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5579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docx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

火灾的分类

和灭火剂的选择

 

2016年6月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

(一)

一、火灾的种类

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和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

A类火灾:

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

指甲、乙、丙类液体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火灾:

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

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类火灾:

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根据国家火灾统计管理规定,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把火灾危害等级化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

特大火灾: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火灾:

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

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

不具有前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二、灭火剂的选择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必须按照现代的防火技术、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和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面就这几类灭火剂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水

1.水的灭火作用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它资源丰富,取用方便。

水的热容量大,lkg水温度升高1℃,需要4.1868kJ(1keal)的热量;lkgl00℃的水汽化成水蒸气则需要吸收2.2567kJ(539eal)的热量。

因此水能从燃烧物中吸收很多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下降,使燃烧终止。

水在受热汽化时,体积增大1700多倍,当大量的水蒸气笼罩于燃烧物的周围时,可以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从而大大减少氧的含量,使燃烧因缺氧而窒息熄灭。

在用水灭火时,加压水能喷射到较远的地方,具有较大的冲击作用,能冲过燃烧表面而进入内部,从而使未着火的部分与燃烧区隔离开来,防止燃烧物继续分解燃烧。

水能稀释或冲淡某些液体或气体,降低燃烧强度;能浸湿未燃烧的物质,使之难以燃烧;还能吸收某些气体、蒸气和烟雾,有助于灭火。

2.灭火时水的形态和应用范围

①直流水和开花水(滴状水)经水泵加压由直流水枪喷出的柱状水流称直流水,由开花水枪喷出的滴状水流称开花水。

直流水、开花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在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②雾状水由喷雾水枪喷出,水滴直径小于1μm的水流称雾状水。

它可大大提高水与燃烧物或火焰的接触面积,因而降温快、灭火效率高。

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也可用于电气设备火灾的扑救。

但是与直流水相比,开花水和雾状水的射程均较近,不能远距离使用。

③细水雾灭火技术。

它采用特定的压力装置将水箱中的水分解成滴径数微米的细水雾,再驱动细水雾直接到达燃烧的火焰表面,通过卷吸等作用,形成一个稳固的隔氧冷却层,使火灾得到有效地抑制,直至熄灭。

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于2000年成功开发出这一国际先进的新型灭火技术。

3.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晶。

(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和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是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

(二)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是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的有效灭火剂,它主要是在液体表面生成凝聚的泡沫漂浮层,起窒息和冷却作用。

泡沫灭火剂分为化学泡沫、空气泡沫、氟蛋白泡沫、水成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等。

1.化学泡沫灭火剂(MP)

常用的化学泡沫灭火剂,主要是酸性盐(硫酸铝)和碱性盐(碳酸氢钠)与少量的发泡剂(植物水解蛋白质或甘草粉)、少量的稳定剂(三氯化铁)等混合后,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泡沫,其反应式

6NaHCO3十Al2(SO4)3→2Al(OH)3十3Na2SO4十6GO2

化学泡沫灭火剂在发生作用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它与发泡剂作用便生成许多气泡。

这种泡沫密度小,且有黏性,能覆盖在着火物的表面上隔绝空气。

同时二氧化碳又是惰性气体,不助燃。

化学泡沫灭火剂不能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2.空气泡沫灭火剂(MPE)

空气泡沫即普通蛋白质泡沫;它是一定比例的泡沫液、水和空气经过机械作用相互混合后生成的膜状泡沫群。

泡沫的相对密度为0.11-0.16,气泡中的气体是空气。

泡沫液是动物或植物蛋白质类物质经水解而成的。

空气泡沫灭火剂的作用是当其以一定厚度覆盖在可燃或易燃液体的表面后,可以阻挡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进入火焰区,使空气与液面隔离,也防止火焰区的热量进入可燃或易燃液体表面。

在高温下,空气泡沫灭火剂产生的气泡由于受热膨胀会迅速遭到破坏,所以不宜在高温下使用。

构成泡沫的水溶液能溶解于酒精、丙酮和其他有机溶剂中,使泡沫遭到破坏,故空气泡沫不适用于扑救醇、酮、醚类等有机溶剂的火灾,对于忌水的化学物质也不适用。

3.抗溶性泡沫灭火剂(MPK)

