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4404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4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x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2006级)

实践大纲与考核大纲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8月

一、实践教学大纲

二、实践考核大纲

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实践环节名称:

认识实习

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时:

1周

学分:

1

开设学期: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一、课程基本目的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基础的先修实践教学环节,是重要的工程训练环节之一。

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初步接触机械制造生产实际,学习材料成型和机械制造工艺知识,通过实习,培养工程意识,树立实践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以后从事机械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

(一)熟悉机械制造毛坯成型的基本方法、零件加工方法和产品的装配方法;以及所用设备、工夹量具和安全技术。

(二)掌握金属加工基本方法的工作范围,加工特点,熟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三)了解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四)熟悉有关零件的技术条件和零件图的应用。

(五)培养严谨求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

三、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实习要求

金工实习是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基本要求是,完成车工、钳工和铸工等各工种的基本操作和学习相关金属工艺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机械零件常用加工方法及所用主要设备结构原理,工卡量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经济观点,实习报告是实习质量考核的形式之一。

(二)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对学生机械制造工艺实践技能的训练,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良好作风和习惯;鼓励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安全要求

在实习全过程中,始终强调安全第一的观点,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生产规则,教育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四、内容提要与要求

(一)铸造

1、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2、了解型(芯)砂的组成、性质及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3、了解铸型(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铸件和模样间的差别。

4、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5、了解型芯的作用、结构及造芯的方法。

6、了解浇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7、了解熔炼设备及浇注工艺。

8、了解铸件的落砂和清理,了解常见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9、了解铸造生产安全技术。

(二)锻造

1、了解常用锻件材料及其应具备的性能,锻件的应用。

了解钢锻件的生产工艺过程。

2、了解坯料加热的目的和方法,常见的加热缺陷,锻件的冷却方法。

3、了解自由锻的基本工序(镦粗、拔长、冲孔等)及其所用设备、工具和应用范围。

4、了解胎模锻造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5、了解冲压设备、模具及冲压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工序(落料、冲孔、弯曲、拉深)。

(三)焊接

1、了解焊接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2、了解手工电弧焊机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应用。

3、了解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熟悉碳钢焊条的牌号、规格及选用。

4、了解手工电弧焊常用焊接接头的类型和坡口形式,各种空间位置的焊接特点。

5、了解气焊设备的组成及作用,气焊火焰的种类和应用,焊丝和焊剂的作用。

6、熟悉氧气切割原理,过程及金属气割条件。

7、了解其它常用焊接方法(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钎焊等)的特点和应用。

(四)机械加工

1、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切削方式、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零件技术条件和加工质量(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2、熟悉普通车床的组成、运动、用途及传动系统,了解普通车床型号含义。

  3、熟悉常用车刀的组成和结构,车刀的主要角度及其作用。

  4、了解盘套类、轴类零件装夹方法的特点及常用附件的大致结构和用途。

  5、熟悉车外圆、车端面、车锥面、钻孔和镗孔的方法和所用刀具。

 

 6、了解切槽、切断和成形面、螺纹的车削方法和所用刀具。

 7、了解常用铣床、刨床和磨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

了解其常用刀具和附件的大致结构和用途,熟悉简单分度方法。

  8、了解铣削、刨削和磨削的加工方法。

了解常用齿形加工方法。

9、了解切削加工常用方法所能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范围及其测量方法。

  (五)钳工

  1、了解钳工在机械制造及维修中的作用。

  2、了解钳工基本工作(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扣)的操作特点和应用范围。

  3、了解钻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了解钻孔、扩孔和铰孔的方法和特点。

4、了解机械部件的装配知识。

五、实习形式及进度安排

金工实习贯彻以基础知识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习形式以常规加工工艺实习为主,辅以新工艺和新技术观察,扩大学生视野,了解新的机械加工工艺。

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将金工实习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以产品加工工艺过程为主线安排实习,增加对零件加工全过程的感性认识。

金工实习计划学时为1周,时间分配如下:

铸工实习1.0天

锻压实习0.5天

焊工实习0.5天

车工实习1.0天

铣工实习0.5天

刨工、磨工实习0.5天

钳工实习1天

总计1周

六、实习的考核

结合实习期间的考勤和实习态度,根据实习报告和完成实习内容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制定人:

高清冉

审定人:

李秀副

批准人:

郝小会

钳工实训教学大纲

实践环节名称:

钳工实训

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时:

2周

学分:

2

开设学期: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

一、专业岗位

模具设计与制造

二、鉴定岗位

钳工

三、实训目的

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工作任务,了解钳工实训场地、设备和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工、量、刃具,了解实训场地规章制度及安全文明生产要求,掌握钳工的一般操作方法。

