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200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docx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doc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文本)

中央电大文法学院程陵

关于期末考试

本学期期末考试各方面情况和以往相同。

纸质考试:

半开卷,题型为填空、简答、论述。

网上考试:

开卷,题型为选择。

第一章主要问题

(一)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表现主义叩勺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评论中。

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在1911年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此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

其特征表现为:

1)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2)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3)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卡夫卡小说的特征

1)具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善于营造幻象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口然主义的细节描写,这种幻象的世界看似不合逻辑,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并非虚妄,它恰恰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更本真的图景,是人的境遇的更深刻的反映。

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本领,他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

2)在作品中着力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和人的双重异化。

3)作品具有一种预言性。

4)许多作品没有结尾。

具有多解性。

长篇小说《城堡》的要点

1)是一部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大相径庭的作品。

用分析传统小说的角度(如故事性、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典型环境、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来分析这部小说往往难以奏效。

2)多解性。

理解《城堡》的焦点是,为什么千方百计试图进入城堡?

城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性内涵?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对于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卡夫卡的研究史上都没有最终的答案。

3)“城堡”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主题级的意象,解释它的主要观点主要有7种(具体见教材)

•短篇小说《变形记》的要点

(1)思想内容:

表现现代人的异化

(2)艺术特点:

整个小说营造了一个幻象,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具体描写注重细节的真实性,这种真实的细节描写与现实主义的不同在于:

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更形象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卡夫卡的细节描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荒诞和神秘。

第二章主要问题

•意识流小说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的三个层面

1)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2)一种小说文体。

3)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一种技巧。

•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最常用技巧(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

•意识流小说主要代表作家作品

主要有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詹姆斯•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们的苏醒》;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浪》等。

•《喧哗与骚动》要点

1)叙事结构2)班吉叙事的特点

•《我弥留之际》对意识流小说的贡献

•《尤利西斯》要点

1)以尤利西斯为小说的书名,是为了在小说的主人公布卢姆和希腊史诗英雄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与《奥德塞》(《奥德修记》)的对应是小说中一种内在的组成要素。

2)不同观点:

表现了乔伊斯的宏大创作意图。

对荷马史诗的借用反映了乔伊斯借助一种神话结构从总体上把握当代社会生活的意向。

《尤利西斯》所代表的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在史诗和神话模式中所建构的秩序和统一性不过是一种虚构的产物。

小说中的主人公布卢姆作为一个有些下流的广告推销员不能与荷马史诗中的大英雄相提并论;平庸琐碎的都柏林的现实生活不能成为一个神话。

这两种观点看似不同,但在对丧失了生命力的无序的现代文明的基本判断上堪称是一致的。

3)表现技巧:

意识流的集大成几乎穷尽了所有的意识流技巧:

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时空跳跃、蒙太奇、旁白、幻觉、梦境、印象直呈等。

这些技巧的运用与作家对人物的塑造密切联系在一起。

第三章主要问题

•存在主义文学主题和艺术特征

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描写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荒诞体验”。

2)强调人在荒诞境遇中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文学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哲理化。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萨特:

长篇小说《恶心》、长篇小说三部曲《自由之路》:

短篇小说集《墙》、剧本《苍蝇》、《间隔》、《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魔鬼与上帝》;自传《词语》;哲学著作《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

加谬:

中篇小说《局外人》、《堕落》:

长篇小说《鼠疫》:

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等;散文集《反与正》、《婚礼》:

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反抗者》;若干剧本。

此外,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还有西蒙娜•波伏娃。

•《恶心》要点

1)小说用大量篇幅记录了洛根丁对一切都感到厌倦的心理,这种心理具体表现为一种生理上的“恶心”的感受。

2)这种恶心的感受上升到存在论的高度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的认识、感受和体验。

3)外部世界的根本性质就是恶心。

因为它的存在只有通过恶心才能体现出来。

4)小说的积极意义:

主人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现岀具有主体自觉和批评意识。

•《局外人》的“零度写作”

