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7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docx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只有1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

1、改进后的皮内注射方法在注入药液时,推至注射局部形成直径约(C)的皮丘后拨出针头。

A0.1cmB0.2cmC0.5cmD1cm

2、选取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一般临床选取(B)

A前臂掌侧上段B前臂掌侧中段C上臂掌侧上段D上臂掌侧中段

3、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值班护士应立即停药,将患者平卧,通知医生,并立即皮下注射(D)

A0.01%肾上腺素0.5mlB0.01%肾上腺素lml

C0.1%肾上腺素0.5mlD0.1%肾上腺素lml

4、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D)

A高流量面罩吸氧B球囊面罩吸氧C肌注呼吸兴奋剂D气管切开

5、皮下注射时药量不宜过多,以少于(B)为宜。

A1mlB2mlC3mlD5ml

6、为患者在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内注射时,若药量超过(A)应分次注射。

A2mlB4mlC52mlD10ml

7、经过临床实验,用(C)稀释药物后进行肌内注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A灭菌蒸馏水B注射用水C生理盐水D苯甲醇液

8、患者在左侧上臂三角肌进行注射时出现了左上臂麻木、疼痛、无力等感觉,未经处理,约一周后疼痛减轻,但肘关节活动略受限,此时可判断患者发生了(C)

A硬结形成B肌内注射引起疼痛C神经性损伤D注射失败

9、在为患者肌内注射刺激性药物时,护士可采用(D)预防药液渗漏至皮下组织或表皮,以减轻疼痛及组织受损。

A选择合适注射部位B每次轮换注射部位

C注射后及时热敷、按摩,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液吸收D“Z”字形途径注射法

10、进行肌内注射时护士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可避免造成针头堵塞(A)

A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尖斜面小B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过细

C药液为悬浊液D粉剂未充分溶解

11、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素中不包括(A)

A高热B物理引起的静脉炎

C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静脉炎D微生物侵袭引起的静脉炎

12、静脉输液时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主要表现不包括(C)

A注射部位肿胀B注射部位疼痛C皮肤温度高D皮肤温度低

13、静脉输液时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可导致组织休克的药物是(D)

A20%甘露醇B50%葡萄糖溶液C葡萄糖酸钙D氨甲喋呤

14、输入化疗药物后患者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护士不可选择(B),以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

A局部封闭治疗B冷敷C热敷D理疗

15、快速输入20%甘露醇250ml,因患者躁动引起外渗,护士发现后应立即停止该部位输液,并用(D),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

A3%醋酸铅和50%硫酸镁交替局部温热敷

B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5-l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

C0.25%普鲁卡因5-lOml作局部浸润

D0.25%普鲁卡因5-20ml溶解透明质酸酶50-250u作局部浸润

16、给水肿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护士可(D)

A热敷使穿刺血管充盈B压迫静脉上下端,固定后于静脉上方成30°斜角直接进针

C用挑起进针法,针刺进皮肤后沿血管由浅入深进行穿刺

D先行按摩推压局部

17、静脉穿刺后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原因不可能是(B)

A消瘦B静脉腔大、针头过小C肥胖D经常同一部位进针

18、静脉穿刺拔针后宜选用(A)按压穿刺局部,以免因部位不对或移位引起血肿。

A拇指B食指C食指及中指D手掌

19、静脉穿刺拔针后一般按压时间为(D)

A1min左右B2-3minC3-4minD3-5min

20、静脉穿刺注射局部发生血肿后局部可给予(D),以加速血肿的吸收。

A25%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15-2Omin

B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15-2Omin

C25%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min

D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min

21、患者在静脉治疗过程中,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同时伴有全身畏寒、发热。

初步判断该患者发生了(C)

A药物外渗B血肿形成C静脉炎D菌血症

22、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护理人员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B)

A立即减慢输液B30%-4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8-10升/分

C取端坐位,两腿下垂D遵医嘱给予强心剂、利尿剂

23、下列个选项不属于静脉炎发生原因的是(C)

A外周静脉留置针放置4.5天B输入20%甘露醇

C输入药物PH值7.5D青霉素800万单位+100ml生理盐水静点,80滴/分

24、为患者输入非生理PH值药液时,应适当加入缓冲剂,使其PH值尽量接近(C)