在蛋白质水解液中添加有机酸金属络合盐便制成了蛋白型的抗溶性泡沫液;这种有机金属络合盐类与水接触,析出不溶于水的有机酸金属皂。

当产生泡沫时,析出的有机酸金属皂在泡沫层上面形成连续的固体薄膜。

这层薄膜能有效地防止水溶性有机溶剂吸收泡沫中的水分,使泡沫能持久地覆盖在溶剂液面上,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

这种抗溶性泡沫不仅可以扑救一般液体烃类的火灾可以有效地扑灭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火灾。

4.氟蛋白泡沫灭火剂(MPF)

普通蛋白泡沫通过油层时,由于不能抵抗油类的污染,上升到油面后泡沫本身含的油足以使其燃烧,导致泡沫的破坏。

在空气泡沫液中加入氟碳表面活性剂,即生成氟蛋白泡沫。

氟碳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好的浸润性和流动性。

当该泡沫通过油层时,油不能向泡沫内扩散而被泡沫分隔成小油滴。

这些小油滴被未污染的泡沫包裹,在油层表面形成一个包有小油滴的不燃烧的泡沫层,即使泡沫中含汽油量高达25%也不会燃烧,而普通空气泡沫层中含有10%的汽油时即开始燃烧。

因此;这种氟蛋白泡沫灭火剂适用于较高温度下的油类灭火,并适用于液下喷射灭火。

5.水成膜泡沫灭火剂(MPQ)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又称“轻水”泡沫灭火剂,或氟化学泡沫灭火剂。

它由氟碳表面活性剂、无氟表面活性剂(碳氯表面活性剂或硅酮表面活性剂)和改进泡沫性能的添加剂(泡沫稳定剂、抗冻剂、助溶剂以和增稠剂等)和水组成。

根据泡沫灭火剂溶液成泡后发泡倍数(膨胀率)的大小;泡沫灭火剂可以分为低倍数、中倍数和高倍数3种。

发泡倍数在20倍以下称为低倍数;20-40倍的为中倍数;100倍以上的为高倍数。

发泡倍数的计算公式为:

发泡倍数=泡沫体积/溶液体积

通常使用的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为6—8倍,低于4倍的就不能再用了。

6.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在通常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1.529,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助燃。

将经过压缩液化的二氧化碳灌入钢瓶内,便制成二氧化碳灭火剂(MT)。

从钢瓶里喷射出来的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温度可达-78.5℃,干冰汽化后,二氧化碳气体覆盖在燃烧区内,除了窒息作用之外,还有一定的冷却作用,火焰就会熄灭。

由于二氧化碳不含水、不导电,所以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以和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但是二氧化碳不宜用来扑灭金属钾、钠、镁、铝等和金属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有机过氧化物、氯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亚硝酸盐、重铬酸盐等氧化剂的火灾。

因为当二氧化碳从灭火器中喷出时,温度降低,使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气凝集成小水滴,上述物质遇水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抵制了冷却作用,同时放出氧气,使二氧化碳的窒息作用受到影响。

因此,上述物质用二氧化碳灭火效果不佳。

7.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MF)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等。

用干燥的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容器中喷出,形成粉雾喷射到燃烧区,干粉中的碳酸氢钠受高温作用发生分解,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HC03→Na2C03十H20十C02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并吸收大量的热能,起到一定的冷却和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

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3类:

以碳酸氢钠(钾)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易燃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以磷酸三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和其混合物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钡、碳酸钠等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轻金属火灾。

一些扩散性很强的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干粉喷射后难以使整个范围内的气体稀释,灭火效果不佳。

它也不宜用于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的灭火,因为在灭火后留有残渣。

此外,在使用干粉灭火时,要注意和时冷却降温,以免复燃。

8.水型灭火剂

水型灭火剂(MS)也叫酸碱灭火剂,它是用碳酸氢钠与硫酸相互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厂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HCO3十H2S04=Na2SO4+2H20+2C02

