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5224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 1.docx

粤教初中地理七上《4第3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word教案1

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

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

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及分布部分,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状况分成11种类型。

并提供分布图和柱曲图,对照分析讲解各种类型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是对气温和降水内容的概括提高。

热带、温带和寒带的类型主要是水平分布,在高山高原区还有高山气候。

很明显,本节教材紧密结合实际,并且层层深入,这样的

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知道热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气候特征和差异。

2.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分析图表得出几类气候类型的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气候的差异是导致各地景观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知道热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气候特征和差异。

(二)、难点

各类气候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

四、教法建议

1.通过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培养学生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

2.通过阅读热带气候类型的景观图、相应的气候直方统计图和亚热气候类型的二维统计图表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局部出发,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差异,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地理思维能力。

(1)阅读“热带沙漠景观图”、“热带雨林景观图”和与该景观相应的比尔马、伊基托斯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概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景观和气候类型的特征。

并通过“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以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各地天气变化过程,体会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2)通过阅读“位于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上海和马拉加的气温和降水的二维图表”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掌握亚热带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数据,概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并比较两种气候类型的差异。

五、课时安排建议:

1课时

六、教学案例:

[导入新课]

用幻灯机放映四张图片:

1.南极洲的企鹅。

2.非洲草原地区的长颈鹿。

3.中国海南岛风光。

4.圣诞老人乘坐雪橇,在冰天雪地中驰骋。

[教师提问]

这些图片反映了怎样的自然环境,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新课教学]

[教师讲述]

我们的地球在不同的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有此可将地球

表面的气候划分为热带、温带、寒带。

实际上,各地气候还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风光各异。

同在终年高温地区,由于降水差异,可有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请同学们看图4.11世界气候的分布图,看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每一种气候类型分布在什么地方?

继续观察4.11世界气候分布图并完成表格1、2。

(小组竞赛)

表格1:

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气温共同点

降水差异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终年高温

依次减少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的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的东南部、南部

热带沙漠气候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中部

(给学生看四幅热带气候类型的景观图,边引导、启发,边讲

解。

给学生看两种亚热带树木的叶子,让学生观察有何区别。

常绿阔叶林——樟树叶

常绿硬叶林——毛竹叶、桉树叶等

亚热带气候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

欧亚大陆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给学生观看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的景观图:

温带气候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温带地区

夏热多雨,冬冷干燥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大陆西部

冬温夏凉,各月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气候

欧亚、北美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温带邻近寒带的地区称亚寒带。

包括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北纬50度~70度之间的大陆,是亚寒带分布的主要地区。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面潮湿,分布有大片的针叶林。

[教师设疑]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观察世界地形图,并对照4.11世界主要气候分布图,看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

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

高原、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北美洲的落基山脉附近。

[承转过渡]

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清楚。

这一节课的训练,同学们学会了从图上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以下我们详细了解热带气候类型和亚热带气候类型。

[教师讲述]

热带气候带分布在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仍然很高,常年高温,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气温在15~18℃之间,年较差可大到12℃。

晴朗干燥时气温还可高于赤道。

最高温度可达43℃以上。

[教师设疑]

请同学们认真比较图4.13、4.15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比尔马、伊基托斯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具有什么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分析]

(1)比尔马属于那种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景观)

(2)从气温曲线中看,热带沙漠气候的气温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月?

还有什么特征?

从气温曲线中看,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月?

还有什么特征?

热带沙漠气候气温最大值在7月,夏季普遍高温;气温最小值在1月,气温一般不低于10℃,全年高温。

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最大值在10月,夏季普遍高温;气温最小值在4月,全年平均气温皆不低于26℃,全年高温。

(3)为什么伊基托斯气温最大值会出现在10月而不是在7月?

看看世界地图册,找找看,伊基托斯在哪个纬度?

伊基托斯在南半球,气温最大值在十月,是南半球的夏半年。

(4)从降水柱状图看,热带沙漠气候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月?

还有什么特征?

从降水柱状图看,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月?

