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006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docx

新建猪场可行性报告样本综述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睿达农牧有限公司规模化养猪场工程建设项目

1.1.2建设地点

洛阳市嵩县城关镇青山屯村

1.1.3项目建设单位

××××有限公司

1.1.4项目法人代表

×××

1.1.5项目技术负责人

×××

1.1.6项目建设年限

××××年××月至××××年×月

1.1.7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8报告编制单位

睿达农牧有限公司

1.1.9项目协作单位

洛阳市畜牧局

1.1.10报告编制依据

1.《新建1000头猪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2.农业部畜牧“十二五”发展规划。

3.河南省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2010~2015)。

4.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项目有关材料。

5.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6.国家现行的财会、税收制度。

7.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1.1.11报告研究范围

1.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范围包括:

建设基本思路及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市场分析、建设内容和规模及产品方案、工艺技术与设备、总体布局和工程设计方案、原料供应、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项目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

2.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切实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战略高度出发,采用标准化饲养理念的成套技术,建成一个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商品猪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的优质猪肉,打造成为地方种猪繁育中心和生猪活体储备基地。

并以此为循环核心,发展集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饲料地种植等循环经济产业链,采取循环经济效应发展的组织形式;把本地区建成一个标准化循环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模范基地。

从而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养猪道路。

通过加强市场运作、营销、信息、质量监督等重要体系建设,切实推动当地畜牧业经济及相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从而提高本地区农牧业资源利用水平,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建洛阳市1000头标准化养猪场(自繁自养)。

占地面积4亩。

1.猪场建设

新建现代化生态猪舍8栋,建筑面积为1149.45平方米。

年生产优质生猪1000-1100头。

2.服务设施建设

新建饲料生产车间、技术服务室、宿舍、办公室、消毒室,及道路、水、电、等设施,建筑面积为1149.45平方米。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1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但与发达国家的养殖水平相比,无论是生猪的出栏率,疫病的防治等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跟我国的现有的养殖规模和养殖观念有关。

据统计,2011年底,我国的规模化(年出栏生猪1000头)养殖场比例还不足30%,生猪出栏率仅有141%。

而中小型规模的养殖场由于对于优良品种的管理缺乏经验和养殖理念的制约,造成养猪行业疫病多发、环境污染、行情的大幅度波动,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第一大阻碍。

1.3.2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了将近50%,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依然有6.5亿左右的农民。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老龄化的来临,对于猪肉的需求的快速释放会让我国本来就趋紧的猪肉市场的缺口进一步扩大。

1.3.3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由于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微薄的收入让更多的人选择离开自己的土地到城市去工作和安营扎寨,他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才有了“空心村”的出现。

让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行业的农业,在如今的工业化浪潮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而养殖行业这个管理要求高,起点也越来越高的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4.1政策优势

国家“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强调,要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在我国现有畜牧业生产水平下,今后要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重点提高产品质量。

各级政府一直都在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仅出台了许多加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而且在资金和技术上都给与了很大投入,为我国未来畜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近期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对项目的建设有指导意义。

母猪补贴,生猪活体储备,建立母猪保险,《可再生资源法》、优先提供畜牧业用地等政策对生猪生产、资源再利用循环产业链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1.4.2区位资源优势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至35.05'之间。

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

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

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猪场建设地位于嵩县境内,地势平坦开阔,附近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这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的建设实施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1.5建设内容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5.1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现代规模化养猪场一个,年出栏育肥猪1000头。

1.5.2项目建设主要技术指标

详见附件

1.6可研报告结论

本项目利用当地畜牧和饲料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猪产业,实现粮食谷物过腹增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这一举措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项目建设采用先进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优质商品猪生产场,对加快当地畜牧业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投产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该项目切实可行。

第2章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2.1国内市场

我国猪肉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生猪存栏与出栏量不断提高,养殖效益逐步提高。

猪肉一直是我国城镇居民肉食消费的第一大类。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上涨以及膳食结构的逐步改变,其它肉类的消费也在逐步增加,但猪肉的消费总量还是呈现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