四、实训内容

序号

课题

教学内容

实训时间(天)

实训

地点

1

入门知识

(1)了解实训场地规章制度及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2)了解钳工实训场地、设备、常用工、量、刃具;

(3)熟悉工作岗位,领取实训用具。

0.5

2

平台划线

(1)明确划线的目的、用途;

(2)会正确使用平面划线、立体划线所用工具。

会使用分度头;

(3)能正确选则划线基准;

(4)掌握常用的划线方法。

能正确划出中等难度零件的加工线条;

(5)要求线条清晰,位置正确,粗细均匀。

0.5

3

锉削

(1)了解锉削的用途。

练习并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

(2)掌握平面、曲面、球面、直角面的锉削方法。

1.0

4

锯割

(1)掌握锯割工具的使用方法、锯条的规格。

正确安装锯条;

(2)练习并掌握正确的锯割姿势。

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

(3)掌握棒料、管子、薄板料、深缝的锯割。

1.0

5

钻孔

(1)了解所用台钻规格、性能、使用方法;

(2)掌握钻孔时台钻转速的选择方法;

(3)掌握钻头的种类、刃磨和修磨方法;

(4)掌握常见工件钻孔时的装夹方法;

(5)掌握一般工件、圆柱形工件、斜面及半圆孔的钻削方法。

1.0

6

攻丝套丝

(1)掌握攻丝、套丝的工具;

(2)掌握攻丝底孔、套丝原杆直径的确定方法;

(3)掌握攻丝、套丝操作的要点和方法;

(4)掌握丝锥折断和攻丝、套丝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

1.0

7

复合作业

鸭嘴锤制作:

(1)掌握鸭嘴锤制作的步骤;

(2)掌握鸭嘴锤制作的工艺过程;

(3)熟练锯、锉、钻技能。

2.0

8

复合作业

锉配:

(1)掌握锉配工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对称工件划线基准的选择及划线方法;

(3)初步掌握具有对称要求工件的加工、测量方法。

2.0

9

机床操作

车床:

(1)了解车床的工艺范围;

(2)掌握常用卧式车床的操作方法和常见工件的装夹方法;

(3)能独立加工简单轴类零件。

铣床:

(1)了解铣床的工艺范围;

(2)掌握常用铣床的操作方法和各类常见工件的装夹方法;

(3)能独立使用铣床加工平面和键槽。

1.0

机加工车间

五、考核要求

1、学生通过实训,应达到相应的中级工技能水平。

2、专项考核60%+平时考核30%+实训报告10%。

 

制定人:

柴永森

审定人:

李秀副

批准人:

郝小会

机械制图大作业教学大纲

实践环节名称:

机械制图大作业

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时:

1周

学分:

1

开设学期: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一、部件测绘的任务和目的

图样是工程技术部门中用来表达设计意图、指导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因此在教学中,除了系统讲授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外,还应使学生做较全面的技能训练,机械制图大型测绘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际的大型设计训练,是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重要基础。

其主要目的是:

(1)熟练掌握部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进一步提高画零件草图、零件工作图和装配图的技能技巧;

(3)提高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公差配合及形位公差标注的能力,了解有关机械结构方面的知识;

(4)正确使用参考资料、手册、标准及规范等;

(5)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能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学习及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测绘实训,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将学与画结合起来,牢固地掌握制图知识,提高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技能。

二、时间按排

序号

实验内容

图纸

时间(天)

1

布置测绘任务,分发绘图仪器,学习测绘注意事项,拆卸部件

0.5

2

画全部草图(标准件除外)

1

3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A1

2

4

绘制齿轮轴零件图、箱体或箱盖工作图

A3/A4

1

5

总结、验收、上交

0.5

三、测绘内容

将学生分组,每组5—8人,每组测绘一个装配实体。

(一)了解和分析测绘对象

了解装配体的用途、性能、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熟悉拆装顺序,绘制简单装配示意图。

统计出标准件与非标准件的零件种数。

(二)绘制零件草图

(1)零件结构分析、归类,确定表达方案;

(2)徒手目测绘制零件草图;

(3)注上尺寸界线、尺寸线;

(4)测量尺寸,注写尺寸数值;

(5)填写必要的技术要求;

(6)完成图框及简单标题栏。

(三)绘制过渡装配图

(1)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

(2)按比例画出过渡装配图;

(3)标注必要的尺寸;

(4)审图,归纳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结构的画法及画装配图的步骤。

(四)绘制装配工作图

(1)由过渡装配图,画出符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规定的装配图;

(2)标注必要的尺寸;

(3)序号安排;

