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923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docx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明确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有利于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战术模式,避免因盲目地高估或低估所造成的决策失误。

 

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区域发展水平一词是区域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在区域分析中,通常将区域分为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其依据就是对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

但此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人们又设计了一些综合指标,用一组或多组指标,也有学者用一组或多组指标复合成的一个指数,来量度区域发展水平。

(一)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

在实际统计中,又分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该区域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有所不同。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一个区域的常驻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驻单位;同时,外区域的单位所创造的增加价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位。

考虑到这种区际间收入的流动,便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即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

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之处在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在区域分析中,这两个指标一般无较大差异,可视需要与可能任取一个。

国民生产总值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量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指标被联合国采用,成为考察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

联合国划分会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分配援助款项和贷款,都参照这个指标。

1981年5月,联合国规定不发达国家的三项标准是:

①每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50美元;②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10%;③识字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重低于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统计和区域分析中,也越来越重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许多关于国家及区域发展的目标,也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及增长速度作为指标提出。

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区域分析时,既要考虑总量指标,也要考虑相对量(人均)指标。

总量指标反映了一个区域的整体实力,而相对量指标则反映了一个区域的个体平均水平,这两者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如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为3148亿美元,居世界第9位,紧跟西方七国和前苏联;而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仅300美元,居世界第100位左右,与肯尼亚和赞比亚同位,低于印尼、菲律宾、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国。

再如,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177亿元,其中沿海占53.78%,内地占46.22%,沿海为内地的116.4%;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全国为1502元,沿海为1959元,内地为1196元,沿海为内地的163.8%。

从具体地区来看,国民生产总值最多的前四个省是广东(1472亿元)、山东(1332亿元)、江苏(1314亿元)和四川(1147亿元);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前四个省市则是上海(5569元)、北京(4604元)、天津(3397元)和辽宁(2432元)。

可见,运用时必须注意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的结合。

由于汇率的折算,各国相对价格结构差异,以及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等的问题,有可能使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失真,亦即名义上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间存在差距。

在进行国际间经济比较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如,1986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美国的1/58,日本的1/43,但实际上是不是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

美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比中国高这么多倍呢?

显然不是。

汇率因素、物价因素和统计核算体系的差别扩大了这种差距。

1970年,联合国组织很大力量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进行了调查,结果说明:

①物价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经济愈发达,物价愈高,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越低。

②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差价。

可以在国际上流通的贸易商品的国家间差价较小,美国和印度的平均差价是50%。

不能在国际间流通的商品,差价较大,如房地产商品。

美国和印度的差价是70%。

服务业的差价最大,可达几倍甚至数十倍。

③物价差距与各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成反比。

对外开放程度越小,与国外的经济联系越小,差价越大。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差距逐步缩小。

调查结果表明,印度的物价平均水平相当于美国30%,印度每人平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1/50,而每人平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1/15。

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或地下经济活动,故其统计数字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

如一个区域的国防产品,家庭劳动,有些福利事业(如我国过去的公费医疗等)等,是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工厂生产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是不会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掉的。

这是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指标时所暴露的第二个缺陷。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作为区域经济福利或居民生活水平的量度,但也是不完全的。

一般来说,当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区域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福利水平或居民生活水平呈正相关。

然而,区域经济福利水平或居民生活水平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国民生产总值只能反映物质方面的一部分(如果能查清非市场性和非货币的地下经济活动的话,也许能反应物质方面的全部,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社会制度、法律治安、分配制度、文化教育、卫生保健、闲暇时间、环境质量、家务劳动等都有可能改变生活质量,但国民生产总值却不能反映这些。

而且还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生产水平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降可能使人们工作时间缩短,自由支配时间延长,从而使人们过上更惬意的生活。

可见,如果要将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区域经济福利或居民生活水平的量度,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正。

(二)综合性指标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缺陷,使得综合性指标体系得以采用。

在运用综合性指标对区域发展进行分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有以下几个:

1.UNRISD的指标体系。

UNRISD是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英文缩写(UnitedNationResearchInstituteforSocialDevelopment),该机构在1970年出版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和衡量标准》一书中,提出了包括15个指标在内的区域发展衡量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9项社会指标,6项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

(1)出生时的预期寿命;

(2)人口中在2万人以上居民点居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3)人均每天动物蛋白消费;

