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753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docx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

医师节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篇

【篇一】

xx,男,38岁,中专文化,中共党员,于2000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农村医疗卫生防保战线上工作了18年的乡村医生,现任关阳司村卫生所所长。

十多年来,我个人抱着为民服务的精神,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保护神。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全力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经常就是刚刚忙完躺下休息就要出去就诊,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

每天就诊几十个病人是家常便饭。

几乎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也没有过一个节假日。

尤其是09年以后随着国家新医改的逐步开展,工作任务增加,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人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5300多人的《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5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人建立了“晴雨表”。

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小道,对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到了如指掌,清清楚楚。

今年春节的一天,也是忙了一天刚准备休息,已经半夜12点多了一个电话打来说是东北山上李姓大爷的肺气肿又犯病了,老人家咳嗽不止呼吸困难,我没有一丝犹豫立马备好医药往李大爷家赶,经过我的及时治疗,李大爷脸色渐渐好转起来。

我看到他家里只有自己一个老人和一个上高中的孙子在家,才了解到李大爷家儿子和闺女因为各种原因春节都没有回家,只有孙子放假在家陪着他。

老人家生活非常困难,平常一日三餐根本吃不好,第二天我立马买了些过冬的蔬菜和粮食,也给备好了几个疗程的药,并嘱咐他应该如何养病和饮食,连续一周亲自上门去治疗诊查。

在我的照顾下,老人家也舒心的度过了春节。

后来老人儿子和闺女特意买了礼品来感谢我,我坚决不收他们的任何礼品。

我说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我的天职,我的病人能康复就是给我最大的认可,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居民医保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我始终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保率,关阳司村民参保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及时上报,做到无漏登、无错登,建证、建卡率达到100%;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进站接种,接种后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接种情况,在我的努力下,村儿童接种率超过98%以上,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确保不发生一例病例。

多年从医历程和自我学习进修累积的大量实用经验,让我具有了高超过硬的医术,和当地村民关系非常密切,村民遇到疑难杂症,小儿老人身体不适,跌打损伤,多年慢性病等比较棘手的症状也会第一时间来看病。

很多村医看不了的症状也会及时到我这里来求方找法。

工作多年我始终把爱和感恩当做行医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

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热爱的事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健康的工作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严守职业道德,思想积极进步,工作认真负责,力求技术精益求精,深得同行和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好评。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自己以严格要求自己,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品质。

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立足农村,为一方村民保护健康是我的最大心愿。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从医18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

加上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尊敬。

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多年来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卫生服务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医生,我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

用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我们的中国梦保驾护航,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无私奉献一生,做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篇三】

身着白大褂,背着一个简单的医药箱,一年四季行在村道上,这是高店镇金川村乡村医生xx的工作日常。

1988年至今,xx一直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

从医以来,xx用心守护着金川村群众的健康,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医疗纠纷。

2018年,他被评为翠屏区“最美乡村医生”。

“我岳父家世代行医,看到他们救死扶伤,我觉得这份职业很高尚,于是在凉姜卫生院学习后,又跟着岳父和哥哥学,1988年考取证书后就开始正式行医了。

”xx回忆道,“能够为病人减轻痛苦,我感到很幸福。

乡村行医条件艰苦,爬坡上坎是常事,但金川村11.2公里的村路,xx一走就是30年。

敬业奉献、妙手仁心,xx在日常行医中,和村民结下了深厚感情。

他从不收取病人的出诊费,即使是半夜出诊。

经济条件困难的五保户,他还经常直接免费治疗,或者让他们赊欠医疗费、待条件好转后再偿还。

恪守医德是xx行医生涯的准则。

每次诊治患者,他都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出最佳治疗方案,能够通过口服药治愈的,绝不让患者打针输液;能够在卫生室治愈的,绝不让患者住院。

他还经常骑着摩托车到村民家里回访,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输液,量血压,陪他们聊天。

2003年,”非典”肆虐之际,金川村外出人员大多返乡,作为一名乡村医生,xx不计个人安危,每日给30多名返乡人员、180多名基点校学生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一直坚守岗位,保障全村人健康。

因着这份付出,他被评为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员会、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

行医生涯中,xx已数不清救治了多少人,但有位90岁的病人给他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老人得了严重的病,在家里已经晕过去了两次,家属都准备为他办后事了。

