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68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Word格式.docx

暗室

28℃

不充足

 

8.(2010·

枣庄市)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

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

然后在2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B

A.甲B.乙C.均明显减弱D.不确定

9.(2010·

莱芜市)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

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B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B.在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

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染

10.(2010·

苏州市)某同学为探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取两个相同的、装有同种等量花园土的花盆分别标号为①和②,在两个花盆中播种数量相等、饱满程度和大小相似的大豆种子,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

另一同学阅读了其设计方案后,提出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B

适宜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20℃

C.①花盆应在28℃,②花盆应在20℃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11.(2010·

咸宁市)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B

A.甲与乙、甲与丁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D.甲与乙、乙与丙

12.(2010·

苏州市)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须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

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13.(2010·

莱芜市)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必须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CO2,必要的实验条件是C

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B.在黑暗处进行实验

C.保持种子的生命力D.严格控制无氧条件

14.(2010·

莱芜市)(5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

为什么会这样?

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

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

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

据此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气体交换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

(2)②相同③不采取任何处理

(3)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

15.(2010·

长春市)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

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施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

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

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

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A.是自然发生的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A、细菌

(2)B、煮沸杀菌(高温灭菌)(3)B

16.(2010·

长沙市)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

请问答:

(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  

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

作为模拟“温室效应”

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  

尽量保持。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则  

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

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

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

(1)A   

(2)生态系统一致(相同)   (3)高

(4)随手关灯、外出时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17.(2010·

湖北恩施)实验探究法。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

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

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

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步骤四:

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周围溶液浓度(%)

清水

5%的食盐水

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ml)

19.5

22.6

24.4

据实验回答问题:

①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帮助指正:

②A组清水体积略变小(不考虑蒸发、读数误差),原因最可能是:

③从A组和B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④从B组和C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⑤该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也可以通过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吸水。

①萝卜块大小应该一样②萝卜块吸水③当萝卜块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萝卜块失水④当萝卜块细胞液浓度与周围溶液浓度差别越大时,萝卜块失水越快

18.(2010·

长沙市)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

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

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下表:

饮酒量

测定次数

A

不饮酒

B

饮一杯啤酒

C

饮二瓶啤酒

第一次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53.0

第三次

25.1

35.0

51.3

测量平均值

25

33.8

51

注:

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1)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条形图(2分)。

(2)实验结果表明:

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人的反应速度越。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1)见上图(右)(2分)   

(2)大慢   (3)测量的对象和次数

19.(2010·

乐山市)探究与思考:

(每空2分.共10分)

下面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具体步骤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把盆裁的灭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均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丢掉黑纸;

④将剪下是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由绿变成黄白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并记录结果。

(1)该实验中有无对照实验(填有或无)

(2)实验过程中,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3)在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

(4)该实验结束后,你观察到的结果是__________。

(5)该实验除了证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

_。

(1)有

(2)将淀粉运走耗尽(3)溶解叶绿素(4)叶片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5)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0.(2010·

长沙市)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以鸡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的探究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

处理

1

用医用注射器

将适量某物质

注入鸡卵钝端

的气室内,将创

口封闭。

将等量清水注

入鸡卵钝端的

气室内,将创口

封闭。

造成鸡卵钝端

创口后封闭,不

注入物质。

不作任何

处理。

2

将以上四组鸡卵分别放入孵化箱中人工孵化21天左右,统计孵化率。

(1)实验处理2中的孵化箱能提供孵化时所需的适宜、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

(2)如果丙组与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创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如果丙组与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注入清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该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污染的河水对鸡卵孵化的影响,则甲组注入鸡卵钝端气室内的某物质是。

如果统计的孵化率为:

甲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则证明污染的河水会(填“降低”或“提高”或“不影响”)鸡卵的孵化率。

(1)温度 

(2)丁乙 (3)污染的河水降低

21.(2010·

咸宁市)在《测定反应速度》探究活动中,某小组的具体做法如下图,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朝下,则被测同学的反应速度可以用表示。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如下图),这样做是为了。

刻度值(的大小)保持湿润(或:

使小鱼少受伤害;

使小鱼保持生命活力)

22.(4分)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

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

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2)对

(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瓶。

(1)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影响。

(或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无影响) 

(2)C(3)太阳能(4)B

23.(2010·

三明市)(8分)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2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甲状腺激素对___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2)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实验,变量是。