加之各地政府不断通过多种方式,加大猪肉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快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养猪空间不断扩大。

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猪肉市场仍将畅销不衰,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生猪生产还不能满足自给的需求,每年都要从其他国家进口猪肉食品。

根据国家肉类协会预测,未来十年,肉类食品消费将加快,由城乡二元化结构向全面商品化转变,工业加工的肉类食品在广大农村将会出现日益广阔的消费市场。

“十二五"期间全国肉类消费将出现几大变化:

单一化肉类品种主导市场的格局将被多样化混合品种替代。

多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却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冷冻肉、熟肉制品以及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消费将明显上升。

消费者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将进一步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尤其是注重肉品的卫生质量。

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各类健康的肉禽蛋食品将成为我国肉类食品生产和消费的主流。

猪肉除部分民族外,一直是世界各国人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任何肉品能取代猪肉的餐桌统治地位。

从生猪行情来看,07-08年受H1N1猪流感的影响,猪肉行情一度大涨,对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之后受惠于国家政策的刺激,许多养殖户盲目跟进,导致10年春季的大萧条,之后又慢慢恢复。

总体来看这几年盲目跟进的人少了,人们对于养猪行业的参与更加理性,且随着粮食、物价水平的上涨,养殖成本越来越高和疫病等因素让广大中小型养殖户望而却步,这些因素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这几年的行情可以看出,猪肉价格总体上保持着一个上扬的的趋势,预计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再不发生重大疫病的情况下,利润也会比较稳定。

2.2国际市场

世界肉类组织专家普遍认为,近10年间,世界猪肉消耗和消费总量还将显著增加。

世界肉类组织(IMS)主席、爱尔兰食品局首席执行官PatrikJ.Moore说:

“世界各国猪肉产量和需求量都在上升,其次,能源价格、饲料价格上升,玉米价格上升尤其快”。

从2005年到2015年,世界人口增长率将达到12%,猪肉消耗和消费总量将显著增加。

所有的机构都预测,由于亚洲和拉丁美洲人口和收入增长,猪肉行业在产量和消费量上都会持续增长。

在市场供应减少、经济萎靡和动物疾病传播带来的短期的下滑之后,中期的世界贸易格局会是恢复性的显著增长。

但是,出口的激烈竞争、持续的生产力提高和大量供应不会使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猪肉行业近期表现出生产能力增加并且生产力提高。

在一些出口国家,生产高度集中会导致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但是猪肉市场的扩张在一些地区会由于富有价格竞争优势的禽肉的激烈竞争和环境、动物保健标准而受到抑制。

根据FAPRI、USDA和OECD的预测,大部分世界猪肉产量增加(即在未来7年增长700-1100万吨)可能来自中国(据FAPRI和OECD的预测,超过50%的世界猪肉产量增长来自中国)。

不同的机构对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产量增长的预测大不相同。

但是,对美国、欧盟、巴西、墨西哥、波兰和加拿大的预测显示,产量都有明显提高。

由于收入和人口增长,预期欧盟、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成熟的猪肉市场的需求会有适度增长。

一些国家消费市场增长缓慢会被来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由人口增长、价格低廉和整体经济状况改善所带来的强劲增长所部分抵消。

据FAPRI预测,特别是在中国、巴西和墨西哥,那里的人均猪肉消费量在2001-2009年期间分别增长14%、16%和22%。

预期全球猪肉贸易在中期内继续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在2.9%(USDA)和5.3%(FAPRI)之间,即从2001到2009年额外进口75万吨和115万吨。

根据预测,猪肉贸易的增长主要由亚洲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墨西哥和俄罗斯的强劲需求带动。

可以说未来十年当中,世界猪肉交易市场会呈现量价齐增的局面。

会对我国养猪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盈利保证。

2.3猪肉价格展望

在经历了07-08年大涨和09-10年的大跌之后,这几年的猪肉行情处在稳步上升期。

这使得养猪效益比较稳定,11年猪粮比价已连续10个月高于6∶1的盈亏平衡点。

影响国内生猪价的因素:

(1)玉米、豆粕和鱼粉是养殖业主要饲料原料,它们的价格也一直处于上升通道是影响生猪价格的最重要的因素;