后来他们找到我,我诊断后发现老人是得了肺炎,我为她输了一个星期液后就好转了。

如今老人健健康康,已经101岁了,这是我行医以来最高兴的事。

xx无时不关注村民健康,除了日常行医,他还利用时间为全村1462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提供上门随访服务,为了关心老人身体健康,每年都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人建立了“晴雨表”。

古人说:

医者仁术。

意思是说:

行医者要具有很好的仁德之心,怀着仁德之心去医治他人,xx就是怀着仁德之心为病患者服务的,他把乡邻当亲人,对病人的苦痛感同身受,用心守护村民健康。

他以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无私奉献。

【篇四】

xx,男,汉族,1977年2月出生,xx市中医药职工中专毕业,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任xx区册山街道房沙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

1998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20多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多年来,一直并评为xx区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xx虽然是一名乡村医生,但是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经常性自费参加国内优秀医学专家老师的授课和上级医院的进修培训,并先后取得了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医学技术也更加精湛。

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里都能得到解决,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xx医术高、服务好、收费低,房沙沟村卫生室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附近四邻八乡的患者慕名而来,每天的门诊量达到二百多人次。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

从医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

近20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最挂心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

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上级医院。

2016年5月份,村民房树同因胸闷心慌活动后加重十余天就诊,来就诊前其已经诊断为支气管炎输液,并在他处治疗了很多天,结合病人症状和体征,初步诊断为肺栓塞,由于当时卫生室医疗设备有限,加上病人情况比较危急,xx不顾一天的疲倦,当即亲自将病人送至xx市人民医院,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病人成功溶栓,转危为安,他悬着的一颗心安然放下,默默地离开卫生院,回到家已是凌晨3点多。

还有本村贫困户房万三,因年龄大,自己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老伴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儿子又因车祸死亡,留下两个年幼的孙子,家庭十分困难,xx就主动上门了解病情,为他免费治疗、测血压、查心率、测血糖,为他们送医送药,还给孩子们买了新衣服,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2017年年初,xx发现村里的环卫工人都是年龄偏大的老年人,但是有了这群环卫工人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这么干净,整洁。

他就想能不能为这群可爱的人做点什么,干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临近几个村的环卫工人免费查体,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看着一个个环卫工人脸上的微笑,我心里格外的欣慰。

于是,我们于2017年底,又配合册山卫生院开展了“关爱女性,关心乳房健康”免费查体义诊活动,为广大妇女免费乳房彩超检查,心电图,妇科常规检查。

活动很成功,也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这些年来,xx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本着先为患者解除病痛为主,经常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多年来,为贫困家庭患者和孤寡老人减免医疗费用六万多元。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

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我冲锋在前,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房沙沟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

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实行微机操作,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则大幅度地降低。

但是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常宣传医改政策,自己自学电脑操作、医改系统。

在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的同时。

xx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要承担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等公共卫生工作。

尽管工作量很大,都尽责尽职的完成,不弄虚作假,超额完成每项工作,每次考核,成绩优秀。

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为全村2216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尤其为本村350名老人,242例高血压病人,106名糖尿病病人,22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纳入慢病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为了关心老人身体健康,每年都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人建立了“晴雨表”。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xx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

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我们的中国梦保驾护航,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篇五】

在xx庆阳环县与xx定边县毗邻的北部山区崎岖的山路上,经常可见到一位身穿白大褂、背着医药箱奔走在村民家中,他就是环县耿湾乡潘掌村乡村医生南宗亮。

今年45岁的南宗亮,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当文书6年。

那几年,南宗亮被村里缺医少药的现状所困惑,由于村里无医生,村民有了急病,得翻几座大山,跑七八十公里山路,有时往往耽误了时间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

他的三叔就是因为在家里拔牙导致大出血,抬到县医院时因失血过多无法医治去世的。

从那时起,他就决心立志要学医为群众治病。

在1998年的一次乡村干部会议上,南宗亮听说爱德基金会要在庆阳卫校办班,支持培养乡村医生。

南宗亮当即报了名,经考试合格后,最终被选拔录取。

到了卫校后他没日没夜发奋学习,随时随地书不离手,总想更多地掌握些医学知识。

2000年学习结业后,他担任起了潘掌村医疗所的村医生,这一干就是18年。

无论春夏秋冬,只要病人有需求,他风雨无阻,每天翻山越岭,行走在环县耿湾乡周围百余公里的大山里,为老百姓行医治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挽救了无数生命。