(4)中小学入学人数总和;

(5)职业教育入学人数;

(6)每千人中报纸发行份数;

(7)每一居室平均居住人数;

(8)职业人口中有电、水、煤气的人的比例;

(9)工薪收入者在整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10)每个男性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量;

(11)人均电力消费;的农业产量;

(12)人均钢材消费;的农业产量;

(13)人均能源消费;的农业产量;

(14)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中所占的比例;

(15)人均外贸额。

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中所占的比例;在上述指标中,有些指标反映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的国家,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不同程度,如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教育、住房、报纸发行量等;有些则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如从第10项到第15项指标。

按这个指标体系计算的发展指数,用来反映的社会发展水平,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更为确切。

在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用该指标体系计算的发展指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反映相当接近。

表3-1提供了1988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类社会发展指标状况。

总的来看,社会发展指标的好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基本一致。

但也有不符合趋势的个别情况。

 

然而,上述指标体系也受到一些指责。

主要是因为这些指标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设计的,总是强调对产出的衡量,并且是根据结构变化而不是人民福利去衡量发展过程,在方法上包含着发展中国家必须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发展的假定。

此外,这些指标也很难集中起来,以得到关于一个国家物质福利水平的全面评价。

2.PQLI指标体系。

PQLI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的英文缩写。

该指标体系由莫里斯(M.D.Morris)于1977年提出。

PQLI是由一些容易获得并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标组成的较为简便的综合指数。

这些指标包括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

每个指标都由1~100之间的一个数字表示其好坏程度得分,1表示最坏,100表示最好。

预期寿命的最高分100对应的是77岁(为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对应的是28岁(几内亚比绍1950年的水平),中间分50分对应的是52岁。

用同样的方法对婴儿死亡率也作了评判。

婴儿死亡率的最高分100定为9‰(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定为299‰(加蓬1950年的水平)。

识字率用1~100的百分比直接划分等级。

当所有指标的得分都按1~100等级定分出来后,计算出各指标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便可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PQLI。

表3-2的数据是1981年部分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从表可以看出,PQLI与人均GNP的关系并不很密切。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人均GNP指标,不能较充分地反映区域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

另一方面,由于PQLI主要衡量居民的生活福利状况和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3.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刘再兴教授选择了由9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衡量全国各省市区(不包括台湾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①区域经济总规模:

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表示;

②经济增长活力:

以一定时期内(如1953—1989年)社会总产值的年递增率表示;

③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④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由下列公式算出

⑤结构转换条件:

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为主导指标,并兼顾人口规模、资源丰度和现有结构层次。

根据国外确定的进入结构转换加速期之临界值,将当时全国30个省市区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人口在2000万人以下,自然资源不丰富,以工业为主的京、津、沪三市;第二组,人口在2000万人以下,资源丰富,以初加工为主的琼、藏、青、宁、新五省区;第三组,人口在2000万人以上的其它省区。

第一组三市的人均国民收入分别除以临界值2000元/人(630美元/人),第二组五省区的人均国民收入分别除以其临界值1800元/人(580美元/人),第三组其它省区的人均国民收入分别除以其临界值900元/人(270美元/人),这样,便得到各省市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指数。

⑥人口文化素质(百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百人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数)

⑦技术水平指数:

技术水平指数由下列公式算出:

⑧城市化水平:

由下列公式算出

⑨居民生活质量:

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

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区域居民消费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

上述9个指标全部计算出来以后,再计算其几何平均数m,该几何平均数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如表3-3。

国平均值的高低关系,将我国大陆30个省市区划分为经济成熟区、经济成长区和不发达区。

上述研究,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注意了多因素,指标覆盖面较大;缺陷是经济效益指标、生活质量指标份量不足,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综合指数是在假定各指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是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实际上这些指标的贡献不可能是相同的。

从计算结果看,该方法所得出的结果的确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各省市区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失为一可行方法。

 

二、区域发展的阶段分析

 

对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有利于了解区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明确一定时期区域发展的起点、方向、目标和任务,从而为区域发展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

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

此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资源过多配置在农业,而非工业;在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族和氏族;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实际收入仅够维持生存。

牛顿学说以前属于这个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这是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

