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393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docx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

防城港-节日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居住在防城港市万尾、巫头、山心三岛的京族,世代沐浴着南海波涛的洗礼,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最隆重的节日就是哈节(也叫唱哈节),在京族语言中,哈有唱歌和吃的意思,因此人们就在哈节进行祭祀神灵祖先、唱哈跳舞和品尝风味食品等活动,历时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

京族唱哈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仙女来到京族渔村,不但传歌授舞,还施展妙手回春之术治病救人,送医赠药,深受京族人民的爱戴,后人便建起一座哈亭,每年一次在哈亭里以唱歌的形式来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京族的传统节日哈节。

中越边境旅游节每年10月月28日至30日在中越边境防城港东兴市举办的中越边境旅游节,由中越两国共同举办,节日期间推出中越两国青年在中越边界北仑河上对歌和文艺演出以及越南风情游等,集中体现了防城港市上山下海又出国的边境旅游特色。

钦州-节日跳岭头节每年中秋节前后十天钦州一带壮族、汉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

多在中秋节前后十余天内举行,个别地方在农历三月或十月间,因其活动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

节日期间有祭祀祖先、跳师公戏、武术表演等节目,热闹非凡,是当地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活动。

国际海豚旅游节每年10月国庆期间国际海豚旅游节主要在风光旖旎的三娘湾景区进行,这里聚集了大量珍稀的中华白海豚,旅游节期间开展出海觅海豚、海豚奇观抢拍、婴儿沙滩爬行比赛、海钓比赛、花灯展、沙滩自行车比赛、果汁竞赛等旅游活动,是钦州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节日之一。

贵港-节日荔枝节荔枝成熟时节荔枝之乡麻垌每年荔枝成熟时节,亲戚朋友登门祝贺,主人以荔枝款待,客归,主人又以荔枝馈赠。

近年,市政府也举办过荔枝节,在市区的街道旁设有摆放荔枝的一个个棚子,可以免费品尝和购买。

鱼花节农历三月二十日、七月二十日石咀镇的必岭、平安等村,一年两次。

据说当地人因得李五公教会养鱼花(鱼苗)而致富,所以建庙奉五公为鱼花神,每年渔讯期前的农历三月二十日备酒肉祭拜,并于庙前搭棚唱戏,祈祷鱼花丰收,用鱼花宴款待宾客。

农历七月二十日渔讯期结束,再拜鱼花神。

南宁-节日南宁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场面最为隆重的节庆首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而其他的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以农历计算,每个月都有一至几个不等。

全国性的节日在南宁也有她们自己特殊的意义和庆祝方法;还有好多节日活动是只有在当地才能见到的(如:

同顶、爬坡杆、寻耍乐、抛绣球、冬泳邕江、打磨秋、蹦蹦跳跳抢糍粑、上刀山下火海、狮子上金山、踩高跷踢足球、赛龙舟、板鞋舞、抢花炮)。

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每年10月底-11月上旬举办地:

南宁市区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活动介绍:

从1993年起,广西在三月三歌节的基础上,每年在首府南宁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邀国内外艺术家和各界人士在南宁相会,同台竞技,倾心交流,成为南宁乃至广西地区最富盛名的活动之一。

艺术节期间还举办南宁国际美食节、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各类大型文艺演出、时装表演、招商引资会议等活动。

艺术表演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大型广西民族歌舞《美丽壮锦》,以优美的舞蹈、嘹亮的山歌、悠扬的配乐和新颖的造型讲述了壮族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和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南宁民歌表演的王牌。

交通:

民族大道与竹溪路交汇处,乘坐8路、12路、23路、205路和215路公交车均可达。

传统节日一览表:

一月:

春节、宾阳炮龙节。

二月:

春社节。

在二月初二那天,县郊的农民杀鸡鸭过节,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村平安。

三月:

壮族民歌节。

(三月三歌圩)四月:

糍粑节、牛魂节。

五月:

端午节。

(五月初五)人们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叫凉粽。

还有在邕江举行龙舟竞赛,分男女组对阵,观者如潮,胜者则得到一头烤猪的奖赏。

六月:

新节。

(六月初六)乡间各家各户用新米做米粉、煮饭,叫吃新。

亦有叫六月六,晒红绿晒衣节的,时已大热天气,人们把冬衣翻晒,以备收藏。

七月:

中元节。

(七月十四)县郊乡村杀鸡鸭过节,用纸制成钱物、冥府用品,祭送祖先。

八月:

中秋节。

(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买了水果、月饼,在明月下团聚,品茗水果茶点,共同观灯赏月。

九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那天,南宁有重阳登高的习俗。

《邕宁县志.风俗》载:

重阳节,佩茱萸,饮萄酒,登高放纸,以祛灾。

十月:

寒衣节。

(十月初十)乡下有些地方杀鸡鸭,备酒肉,制作冥衣,在祖先前祭祀焚化,叫送寒衣。

十一月:

冬至节。

这是南宁普遍过的节日,有冬大过年之说。

各家做汤圆,包肉粽,备酒菜,举家欢饮。

十二月:

王节。

(十二月二十三)乡村各家打扫一年积下的灰尘,并备酒肉祭送五爷。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之夜,各家各户包粽子,做粉利,蒸年粽,尽情畅饮,通霄达旦,故称守岁。

贺州-节日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是贺州市瑶族的盛大节日。

这一天,人口众多的瑶寨要举行斗牛赛。

晚上,举行坐歌堂,男女青年围着篝火纵情歌唱。

节日到来之前,各家各户都要请远近亲友来做客。

节日之夜,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对唱情歌,通宵达旦。

最有特色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盘王节,可以欣赏到蝴蝶歌、芦笛长鼓舞等精彩表演。

花炮节正月(也有三月、五月或八月)是贺州市壮族的盛大节日,一般都在会期(庙会)举行。

每当炮期来临,人们都赶制灯笼,备好龙狮、八音、花桥、大龙香烛等。

庙会当天,狮队舞狮,乐队齐奏,锣鼓喧天,十分热闹。

抢花炮开始,随着三声炮响,抢夺者拼命争夺,抢到花炮者到炮神前叩头,就为胜者。

接着舞狮、奏炮把炮神送往获炮者家。

一年后又将炮送还庙会,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节日还是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富阳街灯节正月初十至十五是富川县城的传统元宵灯节。

灯节历时六天,初十为上灯节,十五为下灯节。

各街的灯楼明灯高照,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黄龙、青龙、白龙等舞龙队出动,在灯楼前舞拜。

全县男女老少云集县城,赏灯观龙,对歌看戏。

开春节农历二月初二贺州市本地人以农历二月初二为开春节。

这天,各家各户备筵席,招待前来越食越旺的客人。

以黄田镇最为热闹,节日当天,全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有舞狮、舞龙、跳舞、唱戏、抢花炮,文艺**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家家宾客盈门,酒席丰盛。

浮山歌节五月十九日每年五月十九日,浮山都举行盛大歌节,又谓陈王祠诞。

湘、粤、桂三省区民族歌手,四乡父老乡亲,纷纷前来聚会,对歌唱戏,敬神拜佛,祈求吉样。

浮山上下人山人海,鞭炮齐鸣,歌声如潮。

牛王节农历四月初八俗称牛王诞,人们用各种不同形式庆贺牛的生日,各家各户打扫牛栏,在牛栏门头插枫香,在牛栏门口祭牛王,煮糯米饭喂牛,这一天让牛休息。

柳州-节日桂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一年四季都有节日,去那里旅游,如果有缘碰上一次,也就无憾了。

歌圩节三月初三每逢三月三,壮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活动,在这一天,男女青年要对歌终日,所以又称为歌节。

柳州是壮族人民具有传奇色彩的歌手刘三姐的故乡,这里的壮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是能歌善舞的好手。

歌圩那天,大伯、大嫂们提着事先准备好的五色饭和彩蛋,青年男女们则都打扮得很漂亮,姑娘们还要带着绣球,涌向歌圩地点,鱼峰山下是一个主要的歌圩。

歌圩的高潮是擂台赛,歌台设在山脚下的几棵大榕树下,歌手们相继上台献艺。

有老歌手,也有初登歌台的新秀;人们歌唱着新生活,歌唱着甜蜜的爱。

百色-节日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节:

每年三、四月举办地:

田阳县县城及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区(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活动介绍:

田阳县是布洛陀壮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敢壮山歌圩是广西最古老、最大的歌圩,千百年来长盛不衰。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田阳周边县、市及海内外的壮族同胞十余万人自发来到敢壮山,唱山歌、纪念布洛陀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如今,在田阳县境内每年三、四月都会举行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节日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盛会注重文化、艺术、体育、商品、信息、科技交流。

