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5779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8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 鲁教版.docx

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8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鲁教版

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知道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观察事物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知识:

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项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贡献。

本项目由两个层次组成。

第一个层次“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主要介绍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概述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影响、我国资源现状及产生资源问题的原因、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危害。

因为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本层次是教学重点。

第二个层次“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主要阐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意义。

这部分内容理论性相对较强,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感悟和理解主要知识点,教学设计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学生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来设计和完成。

教学以视频《地球,你“肿”么了》拉开序幕,中间设计了三个活动:

来自生活的调查——小马河村的故事——设计发展之路,围绕公益视频《小马河村的悲剧》而展开问题探究,具体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以活动教学、情境感悟、小组合作、案例探究为主,以组织各学习小组展开生活调查和探究“小马河村的悲剧”为活动主线,以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为任务核心,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领悟,在讨论中明理,在学习中发现,在探究中提高。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景导入,自主感悟

师: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地球,你“肿”么了》——

(多媒体播放视频)

联合国人口调查统计显示,世界人口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

世界人口达到70亿的这一天,距“60亿人口日”不过12年。

谁都没有料到,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人类走向更高文明的今天,却开始疲惫,开始变得肮脏、凌乱……人们不禁要问:

地球,你“肿”么了?

师:

看来同学们都被画面深深地震撼了。

为什么我们的地球母亲开始疲惫、开始变得肮脏、凌乱了呢?

生:

因为地球的人口无限制地增多,再加上人类的污染和破坏,已使地球母亲不堪重负。

师对生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并引领展开分析:

这段视频启示我们,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

画面上出现的场景,我们都不愿意它继续发生。

于是,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就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那么,我国的现状如何呢?

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多媒体展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播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本节内容重要性的认识,浓厚了学习兴趣。

环节二: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

来自生活的调查

1.师:

下面,我们就一起行动起来,对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来次全方位的调查。

请同学们拿出课下收集的资料,然后认真阅读活动的目的、要求和分工。

(课件展示)

活动目的:

调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影响。

活动要求:

课前通过网络或媒体、报刊等方式收集相关的图文资料,在小组内讨论探究,形成调查报告,并选出代表准备在课上汇报。

活动分工:

全班共划分为三个活动小组。

第一组负责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第二组负责调查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组负责调查我国的环境问题。

各学习小组按要求整理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报告内容,推选代表发言。

2.师:

我们先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为我们带来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调查报告。

生①:

我给大家带来了两幅图片——

(生解说)第一幅图片,展现的是人们平时挤公交车的情景。

可以看出,车上是人挤人,人挨人,这种情形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第二幅图片,展现的是每逢过年过节或假期之时,等车的人都会很多,致使不少人延误了回家。

这两幅照片都说明了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过多。

生②:

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两幅图片——

(生解说)第一幅图片展现的是人们在超市购物排队时的情景。

长长的队伍,长长的等待,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二幅图片是一次人才招聘会现场。

现场很多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由此可见,人口过多给就业带来了沉重压力。

师:

结合一组同学的调查结果,请同学们思考,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现状有哪些基本特点?

这会给我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探究,师鼓励生积极回答。

师在生答后引领进行知识梳理——

①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②影响:

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师:

下面,请听来自二组同学“我国资源形势”的有关报道。

生③: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由此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课件展示)

自然资源

总量

人均拥有量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耕地面积

3

126

40%

森林面积

8

107

<12亩

淡水资源

2

76

<1/4

草原面积

6

55

2/5

矿产资源

3

80

58%

师:

从我国的资源状况来看,我国到底是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

生③:

我觉得我们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因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繁多,可以说是资源大国;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从人均资源占有量来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又是资源小国。

师对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并继续引领探究。

师:

结合我们刚才所谈论的话题,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资源和人口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生思考、讨论后纷纷举手回答。

生:

人口过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就会不断增加,给资源带来沉重的负担,加剧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4.师询问二组的同学有无补充,生举手后继续上台展示。

生④:

这是我们组收集到的两幅图片——

(生解说)第一幅图片是一位老奶奶手里拿着一株干枯的禾苗,满脸的愁苦和绝望。

这幅图片展示了我国甘肃某地区由于持续干旱,水资源匮乏导致粮食颗粒无收。

第二幅图片是一个小妹妹,手里拿着一个水桶,正在四处寻找水源。

可她小小的水桶里根本没有找到一滴水。

这两幅图片告诉我们,由于我国水资源匮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影响了生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师:

干裂的地面刺痛了我们的心灵,这不得不让我们认真反思。

我们国家不是一个有着纵横交错的水系而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吗?

为什么还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呢?

请各学习小组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探究。

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师鼓励生积极回答。

生:

根据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我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缺乏,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自然、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还有一个是人为的原因,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师:

这位同学说出了两个原因,一个是自然、客观的原因,比如说我国水资源时空地理分布不均;还有一个人为的原因,就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污染和浪费了水资源,使水资源更加短缺。

二组的同学在资源问题方面还有没有补充?

