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246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精品学案

第四单元人类的伙伴

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上,每一天,太阳都灿烂地升起,又绚丽地落下。

每一天,都有一些生命开始它的旅程,都有一些生命释放它的价值,也有一些生命永远地消失。

我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人类孜孜不倦地生产劳动,花草日夜不停地吐纳芬芳,而动物们则默默陪伴我们,它们是人类的知己、亲人、老师。

人类的小伙伴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与别样的温暖……

本单元让我们走近这些小伙伴们,一起去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猫的调皮与可爱,去领略母鸡对儿女的慈爱情感,去见识丰子恺先生笔下白鹅别有趣味的高傲。

让尊重、友好与信赖成为我们人类与动物的交流方式,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温馨!

本组教材以“动物朋友”为主题编排了教学内容。

前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个作家写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后一篇是另一位作家写的动物。

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文

细致而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他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课时

母鸡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用前后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再讨厌的原因,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2课时

白鹅

课文作者通过对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的高傲特点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情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2课时

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写清它的特点。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描写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写清动物的特点,体现对它的喜爱之情。

2课时

语文园地七

交流平台

学习反语的用法。

引导学生识记、掌握委婉说法的词语和句子;通过换汉字偏旁来识记汉字,背诵古诗;通过读写句子,掌握冒号、语气词的用法。

2课时

识字加油站

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积累汉字。

词句段运用

识记以词说人,体会冒号的用法,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书写提示

掌握片段抄写的方法。

日积月累

背诵并积累古诗《蜂》。

13猫

文本分析

这是学生接触到的老舍先生描写动物的第一篇文章。

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尤其是在写猫的性格时,作者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古怪性格鲜明生动。

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如同儿女,无论猫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并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文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按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把文章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第二部分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前后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课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提出了用比较的方法来阅读的要求。

本课课后以“阅读链接”的形式推荐了周而复和夏丏尊写猫的片段,意在引导学生与老舍先生的《猫》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尽职、淘气”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描述大猫的古怪和小猫淘气可爱的性格,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1.会认“虑、职、屏”等8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会写“忧、贪、蹭”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呼唤、贪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大猫古怪和小猫淘气的性格。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猫的图片。

导语:

我想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

脚穿钉鞋走无声,不吃素菜吃鱼腥。

日间无事打瞌睡,半夜三更鼠辈惊。

(猫)(出示猫的幻灯片)你们喜欢猫吗?

(喜欢)老舍先生就非常喜欢猫,今天我们一起看一下老舍先生家的猫,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

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会写的字:

无yōu忧无lǜ虑tān贪玩尽zhí职bǐnɡ屏息cènɡ蹭ɡǎo稿纸

多qiānɡ腔jiě解mèn闷shé蛇zāo遭了yānɡ殃花pén盆生气bó勃勃

会认的字:

枝shé折花落

◆读准字音:

“屏”和“折”是多音字,在“屏息”和“枝折花落”中分别读作“bǐnɡ”“shé”;“蛇”是翘舌音,不能读作“sé”;“蹭”是后鼻音,注意不要读错。

◆多音字:

shé折本jiě解放

bǐnɡ屏息mèn沉闷

折zhé挫折屏解jiè押解闷

pínɡ屏风mēn闷热

zhē折腾xiè姓解

◆形近字示例:

忧(忧愁)蹭(蹭饭)殃(遭殃)

优(优秀)增(增加)秧(秧苗)

犹(犹豫)赠(赠送)怏(怏怏不乐)

扰(打扰)憎(爱憎)泱(泱泱)

◆书写指导:

“稿”左边是“禾”,不要写成“扌”;“殃”左边是“歹”,不要写成“禾”;“贪”上面是“今”,不是“令”。

(2)重点词语释义。

[任凭]①无论;不管。

②听凭。

③即使。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屏息凝视]有意识地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生机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预设:

(1)课文实际上主要写了哪两种猫?