1)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口吻讲述人生中最能激起强烈感情的事件。

2)在语言上突出“非感情化”。

•《鼠疫》要点

(1)鼠疫Z城影射了德国法西斯占领下的整个欧洲,也是关于人类在劫难逃的一个寓言,鼠疫是关于人类总体生存境遇的象征表达。

2)《鼠疫》表达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

世界是荒诞和不可理喻的,人是孤独无助的。

但小说又通过里厄医生的形彖,表达岀一种抵抗精神——不仅仅停留在里厄医生个人的举动,而是表现为一种集体的行动。

《鼠

第四章主要问题

•新小说派的革命性(反传统)

新小说派的革命性主耍表现在:

1)对巴尔扎克以來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质疑和反叛:

主耍包括对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观念的质疑;认为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手法己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习惯等。

2)在艺术观念上,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

其特点是极端强调“物”的重要性。

•新小说派小说的特征及作家在小说中消解意义的主要做法

1)消解深度:

不相信世界有一种深度和意义存在,力图创作出一种排斥所谓深度的“表面小说”,在技巧上表现为大量运用视觉性极强的词汇,惯于不厌其烦地描写事物的形状、数目、方位、性质、质地等等物质表层的特征。

2)瓦解叙事:

打断叙事的连续性,大量运用场景、细节、断片,读者很难再读到一个完整的有连贯情节线索的故事;小说的讲述方式通常表现为“现在进行时”,并具有“未完成性”。

•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作品

娜塔丽•萨洛特:

《向性》、《一个陌生人的肖像》、《天象馆》、《金果》等。

米歇尔•布托尔:

《米兰弄堂》、《时间的运用》(《时间表》)、《变》、《度》等。

克洛德•西蒙:

《草》、《弗兰德公路》、《历史》、《双目失明的奥利翁》、《农事诗》等。

罗伯-格里耶(新小说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小说《橡皮》、《窥视者》、《嫉妒》、《在迷宫中》、《快照》、《反复》等;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传奇故事《重现的镜子》等。

•《嫉妒》要点

1)主题是“嫉妒2)整部小说并没有什么故事,甚至没有多少情节,贯穿小说始终的是一些一再重复的场景。

3)小说隐藏了叙事者(表面上没有岀现,但又时时存在);隐藏了核心事件(汽车是否抛锚)。

4)“隐藏”的艺术表明T滇实不存在”的理念。

5)小说名字的双重含义:

主观心理活动“嫉妒”与客观物质“百叶窗”所表现的“观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由此表现了新小说派的重要观念:

“物化”主题——人的主观心理和情绪与客观存在的“物”密不可分。

6)《嫉妒》同时又是一部自身内部具有某种悖论性的小说,是自我矛盾的统一体。

一方面叙事者在不动声色地呈现着“物”,另一方面这个叙事者并不是一个所谓冷静客观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个被“嫉妒叩勺心理疯狂折磨的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人。

因而罗兰•巴尔特说有两个罗伯■格里耶,一个是客观主义者;另一个是人本主义者,或主观主义者。

第五章主要问题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

指借助某些具有神奇或魔幻色彩的事物、现象或观念,如卬第安古老的传说、神话故事、奇异的自然现象、人物的超常举止、迷信观念(如相信鬼魂存在等),以及作家的想像、艺术夸张、荒诞描写等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独特艺术手法。

具体表现为:

1)把现实魔幻化或把魔幻现实化。

2)陌生化技巧。

3)神话化。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作品

墨酋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

长篇小说《最明净的地区》、《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

古巴作家卡彭铁尔:

长篇小说《人间王国》、《消失了的足迹》、《光明世纪》(又译《启蒙世纪》)、《方法的根源》等。

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

《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等。

秘鲁作家何塞•玛利亚•阿尔格达斯。

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

《佩德罗•巴拉莫》。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短篇小说集《格郎德大娘的葬礼》、《恶时辰》;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傢长的没落》、

