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446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呼图壁县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6.《北京的春节》

主备人

王红梅

使用人

课型

讲读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

课前可指导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由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主体完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

2、了解课文安排。

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1、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完成形近字组词练习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

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

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北京的春节总共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时间

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

腊月二十二

孩子: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

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

四、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2、交流:

五、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

六、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

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1、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

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

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

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

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

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

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

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

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2、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1)写腊八节,作者抓住了哪些事详写?

怎样写的?

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2)除夕。

这一段围绕哪句话来写?

(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除夕的热闹?

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除夕的热闹?

(3)正月初一。

作者写正月初一从哪一方面来写?

怎么写的?

用了什么方法?

(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4)元宵。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元宵节?

(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五、课文的略写部分是哪些部分?

六、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七、学习“阅读链接”

板书设计

 

教学

后记

呼图壁县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7.《藏戏》

主备人

王红梅

使用人

课型

精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主体

完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完了《北京的春节》,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

1、《北京的春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文章写了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突出了哪三次高潮?

文章哪些内容详写?

哪些内容略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有五种体裁: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应用文。

本单元的全是什么文?

说明文有几种说明方法,谁记得?

4、同学们可以看看第六课,第六课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哪些地方用了这些方法?

二、学习新课

1、默读导语,说说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2、齐读课文,思考:

3、交流:

4、课文的第1至3自然段是三个什么句?

如果老师说1-3自然段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段落大意是什么?

反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最后一自然段说了什么呢?

(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整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6、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7、藏戏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学生说,老师归纳板书。

三、比较学习

1、《北京的春节》和《藏戏》都是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想先请大家将两篇课文比较一下,看能否完成下表:

项目

《北京的春节》

《藏戏》

内容

节日风俗

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点

表达顺序

时间顺序

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表达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比喻、排比、有详有略

比喻、反问、排比、象征、夸张、有详有略

表达语言

自然、平实、准确、精炼、京味浓郁

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

2、师生共同完成上表。

板书设计

 

教学

后记

 

呼图壁县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8.《各具特色的民居》

主备人

王红梅

使用人

课型

略读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主体完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

(播放课件:

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

(画出

中心段落:

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

指名说,互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

(教

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

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

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七、拓展阅读:

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参观了土楼后赞美道: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

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

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

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

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毒害80户500人。

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葩呢?

控其奥秘,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土墙,并以木料为梁呆,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板书设计

呼图壁县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9.《和田的维吾尔》

主备人

王红梅

使用人

课型

略读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主体完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

(如,日常食品馕、烤肉和“库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制成的;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晒干;天生爱花;能歌善舞等。

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

(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3.讨论:

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板书:

苦甜)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

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A.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

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

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B.找一找文中的对比:

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歌声;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

这样的对比中不由得让人对和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

C.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

A.“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

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

(“谁能想到”“谁又能想到”两个感叹句。

看图片,认识烤肉、馕、“库乃其”这些美味,以及生产美味的馕坑。

B.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

想象那样的情景:

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

而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出如此有创造力的画家,只能是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C.和田维吾尔人的吃和穿,都离不开他们深深热爱的土地。

诗人艾青曾深情吟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让我们也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3)爱美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第5自然段,为什么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A.画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

(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密密的眼帘,深邃的眼睛,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

B.爱花、种花、绣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维吾尔族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美丽地生活着,正像坚强的花朵,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仍然尽情地吐露芬芳。

(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聚餐的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

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的品性;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

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

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

(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3.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呼图壁县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二》

主备人

王红梅

使用人

课型

综合

课时

3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重点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运用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写作。

教学难点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运用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写作。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主体完善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

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

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呼图壁县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二》

主备人

王红梅

使用人

课型

综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交流了解的节日风俗以及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

2、学习《元日》和《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3、体会标点的妙用。

教学重点

交流了解的节日风俗以及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交流了解的节日风俗以及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主体

完善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交流课内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工艺品等。

(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

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3)交流这次习作中自己是如何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表现民俗的特点的。

(4)翻阅班级的《民俗习作集》,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欣赏。

二、日积月累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

2.积累《元日》。

(1)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2)在诗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节习俗?

(3)正确流利朗读后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趣味导入

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

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3.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