(4)技术要求、明细表、标题栏填写;

(5)绘制零件工作图。

四、几点说明

(一)装配体的选择

测绘装配体可选择除标准件外,15件左右零件的部件。

该部件应包含典型零件(轴套类、盘盖类、箱体类)及标准件和常用件(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滚动轴承、齿轮)等。

(二)关于零件结构处理

(1)对铸造结构,必须注意铸件壁厚、铸造圆角、拔模斜度,如有的表面缺陷,应进行几何圆整,不合理的结构要重新设计;

(2)对标准结构,如螺纹、键槽、销孔、轮齿等,应按有关标准画出。

(三)关于零件尺寸标注

(1)毛坯面或不重要表面的尺寸,直接量取取整;

(2)零件间有装配关系的尺寸,测量后再根据装配关系协调一致,统一标注;

(3)标准结构(螺纹、键槽、销孔、轮齿等)的尺寸和标准代号,测量后应查对有关标准后再进行标注。

(四)关于零件草图和零件工作图

零件草图采用徒手绘图方法,要求表达方法合理,图面清晰、尺寸完整,有必要的技术要求和简单标题栏。

(五)关于装配工作图

表达方案合理,内容完整,图面整洁,线型、字体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

 

制定人:

姚亚萍

审定人:

李秀副

批准人:

郝小会

电工实训教学大纲

实践环节名称:

电工实训

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时:

1周

学分:

1

开设学期: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先修课程:

电工技术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电工技能实训是配合电工技术基础理论教学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实训是学习电工技术基础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电工技能实训可以使学生较完整地、系统地学习电工技术基础理论,从而获得在电工技术方面必备的操作技能,并起到巩固、扩展所学理论知识的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安全用电常识,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掌握电工常用仪表、工具的功能及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学会识读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图、低压配电电路图;

(4)学会导线选型及导线连接方法;

(5)一般电气线路及照明安装工艺与维护;

(6)了解变压器与小型变压器的制作;

(7)了解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三、实训所需主要工具、仪表

通用电学实训台,常用电工仪表,常用电工工具,日光灯、白炽灯及配套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等。

四、内容及安排

时间

实验内容

一周

(一)安全用电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学会触电急救技术: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压挤法。

(二)专业知识

(1)常用电工工具及使用;

(2)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和维护。

(三)电工基本技能知识

(1)电气识图;

(2)导线的选型和连接;

(3)常用电气设备元件的安装和接线;

(4)配电板的安装。

(四)其它知识和要求

(1)了解一般电气线路及照明安装工艺;

(2)了解变压器与电动机的维护知识;

(3)撰写完成实习报告,指导教师组织答辩或考核;

(4)学生清理实习场地,整理归还工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五、考核办法及标准

序号

实验内容

成绩比例(%)

成绩(%)

1

电工安全知识和专业基本知识

10

100

2

电工工具的使用

10

3

电工仪表的使用

10

4

电气识图

10

5

导线选型及连接

10

6

电气线路板制做工艺

20

7

实训态度、纪律、安全方面

10

8

实训小结实习报告

20

评分标准

对应成绩

等级

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很好的按标准、按要求准确、熟练的完成该项任务,实训报告能对实训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

90~100

优秀

能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较好的完成该项任务,实训报告能对实训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

80~90

良好

能够掌握绝大部分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能完成大部分的实训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训报告能对实训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70~80

中等

能够掌握大部分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完成了实训的主要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实训报告,内容基本正确。

60~70

及格

凡具备下列条件者,均以不及格论。

1、未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训报告抄袭别人、马虎潦草内容明显错误者。

2、未参加实训时间超过全部实训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3、实训中态度不端正,有违纪行为,教育不改者。

0~60

不及格

根据以上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可以分项进行评定,每一项按百分制评分后依权重比例计入总成绩,总成绩按四舍五入计算,60分及60分以上方可取得本实习学分,未取得学分者必须重修本实习项目。

也可以根据全部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给出成绩。

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电工技术、实践电工手册、电工技能与实训

七、其它说明

实训实施过程中请指导教师注意。

1、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2、至少每天集中进行一次讲评。

3、注意学练一体化。

 

制定人:

孟慧霞

审定人:

李秀副

批准人:

郝小会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实践环节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时:

2周

学分:

2

开设学期: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它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

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在本课程设计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图。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一般选择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作为设计题目(比较成熟的题目是以齿轮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

(2)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联轴器、键等;

(4)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5)绘制零件工作图;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要求在2周时间内完成。

1、每个学生应完成的设计任务:

(1)装配图一张(0号或1号图);

(2)零件图2--3张(传动零件、轴或箱体);