《崔乱时期的爱情》等。

•《百年孤独》要点

1)内容:

布恩蒂亚创建小镇的具有开天辟地的神话色彩的经历以及马孔多小镇由盛到衰直至消亡的百年历史。

2)孤独的主题:

马尔克斯从整个拉丁美洲的地缘政治学的立场出发来思考孤独的主题。

马孔多是一个封闭的殖民地国家和地域的象征。

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不仅没有他带來现代文明,反而最终使之走向毁灭。

但这种结局对拉丁美洲大陆的政治生命产生着一种政治警示的作用。

对孤独与死亡的抗争构成了小说的真正的意图。

3)艺术成就:

魔幻现实主义技巧的集大成;对神话传说世界的再现;独具匠心的小说叙事结构(时间的三个向度:

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六章主要问题

•黑色幽默及其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在文学上的反映,它试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对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无意义和荒诞的最大的反响。

“黑色幽默''小说家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其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为:

无以复加的变形与夸张;滑稽讽喻手法的运用;取消传统小说那种连贯性的叙事格局等。

黑色幽默在文学观念和创作技巧、艺术手法上受到了存在主义文学和新小说派的影响,写人的处境的离奇荒诞、怪异,叙述调子却是冷漠和无动于衷,其至是轻松滑稽的调侃和嘲弄。

•黑色幽默代表作家作品

唐纳德•巴赛尔姆:

短篇小说集《回来吧,卡利加里博士》、《不齿的习俗、怪僻的行为》、《城市生活》、《业余爱好者》,中篇小说《白雪公主》;长篇小说《亡父》等。

马斯•品钦:

长篇小说《V》、

《49年人群的呼喊》、《万有引力之虹》等。

小库尔特•冯尼

格:

长篇小说《猫的摇篮》、

《五号屠宰场》、《顶刮刮的早餐》等。

约翰•巴斯:

《烟草

经纪人》、《羊童贾尔斯》、

《信札》等,论文《枯竭的文学》十分著名。

约瑟夫•海勒:

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

)、《出了毛病》、《像戈尔德一样好》、《上帝知道》等。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性含义

在小说中“第二十二条军规”指一个圈套,一个陷阱。

它隐喻了一种悖论般的荒谬处境,作为一个生存的总体隐喻它直接指向当代世界的生存现状,象征着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以及有理性的荒诞,象征了后现代社会的一种谁也看不到,但却无所不在的统治。

第七章主要问题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年代末6()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衿学、宗教、建筑、文学、艺术中均有充分的反映。

“体现在哲学上,是“元话语''的失效和中心性、同一性的消失;体现在美学上则是传统美学趣味和深度的消失,走上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感的平面,从而导致“表征紊乱,体现在文艺上则表现为精神维度的消逝,本能成为一切,人的消亡使冷漠的纯客观的写作成为后现代的标志;体现在宗教上,则是关注焦虑、绝望、口杀一类的课题,以走向“新宗教”来挽救合法性危机的根源——信仰危机。

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主耍有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俄罗斯裔美国小说家纳博科夫、美国的大部分黑色幽默小说家等。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主要创作特征

1)把小说当作是一个虚构的文本世界他们力图打破文学是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反映的神话,而直接承认小说的木质就是对世界的想象性虚构,是作家对杂乱无章的创作素材的编织和缝合。

2)写作过程中往往刻意表明文本的虚构屈性,并用各种各样的叙述手法凸显小说本身就是一种虚构行为,使小说成为充满元叙述的元小说。

3)具有文类和文体的杂糅性。

4)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

•“元叙述”或“元小说”(又译“超小说”)

“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

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

传统小说往往关心的是人物、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更关心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小说中往往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告诉读者作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

小说的叙述往往在谈论正在进行的叙述本身,并使这种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

当一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关于小说本身的叙述的时候,这种叙述就是“元叙述”,而具有元叙述因素的小说则被称为元小说。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作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微暗的火》;I■専尔赫斯:

