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4381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泰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是()

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

C.火烧寮D.塔里木盆地

2.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

3.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最典型是()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4.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5.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土壤B.气候和资源C.河流和交通D.宗教和习俗

6.韶关乳源必备瑶寨的传统居民(如下图)与我国下列传统居民最为相似的是(  )

A.新疆泥砖平顶屋B.北京四合院C.陕西窑洞D.湘西吊脚楼

7.“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

A.黑种人B.白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

8.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①便利的交通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荒漠④气候湿热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9.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点是

A.海拔低B.地面起伏小

C.边缘陡峭D.海拔高

10.“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交通B.人们生活C.农业生产D.旅游

11.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正确的是()

①南北回归线②赤道③20°W和160°E④180度经线圈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12.下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13.某同学用手机中的LivingEarthApp,得到地球真实图片(如图所示),说明人类现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所处阶段是

A.天圆地方说阶段

B.观测日食、月食阶段

C.环球航行阶段

D.太空观测地球阶段

14.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

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

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0°经线向西数值递增的是西经

16.

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及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季如春B.气温最低月为12月C.终年严寒D.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2、乙地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降水均匀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在夏季D.年降水量稀少

17.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A.寒冷B.高寒缺氧C.炎热干燥D.湿热

18.亚洲文明大会于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

今天的亚洲,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在一起,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跨寒、温、热三带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③从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④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东南亚的房屋多平顶,墙壁厚,窗子小B.长春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

C.雨衣在新教吐鲁番盆地销售量很好D.印度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看球赛

20.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1.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两地降水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处于同一纬度,降水相同B.①地降水比②地多

C.①地降水比②地少D.无法判断两地降水多少

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季节因素

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

22.

201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爆发,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危害。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阿贡火山爆发有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B.欧亚板块

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2、当火山爆发时,下列自救行为错误的是

A.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线范围

B.头戴坚硬的保护头盔

C.近距离欣赏火山喷发的奇观

D.用湿布护住嘴和鼻子

23.

下图是微信启动画面,图中的地球照片是宇航员1972年12月7日在太空中拍摄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拍摄时该大洲南部处于()季。

A.亚洲,冬B.北美洲,夏

C.非洲,夏D.亚洲,秋

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①云层越薄

②云层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

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4.

读下列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生活的大洲是

A.①大洲B.②大洲C.③大洲D.④大洲

2、上面四大洲均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苔原气候

3、想去世界最大盆地去看看,应该去哪洲?

A.①大洲B.②大洲C.③大洲D.④大洲

25.

读成渝高铁线路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判断出,成都东站位于内江北站的()

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

2、成渝高铁全长约为300km,据此,此图的比例尺最有可能是()

A.1:

300B.

C.1:

30000000D.

3、内江的刘云准备周末到重庆去旅游,但看了重庆的天气预报之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看到的天气预报符号应该是()

A.

B.

C.

D.

26.

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该类聚落叫

A.村庄B.集镇C.乡村D.城市

2、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物——“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

A.非洲南部B.亚洲东部

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

27.

读下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主要因为其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①非洲板块

②亚欧板块

③印度洋板块

④太平洋板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日本东部海域(38.1°N,124.6°E)曾发生大地震,致使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污染物泄漏,根据该日风旗风向判断,该日受污染严重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

请你阅读下图,结合已学知识,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小题。

1、读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指气流从市区流向郊区B.B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

C.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D.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2、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份的蒸发。

这种树林被称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

29.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视角展示世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乙地的经纬度是()

A.30°N,105°WB.30°N,105°E

C.60°S,105°WD.30°S,75°E

30.当地球上的太阳光照如下图所示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二、综合题

31.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和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丁村在甲村的____方向,甲丁两村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____米。

(2)四个村庄地势最高的是__________村,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___。

(3)右图能反映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是____图,图中最高的山顶的海拔范围是___米。

(4)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①区最适合大力发展的农业产业是(______)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渔业  D.林业

(5)图中的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_________,

试说出两条有利条件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0月底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雪龙2号”分别从上海和深圳起出发,11月26日“双龙”在中山站汇合,开启“双龙探极”的中国极地考察新格局。

次年4月份首次圆满完成双龙探极科考任务。

左图示意“双龙”航行线路,右图示意南极地区轮廓和我国科考站位置分布。

(1)左图中的甲地经度是______。

(2)“双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和深圳起出发,依次经过______洋和______洋,最后到达南极中山站。

(3)南极科考队员能看到附近海面上漂浮着的______,和南极象征性动物____,同时,还要面临的主要自然困难是烈风、干旱和________。

(4)“双龙探极”选择11月底到达中山站开始南极科考,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

33.图1为欧洲西部政区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18年5月23日,我国某企业高管到欧洲四国(荷兰、法国、德国、瑞士)进行商贸交流,签署了许多合作协议。

(1)“欧洲四国”中,濒临地中海的是________。

“欧洲四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均属于________国家。

我国某企业与欧洲四国之间进行商贸交流,签署合作协议,这种做法称为“__________”。

(2)欧洲西部气候深受________洋的影响,以_________气候为主,该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非常适合_________业的发展。

(3)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当在挪威拍摄到图示“午夜太阳”这一美景时,地球可能运动到图2中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_处。

34.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资料)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市人口已达2000万,该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使墨西哥城上空常常被黄色烟雾笼罩.据环境保护专家推算,每天呼吸这种空气就等于吸两包雪茄烟。

(1)墨西哥城属于_____聚落.

