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609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1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制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本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美国联邦制的创立、联邦制的巩固和两党制,介绍了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联邦制、两党制等多项政治制度,涉及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等多个历史事件。

学生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薄弱,使得高一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但他们性格较为活跃,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

因此宜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讨论,得出结论。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悉美国总统共和制政体确立的基本过程,记忆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在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示范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认识同类历史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能举一反三,顺利解决同类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政治体制和美国内战意义,认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保持国家稳定在中国目前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难点: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教学方法

1、采用师生讲授、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以教师分析为主,辅以师生的交互讨论。

2、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针对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总统布什制定了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但是在9月23日遭众议院否决。

随后美国政府对该方案进行修改,美国国会众议院10月3日以263票对171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金融救援方案。

   

引出问题:

美国是一个实行总统制的国家,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力?

总统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

除了总统制,现在的美国还是一个实行共和制、联邦制、两党制等政治制度的国家,它们是如何确立起来?

这些制度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强大的国家有没有关系?

由此引人新课。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新体制的确立

1、确立的历史背景

(1)1776年《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前提)

【设疑激思】美国独立后,国家是以什么形式组建的?

这种政体可以维持新国家吗?

答案:

松散的州际联盟——邦联制;不能。

(2)、邦联制下的弊端:

【设疑激思】邦联存在什么弊端?

答案:

经济上:

邦联主权独立,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政治上:

邦联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政府来稳定统治,保护国家利益。

【引申推导】新政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维护国家利益与主权。

【设疑激思】从中可以看出新政权面临什么新问题?

答案:

“统一”与“民主”的问题。

也就是说既要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

美国的资产阶级要维护自身统治和利益,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时又必须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即建立共和国。

困难在于,历史上,共和制只存在于小的城邦国家,一旦地域扩展,共和国就演变为帝国,民主就会被专制所取代。

这是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的新问题。

怎样把邦国的主权交给中央,而又能有效地避免因权力集中所造成的独裁或专制呢?

(3)、理论基础:

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

2、确立的历程------1787联邦宪法的制定

(1)1787年5-8月费城制宪会议

(小字)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秘密举行,参加会议的是各州的代表,大都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代表,受过高等教育,并且熟悉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由于利益不同,大小州之间也存在矛盾。

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

作为根本大法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新体制。

【资料卡片】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宪法之父麦迪逊

(2)、1787年宪法

①1787年宪法的原则和内容:

原则

内容

联邦制原则

一个最高行政长官总统

一个全国性的议会

一个最高司法体系

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民主原则

总统、议员由民选产生

【读图解析】

美国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图],表现为:

①总统VS.国会,国会通过的法律须由总统批准方可生效,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就总统否决的法案再次表决,且以2/3以上多数通过的话,法案仍可生效;国会可以弹劾总统。

②总统VS.最高法院,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批准的法令违宪。

③国会VS.最高法院,总统任命的联邦法官必须经过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

分权制衡原则可以有效防止联邦政府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

【设疑激思】

△美国总统奥巴马准备追加拨款用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

他是否需要国会的同意?

为什么?

△如果你是国会议员并反对追加拨款,你可以用什么手段来限制奥巴马?

△如果奥巴马坚持自己的意见,他该用什么手段?

答案:

△需要.因为国会掌握财政权

△可以联合国会三分之二多数议员一起否决总统的提议

△行使总统的否决权

【设疑激思】

美国现任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他是怎么成为美国的大法官的?

答案:

他由乔治·W·布什总统任命,2005年9月29日获美国参议院通过。

②评价1787年美国宪法

积极性:

1它是近代世界的恶第一部成文宪法。

2规定了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③以分权制衡为突出特征的联邦制政府,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

局限性:

1保留了奴隶制。

②种族歧视:

没有给黑人、印第安人与白人同等的民主权利。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新体制的维护与巩固

1、联邦制的基本特点(原则):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设疑激思】

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联邦制的巩固

⑴美国内战

原因:

主观原因:

州权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根本原因:

南北经济冲突激化,焦点在于奴隶制的存废

⑵第13、14条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三、两党制————新体制的发展

1、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和“驴象大战”的由来

萌芽:

联邦成立之初

形成:

民主党于1828年成立;共和党于1854年成立。

发展:

民主党-----南方的种植园主;多数妇女、少数民族、低收阶层以及老年人

的支持。

共和党-----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男人、白人、高收入阶层以及年

轻人的支持。

【读图解析】

1874年,漫画家汤姆斯.纳斯特作的漫画

答案:

寓意是美国由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这两个政党一上一下轮流执政。

2、两党制的特点

⑴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⑶美国的政治选举(总统选举、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都受两党控制。

3、两党制的评价:

消极作用

⑴其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

⑵以大财团为政治背景,不可避免地出现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

积极作用

⑴可以互相监督,一定程度上限制当权的政党滥用权力;

⑵两党制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⑶人民群众可以借两党的斗争实现一定的民主权利。

板书与总结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新体制的确立

1、确立的历史背景

(1)1776年《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前提)

(2)、邦联制下的弊端:

(3)、理论基础:

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2、确立的历程------1787联邦宪法的制定

(1)1787年5-8月费城制宪会议

(2)、1787年宪法

①1787年宪法的原则和内容:

②评价1787年美国宪法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新体制的维护与巩固

1、联邦制的基本特点(原则):

2、联邦制的巩固

(1)美国内战

(2)第13、14条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三、两党制————新体制的发展

1、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和“驴象大战”的由来

2、两党制的特点

3、两党制的评价

课堂练习

项目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

基础

 资产阶级代议制

性质

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不同点

国家

元首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选民间接选举

世袭

有无任期

任期四年

终身制

有无实权

 掌握国家的实权

统而不治,仪式性

政府首脑及政府产生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政府产生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议会、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独立