生:

大猫和小猫。

(板书:

大、小)

(2)谁能说说课文写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

生1:

一只大猫、一群小猫。

师:

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

(3)想一想,我们在“一只(一群)”的后面可以分别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和小猫的性格特征。

(古怪的、淘气的)

(4)现在我们是不是搞清了文中大猫和小猫的性格特征?

生1:

(一只)(古怪的)(大)猫。

生2:

(一群)(淘气的)(小)猫。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预设:

划分文章层次没有一定的标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写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写小猫的淘气。

3.小结课文内容。

本文细致而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小猫刚满月时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猫》这篇文章。

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我们积累了文中一些优美的词句,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如____________。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也熟悉了猫的两大特性,那就是________和________。

同学们在自由朗读与合作探究环节都表现积极。

在课堂上,__________等同学还把拍摄的自家猫的照片展示给大家,非常好!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无忧无虑呼唤贪玩响动尽职屏息蹭腿稿纸梅花

丰富多腔解闷勇猛斗蛇满月淘气遭殃花盆生气勃勃

2.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

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

为什么?

预设:

(1)理解“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

(板书:

可爱)

(2)明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①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猫的可爱的;②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品味赏读,理解“古怪”

(一)初感猫的“古怪”

1.自由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

这四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生反馈: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理解:

“古怪”是什么意思?

——(生答:

奇怪)(出示课件)

3.猫的性格古怪在哪儿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2~4自然段,圈出表示猫的性格的词语。

4.交流。

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

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课件出示内容)

5.教师小结:

老实、贪玩、尽职;胆小却又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这三个极端矛盾的体现,充分说明这是一只“古怪”的猫。

过渡: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只“古怪”的猫?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二)剖析猫的“古怪”

你最想了解猫的哪个特点?

学生浏览课文。

老师预设:

1.老实。

(1)从文中找出描写猫“老实”的语句:

(出示课件——“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

(2)学生说自己的理解,抓住“成天”,理解“成天”。

(3)配图朗读: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猫的“老实”。

(出示课件)

2.贪玩。

预设:

(1)这只猫非常古怪,老实的它成天睡大觉,可是玩起来又——请同学们找找它“贪玩”的句子:

(出示课件——“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去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

(2)“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想一想都会有谁呼唤它,会怎样呼唤,猫的表现又怎样。

(3)用“任凭……也……”练习说话。

(4)配图朗读:

读出猫的贪玩。

(出示课件)

(5)(出示课件)对比阅读:

从课文内容上直观感受猫“既老实又贪玩”的“古怪”。

3.尽职。

过渡:

贪玩归贪玩,抓起老鼠来,这只猫还是非常尽职的。

你知道那时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吗?

(1)(出示课件——“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2)“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通过这个词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猫?

(课件播放《猫捉老鼠》影像片段)

学生扮演猫,体会“屏息凝视”,感悟猫是多么尽职。

(3)“非……不可……”写出了什么?

(明确:

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

(4)用“非……不可……”练习说话。

(5)配图朗读:

全班有感情地读,读出猫的尽职。

(出示课件)

(6)(出示课件)对比阅读:

从课文内容上直观感受猫“既贪玩又尽职”的“古怪”。

过渡:

“老实”“贪玩”“尽职”这三个词义完全不同的词,“贪玩”和“尽职”甚至是一对反义词,但是它们却出现在同一只猫身上,这只猫的性格可真是古怪!

这只猫还有什么古怪的地方呢?

4.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用前面的方法,运用课件感悟猫的古怪。

预设:

重点指导(课件辅助感受):

(1)理解“蹭”字。

①学生用动作表示蹭。

②练习说话:

猫一边蹭一边仿佛在说……

(2)“印几朵小梅花”(动画演示);“叫声变化多端”(出示课件)。

(3)(出示课件)对比阅读:

从课文内容上直观感受猫“一会高兴,一会生气”的“古怪”。

5.胆小——勇猛。

(1)学生由生活创设情境,体会猫的胆小。

(2)(动画演示)猫与蛇:

看猫斗蛇,齐读句子。

预设:

模仿蛇与猫的对话:

蛇威风凛凛地说:

“快让开,我可是剧毒无比的眼镜蛇……”

猫毫不示弱道:

“……”

(3)配图朗读:

读出猫的古怪。

(出示课件)

6.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情把这三段文字再读一读。

(三)品悟人猫之“情”

1.那只淘气可爱的小猫,老舍先生很是疼爱,那长大了的古怪的猫,老舍先生喜欢吗?