还有什么特征?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量最大值在3月,最小值在7月,全年降水丰富。

(5)可不可以用四个字分别概括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

[承转过渡]

看来热带沙漠果真是热情如火,而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

那么这两种较为极端的气候类型相应形成了怎样的景观呢?

现在我们跟着屏幕一起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

“热情的热带沙漠”“热带雨林景观”

[承转过渡]

看完这两个视频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气候景观是如此的不同。

以下我们再来了解另外一种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型。

请同学们根据P64页的表格看看在亚欧大陆东岸的上海和在亚欧大陆西岸的马拉加的气候有什么不同,完成P64页的活动。

[教师引导分析]

(1)两地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是多少?

上海:

亚热带季风气候;马拉加:

地中海气候。

上海的年平均气温是15.3℃,年降水量是1142mm;马拉加的年平均气温是18.6℃,年降水量是599mm。

(2)两地的降水分别在哪个季节较多?

哪个季节较少?

两地的1月份平均气温都在多少摄氏度以上?

上海雨季在夏季,旱季在冬季。

马拉加雨季在冬季,旱季在夏季。

上海一月平均气温在3.3℃以上;马拉加一月平均气温在12.3℃以上。

(3)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地气候特征有什么差异?

两地的降水有明显的差异,上海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在夏季,而马拉加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在冬季。

(4)上海和马拉加大致在同一纬度上,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上海和马拉加的海陆位置不同,上海处于大陆的东岸而马拉加处于大陆的西岸。

[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同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各地气候千差万别,到底各地气候为什么有这些差异?

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主要气候类型

2.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

3.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八、教学反馈:

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2.下列不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区有

A.中南半岛B.斯里兰卡岛C.印度半岛D.日本群岛

3.下列地区全年多雨的是

A.新加坡B.莫斯科C.北京D.华盛顿

4.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

A.冬季干燥少雨,夏季温和多雨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燥少雨

C.春季炎热高温,夏季多雨湿润D.秋季温和多雨,冬季干燥少雨

5.北京和东京纬度相当,但夏季北京比东京热,冬季比东京冷,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

C.洋流因素D.海陆因素

6.世界最大的温带海洋气候位于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非洲北部D.北美洲南部

答案:

1.B2.D3.A4.B5.D6.B

九、教学反思(课后小结)

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在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目的;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分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结合问题进行课件演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表达自己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组内和组间交流中学会自评和评价他人。

十、“活动”参考答案

P62活动:

(略)

P64活动:

气候类型

年均温

年降水

雨季

旱季

1月均温

气候特征

上海

亚热带季风气候

15.3℃

1142mm

夏季

冬季

3.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马拉加

地中海气候

18.6℃

599mm

冬季

夏季

12.3℃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上海和马拉加大致处于同一纬度带上,由于分别处于大陆的东西两岸,因此气候特征各不相同。

十一、参考资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美洲、非洲和亚洲东南部的赤道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澳大利亚中部的沙漠地区。

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大陆东部,北回归线以北的中纬度地区。

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分布最广。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纬度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的范围最广。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在北极圈附近中高纬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寒带

苔原气候

分布在极圈内的高纬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

冰原气候

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一些岛屿上。

高山和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教材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本章的难点,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

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影响气候的几个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分析图表归纳总结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四、教法建议

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已知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要将其深化,只需了解什么气压带风带多雨、少雨即可。

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已学过地形高低对温度的影响,而地形雨的形成是新内容,所以制作成动画更直观地讲解;对洋流的影响,可将教材中的4.14图做成分步显示的动画片,使学生了解寒暖流对温度降水的不同影响。

五、课时安排建议:

1课时

六、教学案例:

[创设情景]

课前播放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的冬季景观视频或者图片。

从刚才的短片和图片中,我们了解了在这个丰富多采的世界中,每个地区的气候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那么什么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一起来作一次深入的学习。

[教师设疑]

同学们,从刚才的短片和图片中我们已经对P65页中提到的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请大家认真的读图417,完成活动1的第一小题。

请同学们在完成活动的同时思考活动1的第二小题: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几个地区的气候有这样的差异?