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1岳麓版必修1

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悉美国总统制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过程,记忆美国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在分权制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结合美国大选的时事让学生了解美国政治制度,通过比较的方法,明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其历史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认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对于社会正常运行所起到的保障作用。

知识结构: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背景:

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

制定: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原则:

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发展:

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

二、联邦制的巩固

1.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教学策略:

导入:

结合正在进行的美国大选,引出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即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是民主选举产生,政府的权力实行三权分力的权力制衡。

让学生在了解美国的基本国情(独立时间,国庆日,国旗,国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美国的政体。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理论来源: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他明确指出: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时,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掌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讼争权,则一切都完了。

美国建国之初是邦联制,即所谓“合众国”,这种制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于是制定统一宪法势在必行。

 

2、制定:

三个原则:

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总统——行政权

议会——立法权

法院——司法权

详细学习书中三权分立的图表,总统受到国会和法院的监督,最典型的事件是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和克林顿的“白水门事件”。

展示材料:

美国的第三十七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因“水门事件”,受到国会弹劾,于1974年8月8日被迫宣布辞职。

所谓“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在华盛顿水门公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查获的窃听事件。

当时(6月17日凌晨2点30分)有5人被捕,他们带着手套、电筒、复杂的偷听工具和电子窃听器。

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尼克松吩咐查尔斯·科尔森去搞民主党全委会总部主要负责人拉里·奥布赖恩的情报。

可是,由于民主党对此早有提防,而中央情报局又自始至终监视着窃听者的行踪,所以窃听者的一切努力都败露了。

    1974年7月8日,最高法院以八票对零票通过了对尼克松不利的裁决。

与此同时,报纸社论发出要他辞职的舆论,国会也不停地呼吁,要对他进行弹劾。

 

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在于人权问题,黑人、印第安人、妇女的选举权受到限制,后来不断提出宪法修正案。

展示材料:

1957年,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刚刚宣布解除种族隔离,黑人女学生多罗茜·考茨和其他八名同学考入当地中学,但是遇到种种阻挠,结果,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1000名空降兵到该地护送这九名黑人学生入学。

但是,军队能压服暴徒,却压服不了根深蒂固的腐朽观念。

这幅作品中,一群男生在黑人学生后面出洋相,校方的两个护送人,神态也截然不同。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美国内战:

主要从文学作品《乱世佳人》引出南北战争,说明美国内战是中央与地方分裂势力的一场战斗。

2、宪法第14条修正案。

 

三、两党制

从当前美国总统选举的实景,指出国会与选举成为两党对垒的战场。

 

知识链接:

美国大选知识:

竞选总统的条件

美国宪法规定,年龄高于35岁,在美国出生并居住14年以上的美国公民都可以竞选总统。

选举人法

美国大选不是直选(即直接选举),而是间接选举。

全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基本按照人口比例分配选举人票(目前是538张),谁在哪个州赢得简单多数选票就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

最后,获得半数选举人票(目前是270张)就当选总统。

 

为避免政治分赃,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政府管理日趋科学化、合理化,结合我国现在的一些制度弊病,我们应当不断完善自己。

 

四、探究:

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老师用投影仪打出一个比较表

项目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是谁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是谁

政府如何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

其次进一步对比两者的异同,并指出利弊:

1、美国: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可以否决立法权;n英国:

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是政府首脑,首相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

有何利弊?

——美国总统与议会分权,有利于权力制衡,但总统权力过大了,双方如果产生矛盾则容易造成政府瘫痪;英国首相提出的议案议会一般都能通过,权力比较集中。

 

2、美国:

政府行政人员——总统召集专门人士组成政府内阁,不属于任何党派,不能同时担任议员。

英国:

政府行政人员——首相出自内阁,内阁又是议会中多数党选出来的,议员又是由各选区选出来的。

要做内阁成员首先必需是议员。

有何利弊?

——美国内阁成员是专门人士,不受党派限制,不能以权为党派谋利,英国首相、内阁与议会多数党权力过度集中。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

有口才的人选举时便选中了,而有才能而讷于口才的人就没有人去物色他了,委任方式又容易任人唯亲,孙中山认为要结合中国的考试和监察制度,建立五权分立 

3、美国:

总统与议会关系——议会有立法权,可以弹劾总统,参议院有权审核下议院通过的法律,总统可以行使否决立法权。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衡。

英国:

首相与议会关系——下议院可以牵制首相,下议院投不信任票时可解散内阁,重组政府。

上议院无实权,只作一些“橡皮图章”。

首相、内阁与下议院的多数成员一般是同一党派成。

举例: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便是由于保守党不团结,政策得不到下议院支持,被解散了内阁下了台。

 

4、美国:

总统有直接决策权,对突发事件可以单独决策;英国:

在许多国策上要层层审批。

利弊:

美国总统可以直接处理紧急事务,如911事件,珍珠港事件;而英国则效率低,如二战期间张伯伦处理不得力。

 

小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王权妥协的产物,符合英国发展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崭新的国度,在联邦制基础上建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也符合美国的历史条件。

课后练习 

解析与探究概要

1.反映了美国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的政体特点。

英国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而美国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英国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而美国总统收到议会的制约。

2.两党制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强化了竞争,迫使两党不断调整对策适应民众与社会需求;同时也迫使其不断选出杰出人才,从而推动政治的清明、有效。

但两党制也不可避免造成两党竞争、互相诽谤等弊端。

自我测评解答

1.松散的州际联盟无法适应美国对内对外发展需要的情况下,美国开国元勋们采纳了元首制。

2.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和制衡原则是指把政治权力进行分割同时使相对独立的各部分又互相制约的一种形式。

3.相同:

都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最高长官

异:

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而美国总统则掌握行政权并制约议会和最高法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