A7.3B7.35C7.4D7.45

25、连续输液患者者,护理人员应(A)更换输液器1次。

A每日B每班C24-48小时D每周

26、发生空气栓塞时,空气栓子随血流首先进入右心房,再进入(C)造成空气栓塞。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室D肺动脉

27、护理人员应正确选择加药针头,一般加药针头型号选择(B),并尽量减少针头反复穿刺橡胶瓶塞,可明显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

A7-10号侧孔针B9-12号侧孔针C7-10号正孔针D9-12号正孔针

28、解决输液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是(A)

A选择输液终端过滤器B选择合适型号的加药针头

C尽量减少针头反复穿刺橡胶瓶塞D正确抽吸药液的方法

29、短时间内大量输入血管内,超出了血管缓冲和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而发生静脉炎的药物是(B)

A高渗液体B抗癌药物C大剂量高浓度抗生素药物D输入药物过酸或过碱

30、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出现呼吸困难,护士赶至床旁发现患者全身严重紫绀,有濒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

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表现初步判断其发生了(C)

A严重的输液反应B急性肺水肿C空气栓塞D急性左心衰

31、判断患者发生了输液后空气栓塞,值班护士应立即给予(C)吸入,以改善其缺氧状态。

A4-6L/min氧气B4-6L/min氧气经酒精湿化

C8-10L/min氧气D8-10L/min氧气经酒精湿化

32、在静脉输注某些药物过程中,因所输入的药物本身对血管的刺激或输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下列不会导致输液疼痛的药物是(A)

A氢化考的松B抗生素C氯化钾D化疗药物

33、患者发生输液败血症后,根据其症状表现及实验室生化检查提示发生了代谢性酸中毒,护士遵医嘱给(C)纠正酸中毒。

A1.25%碳酸氢钠B2.5%碳酸氢钠C5%碳酸氢钠D15%碳酸氢钠

34、输注对血管、神经有刺激性药液时,为预防药液外渗,护理人员可先用(D)行静脉穿刺;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再连接输液器。

A0.9%NaClB5%葡萄糖液C等渗溶液D等渗盐水

35、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为预防患者出现神经损伤,静脉穿刺时尽可能选择(A)

A手背静脉B手腕桡侧静脉C贵要静脉D肘正中静脉

36、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发生了穿刺部位的肿胀、淤血,主诉发冷、注射部位局部疼痛,护士为其检查过程中拒绝触摸疼痛部位。

根据其表现,可初步判断发生了(C)

A药物外渗B静脉炎C神经损伤D败血症

37、经外周静脉穿刺留置针,穿刺见回血后要平行缓慢的顺血管方向进针约(A)使外套管的尖端进入血管内,再轻轻向内推送外套管。

19页

A0.1-0.2cmB0.2-0.3cmC0.3-0.4cmD0.4-0.5cm

38、患者在静脉输液后如发生表皮撕脱,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其伤口干燥,每天用(A)处理伤口。

A0.5%碘伏B安尔碘C生理盐水D75%酒精

39、水肿患者在静脉输液时,护士可为其准备(C)以固定穿刺针头。

A脱敏胶布B一次性输液贴C输液固定带D约束带

40、为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推药后患儿尖叫,推药阻力大,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皮肤,判断(D)

A药物外渗B刺破血管C药物刺激性强D误入动脉

41、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发热反应,症状一般较成人表现严重,体温可达(C)

A38-40℃B39-41℃C40-42℃D42℃以上

42、根据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下列不属于安全静脉输液三个因素的是(A)

A加强输液过程中巡视B无热原C无菌D无有害颗粒液体

43、小儿静脉浅表,护理人员在为患儿进针穿刺时角度应以针头与头皮夹角(B)为宜

A10-15°B15-20°C20-25°D25-30°

44、(C)小儿的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无静脉瓣,不宜造成阻力,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

A新生儿至1岁B新生儿至2岁C新生儿至3岁D新生儿至5岁

45、为提高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对(B)患儿可选用手背或足背血管进行穿刺。

A1周岁以上B3周岁以上C幼儿期以上D学龄前期以上

46、PICC穿刺时,在可能的情况下穿刺者可尽量选用(B)穿刺。

A桡静脉B贵要静脉C肘正中静脉D锁骨下静脉

47、PICC置入后导管可发生自发易位,下列不是发生自发易位原因的是(C)