这种水型灭火剂用来扑救非忌水物质的火灾,它在低温下易结冰,天气寒冷的地区不适合使用。

9.卤代烷灭火剂

卤代烷灭火剂(MY)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液化气体灭火剂,它具有灭火效率高、不留痕迹、绝缘性能好、腐蚀性小、久存不变质等优点,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气体、电气火灾,特别适用于精密仪器、仪表和重要文献资料的灭火。

卤代烷的灭火原理主要是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它们的分子中含有1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在接触火焰时,受热产生的卤素离子与燃烧产生的活性氢基化合,使燃烧的连锁反应停止。

此外,它们兼有一定的冷却、窒息作用。

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效率比二氧化碳和四氯化碳要高。

目前,我国使用的卤代烷灭火剂主要有1211(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CF2C1Br)、1202(即二氟二溴甲烷,CF2Br2)。

卤代烷灭火剂不宜扑灭;自身能供氧的化学药品、化学活泼性大的金属、金属的氢化物和能自燃分解的化学药品的火灾。

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中要求,我国将于2005年停止生产卤代烷灭火剂。

公安部和国家环保局通字[1994]第94号文《关于非必要场所停止再配置卤代烷灭火器的通知》中亦要求,非必要场所今后不再使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

10.四氯化碳灭火剂

四氯化碳是无色透明液体,不自燃、不助燃;不导电、沸点低(76.8℃)。

当它落人火区时迅速蒸发,由于其蒸气重(约为空气的5.5倍),很快密集在火源周围,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当空中含有10%的四氯化碳蒸气时,火焰就将迅速熄灭,故它是一种很好的灭火剂,特别适用于电气设备的灭火。

四氯化碳有一定的腐蚀性,对人体有毒害,在高温时能生成光气,所以近年来已日渐被卤代烷取代。

11.7501灭火剂

7501灭火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三甲氧基硼氧烷、其化学式为(CH3O)3B2O3,是扑灭镁铝合金等轻金属火灾的有效灭火剂。

12.烟雾灭火剂

烟雾灭火剂是在发烟火药基础上研制的一种特殊灭火剂,呈深灰色粉末状。

烟雾灭火剂中的硝酸钾是氧化剂,木炭、硫磺和三聚氰胺是还原剂,它们在密闭系统中可维持燃烧而不需外部供氧。

碳酸氢钠为缓燃剂,可降低发烟剂的燃烧速度,使其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致引燃或爆炸。

烟雾灭火剂燃烧产物为85%以上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不燃气体。

 

当油罐起火后,罐内温度上升到110℃时,低熔:

点合金熔化,探头帽脱落,导火索裸露被点燃,并很快引燃烟雾剂。

烟雾剂燃烧后,迅速产生大量含二氧化碳和氮气的烟雾,使发烟器内压力上升,当达到一定压力时,烟雾冲破发烟器头盖上的密封薄膜,由喷孔向四周喷出,在液面上形成均匀、浓厚的云雾状惰性气体层,使油面与空气隔绝,同时使罐内可燃蒸气的浓度急剧下降;(氧气浓度亦下降),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火灾的种类与灭火剂的选择

(二)

一、灭火剂的选择

灭火剂选择主要根据火灾的类型。

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灭火剂的适用范围:

1、水。

直流水和开花水(滴状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质物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以扑救闪点在120摄氏度以上,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但不能用于扑救闪点低于37.8摄氏度以下可燃液体火灾。

雾状水降温快,灭火效率高,水泽损失小,可扑救低闪点液体火灾。

也可用于粉尘或带电设备的火灾。

2、泡沫灭火剂,包括化学泡沫、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水成膜泡沫、高倍数泡沫、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其中抗溶性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水溶性液体火灾。

如乙醇、甲醇、丙酮、醋酸乙酯等火灾。

其余5种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液体火灾和一般固体火灾。

3、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按其适用范围,主要分为BC型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灭火剂两大类。

(1)BC型干粉灭火剂。

这类干粉灭火剂主要适用于扑救液体火灾和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火灾和带电设备火灾。