生举手后,师鼓励其上前展示。

生⑤:

我在网上收集了一组资料:

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法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

这说明了我国的煤、铁等资源在生产中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我国的企业能耗非常多,这是我国目前工业的资源利用现状。

5.师:

看来,除了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水资源的这种利用现状之外,在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也存在着这种类似的问题。

下面,请各学习小组总结一下,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怎样的?

产生资源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探究,师鼓励生积极回答。

师在生答后引领生进行知识梳理——

(1)资源现状: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形势严峻。

(2)产生原因:

经济发展和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6.师:

下面掌声有请三组同学给我们带来“我国环境情况”的报道。

生:

我们组调查的是我国环境目前的现状——

(生解说)第一幅图片中,一些工厂正把生产中的污水偷偷排放到小河里,造成水质污染,使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

第二幅图片显示的是各种工业污水,导致鱼群大量死亡。

师:

三组同学为我们展示的材料让人触目惊心。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认真思考,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环境恶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探究,师鼓励生积极回答。

师在生答后引领进行知识梳理——

①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②危害: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课前的分组调查,课上的资料整理、总结、展示、讲解,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二:

小马河村的故事

7.师:

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只注重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和生态效益。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推测一下,如果任由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继续恶化下去,我们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各组同学展开想像,师鼓励生积极回答。

生①:

走在路上,人挤人,人挨人……

生②:

人每天出门还得背个氧气袋……

生③:

地球将变成一个枯燥贫瘠的星球,甚至不适合人类居住……

师:

长此下去,将来的孩子可能会不知道,以前的天空曾经是透明的,大海曾经是蔚蓝的,小溪中曾经有鱼在嬉戏,大自然中曾经有过鸟语花香。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的一种推测,我们当然不希望这种现象发生。

但是,这种现象在一个叫小马河村的小山村却真的出现了。

(多媒体播放视频)

(剧情简要)从前有座山,山上有片树,山下有个村,村里人要致富,要致富就砍树,树没了,人富了,山洪来了……

师:

结合剧情请同学们思考,在整个悲剧上演的过程中,村民中经历了哪几个关键的环节?

生:

主要经历了三个环节——树没了,人富了,山洪来了。

师:

这里的“树”和“富”分别代表着什么呢?

生:

“树”代表资源和美好的环境;“富”代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8.师:

从“树”和“富”的关系,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各小组展开讨论,生积极举手回答,并进行知识梳理——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大,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9.师:

小马河村选择牺牲环境的致富之路是错误的,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那么,小马河村的村民们接受教训了吗?

(课件展示)

山洪过后,村民们都非常后悔。

于是,就有人开始抱怨:

想想以前,山上有茂密的树林,山下有潺潺的小溪,山清水秀,风光无限。

那时生活是穷了一点,可是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失去家园啊?

干嘛非要想着致富、发展不可?

今后再也不想这种事了!

师: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生:

不同意。

我认为应该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富起来,小马河村的村民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而停止发展经济,是错误的。

师:

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而停止发展经济,这条道路也不可取。

看来树不能砍,砍了山洪就来了;不砍吧,人就得受穷。

砍也不对,不砍也不对,那该怎么办啊?

生随即陷入纠结中……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两难问题”设计,意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思品课堂的趣味性。

活动三:

设计发展之路

10.师:

山洪过后,小马河村的村民又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现在就请同学们为小马河村的村民设计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并说说你设计的理由。

生自由思考。

师鼓励生积极回答。

生①:

我看到小马河村有山有水,我建议他们发展生态农业。

他们可以在山上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果树等;还可以在山下建鱼塘养鱼。

这样就可以既发展经济,又对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生②:

我觉得可以发展像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龙泉山庄”那样的集餐饮、风景旅游、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

师:

同学们设计的发展之路,对小马河村来说都是非常有前途的。

相信村民们沿着这样有着持续发展能力的道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大步前行,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小马河村发展的案例,对我国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启示?

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师鼓励生积极回答。

师在生答后引领进行知识梳理——

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展示课件:

师:

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当前我国要厉行节约,全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实践证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献计献策,教师的引领总结,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强学生对理论部分的识记和运用。

环节三:

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师:

煤炭是枣庄市重要的矿产,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

但是多年来的过度开采,导致采空区频现,地面塌陷面积超过160平方公里。

塌陷造成多处农田被毁和多处房屋开裂,严重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并对居民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请你就此向市政府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生①:

我建议就近灌水,发展渔业、水产养殖等;

生②:

我建议利用塌陷地本身的凹凸特色,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

生③:

我建议进行土地填充,还其本色,发展种植业……

师对生回答给予高度评价,并引领总结:

近年来枣庄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采取多项措施治理采煤塌陷地,取得丰硕成果。

随着市政府改造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碧水、蓝天、清风、沃土,必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美好画卷。

环节四:

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决心:

【教师寄语】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年代,一步步走向今天的现代文明,正是建立在高度理性的基础之上。

今天,我们已经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找到一个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文明。

为了把碧绿还给大地,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还给天空,为了我们这一代的安康,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美好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将永远是我们正确的战略选择!