A解剖因素B血管穿透伤C导管置入过浅D胸腔内压力增加

48、PICC置入后大约会有(D)的患者出现导管自发易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PICC置管患者的常规护理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A2%-6%B1%-4%C5%-8%D3%-12%

49、下列不属于PICC置管后发生的静脉炎是(A)

A物理性静脉炎B机械性静脉炎C细菌性静脉炎D血栓性静脉炎

50、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通常于置管后(D)

A24h内B36h内C48h内D72h内

51、下列选项中不会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是(B)

A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B低龄儿童和老年人

C导管过粗D关节部位置管

52、预防PICC置管患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穿刺者应保证穿刺后导管尖端位置在(B)

A上腔静脉中上段B上腔静脉中下段C下腔静脉中上段D上腔静脉中下段

53、预防PICC置管患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护士在更换敷料使用乙醇消毒时,应避开穿刺点(A)

Alcm以上B2cm以下C2cm以上D3cm以下

54、PICC置管后发生细菌性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不包括(C)

A导管接头污染B静脉滴注的药物被污染

C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D导管的纤维包裹鞘或形成的血栓

55、PICC穿刺部位与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呈正相关,选择在(A)部位穿刺发生静脉血栓机率会较高。

A肘窝处B中上臂C颈外静脉D下肢静脉

56、与PICC置管相关的血栓性静脉炎在临床上不会表现(B)

A置管肢体的肿胀、穿刺点渗液B输液速度可无明显变化

C头颈部不适D患肢疼痛感

57、PICC置管患者在每次治疗结束后或输注两种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之间,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正确的导管冲洗,即(C)

A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B10-2Oml肝素生理盐水正压冲管

C10-2O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D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生理盐水正压冲管

58、PICC置管患者预防血凝性导管阻塞,护士应给予正确的冲封管液(B)

A生理盐水、生理盐水B生理盐水、肝素盐水

C肝素盐水、肝素盐水D肝素盐水、生理盐水

59、在维护PICC置管时,护士应给予正确的冲管量(C)预防血凝性导管阻塞。

A50-10m1B10-15m1C10-20m1D15-20m1

60、PICC置管患者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维持足够的冲管频率(D)

A治疗期间及治疗间歇期每日冲管1次

B治疗期间及治疗间歇期每日冲管2次

C治疗期间每日冲管,治疗间歇期每3天冲管一次

D治疗期间每日冲管,治疗间歇期每7天冲管一次

61、INS在2011年出版的《静脉治疗护埋实践标准》中指出由于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置入的风险和费用,建议在每一次间歇式使用后最好使用(B)封管液封管。

A5u/ml的肝素盐水BIOu/ml的肝素盐水

C5u/ml的生理盐水DIOu/ml的生理盐水

62、不是判断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栓塞先兆的表现是(A)

A从导管中可回抽到液体,无法回抽到血液B无法从导管中回抽到血液或液体

C伴有局部疼痛D伴有皮下肿胀

63、PICC置管患者发生穿刺处渗血时,护士应(D)

A按压穿刺点10-l5min,弹力绷带加压包24h

B按压穿刺点10-l5min,更换无菌透明敷料

C纱球压迫穿刺点10-l5min,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24h

D按压穿刺点10-l5min,更换无菌透明敷料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64、PICC置管患者穿刺后,护士应指导其置管后(C)尽量减少屈肘运动,以避免穿刺处发生渗血。

A2天内B1周内C2周内D4周内

65、静脉输血后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下列选项不是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的是(D)

A蛋白质B细胞的代谢产物C死菌D血液震荡过剧

66、主要在反复输血的患者或经产妇中出现的脉输血后反应是(B)

A溶血性发热反应B免疫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D溶血反应

67、静脉输血后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C)

A15-30分钟内B30-60分钟内C1-2h内D4h内

68、献血员如在献血前(B)之内曾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可导致患者在输血后发生过敏反应。

A2hB4hC24hD3天

69、患者在静脉输血过程中过敏反应较重,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畅通,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遵医嘱给(D)30页

A苯海拉明25mg口服B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C地塞M松5mg静脉注射D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