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小说集《世界性的丹闻》、《交叉小径的花园》、《阿莱夫》、《死亡和罗盘》、《布罗迪的报告》、《沙之书》、《梦之书》、《莎士比亚的记忆》等。

伊塔洛•卡尔维诺:

《通向蜘蛛巢的小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宇宙奇趣》、《命运交叉的城堡》、《隐形的城市》、《寒冬夜行人》、《帕洛马尔》、《意大利童话》等。

•I•専尔赫斯的创作特征

1)具有玄学特征:

每一篇作品都关注某种宇宙模式或者宇宙的某种属性(无限性,不可数计性,永恒的或者现在的或者周期性的时间)。

小说屮充斥着对无限和永恒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以具体有限的形式传达出来。

力图以有限表现无限。

2)小说中充满了形式化的意象,比如梦、镜子、废墟、花园、沙漏、罗盘、锥体、硬币、盘旋的梯子、大百科全书、迷宫等等。

这些意彖不同于一般小说或诗歌中的意象,它们都有鲜明的形式化特征,有可塑性,是有意味的形式,同时又有玄学意味,可以在小说中对它们进行形而上的阐释。

3)杂糅性(见《交叉小径的花园》要点)

4)小说具有幻想性。

但他写的往往不是纯粹的幻想小说,而是更擅长于把幻想因素编织在真实的处境之中,在小说中致力于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

•《交叉小径的花园》要点

1)内容。

2)主题:

表现了关于时间的玄学主题。

小说是一个关于时间的迷宫故事,时间在这里具有迷宫的特质。

这里的时间不是一种物理学意义上的线性时间,而是一种具有玄学特征的迷宫般的时间。

3)叙事模式:

采取故事中套故事的格局,在一个间谍与侦探故事的框架中嵌入了一个关于异国的故事以及迷宫的故事,最终它的主题则指向了一种关于时间的玄学主题,使小说成为“包含了一篇全然为逻辑和形而上学的故事

4)杂糅性。

在文本中综合了不同的因素:

包括不同的小说文体、小说类型、叙述方式和主题模式。

但是它的主导动机却是玄学的。

•《我们的祖先》的童话和寓言特征

1)童话思维体现在小说的三个不存在的人物形象身上,这些形象具有儿童思维的色彩和特征,符合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想象力。

表现出对于某种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的高超想象力。

作家塑造这些奇特人物形象的初衷是出于对人类的想象力H益贫乏的忧虑。

2)小说是关于现代人的生存境况、人性追求、自我认同的寓言。

3)在艺术成就上表现为创造了一种寓言形式。

作家把寓言的模式与传奇的故事和关于生存的哲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小说既有形而上的内蕴,又有可读性。

•《寒冬夜行人》要点:

1)内容是十篇故事开头的连缀。

共同特点和联系是每一个故事都在最吸引你的地方戛然而止。

2)“时间零”的理论。

3)认为“时间零”是更值得小说家倾注热情关注的时刻。

是对要求有前因后果,有完整的故事,有高潮和结局的传统小说观念形态的反叛。

4)在结构上,被称为“连坏套小说”或者“套盒结构”小说。

从《天方夜谭》和《十日谈》就己经开始了的世界小说的“套盒叙事''的传统,并显示出了一种惊人的创造性。

5)是关于小说的小说,探索的是小说写作的可能性,是思索小说自身存在的方式和命运的小说。

第八章主要问题

(一)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作家作品

德国:

亨利希•曼的《帝国》三部曲、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亨利希•伯尔的《女士与众生相》;法国: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莫里亚克的《蝮蛇结》:

英国:

康拉德的《黑暗的中心》、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格雷厄姆•格林的《问题的核心》、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虹》;美国:

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索尔•贝娄的《赫索格》等。

•20世纪俄罗斯及前苏联的现实主义小说重要作家作品

高尔基的《母亲》、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癌症楼》、《古拉格群岛》、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断头台》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

•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1)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相互渗透。