本实验应重复进行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目的是。

(4)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5)实验中,观察到A缸蝌蚪提前变成青蛙,但青蛙只有苍蝇大小。

在养殖业中,有人为了获得高产,将动物激素添加到家畜、家禽的饲料中。

你认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填字母)

A.任意添加激素,提高产量,利国利民

B.任意添加激素危害人体健康

C.经常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可以强身健体

(1)蝌蚪

(2)步骤三应改为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以上),步骤四A、B两缸加入的饲料应等量

(3)对照甲状腺激素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

(4)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5)B

24.(2010.·

威海市)(6分)科学探究通常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

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

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

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实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

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

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

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5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答案:

(1)A   

(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C

(4)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或者把量筒洗净后再量取清水;

或者先量取清水再量取唾液)

(5)多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5.(2010·

宿州)(5分)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

玉米苗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0.06%

土壤浸出液

0.03%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4)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发现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5)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你分析原因是。

(1)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有机物。

(2)甲玉米苗温室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无机盐(4)夜晚降低温度,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

(5)阴天或傍晚移栽,降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散失。

26.(2010·

宿州)(7分)实验探究,分析回答:

陈光同学家因为饲喂观赏小鸟而养着黄粉虫。

黄粉虫原是粮仓中的害虫,发育过程类似于家蚕。

黄粉虫幼虫营养价值极高。

陈光是一个善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同学。

他在饲养中发现,铺在养虫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

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

于是,他把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

观察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盒于是他又对乙组黄粉虫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发现其粪便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并产生腐败臭味。

(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

(2)陈光实验的“假设”是什么?

(2分)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

(4)陈光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些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供提示?

(2分)

(1)甲组

(2)黄粉虫喜欢吃塑料(3)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

黄粉虫体内存在着可以消化塑料的活性物质,还可以发展和强化(4)利用生物方法解决白色污染(或废塑料难以降解)的难题

27.(2010.·

深圳市)(11分)小麦是我省主要农作物,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在进行探究实验时,我们经常选用小麦作为实验材料,请你回顾我们做过的实验并解答以下问题。

(1)烟台市小麦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分别是。

农民在播种小麦前常需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方法是:

随机取10粒小麦种子放入铺有湿润纱布的培养皿中,并放在适合种子萌发的温度条件下,每天喷洒适量的水,几天后记录发芽的种子敦,重复测定三次得出实验结论。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满足种子萌发所必须的条件是,这种检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叫;

上述实验中存在一处不足,请加以改进:

(2)将已发芽的小麦继续培养,用来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某小组同学将做好标记的小麦幼根培养几天后测量发现,相邻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最大的区域是右图中的(填写图中字母);

用放大镜观察幼根会发现,图中A区域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3)酸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在探究“酸雨对小麦幼苗的影响”时,你们小组是如何控制变量的;

该实验的结果是。

(4)小麦的生活离不开水。

右图是根据我市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日均需水量绘制的直方图,可以判断小麦日均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这一时期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小麦的日均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__________            。

答案:

(1)秋季、夏季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抽样检测   随机取100粒小麦种子进行检测

(2)B根表面生有大量的根毛

(3)取两盆生长旺盛的小麦幼苗分别定期喷洒“模拟酸雨”和清水  喷“模拟酸雨”的小麦幼苗变枯黄而喷清水的正常生长

(4)抽穗期蒸腾作用  

日均需水量在前三个时期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递增,而在最后一个时期有所减少

28.(2010.·

深圳市)(5分)请根据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完成有关问题。

(1)水蚤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结构,你看到水蚤跳动的心脏是在右图中的(填A或B)处。

(2)水蚤的心率因个体不同差别很大,大约在100-350次/分之间!

因此我们选择用来实验的几只水蚤应该是。

(3)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浪中计数水蚤的心率。

前后顺序(能或不能)颠倒,因为

  (4)全班同学完成实验后,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对全班同学的实验数据应该怎样处理        

  答案:

(1)A

(2)个体大小一致

 (3)不能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实验结果

 (4)计算全班同学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29.(2010·

承德市)(8分)某学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非常有兴趣,经常做一些生物学小实验,这次他们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过程: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2)取3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

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

如图11甲所示。

(4)将图甲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

一段时间后,A、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没有萌发。

请回答问题:

(1)如果几位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A、B作为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