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368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docx

完整word版学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解析

基础知识复习一

《诗经》两首

1、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匪我愆(qiān)期白头偕(jiē)老尔卜尔筮(shì)淇水汤汤(shāng)

B、体无咎(jiù)言夙(sù)兴夜寐渐(jiàn)车帷裳雨雪霏(fēi)霏

C、将(qiāng)子无怒象弭(mǐ)鱼服小人所腓(féi)四牡(mmǔ)业业

D、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jiù)自我徂(cú)尔于(yú)嗟鸠兮

2、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各句的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宴:

形容词,快乐。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

动词,访问,探问。

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载:

动词,承载。

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腓:

动词,遮蔽。

4、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1)以见复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二三其德吾其还也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5、比较下边句子加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6、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可分为三个部分,通常把这三个部分叫做风雅颂。

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通常称做赋比兴。

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通常称为诗经六义。

8、阅读第一、四两节,选择有关诗句填空,并作相应评价

“我”

婚前

氓之蚩蚩

送子涉淇匪我愆期

婚后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食贫女也不爽

评价

婚前忠厚老实,婚后违背誓言

当初热情大方,婚后依然如故

9、对一、四两段诗歌内容和手法的说明,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的是古代青年男女的求婚经过:

氓诚恳求婚,“我”热情相送。

B.从第一段看,古代青年男女恋爱是讲究媒妁之言的,没有媒人恋爱是非法的。

C、第四段写的是婚后“我”遭遗弃的情况:

氓家庭贫寒,遭受水灾,“我”被遗弃。

D.第四段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方式,由桑叶变黄引起并比喻氓的变心。

《离骚》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

A、谣诼(zhuó)离骚(sāo)岌(jí)岌可危B、方圜(yuán)蛾(é)眉朝谇(suì)而夕替

C、攘(rǎng)诟兰皋(gāo)相(xiàng)道D、溘(kè)死芰(jī)荷鸷(zhì)鸟

2、下列句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加高。

长,加长。

“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泽,污浊。

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

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

复路,返回原路。

之,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虽,即使。

惩,惩罚。

3、对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D)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

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溜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说的是(C)

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

5、填空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虽九死其犹未悔____________________。

(3)_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___竞周容以为度____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集芙蓉以为裳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吾知其亦已兮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5)___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

___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余独好修以为常____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___________?

(7).屈原,名平_,字____正则____。

其代表作主要有、_《离骚》_、_《九章》_、《九歌》___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内心独白_____构成。

它采用__比兴______和__象征__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______遭受忧愁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10).《楚辞》是由____西汉__(朝代)代____刘向____(姓名)所辑录的_屈原、宋玉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为“楚辞”。

6、作者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即后悔当初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想要返回去。

作者是真悔吗?

这一节在行文中起什么作用?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具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作者的反省

7、承着前面反省的思路,作者开始从哪些方面来检查自己?

结果如何?

者从进退、制衣、佩饰三个方面检查、反省。

通过自省,作者愈加坚持自己的崇高品质,坚定自己的追求

8、“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喻指诗人高洁的德行。

9、反省之后,诗人为何还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

《孔雀东南飞》

1、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A、公姥(mǔ)薄(bó)禄相伶俜(píng)

B、葳蕤(wēiruí)玳瑁(dàimào)王当(dāng)

C、钱帛(bó)便(biài)言多令才否(pǐ)极泰来

D、摧藏(zàng)虽与府吏要(yāo)敷衍塞(sè)责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F)

A、终老不复取。

B、箱帘六七十。

C、谓言无誓违。

D、府吏见丁宁。

E、奄奄黄昏后。

F、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3、下列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

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4、从题首的注音与释义中,选择恰当的将序码填入相关的例句括号中。

相注音:

A.xiāngB.xiàng

释义:

A.观察、审察B.命相C.辅助D.古代官职名E.互相F.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1儿已薄禄相(音B义B),幸复得此妇②操虽托名汉相(音_B_义___D),其实汉贼也

③誓不相(音A义F)隔卿,且暂还家去④枝枝相(音A义E_)覆盖,叶叶相(音A义E)交通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音B义C)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音A义E)师