2)象征的运用越來越趋于多义化和朦胧化。

3)鸿篇巨制越來越追求史诗式的包容性和百科全书式的屈性。

•帕斯捷尔纳克的主要作品

诗集《雾霭中的双子星座》、《在街垒之上》、《生活啊,我的姐妹》、《主题与变调》以及长诗《一九零五年》等;中篇小说《柳威尔斯的童年》、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及一系列散文作品。

•《日瓦戈医生》要点

1)内容。

2)主人公:

主人公日瓦戈是个既认同革命又与革命有一种毓离感的边缘人物。

3)小说的精神内涵:

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俄罗斯传统价值形态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小说从人道主义和个体生命的角度反思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及其后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它的价值之一也正是小说所表现出的看待历史和革命的一种复杂的甚至矛盾的态度。

其信仰來源于俄罗斯宗教的爱的信条以及托尔斯泰式的人道主义,在历史观上则表现出一种怀疑主义的精神。

小说表现了俄罗斯知识分子所固有的一种内在的精神:

对苦难的坚忍承受,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对灵魂净化的向往,对人的尊严的捍卫,对完美人性的追求。

帕斯捷尔纳克是俄罗斯内在的民族精神在20世纪上半叶的代表。

4)不同与主流意识形态小说:

《日瓦戈医生》不同于诸如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一类反映十月革命的,代表苏维埃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小说,但是它仍然反映了俄罗斯的另一种现实,尤其维护了人类内心的一种美好的信念和固有的价值。

5)艺术成就:

其独特贡献是把俄罗斯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性的叙事传统与帕斯捷尔纳克式的诗意品质完美地结合起來,成就了一部史诗性的现实主义巨著。

它有一种抒情性,被称为“诗化小说

•索尔•贝娄的主要作品

小说《挂起來的人》、《受害者》、《奥吉•玛琪历险记》、《捉住这一天》、《雨王汉德森》)、《赫索格》、《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洪堡的礼物》、《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等。

•索尔•贝娄的现实主义成就

1)继承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某些传统,坚守小说中关于人物的信念。

2)展现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图景。

这种对现代主义的技巧的借鉴尤其体现在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上。

但与乔伊斯等意识流小说家集中探索非理性的潜意识相比,索尔•贝娄小说中的表现的往往是人物的理性意识,意识流手法也往往是刻画人物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构成了所谓“心理现实主义”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3)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生活是索尔•贝娄始终关注的重要领域。

4)“贝娄式风格S即一种具有自我嘲讽的喜剧风格。

薄平:

老师:

您好!

期末考试内容,不会超岀“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的范圉吧?

程陵:

《作品选》是辅助教材,考试的依据是主教材《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指导书》也可参考。

主要的复习内容在《期末复习小册子》中都有体现。

薄平:

老师:

经您点拨,明白啦!

考试的依据是主教材《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主要的复习内容在《期末复习小册子》中,谢谢!

省去了一部分精力。

薄平:

老师:

期末复习,应该重点阅读那些作家的作品?

程陵:

看一看《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就可以了,如杲有作品分析题,会在考卷上附作品的。

程陵:

大家好!

现在开始本学期20世纪外国文学期末复习。

欢迎大家提问!

薄平:

程老师:

您好!

请问,第七章和第八章的重点是那些?

谢谢!

程陵:

第7章的主耍问题

1、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及后现代主义写作的主要特征

2、“元叙述”或“元小说”

3、博尔赫斯的主要作品

4、卡尔维诺的主要作品

5、《我们的祖先》的童话和寓言特征

6、《寒冬夜行人》的创作特点(结构、时间零)

第X章的主要问题

1、欧美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作家作品

2、20世纪俄罗斯及前苏联的现实主义小说重要作家作品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

4、2()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5、帕斯捷尔纳克的主要作品

6、《日瓦戈医生》中的主要问题

7、索尔•贝娄的主耍作品

8、索尔•贝娄的现实主义成就

程陵:

今天的复习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利用好最后的时间抓紧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