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427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三.docx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三

“计算机应用技能强化培训”

讲义(三)

主讲人:

邱军

目录

1服务器阵列配置、操作系统安装3

1.1WindowsServer2003概述3

1.2系统和硬件设备要求3

1.3安装方式3

1.4WindowsServer2003安装前的注意事项4

1.4.1选择升级或全新安装4

1.4.2选择许可证方式4

1.4.3是否使用多重引导4

1.4.4文件系统的选择4

1.4.5硬盘分区的规划5

1.5安装WindowsServer2003中文版5

1.6Windowssever2003基本设置17

1.7服务器阵列配置18

1.7.1磁盘阵列实现方式18

1.7.2常用磁盘阵列技术18

1.7.3磁盘阵列配置实例21

1服务器阵列配置、操作系统安装

1.1WindowsServer2003概述

WindowsServer2003是微软公司在Windows2000系列的基础上改进推出,它集成了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环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便捷的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TCO(总体拥有成本)。

WindowsServer2003家族的版本介绍:

●WindowsServer2003标准版

●WindowsServer2003企业版

●WindowsServer2003数据中心版

●WindowsServer2003Web版

1.2系统和硬件设备要求

●建议使用最小速度为550MHz

●每台计算机最多支持8个处理器

●建议最少256MBRAM

●需要的最少空间大约为2GB

1.3安装方式

●光盘安装:

系统应具有CD-ROM或DVD驱动器,高密度3.5英寸磁盘驱动器。

如果计算机支持从CD-ROM启动时,则可直接从光盘启动并安装操作系统。

●网络安装:

从网络安装系统需要一块或几块与WindowsServer2003兼容的网卡,并将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线连在网络上,为安装程序文件提供网络访问的服务器。

1.4WindowsServer2003安装前的注意事项

1.4.1选择升级或全新安装

(1)升级

升级可简化配置,并且现有的用户、设置、组、权利和权限保留下来,当然也不需要重新安装文件和应用程序。

升级前建议备份硬盘数据。

(2)全新安装

如果打算进行全新安装,考虑要安装到的磁盘分区是否包含想保留的应用程序,必要时对这些应用程序进行备份,在安装完WindowsServer2003之后,再重新安装它们。

1.4.2选择许可证方式

●“每客户”模式:

对每台要求访问Server2003服务器的计算机都要求有自己的客户端访问许可证(CAL)。

授权方式是针对计算机而不是针对登录的用户。

●“每服务器”模式:

对每一个与服务器的并发连接都需要一个单独的CAL。

即这台Windows2003服务器支持固定数量的连接。

授权方式同样是针对计算机而不是针对登录的用户与服务器的连接数。

1.4.3是否使用多重引导

●计算机可以被设置多重引导,即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可以和WindowsServer2003实现多重启动的操作系统:

WindowsNT4.0、Windows95或Windows98、Windows2000或WindowsXP、多个WindowsServer2003

1.4.4文件系统的选择

●NTFS——建议为Windows2000Server计算机的磁盘分区选择NTFS文件系统

●如果需要让计算机有时运行早期的操作系统,有时运行Windows2000/XP或者Windows2003,则需要将FAT或FAT32分区作为硬盘上的主(或启动)分区

1.4.5硬盘分区的规划

若执行全新安装,需要在运行安装程序之前,规划磁盘分区。

磁盘分区是一种划分物理磁盘的方式,以便每个部分都能够作为一个单独的单元使用。

当在磁盘上创建分区时,可以将磁盘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区域,并可以用FAT或NTFS文件系统格式化分区。

主分区(或称为系统分区)是安装加载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3)时所需文件的分区。

1.5安装WindowsServer2003中文版

光盘自启动后,将出现如下图安装界面

这一步有三个选项“1、要开始安装Windows2000,请按ENTER;2、要修复Windows2000中文版的安装,请按R;3、要停止安装Windows2000并退出安装程序,请按F3”在这里我们选第一项按“Enter”键回车,出现下图所示。