(2)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_____

A、社会制度的差异B、建筑风格的差异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D、风俗习惯的差异

(3)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相协调,与___发展相适应.

35.2019年11月3日,我国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37.5°N,112.6°E)成功发射。

读图“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是_______,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

(2)地球公转运动在地球上产生了_______的变化,当我们学校放寒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_______季节。

(3)该卫星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在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段,此日太原昼夜的长短情况是_______,该日正午太原某学校旗杆影子的朝向是_______。

(4)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纬线是_______,这一天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_______现象。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被称为“世界雨极”.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

该题考查世界雨极和干极,记住即可。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

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

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岛三亚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所以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C对,ABD错。

故选:

C。

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分布最广;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风带的大陆西岸),以欧洲最典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大陆东岸以亚洲最为典型;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非洲、南美洲等分布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

故根据题意选A。

【点睛】

该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分析解答即可。

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故选A。

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

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

故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和交通。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6.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的竹楼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传统民居,在湘西地区的吊脚楼和竹楼相似,最低一层堆积杂物二层三层住人.故D符合题意,故选D.

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

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

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

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体毛和胡须稀疏。

黑种人的体质特征是:

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

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以上五个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包括便利的交通,平坦的地形和充足的水源,高山、荒漠和气候湿热都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故选C。

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平原与高原一样都是地面起伏小,不同之处是,平原的海拔更低,高原是边缘陡峻且海拔高,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

1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题目可知,未来两天有寒潮影响本市,要注意添衣,说明了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天气与人们生产的关系。

1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是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界,南北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180度经线圈是日期分界线,故选A。

1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不是一直递减,如南半球中纬度地区要比南回归线附近降水多,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C对,ABD错。

故选C。

1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天之包地,“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最后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图片是地球的卫星照片,说明人类现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处于太空观测地球阶段;结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理解解答即可。

1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表面可分为七大洲,分别是: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面积最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

1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所有的经线长度是相等的半圆,故A错误。

零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B错误。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故C错误。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经度的变化规律为: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故D正确。

故选D。

16.D

解析:

1、D

2、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最低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0℃,说明该地冬温夏热,而不是四季如春;气温的最低月份是在12月份;更不是终年严寒;而是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故选D.

2、由图可知,乙地降水全年分布不均匀,降水是集中在气温最低时的冬季,属于冬雨型的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丰富,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气候的有关知识.

17.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北欧气候比较寒冷,该地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子通道较长,有利御寒。

故选A。

1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均穿过亚洲,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北温带,北极圈以内属北寒带,故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①正确。

从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根据水往低处流这一特性,可判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②正确。

亚洲的日本属发达国家,③错误。

基督教形成与亚洲西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④正确,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对于亚洲的相关知识我们应牢固掌握,比如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大洲。

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此,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等。

1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东南亚地区全年降水多,房屋多斜顶;长春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新疆吐鲁番盆地全年降水稀少,雨衣没什么销量;印度大部分属于全年高温的热带,人们不需要穿羽绒服,故选B。

20.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选D。

21.B

解析:

1、B

2、D

【解析】

【分析】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东临太平洋,受海陆之间的影响,东部与西部之间的降水差异大。

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降水多少的叙述,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但由于两地海陆位置不同,降水也不相同;①地离海近,降水比②地降水多;故选B。

2、由上题可知,①地离海近,降水比②地降水多,这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离海近的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降水多,故选D。

22.B

解析:

1、B

2、C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阿贡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根据题意选B。

2、如果从靠近火山喷发处逃离,应佩戴头盔,或用其他物品护住头部,防止砸伤。

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线范围,应用湿布护住嘴和鼻子。

近距离欣赏火山喷发的奇观有很大的危险。

所以根据题意选C。

【点睛】

该题考查板块的分布和火山爆发时的自救。

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C

解析:

1、C

2、D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进行分析解答。

1、依据大洲轮廓及位置,读图分析可知,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非洲。

拍摄时(12月7日)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因此,拍摄时非洲洲南部处于夏季。

依据题意。

故选C。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天气。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概况及学生看卫星云图的能力。

24.A

解析:

1、A

2、C

3、B

【解析】

【分析】

1、我国中国是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以上四个大洲中,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②是第二大洲-非洲,③是欧洲,④是北美洲,故选A。

2、由上题可知,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②是第二大洲-非洲,③是欧洲,④是北美洲,四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欧洲没有热带雨林气候,非洲没有温带季风气候和苔原气候,北美洲没有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

3、如果想去世界上最大的盆地看看,应该去②表示的非洲,该大洲中部有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千米,故选B。

25.D

解析:

1、D

2、D

3、C

【解析】

【分析】

1、图中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故成都东站位于内江北站的西北方向。

故选D。

2、图中成渝高铁的实际距离为300千米,图上距离为10厘米,故比例尺为1:

3000000,故选D。

3、图中A天气符号是晴天,适于出游,B天气符号是多云,也适合出游,C是中雨,不适合出游,D是东南风4级,适于出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