择4到9个专项体育课。

学生们打破班级划分,一个年级整体去上体育课,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体育项目。

这一举措改变了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给“专项体育课”下定义。

(不超过3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

专项体育课是由专业体育教师教授、由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体育课。

示例2:

专项体育课是由专业体育教师教授专门体育项目的课程(体育课)。

20.选择一位课本中的名人,模仿下面的形式,给名人写一段对话,要求写出自己与名人的不同境遇或价值追求。

给李煜

我不敢坐你的位子,

正如你不敢过我的日子。

你要考虑国家和上空的月亮,

而我只会在大时代里抒写个人的小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给鲁迅——我不敢像你一样呐喊,/正如你不敢像我一样沉默。

/你要唤醒蒙昧和沉睡的灵魂,/而我只会在一旁做麻木的看客。

给鲁迅——我没有你的勇敢,/正如你没有我的懦弱。

/你要掷出投枪和尖利的匕首/而我只会明哲保身躲进小楼。

给鲁迅——我没有你的深刻,/正如你没有我的肤浅。

/你能看破时弊和历史的沉疴/而我只会在日记本上无病呻吟。

四、读写创新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都在融合中不断地发展,人类的文化、思想、情感等也在连续不断地融合。

观点、经验可以融合;习惯、风俗等也可以融合……

请以“融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佳作赏读】

见证融合

——一只夏朝铃的自述

我是铃,一只夏朝的铃。

公元前2004年,我出生于夏都阳城一座规模不大的作坊里。

我属于青铜器一类,形状和现在的铃铛差不多,是用来装饰和配乐的。

我出生的那一年,风调雨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我看见自己被摆放在最尊贵的位置上,脚下匍匐的是那些漂亮的陶瓷和光洁的玉石。

我听见一个同样尊贵的男子说我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我融合了铁与铜的优势。

“融合,融合”,我喃喃自语。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很迷茫,只知道它让我有了与众不同的尊贵,仅此而已,但却没想到它与我漫长的一生不离不弃,形影相随。

白衫浸血的年代

那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年代,那是一个白衫浸血的年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我已流落到南方的一座普通小镇上。

我常用略带沧桑的眼看那些从我的故乡以及更北的地方拥来的移民在这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南腔北调的人在这儿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开垦出一片比中原更让人向往的乐土。

他们的眸子里越来越多的共同让我感到似乎有一种巨大的能量在萌动,如种子的力量。

有一位史学家在许多年后的史书里记载过这种融合的力量。

我听着这个并不陌生的词,心里充满了对上苍的感恩。

于是刀光剑影渐渐暗淡,鼓角铮鸣渐渐远去,白衫无血在风中飘拂。

我甚至梦见自己回到了出生时那个春暖花开的午后,依稀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梦回唐朝

隋末的花注定在初唐枯萎,初唐的花注定在中唐盛开。

很多年在庄生化蝶,蝶化庄生的迷幻中悠悠而去,我已是唐时明月下的一个文物了。

我常看见:

新罗的诗人来了,日本的僧人走了;南亚的菩提来了,印度的刀豆走了;波斯的歌剧来了,罗马的杂技走了……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相遇又分开。

许多的精彩在这里变得更加精彩,许多的辉煌在这里变得更加辉煌。

人说唐诗如盛唐的气势,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如奔腾的黄河水。

但谁又知是什么铸就了盛唐,是那博采众长的融合,还是那融会贯通的继承?

我只知道很多年后的一个康乾盛世由于闭关锁国,由于拒绝融合,由于摒弃交流而成为历史上一朵转瞬即逝的昙花,红颜薄命似的让人悲哀。

是耶,非耶?

梦回唐朝。

春暖花开的日子

我是铃,一只夏朝的铃。

21世纪,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午后。

这么多年来,“融合”一词已成了放在我心头的一块和田美玉。

每每提及,我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暖的感动。

我常常恍惚地觉得历史是一棵大树,我站在枝头微笑,一脸阳光灿烂的样子。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

常听人提及那个充满时尚感的词——多元化,但我却在心中窃笑,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多元化”仅是“融合”的一个小弟而已。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但更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

不再是简单的铁与铜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民族间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

时代赋予她更新的意义,那是蒙娜丽莎微笑里的纳米技术,是苹果树上绽开的桃花,是街舞里流动的欧美乐感……

【名师点评】 阅读完本文,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思和文采。

一样是写融合,作者的妙就在于他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或者说见证者的角度上,用近乎口述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历史上民族的融合、经济的融合、文化的融合,并且这一切在作者笔下显得大气而又富有诗意,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文史知识。

另外,文章的三个小标题也使文意衔接自然,时间推进自然流畅,值得同学们借鉴。

品味人生

1、很多时候,看的太透反而不快乐,还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

2、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

——顾城《生命幻想曲》

3、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4、我不唱声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没有心碎的时刻。

我不曾摊开伤口任宰割,愈合就无人晓得我内心挫折。

5、永远不要隔着屏幕说分手,最大的遗憾是连离开都不能当面说清。

6、最先道歉的人最勇敢,最先原谅的人最坚强,最先释怀的人最幸福。

7、好像每次都是这样,没有例外。

在我们最需要有一个人去依靠的时候,往往到最后都是自己一个人挺过去。

8、对我不满意,请直接来给我说,别到别人那里去宣泄你无处安放的情绪。

9、有些事,你把它藏到心里,也许还更好,等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故事。

10、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对自己太苛刻的人只会消耗掉更多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11、人,相互帮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简单;路,有人同行才不觉漫长;爱情,要相互记挂才体味情深。

12、只有当痛苦在可以承受的时候,我们会自怨自艾。

当痛苦无法承受,我们就只会一笑置之。

13、爱情是一颗心找到另一颗心,而不是一张脸找到另一张脸。

为了找到那颗心,我们要学会不要脸。

14、比失去你更令我伤心的事是,你都没有为了和我在一起而努力过。

15、这世上有一条路无论如何也不能走,那就是歧途,只要走错一步结果都会是粉身碎骨。

——《千与千寻》

16、保持一份自信,做最好的自己,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