附: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干旱缺水、水污染等问题严重,说明我国()

A.资源短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B.面临着严峻的资源问题

C.必须禁止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D.只是缺乏水资源,其他资源都应有尽有

2.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下列对漫画《失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C.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D.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二、情境分析

二、实践探究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家庭一幕】有一天,潇潇一家三口边散步边聊天……

子:

爸,你经常忘记切断计算机的电源,水龙头的水流又开得很大,真浪费。

父:

地大物博的大中国,一点点水电,何足挂齿!

母子:

反对!

……

(1)请你针对我国资源现状说说母子俩反对的理由。

【社会一隅】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

某市区已陆续投入上千辆公共自行车,每几百米设一个公共自行车亭,不少拥有轿车的市民也骑着公共自行车上街。

(2)材料反映了市民什么意识在提高?

我们还可选择哪些低碳生活方式?

【图说举措】

(3)读图回答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

【参考答案】

一、1.B2.C

二、3.

(1)我国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或节约意识)。

低碳生活方式: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尽量不使用电梯,多走楼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等。

(3)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制订计划);加强立法,把减排纳入法制轨道上来,扶持新能源产业,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如开发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课外作业

观察、了解、搜集生活中同学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典型事例,以“寻找最美节约中学生和最美环保中学生”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提高同学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后反思

反思课堂: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是通过学生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来设计和完成。

教学以视频《地球,你“肿”么了》拉开可持续发展探究的序幕,中间设计了学生的生活调查、展开想像、故事续写、献计献策等活动,让学生围绕公益视频《小马河村的悲剧》展开问题探究,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教师:

本节课教师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从而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材料运用方面,教师设计了大量、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张,从而达到知、行、意的和谐统一。

反思学生: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所有学生都能做到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在小组中展开积极讨论,主动回答问题,认真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任务;能够基本完成三维目标,并能够准确把握学习的重难点;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中感悟和提升,达成学习目标。

二、我们在行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得到提高。

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能力:

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知识:

明确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正确理解青少年要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内容一是计划生育好;二是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在学习了“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的基础上,本节课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积极行动起来,宣传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并落实到行动上。

生活中,不少初中生对计划生育有所了解,对国家的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政策也有所耳闻,但他们总觉得离自己很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所以,让学生学习党和国家在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政策,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现实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落实行动,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

具体通过“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教学理念。

教法主要有:

创设情境、图片资料引领,帮助学生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增进学生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总结,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搜集归纳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

搜集有关计划生育、环境、资源的资料,上网查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资料及图片。

教师:

课前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制作课件,布置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自主感悟

标语的变迁

 

 

 

思考:

1.说出图片标语反映的两个国策。

2.你认为标语内容的变化,有何特点?

反映了国家的什么战略?

学生: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计划生育标语内容向人性化、科学化、法制化方面发展,同时注意到了人口增长与保护环境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观念深入人心。

反映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一直在行动。

让我们来学习新课:

我们在行动

(设计意图:

选取身边的图片标语引入本课,让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一计划生育好

话题一茫茫人海何去何从

下班高峰招聘会现场旅游景点人满为患

 

请你谈一谈这种状况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归纳: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首先要解决人口问题,实行计划生育。

话题二真情告白

材料一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少生了4亿多人。

总和生育率(即一对夫妇一生生孩子的数量)由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1.8左右,降低4个百分点。

使中国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为国家创造了40年的人口红利期。

材料二江苏“计生红旗县”30年少生50万老龄化严重

比全国提前十年实行计划生育,比全国提前二十年进入老龄化——江苏如东,104万人口的县,近30万60岁以上老人正在寻找“寄托”之所,年轻人出走、生源锐减、劳动力短缺、城镇萧条等系统性问题已经暴露。

年轻人越来越少,10年间,全县中小学总数减少了一半。

综观全球,还没有发现一个发达国家很好地解决了人口严重老化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按照官方统计数据,如东县比全国人口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的时间提前了20年。

这意味着,这里的人们也在为20年后的中国试探未来。

材料三“完善生育政策”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一项重要职责。

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

各地已实施的“单独二胎”(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将有效缓解养老的压力;同时,关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环境容量不足,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问题:

1.材料反映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请说出其目的和具体要求。

2.结合材料,你怎样看待该项国策?

3.请对“单独二胎”政策、社会上要求“全面放开二胎”的建议作出评价。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看法。

教师允许学生表达自己合理的观点。

教师归纳:

实行计划生育成功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利国、利民、利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