此阶段,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工业生产和农业革命中发挥作用;金融业开始发展,并为新的投资提供资金;商业也随着交通运输业的改进而正在扩大。

农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既要提供更多的粮食来养活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又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和销售市场。

所以,农业产量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决定着此过渡时期持续时间的长短。

在政治上,也应有相应变革,以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大笔社会经营资本的积累。

这一时期,发展的障碍正在逐步克服,人均实际收入缓慢增长。

历史上,英国是第一个为起飞阶段创造充分前提条件的国家。

当今大多数贫穷国家正处在这个阶段。

3.起飞阶段。

此阶段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

达到此阶段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较高的积累比例,使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二是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使它发展较快并带动其它部门增长;三是要有制度上的改革,即建立一种能够保证“起飞”的制度,以推动经济的扩张。

此阶段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罗斯托认为,一个区域一旦实现起飞,经济就可以“自动持续成长”了,因为较大的积累比例和较强的主导部门,会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技术不会感到不足,所需要的原料生产与供给、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等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起飞阶段大致为30年。

事实上,此阶段相当于资本主义发展史中的产业革命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这是起飞后经过较长期的经济持续发展所达到的一个新的阶段。

此阶段,经济中已经有效地吸收了当时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

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建立,代替旧的主导部门,国民收入中有10%~20%稳定地用于投资。

一般来说,铁路建筑、钢铁工业以及大量使用钢铁的通用机械、采矿设备、化工设备、电力工业和造船工业等部门的发展,是一国经济“成熟”的标志。

在向成熟阶段推进的过程中,成长所依靠的是对供给方面的投资,也就是靠对工业设备部门的投资,并由此带动了经济成长。

而之所以能够成长,就是因为不断地、有效地把新技术应用到经济发展之中的结果,一旦经济对新技术的应用或推广速度放慢,经济成长就会失去冲力,而出现减速趋势。

此阶段对外贸易的作用加强,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下降。

相当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阶段。

历史上,经济发达国家用了4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60年代进入该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此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的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按罗斯托的说法,就是汽车工业部门综合生产体系),社会对高额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普遍化。

越来越多的资源用来生产耐用消费品;技术工人和城市人口的比重都比前阶段有一定提高;用来供社会福利和保障之用的一部分资源逐渐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美国是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国家,其进入以1913—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开始采用自动装配线为标志。

西欧和日本则是在50年代进入这一阶段的。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此阶段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包括教育、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等)成为主导部门。

这些部门的特点是提供劳务,而非生产物质产品。

居民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人类社会将不再只以物质产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的成就,而还包括以劳务形式、环境状况、自我实现的程度所反映的“生活质量”的高低程度。

罗斯托认为,美国正在进入这个阶段。

上述6个阶段中,第三个阶段是关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

罗斯托理论中,主导部门是各个阶段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形成主导部门的条件,是这个部门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有技术创新和迅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有能够快速增长并带动其它部门增长的能力。

主导部门是不断更替的;传统社会的主导部门是农业;起飞前阶段的主导部门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等工业部门;起飞阶段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如纺织)和铁路运输业;成熟阶段是重化工和制造业;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是耐用消费品工业(如汽车);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服务业部门(如文教、卫生等)。

较高的资本积累率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起飞顺利实现的保证。

罗斯托关于发展阶段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但经济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这种直线模式,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初始条件、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就可能不同,在主导部门的选择、发展政策目标的制订等方面就可能存在差异。

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今天不一定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

然而,罗斯托研究中所揭示的投资积累水平和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对不同时期经济成长的作用规律却对研究区域发展问题很有意义。

(二)日本学者关于发展阶段的划分

日本学者井村干男等参照西方关于发展阶段的划分理论,提出了按基本条件(或称“形态”)与工业化进展程度、贸易结构变化相结合的思路划分发展阶段的方法。

在基本条件中,认为决定因素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分别用自然资源贡献度和人力资源规模作为判断指标。

此值在300美元以上者为资源大国;100~300美元之间的为资源中等国家;100美元以下为资源小国。

此值在8000万标准人口单位以上者为人力资源大国;2000~8000万之间为人力资源中等国;2000万以下为人力资源小国。

式中,1.39和1.94为调整人力资源数量的系数,表示接受过初等教育的劳动力的工资为1时,接受过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劳动力的工资分别为1.39和1.94。