⑦朱文子相(音B义C)三君,妾不衣帛⑧胜不敢复相(音B义A)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并指出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①汝岂得自由古义:

自作主张 今义:

自由自在②虽与府君要古义:

约今义:

需要

③可怜体无比古义:

可爱 今义:

同情别人④适得府君书古义:

刚才今义:

适合

⑤却与小姑别古义:

回头今义:

转折词⑥千万不复全古义:

无论如何今义:

再三叮嘱

⑦好自相扶将古义:

服侍⑧何意出此言古义:

料想今义:

心意

⑨举手长劳劳古义:

怅惘若失⑩奄奄黄昏后古义:

暗沉沉的今义:

气息将绝

6、阅读“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

”两段文字,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①感君区区怀。

区区:

真挚的情谊②何乃太区区。

区区:

愚拙

③区区小事。

区区:

不重要④区区之众。

区区:

很少

⑤区区与诸君。

区区:

自称的谦辞

(2)①君既若见录。

见:

我②信而见疑。

见:

③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

通‚现,显现‛④真知灼见。

见:

见识,见解

⑤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见:

会面,见面

7、“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

”两段文字中都用了“磐石”和“蒲苇”作比喻,分别说说刘兰芝和焦仲卿使用这两个比喻的真正意义和说此话时的心情。

刘兰芝:

表现两人对爱情忠贞不贰的决心和庄严的保证,心里强烈期盼焦仲卿与自己一样

焦仲卿:

表现自己对爱情始终不渝的思想和不知实情下对刘兰芝的愤怒

8、上面第一诗段刘兰芝说完比喻以后,又说了“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几句,说说这几句诗的含义和作用。

表现刘兄粗暴无情、独断专行的性格,预示了刘兰芝在婚姻问题上的不幸,为后文做铺垫

 

《诗三首》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子衿(jīn)呦呦(āo)越陌(mò)度阡(qiān)

B、鼓瑟(sè)参差(chī)飞猱(róu)高堤(dī)

C、剽(piào)悍荫(yìn)庇羁(jī)鸟墟(xū)里

D、哺(bǔ)育掇(duō)暧暧(ài)守拙(zhuō)

2、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文言句式的一句是D

A、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B、狗吠深巷中。

C、鸡鸣桑树巅。

D、不厌高,海不厌深。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A、人生几何!

几何:

怎么样。

B、采之欲遗谁?

遗:

遗留。

C、忧伤以终老。

终老:

度过晚年,甚至去世。

D、何以解忧?

何以:

为什么。

4、下列五幅对联分别写出了五个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孤傲,青莲居士谪仙人。

(5)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A、谢灵运欧阳修杜甫辛弃疾诸葛亮B、欧阳修范仲淹白居易李白陈寿

C、范仲淹欧阳修杜甫李白诸葛亮D、范仲淹谢灵运白居易杜甫陈寿

5、补写名句

(1)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6、阅读《归园田居》下面诗段,完成下列各题

(1)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A)

A、性本爱丘山。

性:

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

河流。

C、暧暧远人村。

暧暧:

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

废墟。

(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

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

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

‚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回归农村的心志。

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

试进行简要分析。

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接着写远景。

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

(4)、有人说陶渊明是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而鲁迅先生说:

“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

”你赞成哪种说法呢?

请说说你的理由。

我认为陶渊明是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

他向往田园生活、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以及他真诚率直的本性。

基础知识复二

一、选择(20×2分=4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壬(rén)戌  窈窕(tiǎo)  桂棹(zhào) 冯(féng)虚御风

 B.嫠(lí)妇  愀(qiǎo)然  舳(yóu)舻  山川相缪(liáo)

 C.酾(shī)酒  横槊(shuò)  江渚(zhǔ)  正襟(jīn)危坐

 D.匏(páo)樽  枕藉(jí)   蜉(fú)蝣  一叶扁(piān)舟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与《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民间歌谣)、雅(祭祀乐歌)、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楚辞与《诗经》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A.人生几何几何:

怎么样B.采之欲遗谁遗:

遗留

C.忧伤以终老终老:

度过晚年,甚至去世D.何以解忧何以:

为什么

4、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C)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B.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何可胜道也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此余之所得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儿已薄禄相

5.下列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D)

A.为仲卿母所遣B.而今安在哉?