70、因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患者输血后发生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B)即可产生症状。

A5-l0mlB10-l5mlC5-l0minD10-l5min

71、静脉输血发生的最严重反应是(D)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B溶血性发热反应C过敏反应D溶血反应

72、静脉输血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早期阶段不会出现(C)

A心前区压迫感B腰背部剧烈疼痛C血红蛋白尿D四肢麻木

73、静脉输血患者发生溶血反应,溶血程度较轻的延迟性溶血反应可发生在输血后(D)

A1-2天B3-5天C5-7天D7-14天

74、为防止或减少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后因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保护肾脏,最正确的措施是(C)

A嘱患者严格卧床,减少活动B嘱患者多饮水,冲洗肾小管及尿路

C遵医嘱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尽快碱化尿液

D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及补液,保证尿路通常及维持血容量

75、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后,护理人员可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以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A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B双肾超短波透热疗法

C保暖,嘱其半卧位,限制活动D双侧腰部封闭

76、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后,护理人员采取措施提高减少患者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从而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请问下列哪项措施可达到此效果(A)

A加压给氧B20%-30%酒精湿化吸氧

C协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D遵医嘱应用利尿、强心剂

77、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后,护理人员采取措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请问下列哪项措施可达到此效果(B)

A加压给氧B20%-30%酒精湿化吸氧

C协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D遵医嘱应用利尿、强心剂

78、为急性肺水肿患者进行四肢轮扎,护理人员应每隔(B)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以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A3-5minB5-lOminC10-l5minD15-3Omin

79、长期、反复、大量输入库存血患者常发生(D)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出血倾向

80、判断患者发生出血倾向的依据是(A)

A长期反复输入库存血B短时间内输入大量血液

C输血速度过快D输血前血液震荡导致红细胞已被破坏

81、为预防患者输血后发生出血倾向,临床工作中每输入库存血(C)即给予新鲜血5OOml,以补充凝血因子。

A5OOmlB10OOmlC15OOmlD20OOml

82、患者输血后化验室检查血清钙小于2.2mmol/L,提示患者有可能发生(C)

A溶血反应B过敏反应C枸橼酸钠中毒反应D出血倾向

83、患者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发生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作为责任护士应注意(D)

注意监测血气和电解质化验结果,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

A嘱患者保暖、限制活动B短期内暂时不输血

C抽取受血者静脉血加肝素抗凝剂、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量D慎用碱性药物

84、在输液或输血过程中如发生空气栓塞,为增加患者胸腔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通常护理人员可为患者采取(B)还有一种卧位,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体则向上飘移到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口,心脏搏动将其混成泡沫,可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

A平卧位B头低脚高位C头高脚低位D右侧卧位

85、患者在口腔护理过程中如出现窒息,护士应采取的最迅速有效的办法是(B)

A将患者倒转180°,头面部向下,用手拍击背部

B中、示指从患者口腔中抠出或用血管钳取出异物

C让患者仰卧,用拳向上推压其腹部

D利用吸引器负压吸出阻塞的痰液或液体物质

86、在口腔护理过程中如出现异物进入气管,患者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护士应采取的最迅速有效的办法是(C)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解除呼吸困难。

A将患者倒转180°,头面部向下,用手拍击背部B气管插管

C环状软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D气管切开

87、口腔护理的清洗液和口腔内分泌物容易误入气管,成为患者发生(D)的主要原因。

A恶心、呕吐B口腔感染C窒息D吸入性肺炎

88、对(D)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尤其应注意勿损伤口腔黏膜。

A高热B口腔疾病C化疗D放疗

89、开口器应从(B)处放入,并缠以适量厚度的纱布。

A门齿B臼齿C磨牙D口角

90、擦洗口腔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粗暴,止血钳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导致出血,出血时间由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出血量约为(D)

A20ml-100mlB20ml-200mlC20ml-300mlD20ml-500ml

91、溃疡发生在舌前1/2处,独立溃疡面少于3个,溃疡面直径(A),判断口腔轻度溃疡。

A<0.3cmB>0.3cmC<0.5cmD>0.5cm

92、鼻饲液配制过程中应防止污染,每日配制适当量,并保存于(A)冰箱内

A4℃B>4℃C<4℃D4±2℃

93、患者胃肠功能减弱,如鼻饲速度过快,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则可引起(B)

