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988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docx

学习动机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编辑1.动机(motivation):

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

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2.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

②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

③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用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

3.学习动机: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4.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5.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1]

相互关系

1.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2]

2.诱因是指能够激发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联系着的。

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有机体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4.没有需要,就不会有行为的目标;相反,没有行为的目标或诱因,也就不会有某种特定的需要。

5.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

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实验表明,诱因引起的动机的力量依赖于个体达到目标的距离。

6.成就理论告诉我们,除了目标的价值以外,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

动机作用

1.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2.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

3.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以力量,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

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

但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4.一般说来,动机并不是直接地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也不是通过同化机制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

5.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

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

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

6.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7.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

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8.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

[2]

类别划分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学习活动中动机的作用是复杂的。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特点,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错误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者是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

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例如,大学生勤奋、努力学习各门功课,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所以当前要打好基础,掌握科学知识。

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例如,有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只是为了个人的名誉与出路或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等。

(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成功的愿望、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类动机作用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受到环境或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很好,这是因为任课教师讲得很生动,使枯燥的数字变成了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容易理解与记忆,因此,学生在课后认真预习和复习,取得了好成绩。

但这个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没有保持下去,因为换了任课教师,而这位教师讲得比较死板、乏味,学生觉得没意思,因此不怎么用心,成绩自然下降了。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例如,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等都属于间接性的动机。

那些高尚的、正确的间接性动机的作用较为稳定和持久,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而那些为父母、教师的期望或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地位的动机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相对比较差,容易受到情境因素的冲击。

例如,在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是常事,但受低级的、错误的间接性动机支配的学生在这种时候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常常半途而废。

[1]

(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又称内部动机作用,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外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

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

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Lee,1991;Spaulding,1992)。

当然,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由于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在外部学习动机发生作用时,人的学习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务感或希望得到奖赏和避免受到惩罚的意念。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

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

教师一方面应逐渐使外部动机作用转化成为内部动机作用,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作用,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作用处于持续的激发状态。

[3]

理论观点

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对学习动机作用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

强化动机理论

A.现代的S-R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

认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用强化来解释。

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

B.研究表明,教师的批评与表扬,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

事实上,教师表扬所起的强化作用,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

C.例如,教师对学生说:

"好好干!

我知道你们努力做的话,是能够做好的。

"对那些感到难以完成任务的学生来说,这番话是种鼓励或强化;而对那些轻而易举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说来,这实际上类似于惩罚,因为教师这番话意味着,他们必须经过特别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D.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仅凭学生的行为来推断学生的动机往往是困难的,因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动机影响学生的行为。

E.强化动机理论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联结派的学习动机理论。

由于联结派的强化动机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3]

[2]需要层次理论

A.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

B.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

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C.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

D.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E.但一般说来,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爱护并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差错而遭到嘲笑和惩罚。

F.这个理论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考虑对行为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

但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始动作用,有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都是由外部动机所激发和引起的。

成就动机理论

A.默里将成就需要定义为:

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

B.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意向。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

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

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诱因值Is。

用公式可表示为:

Ts=Ms×Ps×Is

C.决定对失败担心的因素类似于对成功希望的因素,即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

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也就是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②失败的可能性Pf;

③失败的消极式为:

Taf=Maf×Pf×If

D.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

Ta=(Ms×Ps×Is)-(Maf×Pf×If)

E.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反而会减低这些学生的动机

F.研究表明,这种学生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

G.麦克里兰的实验研究证实:

追求成功的学生选择了距离木桩适中的位置,然而避免失败的孩子却选择了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近,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远的地方。

麦克里兰这样解释道:

追求成功的孩子选择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但同时也保证了具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

因此,他选择了与木桩距离适中的位置。

避免失败的孩子关注的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取舍,而是尽力地避免失败和与此有关的消极情绪。

因此,要么距离木桩很近,轻易成功,要么距离木桩很远,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是任何人都达不到的,因此也不会带来消极情绪。

H.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与量紧密相关。

高成就动机者在没有外力控制的环境下仍能保持好的表现,在经历失败的过程中,高成就动机者在任务的坚持性上比低成就动机者强。

另外,追求成功者有很强的自信心,有高的成就动机水平和内归因。

成败归因理论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Heider,1958)。

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

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

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外部环境原因。

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

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是个人内部原因。

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此后,罗特(Rotter,1966)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控制点(locusof

control)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

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败都归因为他人的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愿承担责任。

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维纳(Weiner,1974,199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归因模式。

[2]

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goaltheory)是以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Dweck,1986;Dweck&Leggett,1988)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

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即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

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改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是可以提高的;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则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

由于人们持有的能力内隐观念不同,因而导致他们的成就目标也就存在差异。

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

研究表明,虽然这两类成就目标都可促进个体主动而有效地从事挑战性任务,但它们在更多的方面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自我价值理论

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theory)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文顿(Covington,1992)提出的。