(3)书写设计说明书一份,约6000-8000字。

2、学时分配: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传动件计算:

2天

任务布置,减速器装拆实验;拟定传动方案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的运动和动力参数;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装配图设计第一阶段:

2天

通过绘图设计轴的结构尺寸并选择轴承型号;确定轴的支点距离和轴上的力作用点;计算轴的强度和轴承的寿命。

装配图设计第二阶段:

1天

设计传动零件、轴上其它零件及与轴承支点结构有关零件的具体结构。

装配图设计第三阶段:

1天

设计减速机的机体和附件。

完成装配图:

2天

标注尺寸、编写技术要求、对零件编号、列出明细表及标题栏,最后完成装配图。

绘制零件图:

1天

完成说明书:

1天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与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的进行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每个学生都应该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并拟定设计计划,注意掌握进度,按时完成。

设计分段进行,每一阶段的设计都要认真检查,没有原则错误时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段设计,以保证设计质量,循序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反对照抄照搬或依赖教师。

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有错必改,反对敷衍塞责,容忍错误存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计,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

四、课程设计配套教材及参考资料

1、龚桂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龚桂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

3、董刚.机械设计.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4、机械工程手册编委会编.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5、周开勤.机械零件手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6、徐灏.机械设计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根据设计质量及答辩结果按5级分制评定成绩。

 

制定人:

孙海燕

审定人:

李秀副

批准人:

郝小会

车工实训教学大纲

实践环节名称:

车工实训

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时:

2周

学分:

2

开设学期: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

一、专业岗位

模具设计与制造

二、鉴定岗位

车工

三、实训目的

通过车工实训,使学生熟悉有关车工及车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实践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

1、了解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型号及含义,卧式车床的主要附件及其作用。

2、了解车削时工件的主要装卡方法。

3、了解车床润滑。

4、了解车工车间生产安全技术。

5、熟悉车刀的组成及安装,常用刀具的材料。

6、熟悉卧式车床的组成及其主要功用,卧式车床的主要调整方法。

7、基本掌握典型表面加工的工艺过程。

8、掌握车削用量三要素及切削速度计算公式。

9、掌握车外圆、车端面、车内孔、钻孔、滚花、车螺纹、切断、车成形面以及车圆锥面的加工方法和测量方法。

10、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车削所能达到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二)基本技能

1、熟练掌握部分:

正确调整卧式车床(如变速手柄、溜板箱上各手柄和刻度盘及刻度盘手柄的使用等)和使用工夹量具。

2、基本掌握部分:

独立安装外圆车刀,在卧式车床上独立完成中等精度(IT8,Ra3.2)零件(有圆锥面,螺纹等)的车削加工。

3、提高部分:

对学生实习件的加工误差进行误差来源分析,以提高学生对本工种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若有条件,可以为学生开展创新设计与制作等途径,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要求

1、学生通过实训,应达到相应的中级工技能水平。

2、专项考核60%+平时考核30%+实训报告10%。

 

制定人:

李秀副

审定人:

赵军

批准人:

郝小会

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实践环节名称:

专业实习

适用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时:

1周

学分:

1

开设学期: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

一、实习目的

专业实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接触生产实际,了解本专业涉及的主要生产领域、工艺技术与生产设备等情况,巩固已学相关技术基础课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和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

(一)了解实习单位的总体情况,主要包括:

各分厂的位置布局、生产任务及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等。

(二)了解冲压分厂由哪些车间组成,各车间的布局及设备类型、完成的主要工序及生产任务等;了解典型件的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

(三)了解锻造分厂的车间布局、设备类型及用途、生产能力等情况。

了解锻件的制造工艺、制造设备和模具结构。

(四)了解塑料件的生产过程、塑料模具及生产设备。

(五)认真观察模具的结构、装配和主要模具零件的加工、制造,了解模具设计的相关技术。

三、实习方式

(一)厂况介绍

在实习开始时,由实习单位指派人员介绍单位情况与实习注意事项,进行安全保密教育等。

(二)车间参观实习

按照厂方的要求与指导教师的安排,学生于各规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车间进行参观实习,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及向车间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或指导教师请教,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

(三)业务专题报告

根据具体情况,向每个实习单位聘请1-2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做专题报告,介绍典型零件的生产工艺方法、技术革新、模具与工装设计等。

(四)写实习日记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应将每天的实习内容、观察分析的结果、实习体会等记入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是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每天必须认真撰写。

四、实习的时间安排

本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4学期中,时间为1周,具体分配如下:

(一)总体参观和安全教育    1天

(二)冲压部分    1天

(三)锻造部分    1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