(2)仔猪货源紧缺,成活率不高,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的降低;(3)猪高热病、口蹄疫的时有发生也对我国生猪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4)广大的中小型养殖户,特别是非自繁自养的,由于管理水平、饲养理念的落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目前的市场供应。

上述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此,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仍会在目前的利润空间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第3章场址选择及总平面布局

3.1场址选择

3.1.1选址原则

本项目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在卫生、防疫、工艺流程和环境等方面有其自身的行业要求,因此,场址除应符合一般建设项目所需的必要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及产品的运输;

2.地势干燥、通风良好,便于排水;

3.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供应可靠;

4.离居民区及主要交通要道应有足够的防疫距离;

5.周围没有污染环境的生产企业。

3.1.2场址位置

睿达农牧有限公司养殖场位于洛阳市嵩县,交通便利,位于县城的下风向,便于防疫管理,同时对于整个城市的环境保护不会带来不利影响。

3.1.3场址建设条件

一、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土壤以红土和沙土为主,适宜排水和建筑用。

2.环境良好。

全县林业面积278万亩,林木蓄积量1064万立方米,植被覆盖率高达86%以上。

有“森林氧吧”之称的中国最美丽的地方白云山,奇山秀水天池山,还有木扎岭,陆浑水库,伊河漂流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3.水资源丰富。

伊河和高斗河在此交汇,上有陶村水库,下有陆浑水库,地下水位深度不超过15米。

二、气候状况:

嵩县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气温在14.2℃,年日照时长2291.6h,年平均相对湿度65%,自然降水量年平均546ml,全年无霜期208d左右。

嵩县北有熊耳山,南有伏牛山,东南外方山,三面群山环抱,自然形成了西南高,东北低的“箕”形地势。

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

地处秦岭东延的余脉山区,复杂的地形明显表现出显著的大陆性、季节性、多样性等气候特征。

从风向看,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季风气候明显。

从气况上看,洛阳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平均气温分别是12.3℃~15.2℃,22.9℃~26.6℃,12.3℃~14.9℃,0.5℃~2.0℃。

可称春暖、夏热、秋凉、冬寒。

从降雨上看,年平均降雨量600-700毫米,降雨多在7、8、9三个月,明显表现出冬春干燥少雨,夏秋雨水集中,总体表现为春干、夏丰、秋润、冬少。

春季大约从3月下旬~5月中旬,约60天,夏季从5月下旬~9月上旬,约110天,秋季从9月中旬~11月上旬,约55天,冬季从11月中旬~3月中旬,约140天。

三、社会经济状况

1.工业:

以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为支柱产业和生物制药和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特别是畜牧加工业,生物制药业的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市场的保证。

2.农业:

洛阳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林果、中药材、烟叶、花卉苗木等六大支柱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奶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

丰富的粮源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能源、电力:

便利

4.交通:

交通方便。

天城路从场址所在地贯穿而过,到县城车程10分钟左右,到洛阳市区90分钟车程。

3.2总平面布局

3.2.1布局原则

1.分区布局:

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做到功能分区明确。

各功能区布置应符合卫生、检疫的有关标准。

2.有利防疫:

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把各个建筑物按生产工艺流程顺序布置,猪舍布局应便于饲养管理,利于采光,满足夏季通风降温和冬季保温防寒。

使物料运输作业线最短,生产最便捷。

3.节约用地:

场内建筑物在满足卫生防疫和建筑防火间距的前提下,各建筑物布局应紧凑、整齐,以节约土地和基建投资,做到经济实用,科学合理。

4.净污分开:

为防止净物与污物因使用和运输通过造成交叉接触而传染病源,场内洁净生产区和非洁净生产区要用隔离带严格分开,洁净道与污染道分开使用,避免交叉。

3.2.2总平面布局

本着相对集中、交通便利、运输成本经济合理,最大限度杜绝感染的原则。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按功能分区原则,结合场区地势、地形、风向等局部气候特点,将全场划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三个部分。

为了便于防疫管理,生产区分为:

种猪区、保育区和肥猪区。

猪场的总平面布局见附件。

3.3道路运输

该场的道路分为场内道路和与开发区主干道相通的场外道路。

场区西侧有一条通往外部的主干道,为混凝土水泥路面。

场内使用拖拉机、铲车等运输工具。

场区自北向南为贯穿场区的主干道,宽度为2m。

场内道路主要用于运送饲料、猪粪和猪转群的通道。

所以,场内道路分为清洁道和污染道。

清洁道主要用于饲料运送。

路宽3m,为混凝土水泥路面,可满足场内运输和防火要求。

污染道主要用于猪粪便的清除。

场区道路总面积200m2,详见附件。

3.4场内绿化

绿化是本项目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

场区绿化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生活和生活条件,激励工作精神。

生活管理区应以美化,观赏植物为主,生产区应以抗污染性能强,净化空气性好的植物为主。

场区主干道两侧以乔、灌植物结合,达到防风、防尘,防污染的目的。

饲养区以草坪、花卉为主进行绿化。

借以达到保护环境,安全生产的目的。

3.5场区建设项目指标

表3-2场区建设指标

项目

指标值

总面积(m2)

2700

建筑物面积(m2)

1149

容积率(%)

42.5%

路面积(m2)

200

墙长度(m)

250

绿化面积(m2)

1000

 

第4章项目建设设计方案

4.1生产规模

饲养二元杂交基础母猪60头,终端父本公猪3头,全场常年存栏各类猪553头,年出栏生产商品肉猪1000-1100头。

4.2技术方案

依据整个园区建设内容,结合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建设标准及当地气候条件,严格按照疫病防治和科学饲养管理要求,采用现代饲养生产工艺,选择先进的饲养设备,全面合理的进行猪场规划设计。

实施国内外通用的杂交组合技术,引进国内性能优良的二元杂交母猪和终端父本公猪,进行人工授精三元杂交,生产出优质商品肉猪,全面提高养猪生产水平。

同时将养猪的粪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产出沼气、肥料用于设施园艺种植,形成农业生态循环,实现养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最终把现代规模化猪场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商品猪示范生产基地,带动农村养猪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4.2.1品种

父本:

杜洛克(D)终端父本公猪2头。

长白或大白公猪1头,对本场的猪种进行改良

来源:

优良种猪场引进。

母本:

长大(LY)或大长(YL)二元基础父母代母猪60头。

来源:

优良种猪场引进。

育成猪:

由终端父本杜洛克公猪与长大(LY)或大长(YL)二元母猪杂交生产出杜长大(DLY)或杜大长(DYL)三元杂交商品猪。

三元杂交采用人工采精、人工授精。

公母比1:

20。

 

图4-1肉猪杂交模式

4.2.2主要生产指标

详见附件

猪场各类猪群存栏数详见附件

4.2.3饲养管理措施

舍饲:

所有猪舍采用轻钢结构,彩钢夹芯板覆盖,双坡面有窗式。

喂饲:

育肥猪自由采食,其他阶段猪定点定量喂饲。

喂水:

自动饮水器供水。

空怀母猪群栏饲养,每栏3-4头。

妊娠母猪群栏饲养(料槽分别隔开),每栏3头。

分娩母猪采用产床养殖,每栏1窝。

保育仔猪采用地面网床平养,每栏10。

育肥猪采用地面群栏饲养,由保育猪转饲,每栏12头。

清粪:

所有猪舍均采用人工手推车干清粪。

4.3生产工艺流程

猪场采用现代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

全程分5段饲养,猪群周转以“周”为节拍。

按工厂化流水作业生产方式进行转群。

分娩哺乳,保育仔猪采用单元式饲养,实行“全进全出”。

猪群转出后,保证一周的空舍,冲洗,消毒。

4.4土建工程

4.4.1建设内容

场区建设内容包括各种猪舍、更衣消毒室、畜牧兽医室、污水池、隔离猪舍、水泵房、配电室、办公室、食堂、宿舍、门卫、大门、围墙等,主要建(构)筑物详见附件

4.4.2建筑形式

猪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全部猪舍采用封闭有窗式结构,主体骨架采用热镀锌装配式,防腐性能好,现场装配简单快捷;屋顶覆盖应做好隔热防寒,以最大限度降低辐射热,覆盖物采用100mm厚彩钢夹芯板;通风方式以侧窗自然通风为主,结合屋顶自然通风机,使舍内达到通风换气的需要。