多年的实践积累,一般的小病小灾及一些疑难杂症,各种病痛在他手里药到病除,受到了方圆几百里群众的信任和折服。

如今他已远近闻名,成为了群众心目中的“保护神”。

他也先后被评为“环县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环县十大最美乡村医生”、“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医生”等荣誉称号。

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距本村40多公里外的四合原乡敬老院同时为5位患者治病。

这位83岁的朱老先生,已患病多年,先后到宁夏及周围几家大医院确诊为牙癌症和老年综合并发症。

当时牙龈发炎整个脸部肿痛,已经无法咽下食物和水。

治疗一段时间后医院放弃治疗,院方通知家属准备后事并另其出院。

回家后病人疼痛难忍危在旦夕,后经打听到南大夫,家属报着试试看的心理,将病人送到四合原敬老院请南大夫治疗。

经南大夫一个疗程的精心治疗,消了肿减轻了疼痛。

目前病人已脱离危险,正在逐步康复。

看完了敬老院的5位患者,他又来到四合原乡街道附近为一名半身不遂卧床多年的老人针灸治疗。

配好药挂上吊瓶后,又前去给排队等候多时,距乡政府2公里外的一患者家里处理病情。

待前后处理完7位病人之后,开车约2小时我们随行来到他的家里耿湾乡潘掌村,这时夜幕已降临一个多小时。

图为家里人正在做饭。

南宗亮说:

“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向社会献爱心,每到一处就想对社会弱势人群给点资助,比如养老院、孤儿院、山区村小学、孤老寡儿、重大病疾病困难户,给减免医疗费或直接免费治疗,捐助财物等,哪里有灾难就捐款捐物,看到轻松筹上大病筹款都给捐助等”。

匆匆吃完饭,又去村医疗所为下2位病人配好了药品,穿上了白大褂,背起药箱,又连夜晚赶到病人家里进行疗病。

摸黑驱车一公里,为本村一老人处理完后,我们跟随他前去比邻的张腰蚬村为一位老人看病。

10多公里路由于天黑,加之泥土山路被雨水冲的坑坑洼洼崎岖不平,车辆几次陷进了烂泥坑,找来石块、垫上干土、树枝才将车开出。

到了病人家里后,他立即为病人听诊、把脉,开好药输上液,经观察确诊无异常后才离开。

处理完这个病人,待返回到潘掌村已经是午夜12点钟。

蜿蜒盘旋山路的颠簸,我们一行几人都已昏昏沉沉,但他说:

“我已经习惯了山路,病人不能行走,只能连夜赶到病人家里尽快给以治疗”。

南宗亮在大山深处行医十多年,每天出诊平均都在17、8个小时,经常都是从黎明忙到深夜。

已累计出诊7000多次,行程几十万公里。

崎岖的山路只能骑摩托车,他已骑坏了3辆摩托车。

近几年部分村组通上了油路,他买了辆二手客货两用汽车,极大的方便了出诊看病。

他自己也患有类风湿,手指关节已全部变形,有时给开车也带来了困难,但是,这些困难他都不在话下,每天不停歇的行走在为患者治病的途中。

他告诉笔者:

“多年来,他就没有睡过个安稳觉,每天只能睡上四、五个小时,只要电话一响就得马上出诊”。

大山里乡亲缺医少药的痛苦他感同身受,为了方便患者,他经常让远道的病人住在自己家里接受治疗。

他给患者看病不怕累、不怕脏,病情再严重的病人他都千方百计尽力治疗。

他医德高尚,不图名利,只为能给乡亲治疗病痛。

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术,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他利用时间坚持自学,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医术。

通过读书、外出上课等方式不断学习临床医学、中医、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

每年,他都会购置医学书籍学习,还加入了“甘宁基层民医联盟家园”微信群,经常与群里的专家同行交流。

通过多年摸索钻研临床实践,南宗亮在静脉曲张、前列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治疗方法,解决了不少人的病痛。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其精湛的医术了解了他,不仅本乡人,周围几个乡镇的人,甚至外地人也上门来找他看病。

他以平凡书写人生大爱,用行动彰显美德,把一件普通事干到了极致,受到了老百姓的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