[学生活动]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走到各小组中尽量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小结规律。

[教师引导]

(1)首先看伦敦,从图4.18的气温曲线看,曲线最高点也就是气温最大值是在哪一月?

(7月)

(2)从图4.18的降水量柱状图看,降水量最大值在哪一个月?

(一年中的降水较均匀)

(3)再看乌兰巴托,从图4.19的气温曲线看,曲线最高点也就是气温最大值是在哪一月?

(7月)

(4)从图4.19的降水量柱状图看,降水量最大值在哪一个月?

(7月)

(5)再看北京,从图4.20的气温曲线看,曲线最高点也就是气温最大值是在哪一月?

(7月)

(6)从图4.20的降水量柱状图看,降水量最大值在哪一个月?

(7月)

(7)从以上分析伦敦,也即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乌兰巴托、北京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有何不同?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平均;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寒,夏短凉,降水少,较差大;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注意它们所处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伦敦由于位于大陆的西岸,纬度较高,深受海洋影响,年较差较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京在三者中纬度最低,位于大陆东岸,距海较近,属温带季风气候。

而乌兰巴托由于深居内陆,难以受到海洋影响,而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年较差大,为大陆性气候。

地区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

降水量集中月份

年降水量(mm)

气候特征

海陆位置

伦敦

3.5

16.5

13

各月较平均

754

冬温夏凉,降水平均

大陆西岸

乌兰巴托

-24.6

13

37.6

集中夏季

217

冬长寒,夏短凉,降水少,较差大

大陆内部

北京

-5

26.2

31.2

集中夏季

537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陆东岸

[承转过渡]

从活动1的分析中我们认识到气候的形成会受到距离海洋远近的影响。

还有没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地区的气候差异呢?

请同学们看活动2的问题。

[教师引导分析]

活动2以孟买和摩尔曼斯克两个城市做比较。

(1)两个城市在气温和降水方面有什么差异?

(孟买终年高温,旱、雨两季明显;摩尔曼斯克冬冷夏

凉,降水量少,气温的年较差大。

(2)请同学们看看世界地图,找出这两个城市,想想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纬度位置)

[承转过渡]

分析得很不错,答到点子上了。

那么请同学们再看下一种情况。

[教师引导分析]

同学们应该爬过山吧?

(是)

山上的气候和山下一样吗?

(不一样)

唐代诗人是这样描述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山上的桃花开放的时间比起山下的要晚是什么原因?

(气候差异)

为什么气候有这么大的差异?

想想山上和山下有哪方面的差距?

(海拔)

[教师小结]

通过利用地图和地方降水量气温曲线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气候由于

距离海洋远近、纬度位置以及海拔高度的差异会导致地区间的气候有较大的差异。

七、板书设计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

八、教学反馈:

:

1、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纬度位置)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湿润。

(海陆位置)

2、庐山、九江纬度相近,但九江气温比庐山高.其影响因素是:

(A)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洋流因素

九、教学反思(课后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觉得难,教师也觉得难,这样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越听越迷惑,教师觉得也累。

结合初一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争强好胜的特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设计课件的思路中,可结合各种竞赛或活动的形式,着重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想的多、动的多、说的多,化复杂为简单,反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十、“活动”参考答案

P62活动:

(略)

P64活动:

气候类型年均温年降水雨季旱季1月均温气候特征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15.3℃1142mm夏季冬季3.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马拉加地中海气候18.6℃599mm冬季夏季12.3℃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上海和马拉加大致处于同一纬度带上,由于分别处于大陆的东西两岸,因此气候特征各不相同。

P65活动:

1.(1)

地区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

降水量集中月份

年降水量(mm)

气候特征

海陆位置

伦敦

3.5

16.5

13

各月较平均

754

冬温夏凉,降水平均

大陆西岸

乌兰巴托

-24.6

13

37.6

集中夏季

217

冬长寒,夏短凉,降水少,较差大

大陆内部

北京

-5

26.2

31.2

集中夏季

537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陆东岸

(2)三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见表格中的气候特征一列。

伦敦纬度较高,位于大陆西岸的海岛上,深受海洋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京在三者中纬度最低,位于大陆东岸距海较近,属温带季风气候。