该理论以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为基础,从学习动机的负面着眼,试图探讨“有些学生为什么不肯努力学习”的问题(张春兴,1998)。

这一思路对动机理论的研究颇具启发意义,对学校教学实际的应用也有参考价值。

卡文顿研究发现,自我接受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的需求,只有个体感觉到自己有价值,他才能接受自我,自我价值感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

成功使人感到满足,使人自尊心提高,使人产生自我价值感;而成功的经验往往是在克服困难之后才能获得,困难的克服则需以能力为前提。

因此,能力、成功和自我价值感三者之间就形成前因后果的连锁关系。

也就是说,高能力的个体容易成功,成功的经验会使个体产生自我价值感。

久而久之,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就成了个体追求成功的动力,并常常把自我能力与自我价值等同看待。

卡文顿提出,根据学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可以将学生分为四类。

⑴高趋低避者。

这类学生的学习超越了对能力状况和失败状况的考虑,又被称做成功定向者。

他们往往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

⑵低趋高避者,又称避免失败者。

这类学生有很多保护自己胜任感的策略,使用各种自我防御术,从外部寻找个人无法控制的原因来解释失败。

⑶高趋高避者,又称过度努力者。

他们兼具了成功定向者和避免失败者的特点。

一方面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较高,另一方面这一评价又不稳定,极易受到失败经历的动摇。

他们往往有完美主义的倾向,给了自己太大压力,处在持续恐惧之中。

⑷低趋低避者,又称失败接受者。

他们放弃了通过能力的获得来保持其身份和地位的努力。

这些学生在面临学业挑战时表现出退缩,至少是被动地反应。

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焦虑水平也很低,对极少获得的成功不自豪,对失败也不感到羞耻。

这一分类模型较为完整地揭示了学生的动机情况,是对成就动机理论的有益发展和补充。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较新的学习动机理论,与自主学习观点密切联系。

它从人类的内在需要出发,很好地解决了动机产生的能量问题,同时也兼顾了动机行为的方向和目标。

从这个意义而言,它是先前强调需要和驱力的动机理论与目前强调学习者归因和信念的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研究前景。

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

该理论指出,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

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

学习动机的能量和性质,取决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

胜任是指在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机会去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才能。

归属是指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有一种从属于其他个体和团体的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

自主是指个体能感知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的,是由自我来决定的,即个体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且能够自我调控的。

自我效能感理论

A.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B.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

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

C.班杜拉认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效能期望)

D.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E.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但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

b.替代经验。

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c.言语劝说。

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d.情绪唤醒。

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F.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

a.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b.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c.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d.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G.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

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心理学规律

编辑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态度的对象针对学习活动时,这种态度就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并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学习起因

除了上述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外,还有学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问题。

若学生处在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环境之中,受身边学生刻苦学习、学风浓郁的感染,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导向作用和良好的学习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的动因;与上进心强的学生同座位,学生内心有一种趣同的倾向,从而产生发奋学习、自觉模仿的主观愿望;学生在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后,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肯定,增强了自信心而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势,进而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指向作用

在上述各种动机中,例如学生奋发学习,挑灯夜战,“闻鸡起舞”,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始终处于亢奋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学生,这些学习行为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考取名牌大学的梦想;有些学生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学习上被动应付,学习任务难以完成,这些学生学习行为折射出的原因的就是因为一次次在学习上受挫折、丧失了自信心后,放弃了上名校的愿望,学习处于放弃状态,家长或许对自己的孩子“听之任之”;有些学生严重偏科,特别喜欢某一学科,可能是将来上大学时选择该专业等。

强化学习

作为学生,为实现某一目标的初始动机,如果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能不断获得成功,品尝了学习成功的快乐,那么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更能自觉维持这一学习行为的持久与落实,甚至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信心不足,如果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及亲友或同学能及时做有针对性的工作,那么学生就能坚定学习信念、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反思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学习动机“矢志不移”,不会因学生不断“失败”轻易改变自己良好的学习动机,而使学习行为得以维持等。

激发培养

编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

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

如前所述,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

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

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

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

那么,教师应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

例如,在讲解“蒸汽变水”时,教师问: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

”学生答:

“一团团的哈气。

”教师又问:

“那么,我们冬天在室内说话,为什么没有哈气呢?

”学生一般答不上来,从而构成了问题。

这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以教师设问方式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又如,在讲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加法题,如“两个5是几?

”“三个5是几?

”“10个5是几?

”等,然后提出“100个5是几?

”“1000个5是几?

”等。

这时,学生可能试图写出一百个或一千个“5”的连加算式。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列式会很长,并且算起来相当麻烦,有没有简便算法呢?

学生一般找不到。

这时教师告诉学生:

“简便算法是有的,它叫乘法运算。

从现在开始,就来学习这种简便运算。

”这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引进,以作业方式来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以上所举的实例,都是讲在教学开始时问题情境的创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