学生读课文,思考:

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你怎么读出来的?

教师预设:

(教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和语段)

(1)作者在写猫的古怪时,用“出去玩玩”“不回家”等,说明他把猫不仅仅当作一只小动物,而是看作了家里的一个成员,他是多么喜爱这只猫啊!

(2)“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本来是黑乎乎的猫爪印,作者却说是几朵美丽的小梅花,可见有多喜欢它。

(3)对于猫的叫声,作者连用了四个词语:

“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简直把它写成歌唱家了。

……

2.过渡语:

可以说,全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它当作朋友,当作家人,当作孩子。

正是有了爱,作者才把猫写得活灵活现。

那么,猫对主人有没有感情呢?

(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和语段):

(“蹭”“踩印几朵小梅花”“抓痒”……)

师生共赏:

“蹭”——(出示课件: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读——播放视频·欣赏——赏析

小结:

一个不起眼的“蹭”字,却写出了人与猫之间的美好情感。

人爱猫,猫亲人,真是其乐融融呀!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配乐朗读语段)

三、自读自悟,体会“可爱”

过渡:

对于这么古怪的猫,老舍先生却是注意观察,传神描绘,可见老舍先生是个多么爱猫的人呀!

那么,对于满月的小猫们,老舍先生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下面我们将继续探究。

1.认真朗读第6自然段,画出小猫的淘气、可爱之处,同桌互相交流感受。

预设:

(1)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从“淘气”中可以看出小猫的可爱。

(2)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从“耍个没完没了”,可以看出小猫很顽皮。

小结:

刚才这位同学,不但找出句子,而且抓住关键词语说出理由,真棒!

(板书:

鸡毛、线团)

(3)……再跑再跌……(板书:

摔、跌、跑)——小猫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真是生气勃勃。

(4)……撞疼了也不哭。

(板书:

撞)——小猫勇敢、坚强。

(5)……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新地方玩,真可爱。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

原来的游戏场所在哪里?

(板书:

屋子里)

扩展到什么地方?

(板书:

院子里——老舍先生养花的地方)

②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试读——个读——齐读)

(6)……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在新的游戏场所,小猫又找到了新玩法,它们是怎么玩的呢?

(板书:

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

①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

——枝折花落。

“折”是什么意思?

“落”是什么意思?

②这对于花草来说就是——遇到了祸害,遇到了不幸。

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说明?

——遭了殃。

(7)对于这么可爱的小猫,你想怎样读才能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来呢?

(8)有感情地朗读:

试读——个读——齐读。

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因为满月的小猫们比起古怪的大猫来更淘气、更天真、更生气勃勃,作者的喜爱之情也更深一步,所以课文中说满月的小猫们更可爱!

2.写话练习: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只淘气可爱的小猫来呢?

(1)试写与交流。

(2)练习:

仔细观看课件上的录像片段,展开合理的想象,试用几句话写小猫的淘气。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

读完老舍先生栩栩如生的描述,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温柔可亲又调皮可爱的猫,不由得喜爱上了它们。

同样是写猫,作家夏丏尊和周而复笔下的猫又有什么特点呢?

阅读下面的两个片段,比较他们描写的异同吧!