许可协议,这里没有选择的余地,按“F8”。

这里用“向下或向上”箭头键选择安装系统所用的分区,选择好分区后按“Enter”键回车,安装程序将检查所选分区,如果这个分区己经安装了另一个系统会出现下图。

要使用所选的分区安装,按“C”键。

这里对所选分区可以进行格式化,从而转换文件系统格式,或保存现有文件系统,有多种选择的余地,但要注意的是NTFS格式可节约磁盘空间提高安全性和减小磁盘碎片,但同时存在很多OS下看不到NTFS格式的分区(既然是Server,强烈推荐选择NTFS),在这里选“用FAT文件系统格式化磁盘分区”,按“Enter”键。

格式化所选分区C盘的警告,按F键将准备格式化C盘。

由于所选分区C的空间大于2048M(即2G),FAT文件系统不支持大于2048M的磁盘分区,所以安装程序会用FAT32文件系统格式对C盘进行格式化,按“Enter”键回车。

只有用光盘启动或安装启动软盘启动Windows2000安装程序,才能在安装过程中提供格式化分区选项;如果用MS-DOS启动盘启动进入DOS下,运行i386winnt进行安装Windows2000时,没有格式化分区选项。

格式化C分区完成后,安装程序开始从光盘中复制文件。

复制完文件后,复制完文件后系统将会自动在15秒后重新启动,这时要注意了,请在系统重启时将硬盘设为第一启动盘或者临时取出安装光盘启动后再放入,使系统不至于进入死循环又重新启动安装程序。

重新启动后,首次出现Windows2000Server启动画面。

启动后开始检测设备和安装设备,其间会黑屏二次,这是正常的,完成后出现如下图所示。

区域和语言设置选用默认值就可以了,直接点“下一步”按钮。

这里任意输入你想好的姓名和单位,点“下一步”按钮。

输入产品密钥(安装序列号),点“下一步”按钮。

在这里你可以根据需要任选一项,想配置成服务器选第一项,配置成工作站选第二项(同Windows2003一样),选择后按“下一步”。

计算机名称自己任意输入默认作为服务器名,输入两次系统管理员密码,请记住这个密码,登陆时用。

出现组件选项,根据需要选择,亦可以在安装完成后可在添加/删除里更改,点“下一步”继续。

日期和时间设置,点“下一步”,接着开始安装网络。

网络设置选“典型”即可,点“下一步”。

点“下一步”,开始安装组件、保存设置、删除用过的临时文件。

点击“完成”按钮完成全部安装过程,系统重新启动。

按Ctrl+Alt+Delete组合键启动系统。

输入你安装时设置的密码。

如果你不想配置你的服务器,可以以后再配置,直接点“下一步”,将出现桌面。

将“启动时显示该屏幕”前面的勾取消,下次启动就不会出现该窗口了,直接关闭窗口。

Windowssever2000启动成功。

1.6Windowssever2003基本设置

●安装完成后,接着要检查设备驱动程序是否已经全部安装;

●设置网络连接,上网更新系统;

●安装软件;

●优化和用Ghost备份系统。

1.7服务器阵列配置

1.7.1磁盘阵列实现方式

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

如微软的WindowsNT/2000Server/Server2003和Novell的Net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NT/2000Server/Server2003可以提供RAID0、RAID1、RAID5;NetWare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1功能。

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幅还比较大,达30%左右。

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

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

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

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

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如Intel的I960芯片,HPT370A/372、SiliconImageSIL3112A等,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

这样一来,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磁盘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

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1.7.2常用磁盘阵列技术

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0、RAID1、RAID0+1和RAID5。

RAID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适用于音、视频信号存储、临时文件的转储等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应用。

但由于没有数据冗余,其安全性大大降低,构成阵列的任何一块硬盘的损坏都将带来灾难性的数据损失。

这种方式其实没有冗余功能,没有安全保护,只是提高了磁盘读写性能和整个服务器的磁盘容量。

一般只适用磁盘数较少、磁盘容易比较紧缺的应用环境中。

如图所示:

系统向RAID0系统(四个磁盘组成)发出的I/O数据请求被转化为4项操作,其中的每一项操作都对应于一块物理硬盘。

通过建立RAID0,原先顺序的数据请求被分散到四块硬盘中同时执行。

从理论上讲,四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间内磁盘读写速度提升了4倍。

但由于总线带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提升速率会低于理论值。

但是,大量数据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比较,性能必然大幅提高。

RAID0应用于对读取性能要求较高但所存储的数据为非重要数据的情况下。

RAID1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安全性好,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在数据写入时时间会有影响,但是读的时候没有任何影响)。

因为它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它无法单块硬盘扩展,要扩展,必须同时对镜像的双方进行同容量的扩展。

因为这种冗余方式为了安全起见,实际上只利用了一半的磁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

RAID1应用于对数据保护极为重视的应用。

RAID0+1综合了RAID0和RAID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0,两套完整的RAID0互相镜像。

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

RAID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ID技术。

各块独立硬盘进行条带化分割,相同的条带区进行奇偶校验(异或运算),校验数据平均分布在每块硬盘上。

以n块硬盘构建的RAID5阵列可以有n-1块硬盘的容量,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

任何一块硬盘上的数据丢失,均可以通过校验数据推算出来。

它和RAID3最大的区别在于校验数据是否平均分布到各块硬盘上。

RAID5具有数据安全、读写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但不足之处是如果1块硬盘出现故障以后,整个系统的性能将大大降低。

RAID5可以理解为是RAID0和RAID1的折衷方案。

RAID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RAID1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1高。

RAID5具有和RAID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

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RAID1、RAID0+1、RAID5阵列配合热插拔(也称热可替换)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在线恢复,即当RAID阵列中的任何一块硬盘损坏时,不需要用户关机或停止应用服务,就可以更换故障硬盘,修复系统,恢复数据,对实现高可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1.7.3磁盘阵列配置实例

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的硬盘,因此需要创建成一个一个的被设置为RAID0、1或者5等的逻辑磁盘(也叫容器),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

当然,逻辑磁盘(LogicDrive)、容器(Container)或虚拟磁盘(VirtualDrive)均表示一个意思,只是不同阵列卡厂商的不同叫法。

可参见以下配置的服务器有DellPowerEdge7x0系列和DellPowerEdge1650服务器。

磁盘阵列的配置通常是利用磁盘阵列卡的BIOS工具进行的,也有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配置工具软件去实现对阵列卡的管理,如DellArrayManager。

以下要介绍的是在DELL服务器中如何利用阵列卡的BIOS工具进行磁盘阵列配置的方法。

如果在DELL服务器中采用的是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2、PERC2/SI、PERC3/SI和PERC3/DI),在系统开机自检时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PowerEdgeExpandableRAIDController3/Di,BIOSV2.7-x[Buildxxxx](c)1998-2002Adaptec,Inc.AllRightsReserved.<<

>>>

如果DELL服务器配置的是一块AMI/LSI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2/SC、PERC2/DC、PERC3/SC、PERC3/DC、PERC4/DI和PERC4/DC),则在系统开机自检的时候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PowerEdgeExpandableRAIDControllerBIOSX.XXJun26.2001Copyright(C)AMERICANMEGATRENDSINC.

PressCTRL+MtoRunConfigurationUtilityorPress CTRL+H forWebBios或者

PowerEdgeExpandableRAIDControllerBIOSX.XXFeb03,2003Copyright(C)LSILogicCorp.

PressCTRL+MtoRunConfigurationUtilityorPressCTRL+H forWebBios

下面对以上两种情况分别予以介绍。

 

(1)在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Raid(容器)

在这种阵列卡上创建容器的步骤如下(注意:

请预先备份服务器上的数据,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服务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

第1步,首先当系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如(图1)提示时,同时按下“Ctrl+A”组合键。

进入如(图2)所示的磁盘阵列卡的配置程序界面。

图1

图2

第2步,然后选择“Containerconfigurationutility”,进入如(图3)所示配置界面。

图3

第3步,选择“InitializeDrivers”选项去对新的或是需要重新创建容器的硬盘进行初始化(注意:

初始化硬盘将删去当前硬盘上的所有数据),按回车后进入如(图4)所示界面。

在这个界面中出现了RAID卡的通道和连接到该通道上的硬盘,使用“Insert”键选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盘(具体的使用方法参见界面底部的提示,下同)。

图4

第4步,全部选择完成所需加入阵列的磁盘后,按回车键,系统键弹出如(图5)所示警告提示框。

提示框中提示进行初始化操作将全部删除所选硬盘中的数据,并中断所有正在使用这些硬盘的用户。

图5

第5步,按“Y”键确认即可,进入如(图6)所示配置主菜单(MainMenu)界面。

硬盘初始化后就可以根据您的需要,创建相应阵列级别(RAID1,RAID0等)的容器了。

这里我们以RAID5为例进行说明。

在主菜单界面中选择“Createcontainer”选项。

图6

第6步,按回车键后进入如(图7)所示配置界面,用“insert”键选中需要用于创建Container(容器)的硬盘到右边的列表中去。

然后按回车键。

在弹出来的如(图8)所示配置界面中用回车选择RAID级别,输入Container的卷标和大小。

其它均保持默认不变。

然后在“Done”按钮上单击确认即可。

图7

图8

第7步,这是系统会出现如(图9)所示提示,提示告诉用户当所创建的容器没有被成功完成“Scrub(清除)”之前,这个容器是没有冗余功能的。

图9

第8步,单击回车后返回到如(图6)所示主菜单配置界面,选中“Managecontainers”选项,单击回车后即弹出当前的容器配置状态,如(图10)所示。

选中相应的容器,检查这个容器的“ContainerStatus”选项中的“Scrub”进程百分比。

当它变为“Ok”后,这个新创建的Container便具有了冗余功能。

图10

第9步,容器创建好后,使用“ESC”键退出磁盘阵列配置界面,并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2)在AIM/LSI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LogicalDrive(逻辑磁盘)

注意:

请预先备份服务器上的数据,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整个磁盘阵列配置过程与上面介绍的在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容器的方法类似。

具体如下:

第1步,在开机自检过程中,出现如(图11)所示提示时,按下“Control+M”组合键,进入如(图12)所示的RAID的配置界面。

图11

图12

第2步,按任意键继续,继续进入如(图13)所示管理主菜单(ManagementMenu)配置界面。

选中“Configure”选项,然后按回车键,即弹出下级子菜单,如(图14)所示。

图13

图14

第3步,如果需要重新配置一个RAID,请选中“NewConfiguration”;如果已经存在一个可以使用的逻辑磁盘,请选中“View/AddConfiguration”,并按回车键。

在此,我们以新建磁盘阵列为例进行介绍。

选择“NewConfiguration”选项。

按回车键后,弹出一个小对话框,如(图15)所示。

图15

第4步,选择“YES”项,并按回车键,进入如(图16)所示配置界面。

使用空格键选中准备要创建逻辑磁盘的硬盘,当该逻辑磁盘里最后的一个硬盘被选中后,按回车键。

图16

第5步,如果您的服务器中的阵列卡类型是PERC4DI/DC,此时在回车后,将显示如(图17)所示配置界面,否则请直接第7步。

图17

第6步,按空格键选择阵列跨接信息,例如Span-1(跨接-1),出现在阵列框内。

可以创建多个阵列,然后选择将其跨接。

第7步,按“F10”键配置逻辑磁盘。

选择合适的RAID类型,其余接受默认值。

选中“Accept”,并按回车键确认,即弹出如(图18)所示的最终配置信息提示框。

图18

 第8步,刚创建的逻辑磁盘需要经过初始化才能使用。

按ESC键返回到如(图13)所示的主菜单,选中“Initialize”选项,并按回车键,进入如(图19)所示初始化逻辑磁盘界面。

图19

第9步,选中需要初始化的逻辑磁盘,按空格,弹出一个询问对话框,如(图20)所示。

选中“YES”,并按回车键,弹出初始化进程

图20

 第10步,初始化完成后,按任意键继续,并重启系统,RAID配置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