乌兰巴托位于大陆内部,难以受到海洋影响,而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地点气候差异孟买终年高温,明显分为旱、雨两季摩尔曼斯克冬冷夏凉,降水量少,气温的年较差大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纬度位置。

3.山下四月花期已过,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全国各地情况有所不同,但桃花一般在农历春节前后盛开,而农历的四月(公历5月),已是春末夏初,山上的花期比山下晚一个多月,说明山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人类活动与气候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内容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几个方面。

(2)认识人类活动和气候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信息的能力。

(2)学会通过整理分析总结所收集的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息息相关,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几个方面。

(二)、难点

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法建议

关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可以由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

结。

教师也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工厂排放废气、江南水乡、长江洪涝、新疆瓜果之乡、华北沙尘暴等照片,启发学生:

气候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当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时,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接着再引导学生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发现的问题。

最后,教师提出问题:

岭南佳果——荔枝,能否在山东种植?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学会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

五、课时安排建议:

1课时

六、教学案例:

[引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对天气和气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天气和气候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类生活,在此同时人类活动也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天气和气候状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新课教学]

课前,我们已经布置同学们分小组通过网络、图书馆、书刊查找与本节课主题有关的材料。

现在请各小组同学依次派代表就:

长江洪涝、工业活动排放废气、新疆甜美的哈密瓜、水库的修建等主题为我们讲述。

长江洪涝组展示:

历史上长江曾发生过多次水患,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令人永远难忘。

(投影片)请看《长江历来特大洪水回顾》视频及数据。

1931年

1935年

1954年

1991年

1998年

特征

全流域特大暴雨洪水

区域性洪水

全流域特大洪水

区域性洪水

全流域暴雨洪水

受灾农田

1.73亿亩

2264万亩

4755万亩

2.3亿亩

3亿亩

伤亡人口

死亡45.5万人

受灾100万人

死亡14.2万人

受灾1888万人

死亡3万人受灾1亿人

死亡1200人

死亡1320人

经济损失

24.38亿银圆

700多亿元

1600多亿元

备注

荆江大堤溃决

京广铁路停运100天

历史最高水位

通过阅读长江历来特大暴雨、洪水造成的受灾农田、伤亡人口、经济损失等数据,可以看出长江洪涝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且大的洪灾的发生又非常频繁,这是为什么呢?

长江洪涝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气候原因、地形原因

森林锐减、围湖造田、与河床争地

 

中人类活动是近些年长江洪涝发生的主要因素。

据历史记载,从唐代至今,由于长江上游滥伐森林,使得涵养水源量减少3000亿立方米,等于毁掉了15个三峡水库。

由于长江上游中游山区森林锐减,使得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中下游平原河流水位变化大,泥沙淤积,水灾频繁,这是造成长江洪涝的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

另外,由于片面地追求耕地面积的扩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存在着自然规律向湖泊和河床要地的错误做法,虽然围湖造田,与河床争地使耕地面积扩大了,但却导致泥沙堆积湖底和河床,造成洪灾隐患,这也是长江洪涝形成的重要的人为因素。

工业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组展示:

人类活动的盲目性还表现在工业污染物的增加。

工业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废物、废水、废气和余热的大量排放。

使土壤、水体和大气遭到严重污染。

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大气成分,大气混浊度和热性质,从而导致气温和降水量等气候要素发生变化。

(例子1)新华社据法新社报道,研究人员日前指出,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污染是造成撒哈拉以南国家长期干旱的主要原因。

这些发达国家的电站和工厂长期向大气中排放烟尘,造成了这些地区上空二氧化硫颗粒浓度增大。

这些颗粒形成凝结核,使大气中的水分聚集,由此形成降水。

此外,云层还反射了大量的太阳辐射热量,使这些地区的气温能够比较凉爽。

因此,本来应该在撒哈拉地区形成降雨的水汽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