小猫白玉似的毛色上,黄斑错落得非常明显。

当它蹲在草地上或蹦跳在凤仙花丛里的时候,望去真是美丽。

每当附近四邻或路过的人,见了称赞说“好猫”的时候,妻脸上就现出一种莫可言说的得意,好像是养着一个好儿子,或是好女儿。

阿吉、阿满这两个孩子从学校一回来就用带子逗它玩,或是捉迷藏似的在庭间追赶它。

我也常于初秋的夕阳中坐在檐下对这小动物作种种的遐想。

——选自夏丏尊的《猫》,有改动

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

脸一半白,一半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啊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地盯着我。

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

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咪咪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

——选自周而复的《猫》,有改动

预设:

借助表格,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老舍的《猫》与夏丏尊、周而复的《猫》片段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明确:

《猫》(老舍)

《猫》(夏丏尊)

《猫》(周而复)

相同之处

都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不同之处

通过性格来表现

通过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来表现

通过样子来表现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所陶醉。

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

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

今天,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六、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解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

哪几句话写猫很“老实”?

用“”画出来,认真读一读,再想想读句子时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读,勾画,理解)

师:

哪几句话写猫很“老实”?

(生答:

第一、二句)

师:

谁能把这两句话读给大家听听?

听的同学要用心,等一下要评价。

(指名让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评价)

师:

从这两个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

或者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1:

我发现第二个句子“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猫”当作人来写了。

生2:

我要补充,我还发现作者对猫很喜爱。

说猫“很乖”,还说它“无忧无虑”,什么忧愁都没有。

生3:

我还能想象猫整天睡大觉的样子:

它把脑袋埋在胸前,懒洋洋地睡在院子里,对周围的一切根本不予理睬,简直就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师:

同学们理解得那么好,能不能读好呢?

你认为这两个句子该怎样读?

生1:

我认为“的确”这个词该重读。

生2:

我认为应该把第二句话读出“懒洋洋”的语气,把“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拖长声音读。

生3:

我认为,还应该边读边想象,这样会读得更好……

师:

既然大家都知道该怎么读了,那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呢?

咱们看看他是不是比前面的同学读得好?

(指名朗读,学生评价后,再全班齐读)

(出示: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

师:

让我们用“任凭……也……”说话。

生1:

我奶奶去世了,我很伤心。

任凭谁怎么安慰我,我也开心不起来。

生2:

我们班的李飞同学特别爱学习。

今天她生病了,任凭谁怎么劝她,她也不肯回家休息。

师:

除了可以用“人”来说话,还可以用动物和植物来说话。

生1:

我家的小兔在吃白菜时,任凭谁怎么逗它,它也不会理睬。

生2:

我们家的石榴太美味,任凭谁也不会说不好吃。

师:

你们从“任凭……也……”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

体会到了“猫的任性、贪玩”。

师:

想象一下,猫出去玩了,哪些人会呼唤它?

会怎么呼唤?

猫听到后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

师: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学生通过理解,自己说出怎么朗读这两句话,教师出示以上句子,学生练读,互评,再齐读)

师:

猫这么贪玩,这么任性,谁也不能把它唤回来!

但是,只有一种动物例外,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师:

你从“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这句话想到了什么?

生1:

老鼠也非常机灵,但再机灵的老鼠也逃不过猫的耳朵和眼睛。

这样写是为了进一步说明猫的“尽职”。

生2:

如果猫不够“尽职”,是绝对不会发现老鼠的!

生3:

《翠鸟》中学到的“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师:

理解“屏息凝视”的意思(屏住呼吸,专心地看),并试着屏住呼吸用心看黑板,看看有何感受?

(很快许多学生都觉得难受)接着问:

猫为什么要“屏息凝视”?

你能想到什么?

师:

(思考)你能从“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想到什么?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又表现了猫什么样的特点?

用“非……不可……”练习说话。

师:

(想象)猫是怎么在洞口一连就是几个钟头等老鼠的?

老鼠又会怎么做?

结果如何?

师: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朗读时,教师提醒学生“一点儿”要轻读,边读边想象)

赏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是: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本片段教师抓住几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悟情。

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并给了学生小组交流的机会,然后才在全班指名“汇报”。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显得很活跃,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想象也丰富多彩,提示语等都很精彩。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重点句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

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

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知、发展智力所必需的。

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源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

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成语。

如果每节语文课前,我们老师都能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二、于无疑处设疑,于矛盾处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几只大猫?

”原是无疑之处;而“面对这样性格古怪的大猫,老舍先生一定很头疼了?

”又是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