期间会有壮民族原生态歌舞和民间竞技表演、原汁原味壮族山歌大比拼、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示及针对当地特色产品开展的商贸活动等。

跳坡节:

每年农历初四至十五举办地:

在隆林境内,长发乡的有东王、干坝、长发,德峨的小德峨、弄杂、水落洞、大水井、隆或乡的有淦塘等皆为传统的跳坡场举办地:

在隆林境内,长发乡的有东王、干坝、长发,德峨的小德峨、弄杂、水落洞、大水井、隆或乡的有淦塘等皆为传统的跳坡场活动介绍:

苗族的跳坡节源远流长。

跳坡苗语称勾到,为玩坡、耍坡之意;也有斗更之称,其意为围着坡杆转。

每到农历初四至十五,苗族人民都会盛装打扮,技艺高超的小伙子在爬杆和芦笙舞的赛场上一争高下,更多的年轻人则是会通过这个机会向心爱的人传情答意,喜结良缘。

阳朔-节日阳朔社日:

农历二、八月间举办地:

阳朔各乡、镇活动介绍:

社,是供祀社王菩萨的节日,在阳朔老百姓的心目中比一般节日都重视。

阳朔过二月社、八月社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阳朔社日其实是十友男人大聚会,名目叫做吃社。

这是一种民间互帮互助的结社组织,是阳朔农村千百年沿袭而来的好传统。

在村里,只要参加了十友社,那家的老人过世后,一切后事有人帮忙到底,从入殓、报客、办夕,到入土圈坟,一切都做得妥善完满。

如今农村又新兴了一些红白理事会,比十友结社的功能多了一些,但十友社仍然存在,并且继续发挥作用。

福利五月八节:

农历五月初八举办地:

福利镇活动介绍:

这是阳朔县福利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祀活动。

这天,圩上各户扎起三尺六寸高的立式彩灯到镇上公公、婆婆庙前燃放,然后祭祀两庙中的一百余尊菩萨并将其抬、抱到大街上**。

过去认为祭祀公公、婆婆庙可多子多福、国泰民安。

活动中,谁来组织,抬、抱菩萨**的是什么人,都有具体的规定。

随队**的有文艺、体育队伍,舞狮、耍牌灯、踩高跷、八仙纸扎等。

**完毕后则是民间文艺表演、体育活动。

会期一般为时五至十天。

节日期间(当地人称赶会期),家家都要用精肉做馅的三酿,即茄子酿、辣椒酿、苦瓜酿酿作自家主菜,款待宾客。

壮族会山歌:

农历八月十五举办地:

月亮山活动介绍:

每年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当空,一片银辉,在所有的壮族村寨,到处都能听到笛声悠扬、山歌如潮。

会山歌多数是以村以寨为单位,青年男女三五成群,扎成一堆,首先是用木叶吹奏,投石探路,按壮族山歌的调律,一曲又一曲地不断演奏,目的是寻找合适的对歌者,并达成彼此间的默契。

找到对手后,即刻以歌代言,传情表意。

许多的壮族男女青年都是通过会歌的形式,培养感情,成为恋人和夫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每年中秋节之夜,高田镇、普益乡的壮族青年把会山歌的地点转移到著名风景点月亮山下,吸引了全县以及邻县到那里会山歌。

每年的参加者都都达到一二万人,成为有名的民间山歌会场。

中秋之夜成了阳朔州一大景观。

阳朔渔火节:

每年十月间举办地:

漓江边上活动介绍:

漓江,江水清澈,游鱼可数,是以叼鱼为食的鸬鹚鸟的天堂,鸬鹚捕鱼是阳朔民间传统的夜间捕鱼方式。

节日当天,渔民划排于江中,引鱼汇聚,放下丝网将其围住,继而放下鸬鹚,渔夫在排上蹬排呼喊,并以浆击水,鸬鹚在水中箭一般穿梭,叼上鱼儿就露出水面引颈而吞(颈子被绳索套住,鱼儿吞不下),渔夫伸竹篙把鸬鹚挑上竹排,把鱼儿挤吐进鱼篓。

这种围渔一般是群体出现,少则八九张竹排,数十只鸬鹚,多则几十张竹排,成百只鸬鹚。

这时竹排在江上游弋,江面灯火辉煌,水下波光形成游龙晃柱,夜空回荡着人声拍水声,很是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