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218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docx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

2011届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重要知识点

文综备考文史常识历史素养类练习题及重要知识点

(二)二、文史知识

(一)古人称谓1、姓氏来源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大都是女字旁或底。

如:

姬、姜、姒、姚等。

有的则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齐、鲁、宋、吴、越、秦、楚、韩、赵、魏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其它来源方法略。

2、谥号、庙号、尊号

(1)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朱棣称成祖。

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2)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3)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3、年龄称谓不满周岁:

襁褓。

孩提:

2~3岁。

垂髫:

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

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弱冠:

20岁。

而立:

30岁。

不惑:

40岁。

知天命:

50岁。

花甲:

60岁。

古稀:

70岁。

耄耋:

80岁、90岁。

期颐:

100岁4、兄弟排行古代以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向父”等。

另外,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

5、古人的名,字,号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

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典,如:

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

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

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6、科举考试

(1)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

(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记时方法1、纪时法一天之内的纪时法:

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

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

西汉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

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两个时辰,即四小时。

2、纪年法

(1)年号纪年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

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干支纪年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天干、地支按照一定规则(单配单,双配双)可以搭配成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周而复始记录时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求天干的方法:

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为乙,依此类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567890123求地支的方法:

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5678910110123如:

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9年是己丑年(牛年)等。

(3)生肖纪年法(参见上表)(4)国号纪年法南京临时政府“以中华民国纪元”。

(5)帝号纪年法湖北军政府成立时改用黄帝纪元(1911年为黄帝纪元4609年)。

(6)公元纪年法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所谓“耶稣出生”之年算起。

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

根据公元纪年和中国历史纪年对照换算,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因此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

世纪:

每100年为一个世纪。

年代:

世纪中又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也有主张1981年至1990年,为20世纪80年代。

世纪初和世纪末:

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后10年。

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准确的时间范围是1890年至1909年,但一般说来这是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既可以在1890年至1909年范围内,也可以超出这个界限。

世纪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的为中期世纪的前期和后期:

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3、节气我国古时是通过观象授时来指导农业生产的。

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这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实际上就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以此来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4、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1)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

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

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

王安石有《元日》诗:

“千门万户瞳�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元夕、元夜。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亦称。

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宋朱淑真《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3)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王家《社日诗》: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上巳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

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5)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

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

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

子推便隐居山中。

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

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

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以后演变为寒食节。

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

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元镇《连昌宫词》: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6)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杜牧有《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端”是“初”的意思。

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据说屈原忠而被黜,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了划龙舟的传统。

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

端午的习俗还有喝雄黄酒、挂香袋、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

杜甫有《端午日赐衣》:

“端午被恩荣。

”(8)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

民间传说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时,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和凝《宫词》:

“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9)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

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

“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10)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腊日腊是我国古代民间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

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

佛教的腊八粥后来也渗入腊日习俗。

杜甫有《腊日》诗:

“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12)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是除旧布新。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

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

苏轼有《守岁》: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三)避讳方法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在封建社会,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不能直呼、直书其名,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

避讳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改字、空字和缺笔。

1、改字法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

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

如:

①《汉书》“邦”→“国”。

为避汉高祖刘邦之讳。

②《太素》“太渊穴”→“太泉穴”。

为避唐高祖李渊讳。

2、空字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某”、“讳”来代替,叫做空字法。

如:

陶弘景→陶景《新修本草》卷十七《葡萄》:

“陶景言用藤汁为酒,谬矣。

”这是避唐高宗太子李弘名讳而删去“弘”字。

《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其中“某”指“启”,讳以景帝刘启之名。

3、缺笔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

(四)度量衡中国很早就有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以后为历代社会所沿用。

度量衡是度、量、衡的合称。

度指长度。

量指容量。

衡指重量。

1、度基本单位是尺。

常用的“五度”:

引、丈、尺、寸、分。

(《汉书?

律历志》)进制: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其他古单位:

仞、寻(均等于8尺)。

厘(1/10分)、毫(1/10厘)、丝(1/10毫,宋前作秒)、忽(1/10丝)。

2、量基本单位是升。

常用的“五量”:

斛、斗、升、合、龠。

(《汉书?

律历志》)进制:

1斛=10斗(宋后改为5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2龠。

其他古单位:

石,本为重量单位,120斤,秦汉后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1石=1斛)。

勺(1/10合),撮(1/10勺)。

注:

斛(hú胡),合(gě葛),龠(yuè月),石(dàn旦)3、衡基本单位是斤。

常用的“五权”:

石、钧、斤、两、铢。

(《汉书?

律历志》)进制:

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宋代以后为:

石、钧、斤、两、钱、分、厘、毫。

其进制:

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

其他古单位:

圭、�t(lěi垒),均为1/10铢。

粟、黍,(shǔ暑)均为1/100铢。

宋以前的“分”为1/4两,即2.5钱。

镒(yì益)为20两。

锱(zī资)为6铢。

注:

石,古均读为shí,今作重量单位仍读shí,作容量单位读dàn。

(五)地理方位1、阴:

山北水南阳:

山南水北2、左:

东为左右:

西为右。

3、河:

黄河。

江:

长江4、五岳:

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

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

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

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北京:

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

苏州:

姑苏成都:

锦官城南京:

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

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

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

大梁、汴梁、东京。

杭州:

临安、武林、钱塘。

(六)成语典故1、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非常多,例如烽火戏诸侯、歃血会盟、老马识途、一鼓作气、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秦晋之好、唇亡齿寒、东施效颦等等。

2、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三令五申、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赵等等。

3、与“楚汉战争”有关的成语典故:

十面埋伏、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约法三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楚河汉界、背水一战、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等。

(七)文史典籍1、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

2、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3、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

“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4、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

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5、《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6、《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7、《史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8、《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9、《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

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

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10、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

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

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11、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

《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

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

(八)图书的分类1、经史子集分类方法●经:

包括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

《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专门研究经类的学问,成为经学。

●史:

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地理和典章制度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

包括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

包括历代作家个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2、类书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

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

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

现存著名的类书有:

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其价值:

一为保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3、丛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种集群式图书,叫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

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

世界著名的古代大型综合性丛书,是清代乾隆年简编的《四库全书》,收编古籍达三干四百六十一种,其中有不少罕见的旧刻和旧钞本。

丛书的作用:

一是集中大量稀见难得的重要图书文献,对保存、流传、校勘古籍具有巨大意义;二是给人们治学以很大方便(九)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1.相生规律:

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

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

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相克规律:

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

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3.“五行制化”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十)格物致知儒家经典《大学》中有“格物”、“致知”条目,但没有解释。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非常重要,以“吾心之知”去认识“事物之理”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格”,是“尽”或“至”的意思,指的是要穷尽事物之“理”;“物”为“事”。

物包括一切要接触和处理的事物,其中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致知”。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推及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致知”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扩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由“即物穷理”而到“致吾之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