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612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docx

首件工程总结guanzhuang

S26东延伸段(G1501公路-G15公路)新建工程

S26-4-2标

 

承台首件总结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S26-4-2标项目经理部

2012年11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管桩施工范围:

主线高架嘉松公路两侧范围内基础采用管桩形式,里程范围为:

K7+178.545-K7+238.545,K7+438.545-K7+558.545。

根据公路工程“首件工程认可制”的要求,此次我S26-4-2标进行PHC管桩首件工程施工。

通过项目部对上海沪申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下发的《控制要点》及相关管理内容的学习,在S26-4-2标建设指挥部和监理组的指导和监督下,项目部在前期施工方案,首件施工指导、相关原材实验检测、施工队伍资质和设备安全文明资料审查通过,现场施工作业面满足首件施工条件后,于2012年9月29日上午10点30分开始对首根PHC管桩进行了施工。

2首件桩位选取

本次选取11号承台6号桩作为PHC管桩施工首件桩,首要原因是该PHC管桩施工的地质地貌,对于桩基施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该桩所在位置在施工中最先施工,有利于组织施工。

PHC预应力管桩桩长53m,桩径800mm,壁厚110mm,上节桩采用B型,长度为12m,以下上节均采用AB型,长度分别为14m、14m、13m。

表2.16号桩概况

位置

里程桩号

桩型

桩长(m)

桩尖标高(m)

桩端持力层

原地面标高(m)

主线11号墩

K7+558.545

Ф800PHC管桩,壁厚110mm

53

-52.7

⑦2

3首件桩位地质情况

11号墩6号桩长度为53m,各主要工程地质层由上至下依次发育的土层为:

①0淤泥、①1填土、①2浜填土、②1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②2兰灰~灰色粉质粘土、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③t灰色砂质粉土、④1-1灰色粘土、④1-2灰色粉质粘土、④2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④3灰黄~灰色砂质粉土、⑤3-1灰色粉质粘土、⑥褐黄~草黄色粉质粘土⑦1草黄~灰色砂质粘土、⑦2灰色粉砂、⑦2t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⑦2灰色粉砂层顶埋深大于55m。

4首件施工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

根据PHC管桩施工的工艺特点,此次首件施工由项目部总工向科等组成首件项目部管理体系,施工员朱洪军进行全程旁站监控,现场施工班组则由班组负责人马鸿坚在项目部的管理下对首件施工进行指挥。

5机具配备

按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及首件PHC管桩的桩长,配备相关设备如下:

5.1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名称

型号

数量

功率

备注

自行式履带打桩机

PD100

1台

100kw

CO2气体保护焊

CSRNBC400

2台

40kw

吊机

QUY50

1台

水准仪

TopconAT-G2

1台

/

经纬仪

T2

2台

/

6施工工艺

6.1施工工艺流程

6-1锤击打桩施工工艺流程

 

 

6.2桩的堆放

(1)施工现场范围内不设置集中的管桩堆放场地,进入现场的桩堆放在施工区域内轴线附近。

在施工期间,根据沉桩施工进度情况,加强与管桩生产厂家联系,确保当日施工用桩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

(2)存放场地平整、坚实,减少产生不均匀沉降。

(3)管桩吊桩采用两点起吊,可用二点支垫堆存。

(4)桩多层堆存时,堆放层数应按地基承载力、垫木强度和堆垛稳定性等确定。

各层垫木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堆放层数不超过三层。

(5)在管桩两侧用木楔塞牢,防止滑动,管端要挂标志予以标识,防止其他物件碰撞而损伤和便于施工现场识别。

(6)吊桩时采用履带吊,桩身采用绳扣绑或夹具夹持,其吊点位置距离设计位置允许偏差为±200mm,为防止绳扣和桩角破坏,吊点处用麻袋或土块等衬垫。

吊桩时使各吊点同时受力,徐徐起落,减少震动,防止桩身裂损。

6.3吊桩

本工程施工前,堆桩由吊车起吊,平移至桩架前,由吊车喂桩施工。

6.4打桩工艺要点

(1)PHC管桩在锤击沉桩前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2)开始沉桩时,采用较低落距,桩锤、替打、送桩和桩宜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在锤击过程中,采用重锤轻击。

(3)锤击沉桩时,采用与锤、桩相适应的、适当弹性和厚度的锤垫和桩垫,并在锤击过程中及时修理和更换,避免打坏桩。

(4)沉桩过程中,若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沉桩,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5)沉桩以桩尖标高进行控制,以实际打到设计标高后的实际贯入度作为依据来确定今后贯入度标准,若实在无法将桩沉至设计标高,应与设计单位和监理研究确定。

送桩标高用水准仪控制。

6.5接桩

(1)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端板焊接连接。

(2)焊接前必须清除焊接钢材上的铁锈、油污等杂物。

(3)上下节桩必须校正垂直度,做到桩身垂直,中心对准后方可进行焊接。

若上、下节桩端面不平整,应插入塞铁。

(4)应采用对称焊接措施以减少焊接变形。

(5)焊接前应先确认管桩接头是否合格,上下端板表面应先用铁刷子清理干净,并清除油污和铁锈。

(6)焊接面应保持清洁干净,接头应采用多层焊,每层焊缝接头应错开,应采取减少焊接变形措施。

焊接分三道满焊,焊缝饱满。

(7)焊接接头应在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沉桩,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立即沉桩。

(8)焊接施工中,周边应设置防风罩或防风棚。

(9)根据设计要求,接桩焊缝需按照二级焊缝标准进行超声波探伤,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焊缝检测率为20%长度,并覆盖每条焊缝。

7现场施工情况

1)对现场场地进行整平,管桩分层堆放整齐。

2)打桩机、履带吊拼装并现场检测合格。

3)现场桩位测量放样。

 

4)桩身画刻度线。

5)打桩施工过程。

喂桩

吊桩

垂直度控制

 

 

焊接

探伤

 

 

打桩

 

记录

送桩

8现场数据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了原始记录,我项目部现场旁站人员对原始记录进行了审查和确认。

9PHC管桩检测

现场按照检测要求对焊缝进行了检测,焊缝质量良好。

同时,于11月16日对此根桩进行了低应变检测,根据检测报告结果判定为I类桩。

10施工总结

整个过程各道工序由项目部、监理组监控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人员机械配置合理,垂头重量选择合理,每条焊缝焊接时间在15分钟左右,通过对焊接的探索检测结果,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工艺良好。

送桩达到设计标高。

通过桩基小应变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首件施工相关控制措施和参数对大面积施工有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