(2)ABC型干粉灭火剂。

这类灭火剂不仅适用于扑救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火灾,而且适用扑救固体火灾。

4、卤代烷灭火剂。

这类灭火剂具有灭火效率高、灭火后不留痕迹,药剂本身绝缘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液体、气体、精密仪器和电气火灾。

目前在非必要场所已停止使用该类灭火剂,以后将逐步淘汰。

5、二氧化碳灭火剂。

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性质稳定的气体,对绝大多数物质没有破坏作用,灭火后能很快逸散不留痕迹,又没有毒害,所以最适合扑救各种易燃液体和易受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侵蚀的固体物质的火灾。

另外,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的物质,故又能扑救电气火灾。

二、灭火基本原理和常用灭火器的适用

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

直至熄灭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初起阶段:

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是扑救火灾的最佳阶段。

发展阶段:

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环境温度的升高,周围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逐渐扩大,进入燃烧发展阶段。

猛烈阶段:

由于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速度,辐射热很强,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

根据火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灭火中,要抓紧时机,正确运用灭火远离,有效控制火势,力争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一)灭火基本原理

1.冷却灭火

冷却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用水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

用二氧化碳灭火剂则冷却效果比较好,在迅速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很快降低燃烧区的温度,使燃烧终止。

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还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

还可以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和容器等,以防它们受热后压力增大变形或爆炸。

2.隔离灭火

隔离灭火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分散开,使燃烧停止。

这种灭火发,是扑救火灾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比如:

火灾中,关闭管道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管道;被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焰烧烤、辐射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引流到安全区;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物,搬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等等。

3.窒息灭火

窒息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通常需要足够的空气(氧)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的含量,使这种灭火方法,燃烧物质因缺乏或断绝氧而熄灭。

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性较强的空间或设备容器内的火灾。

运用窒息原理灭火时,可以采用石棉被、湿棉被、湿帆布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充人燃烧区域内,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和设备上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

4.抑制灭火

抑制灭火,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链式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快速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自由基,进而使燃烧反映停止。

(二)常用灭火器的适用

我国通常都是以灭火器充装的灭火剂来划分灭火器的种类,一般可分为五类,即: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清水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时先将灭火器提到距燃烧物5米左右的地方,然后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

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拌70~90度。

使用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喷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在室外适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

在室内窄小空间适用时,用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2.卤代烷灭火器的使用

使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迅速将灭火器带到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

如灭火器吴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

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剂喷射。

当被扑救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向前快速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中燃烧,应对准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但应注意不能讲喷流直接喷射在燃烧液面上,以防灭火剂的冲力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造成灭火困难。

如果扑救可燃固体物质初起表面火灾时,应和时采取措施,不让其复燃。

1211灭火器使用时不能点到,也不能横卧,分则灭火剂不会喷出。

另外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

3.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时,可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

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储气瓶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根部(如有间歇喷射阀,则握住间歇喷射阀的开启压把),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

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按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

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当使用的干粉灭火器是内置储气瓶式的或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喷射灭火。

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成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边移动边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如果当易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被扑救可燃液体自然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如果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的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

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表面,直至将火全部扑灭。

4.清水灭火器的使用

使用时将灭火器直立放稳,摘取保险帽,用手掌拍击开启杆顶端,刺破二氧化碳储气瓶的密封片。

清水在二氧化碳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从喷嘴中喷出。

此时应立即用一只手提灭火器头上的提环,另一只手拖住灭火器底圈,将喷射的水流对准燃烧最猛列处喷射。

随着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步向燃烧物靠近,使水流始终喷射在燃烧处,直至扑灭。

清水灭火器的使用过程中,切忌将灭火器颠倒或横卧,否则不能喷射。

5.泡沫灭火器的使用

以上介绍的四类灭火器为常用灭火器,且均为直接启动式,使用时去掉保险销,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下灭火器的把柄,喷出的灭火剂即可将火扑灭。

现在市场上和个别单位还有一种泡沫灭火器和酸碱灭火器,这类灭火器为倒置式启动和上述四类使用方法不同。

使用时,可手提简体上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这是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

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简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手扶住简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

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近而远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

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

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射在燃烧物上,直至扑灭。

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