配套公用设施和生活管理用房:

按当地民用建筑做法,建筑形式采用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单层平房。

4.5设备选择

饲养设备一定要选择国内专业生产厂家的定型设备,其余生活及办公设备,供水、电、暖设备,也要坚持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运行节能,经济实用的国产定型配套产品,保证满足生产工艺和饲养管理要求,各种设备的选用见下表。

全部采用机械喂料系统干料喂饲。

猪场设备规格详见附件

4.6物料(原材料)供应

4.6.1饲料供应

全场每年需要消耗各类全价配合饲料约400吨。

统一由本厂区的配合饲料加工厂供应,各种全价配合饲料的需要量见表4-5。

表4-5猪场的饲料需要量

序号

群别

存栏数

(头)

日定额

(kg/头)

全场日需量(kg)

全场月需量(kg)

全场年需量(kg)

1

公猪

3

2.5

7.5

225

2739

2

后备公猪

1

2.5

2.5

75

900

3

后备母猪

4

2.75

11

330

4015

4

空怀待配母猪

6

3

18

540

6480

5

妊娠母猪

32

3.3

105.6

3168

38016

6

哺乳母猪

14

6.5

91

2730

32760

7

28日龄内哺乳仔猪

96

0.1

14

420

5040

8

29-63日龄保育仔猪

77

0.6

46.2

1386

16632

9

63-175日龄成育肥猪

321

2.5

802.5

24075

288900

合计

598

23.75

1098.3

32949

395482

4.6.2给水排水

(1)给水水源场区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均采用地下水。

场区内需打机井一个,井深约15m,出水量大于每小时5m3。

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供水

猪场用水由场内深水井提供,然后通过水管网送到需水处,其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

用水量:

全场平均每日总用水量7m3,其中生产用水4.5m3,生活及冲刷用水2.5m3。

消防用水按5L/S设计。

场区供水管线采用生产、生活与消防共用的管线系统,且给水管道在场内呈环状布置。

猪场日需水量见表4-6。

群别

日定额(kg/头)

存栏头(头)

全场日需要量(kg)

全场年需要量(kg)

种公猪

10

3

30

10950

后备公猪

10

1

10

3650

后备母猪

11

4

44

16060

空怀待配母猪

12

6

72

26280

妊娠母猪

13.2

32

422.4

154176

哺乳母猪

26

14

364

132860

28日龄仔猪

0.4

96

38.4

14016

29-70日龄保育仔猪

2.4

77

184.8

67452

71-175日龄育肥猪

10

321

3210

1171650

合计

95

598

4375.6

1597094

生活及冲洗用水日需用水量约2.5吨。

猪场生产的日总需水量:

4.5吨。

猪场的日总需水量:

7吨。

(3)排污

 

一万头猪场日排污量

群别

存栏头数

排粪量(kg/头·日)

总排粪量(kg/日)

排尿量(kg/头·日)

总排尿量(kg/日)

公猪

4

2.5

10

5.5

22

空怀母猪

6

2.25

13.5

5.5

33

哺乳母猪

14

3.35

46.9

5.5

77

后备母猪

4

2.45

9.8

4.5

18

仔猪

140

0.7

67.2

1.3

124.8

保育猪

77

1.3

100.1

2

154

育肥猪

321

2.2

706.2

3.5

1123.5

合计

566

14.75

953.7

27.8

1552.3

采用人工清粪可捡拾出鲜粪0.9吨,另外产生污水1.6吨(包括残粪、尿等)、冲刷污水2吨,生活污水0.5吨。

猪场总共每天人工清粪可捡拾出鲜粪0.9吨,产生污水4.1吨(包括冲水,残粪、尿、生活污水等)。

4.6.3供电

(1)电源及负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