假定:

比值在10%以下,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10%~17%为工业化的第二阶段;

17%~23%为工业化的第三阶段;

23%以上为工业化的第四阶段。

时,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与此相对应的是制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10%以下。

相应,制造工业比重在10%~17%之间。

为工业化的第三阶段。

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17%~23%之间。

四阶段。

与此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23%以上。

根据上述指标,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划分为五类。

不同类型国家、地区,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第一类,资源大国型。

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丰富。

应以丰富的自然、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为基础,促进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为此要努力提高国内资本积累水平。

第二类,自然资源大国型。

劳动力少而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

应首先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重工业,出口原材料。

但必须注意逐步摆脱单纯出口原材料的状态。

第三类,资源中等型。

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应首先迅速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随后再逐步发展其它工业。

第四类,资源小国型。

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比较稀少。

应首先发展面向出口型的轻工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发展重点逐步转向重工业,然后转向高技术、高增值产业。

第五类,石油输出型。

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输出比重很高,外汇收入几乎全靠石油出口。

由于石油收入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较高,但产业结构很单一,其轻重工业的出口对进口的比例都停留在很低水平上,贸易依赖程度(即进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低。

由于石油价格的不稳定,对石油收入从而对经济增长影响很大。

应有效地利用石油收入去开发利用国内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来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上述划分,把发展条件、发展特点与发展阶段及今后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其着眼点主要是划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类型,对我们划分区域类型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我国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研究开展的较晚,但这方面也不乏见解。

如有的学者就曾将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四个,即:

1.不发展阶段,或称为不发育阶段。

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社会经济发育程度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占极高的比重;商品经济甚不发达,市场规模狭小,经济增长缓慢,长期停滞在自给自足甚至自给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中,自身资金积累能力低下,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2.成长阶段。

已跨过工业化的起点,区域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第二产业开始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分工迅速发展,优势产业开始形成或正在形成中;人口和产业迅速向一些城市集中,形成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3.成熟阶段。

区域经济增长势头减慢,并逐渐趋于稳定。

工业化已有较久的历史,达到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施齐全,协作配套条件优越,人口素质高。

但在发达、繁荣的掩盖下,许多矛盾随着岁月积累,形成潜在的衰退因素。

4.衰退阶段。

由于区位条件的恶化,一些区域在经过成熟阶段甚至成长阶段的发展之后,有可能转入衰退阶段。

首先出现相对衰退,失去原有发展势头;紧接着出现绝对衰退,逐渐走向衰落。

其特点是,衰退的传统产业占的比重大,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开始出现结构性衰退的征兆。

在相对衰退区域沦为衰退区域之前,通过再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改造,可防止其进一步衰退,维持原有的良好发展势头,甚至促进其加速发展,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开始新的一轮发展过程。

这种划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整合较好,但也存在某些偏差,例如,处于我国不发展阶段的区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并不很高,有些甚至工业比重大于农业比重;处于我国成熟阶段的某些区域,发展势头并没有减慢,反而较猛,同时,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并非十分齐备和完善,等等。

还有的学者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从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把我国划分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个地区:

1.处于待开发(或不发育)阶段的地区。

这类地区的一般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很高的比重,农业内部又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一头沉”于粮食生产。

长期停留在自给自足甚至自给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中,极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导致自身资金积累能力和居民收入的双低下,形成投资供给和市场容量、投资引诱双不足,使单一经营和低劳动生产率循环反复难以突破,使区域经济长期陷入地方财政靠国家补贴、群众生活靠国家救济的恶性循环之中。

要走出贫困循环的困境,一靠发挥区内“基本要素”——自然资源与劳动力的推动作用;二靠借助外部资金、人才和技术的输入。

而核心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把外部输入和区内“基本要素”结合起来,启动地区经济,形成自我增长的能力。

为此在发展战略的拟订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资金投入的产业方向要立足本地资源,技术层次要适合区内劳动力素质的条件,选择能发挥本地优势,同时仍有相当市场潜力的发达地区对外扩散的产业。

(2)资金投入的空间方向要集中于培养区内增长极,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切忌将有限的资金撒胡椒面式地平均分散使用。

(3)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和观念转换,打破封闭状况,促进市场发育。

在起步阶段,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