A便秘B反流C胃出血D鼻、咽、食道黏膜损伤

94、对危重患者,鼻饲中和鼻饲后保持头高位(C),能有效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A10-20°B20-30°C30-40°D40一50°

95、由鼻饲管内注入胃肠动力药可解决胃轻瘫、反流等问题,一般注入时机选择在(A)

A鼻饲前半小时B鼻饲后半小时C鼻饲时D早、晚各一次

96、鼻饲患者发生误吸后,护士应立即停止管饲,并协助取(D)

A左侧卧位B右侧卧位C头低左侧卧位D头低右侧卧位

97、长期鼻饲者应(D),防止鼻黏膜干燥糜烂。

A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B多饮水

C每日雾化吸入2次D每日石蜡油滴鼻2次

98、鼻腔黏膜损伤引起的出血量较多时,可用冰盐水和(D)浸湿的纱条填塞止血

A地塞M松B庆大霉素C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

99、鼻饲患者发生胃出血,出血停止后符合喂养指征,开始时应慎重,初量宜少,每次(A),每(A)一次。

A<15ml4-6hB<10ml2-4hC<10ml4-6hD<15ml2-4h

100、鼻饲患者发生胃潴留,在输注前抽吸胃液可见胃潴留量(B),严重者可引起胃食管反流。

A>100mlB>150mlC>2000mlD>250ml

101、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应(D)

A不超过25OmlB超过25OmlC超过2OOmlD不超过2OOml

102、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间隔时间(B)

A少于2hB不少于2hC不少于4hD4少于2h

103、每次鼻饲后,可协助患者取(D),以防止潴留胃内的食物返流入食管。

高枕卧位

A原卧位不动B左侧卧位C右侧卧位D半坐卧位

104、有胃潴留的重病患者,护理人员应(C),遵医嘱给胃复安6Omg每6h一次,加速胃排空。

A减少每次鼻饲量B延长鼻饲间隔时间

C适当增加翻身次数D减少每日鼻饲次数

105、低渗性脱水患者早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特点是体位性低血压,后期尿量减少,尿比重低,血清钠常常(C)

A<3.5mmol/LB<5.5mmol/LC<135mmol/LD<155mmol/L

106、鼻饲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症,护理人员应立即(D)

A口服葡萄糖B5%或10%葡萄糖静点C平卧位D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

107、鼻饲患者拔管后出现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初步判断患者发生了(B)

A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B食管狭窄C胃食管反流、误吸D胃潴留

108、置管过程中患者因咳嗽、说话致使胃管移动引起局部摩擦或机械刺激,可造成(B)

A呃逆B声嘶C胃食管反流、误吸D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

109、正常人24h分泌的胃液量为(B)

A200-500mlB1200-1500mlC500-15000mlD1000-1500ml

110、为昏迷患者插胃管时,为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道上端盘旋,当胃管插入(B)时,可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A10cmB15cmC20cmD25cm

111、为患者置入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插管长度为(D)

A鼻尖至剑突的长度B鼻尖至剑突的长度再插进4-5cm

C发际到剑突的长度D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再插进4-5cm

112、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如出现发某一字时出现声音嘶哑,护理人员可判断其嘶哑程度和性质为(A)

A沙B毛C轻D哑

113、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如在发某一高音时出现极轻微的嘶哑,护理人员可判断其嘶哑程度和性质为(B)

A沙B毛C轻D哑

114、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在发声时有强烈的气流冲击的声音,护理人员可判断其嘶哑程度和性质为(D)

A沙B毛C轻D粗

115、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在发声时近似耳语的声音,护理人员可判断其嘶哑程度和性质为(B)

A沙B失声C轻D全哑

116、胃肠减压过程中患者体温升高,伴有寒战、咳嗽、呼吸增快。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斑点状阴影,判断患者可能发生了(D)

A左心衰竭B败血症C坠积性肺炎D吸入性肺炎

117、患者胃肠减压持续时间过长,患者禁食、钾盐补给不足,易导致(A)

A低钾血症B高钾血症C低钠血症D高钠血症

118、患者胃肠减压持续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和腹胀症状,神志淡漠、腱反射减弱、肠鸣音减弱,心电图出现U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