C.有碑仆道D.侣鱼虾而友麋鹿

6、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B)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险与远,则至者少

C.泣孤舟之嫠妇D.侣鱼虾而友麋鹿

7、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D)

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国无主,其能久乎?

8、下列各句中“以”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C)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9、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D)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

D.羡长江之无穷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句是(B)

A.昼夜勤作息B.否泰如天地

C.我有亲父兄D.便可白公姥

12、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3、下列句中的“赋”与《赤壁赋》中的“赋”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是(B)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赋。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       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15、对下面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D)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托遗响于悲风

A.①②③④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B.①②③④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C.①②③④意义相同,用法不同D.①②③④意义不同,用法相同

1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C)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17、指出各句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不属同类的一项是(B)

例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望美人兮天一方

B.忧劳可以兴国

C.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D.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18、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C)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

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译文:

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译文:

向大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

D.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

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19、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如:

并列转折等)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C)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⑤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④⑥/③②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20、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三句是:

(A)

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2于是余有叹焉

3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⑤⑦

二、解释填空(每空一分共12分)

21、《诗经氓》中女子毅然决然地离开,大概是因为男子有这样的缺点:

(必须用原诗句)

A、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性格)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品质)。

她从失败的婚姻中总结出的教训是:

吁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22、写出《诗经采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3、解释《离骚》诗句的句意:

A、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24、《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执意要休掉刘兰芝的理由从原文看应该是(从下面句子中选填)

举动自专由可怜体无比吾已失恩义汝是大家子

(举动自专由否泰如天地可怜体无比吾已失恩义生小出野里汝是大家子)

25、解释下面两个成语的意义:

A、放浪形骸言行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B、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变化而变化。

三、阅读(48分)

(一)、阅读下列三篇诗文,回答26——30题。

(10分)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读曹操的诗

曹操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奇人,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曹操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的文学才能和政治才能、军事才能一样,在那个时代处在一个主导地位,他与两个儿子合称“三曹”。

中国历代文学理论家均称赞曹植是最优秀的作家,这个我同意,因为曹植诗传下来的最多,内容丰富,艺术高深,但就诗的气势和反映生活的深厚而言,曹植不如曹操。

有人评说曹操的诗“苍凉雄健,才华纵横,”我觉得还要加上一句,就是“同情民生,追求事业,拥抱山河,”那诗中展现的宽阔胸怀,无人可比。

由于《三国演义》的出现,曹操一直作为一个奸臣的形象存在,受历代人的咒骂。

这是由于中国正统思想造成的,或者说曹操打过农民起义。

1959年3月2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郭沫若《替曹操翻案》的文章,还了曹操一个历史情白。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他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据史书所载,他能够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郭沫若的文章多方阐述了曹操的历史贡献。

曹操的所作所为,可以称为历史上的楷模,他的一些做法,恐怕今人也难以做到。

26、请补写出《短歌行》空缺的句子。

(2分)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7、请根据《短歌行》和《龟虽寿》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对人生的看法。

(至少列出2条)(2分)

《短歌行》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龟虽寿》表达了在有限的人生中勃勃雄心不会消沉,理想追求不会停止的思想感情

28、从《读曹操的诗》一文看,曹操的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最值得肯定的是什么?

(2分)

同情民生疾苦,充满统一山河的雄壮抱负

29、“曹操的所作所为,可以称为历史上的楷模,他的一些做法,恐怕今人也难以做到。

”从《读曹操的诗》中找出“今人也难以做到”成为楷模的理由。

(2分)

1.禁止厚葬,不记私仇,襟怀宽广2.重视贤能之人,礼贤下士

30、再请你围绕“人生”写几个比喻句,表达出你对人生的看法。

(只要与“人生”有关即可)(2分)

人生有许多岔路,但只要你心如灯火般明亮,就无惧大雾弥漫;人生有许多挫折,但只要你心如磐石般坚定,就无惧波涛汹涌。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31——34题:

(10分)

(一)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