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7811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docx

第四章中药商品学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2013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药学

教研室(实验室)药物分析

课程名称中药商品学

授课班级12级药品经营与管理

授课教师李桂香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中药商品学》人卫版

教案编写日期2013年8月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

教案﹙首页﹚

 

授课

时间

年月日星期节

学时数

授课

章节

第四章中药商品的包装与贮藏

授课

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它□

教学

目的

(目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

方法

讲授+案例+多媒体

教材

参考

文献

1、周凤琴,《中药商品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内教材,2004

2、朱圣和,《中国药材商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3、王惠清,《中药材产销》,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4、张万福,《现代中药材商品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5.《中国药典》(现行版)

教学内容

时间

分配

板书

旁注

第四章中药商品的包装与贮藏

第一节中药商品的包装

中药商品的包装(package)主要是指盛装和保护商品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常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两类。

运输包装也叫“大包装”或“外包装”,是商品最外层的包装,由产地经营单位提供。

销售包装也叫“小包装”或“内包装”,是商品最内层的包装,一般由生产单位制作,大多数随着商品一同出售结消费者。

中药包装必须保证商品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便于储存、运输和医疗使用。

一、包装材料及特点

中药的包装材料(packagingmaterial)主要有纸箱(盒)、玻璃瓶、塑料袋(瓶)、木制品、金属制品、纸袋或麻袋等。

各种包装材料的选用因中药的性质而异:

如麻袋、塑料编织袋适用于质地坚硬、受压不易变形、抗霉防蛀能力较强的药材;纸箱(盒)、玻璃瓶等适用于中成药木制和金属的包装制品常用于少数养护要求较高的中药或供出口的贵重中药,硬塑料包装品具有牢固、轻便、美观、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可周转使用等优点,用于多种中药的运输和贮藏;纸袋和塑料薄膜袋极易破损,只宜作销售包装或运输包装的内衬物。

没有防潮、防蛀性能,贮藏和运输中易破损的材料,不宜作为包装、以防中药散失和污染。

中药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对包装材料的有关规定。

二、包装要求

对中药商品的包装一般均应符合下列6项基本要求:

1.牢固安全包装材料应有一定机械强度,不得在正常的装卸生松散、破损现象。

要求干燥清洁,不得影响中药质量。

运输、贮藏过程中发

2.大小和体积适度如药材用麻袋、塑料编织袋包装的,每件重量应在10-15kg:

用麻布、粗平布、塑料编织布压缩打包的,每件重量应在20-50kg;用纸箱包装的,每件重量宜在5-20kg。

包装的体积大小应以搬运、堆码方便为宜。

3.外形合理包装外形要求适合储运、堆码,每件最少应有两个平面,避免圆球形包装;缝合、捆扎时要注意留有抓提处,以方便搬运。

4.用料经济在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廉价包装材料;包装时装满填实,充分利用包装物的容积;在保证车度的前提下,尽量将旧包装重复利用,以降低包装成本;装过危险品、农药或化肥的旧包装,不可再装中药。

5.整齐美观同一品种的包装,在用料、体积、外表颜色、捆扎方法及标志文字等方面必须一致,打包件要平整、外观对称、商品不得外露。

6.标志齐全每件包装外面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粘贴发货标志和包装储运指示标志,注明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等;每件包装内均应附有中药质量检查合格证。

包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如《药材运输包装标准》(以下简称“包装标准”)等。

包装标准对包装材料的规格、包装技术要求、包件重量、体积标志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储运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

第二节中药商品的贮藏与养护

贮藏(hoard)是中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中药稳定性的关键技术,它贯穿于商品购、销、调、存的整个过程。

药材在贮藏保管中,因受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变质现象,导致中药性状、化学成分与性味的变化而失去疗效。

一般情况下,贮药场所要求干燥、通风或避光,同时要根据药材的不同特性,采用具体的保存方法。

如合大量油质及芳香性成分的中药,应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贮藏。

易于虫蛀的中药,可采用密封法、冷藏法或对抗法保存。

剧毒类中药,要单独贮藏保管,以防发生中毒事故。

总之,贮藏的条件和时间直接关系到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必须高度重视。

一、中药变质的主要因素

中药在贮藏中常易产生霉变、虫蛀、变色、走油、气味散失、风化、潮解、腐烂等现象,导致其质量降低。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因素,二是外在因素。

(一)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internalfactor)又称“基原因素”,是指中药本身所含的成分因受自然界的影响而引起变异,导致其质量变化。

如:

含淀粉的药材,质地较疏松,易吸收外界水分,受霉菌感染,有利于害虫吸取养料赖以生存。

含有挥发油的药材,一般气温在20℃左右其油分就会挥发。

含有糖类物质的药材,遇水或受潮后即会膨胀发热,引起发酵、霉变;同时糖类物质也是微生物、害虫的最好养料,有利于其繁殖。

含有油脂的药材,保管不当,油脂就会发生水解和氧化,其成分受到破坏而产生分解和酸败现象。

含有色素的药材,常会受到温度、湿度、日光、空气的影响,导致色素被破坏而引起药材色泽的变化。

此外,各类中药都含有一定的水分,水分对中药的数量和质量起着主导作用。

水分过多会使中药腐烂或生霉;水分过少会使中药失润,出现干裂残损。

有些中药易发生潮解、风化、软化,都与其本身含水量有关。

(二)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externalfactor)又称“环境因素”,是导致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其质量。

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日光日光能引起或促进中药中的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化学变化,如氧化、还原、分解等,从而影响中药质量。

如含有生物碱类、维生素类、酚类、挥发油类、黄酮类、屈酮类等成分的中药。

受光照射后,易发生光化反应,出现颜色变化。

同时日光还有大量热能,对中药有加热作用,使暴晒的中药温度升高,导致某些中药出现气味散失、泛油、粘连、融化、干枯等现象。

2.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易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如绿矾(皂矾)的主要成分为硫酸亚铁,在湿空气中能迅速氧化,变成黄棕色的碱式硫化铁。

部分中药长期接触空气,会出现变色、质脆、气味散失等现象。

3.温度温度过高对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影响较大,可使其成分迅速流失。

此外,温度还对某些中药成分的氧化、水解、升华、熔化及中药发霉、生虫、就结、膨胀、皱缩、干枯、泛油、变色等有较大的关系。

当温度在20-35℃时,害虫、霉菌及其他腐生菌都容易孪生繁殖;当温度在35℃以上时,合糖类与含油脂多的中药则会因受热而引起泛油或发生粘连,挥发性成分也易挥发。

因此,在仓储中要根据中药的不同性质选择适宜的温度。

4.湿度湿度引起中药的质量变化有潮解、熔化、酸败、干枯、风化、皱缩和霉烂等。

多数中药变质现象的发生都与湿度有一定关系。

如湿度控制的好,则害虫不会孪生,霉菌不能繁殖,也不会引起泛油、变色、变味、溶解、氧化、挥发、升华等变质现象,故仓储中要严格控制湿度。

我国各地相对湿度的分布很不均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全年平均湿度约在70%以上;沿海、四川西部、贵州东部、湖南、湖北以及台湾等地可达80%,是全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的地区。

由于各地区、各季节相对湿度变化较大。

仓储时应根据季节的变化高度重视防潮问题。

5.微生物中药中大部分合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等,故在贮藏期间易受微生物的侵袭。

由于各种类型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往往同时存在,相互作用,所以是贮藏中药的主要危害。

导致中药霉变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

常见的霉菌有曲霉(灰绿曲霉菌群、棒曲霉菌群、黑曲霉菌群)、青霉、毛霉、根霉、木霉。

微生物对中药的质变作用,是通过分解(异化作用)、吸收(同化作用)而实现它的营养代谢过程。

微生物对中药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霉腐微生物对中药有机质的分解和进行的营养代谢活动,会使中药药效成分含量降低,以至腐烂失效。

(2)霉腐微生物对中药表层物质的分解和消耗,同时破坏了药材及饮片的组织结构,使内部所合糖质和油脂容易溢出,进而造成其粘连、泛油、变质。

(3)霉腐微生物的繁殖和分泌物,造成对中药的污染,影响药用。

(4)被霉腐微生物侵蚀的药材,即使经加工处理后再作药用,也会使中药的气味变淡,色泽转暗,品质降低,影响疗效。

(三)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是指贮藏期限。

中药因合有多种成分,尽管贮藏条件适宜,但时间过久,也会或多或少受到外界环境影响,逐渐变质、失效。

所以,在仓储中应做到先进先出,对于贮藏期过长的药物可督促业务部门及时处理。

二、中药变质的防治

在常用的500余种饮片中,约有60%以上的品种容易生霉,有70%以上的品种容易虫蛀,所以防霉、防蛀是贮藏中药的首要任务。

引起发霉、虫蛀的主要因素是霉菌和仓虫。

霉菌是一切能引起发霉真菌的总称,约有8万种以上;仓虫指各种危害中药的仓库害虫,约有210种以上,其中以甲虫类最多,其次是蛾类和瞒类。

防霉、防虫一般必须从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3个方面人手。

(一)控制温度

多数霉菌、仓虫最适宜生长和繁殖的温度是18-35℃。

所以,中药在夏季最易被虫蛀和发霉。

为了防止虫蛀和霉变,可将贮藏温度控制在17℃以下或36℃以上,也可以利用自然的低温和高温进行控制。

1.保持库内低温将易生虫的药材及饮片放在有顶无墙的货棚中,并分批摊晾。

实验证明:

在0℃以下,仓虫及虫卵会因体液冻结、原生质停止活动而死亡;霉菌虽不会完全冻死,但能够控制其繁殖。

个别数量少或贵重药如密香、牛黄等,可放入冰箱中保存。

2.利用自然高温盛夏直射阳光有时可达50℃以上,此温度维持30min(或在50-60℃烘烤1h),各种仓虫、霉菌都可因体内水分大量减少和蛋白质凝固而死亡;日光中的紫外线对霉菌也有杀灭作用,所以可利用夏季摊晒药材。

但有些因受热易走油、散失香气和日晒易变色的药材不宜采用此法。

控制温度的方法只有短期效果,且易受气候、环境的限制,故较适于零售部门中药的养护。

大库养护则应重点控制湿度。

(二)控制湿度

这里所说的“湿度”,包括中药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relativehumidity)。

中药含水量是指中药中水分的重量,常以百分比表示。

如“含水量为15%”,就是说在100g中药中含有15g水分。

测定中药含水量,可按《中国药典》取样法取样或测定,亦可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

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时,空气中水蒸气饱和的程度,也用百分比表示。

相对湿度可用各种湿度计测定。

霉菌需要的水分来自空气;仓虫体内的水分主要来自药材,但药材含水量的变动又受周围空气中湿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药材含水量在13%以下、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各种霉菌、仓虫会因缺水而迅速死亡。

这2个指标必须同时控制,若药材含水量低而空气相对湿度高,那么药材会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增加含水量。

常用降低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通风降潮,在库内安装排风扇,当库内相对湿度高于库外时,开扇排出潮气;阴雨天库外湿度常高于库内,不宜通风。

二是吸湿干燥,在密闭的库内放置若干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一般常放置生石灰箱(吸水率为20%-30%),箱内装入拳头大小的石灰块,当石灰块变成粉末状时要及时更换。

(三)控制空气组成

霉菌、仓虫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

人为创造一个密闭环境,降低其中的氧气浓度,或增加有害气体的浓度,都可使霉菌、仓虫很快死亡。

常用来控制空气组成的方法有4大类:

1.埋藏法一般采用于燥的沙子、谷糠、稻壳、锯末等进行埋藏。

由于细沙等埋藏物的填充,使药材周围的空气很少,霉菌、仓虫则不能生存,外面的霉菌、仓虫也不会进入。

药材在埋藏前须经干燥处理,摆放时尽量挤紧,减少空气。

必要时埋藏后密封。

本法适用于易发霉、生虫的根茎类药材。

2.对抗法是将某种合有杀虫香气的中药与易生虫中药共贮,以达到驱虫、防蛀的目的,这种方法又称“对抗养护法”。

常用的驱虫中药有花椒、毕澄茄、冰片、薄荷脑、肉桂、丁香、大蒜、牡丹皮、小茵香等,均以香气浓者为佳。

贮藏时将这些中药用纱布包裹,置于易生虫中药的容器中,密封容器,使挥发性驱虫香气逐渐充满空间并保持一定浓度,即可起到防蛀作用。

此法以药护药,简便经济,对中药无损害;其缺点是效果不够稳定,不能防霉,不适用于大量中药的贮藏。

3.药剂熏蒸法是利用某些化学药剂产生的有毒气体驱杀仓虫的方法,可用于各种中药的贮藏。

(1)少量中药的熏蒸:

将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酒精等易挥发性液体药剂浸透药棉,放置密闭的盛药容器中;或将药剂直接喷洒于药材表面,药剂挥发产生的蒸气慢慢充满药材中每一空隙,与空气混合而达到一定浓度,通过仓虫的呼吸系统进入虫体内部组织引起中毒,经过一定时间而死亡。

如:

在贮有药材的密闭箱内,约每4ml容积滴加1m1氯仿或四氯化碳,可将药材上的成虫或幼虫全部杀死;隔1-2周重复1次,可将由卵孵化的幼虫杀死,确保药材在夏季不再生虫。

熏蒸后的药材在使用前最好摊晾1-2天,使药剂气味散尽。

(2)大量药材的熏蒸:

可用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溴甲烷、环氧乙烷等液体药剂和磷化铝、硫黄等固体药剂。

如磷化铝增效法:

常用磷化铝片剂(每片重3g),它与空气接触后,吸收水蒸气而分解,每片释放出1g磷化氢(PH3)。

磷化氢是无色的剧毒气体,带有大蒜臭味,比空气重,渗透力强,对各种药材仓虫和鼠类均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并能抑制霉菌生长,但对人体就膜也有强烈刺激性。

磷化铝遇水后剧烈分解,会发生爆炸或燃烧,使用时必须注意。

磷化铝常用铝桶(内衬塑料袋)包装,使用后需将桶封严,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单独使用磷化铝熏蒸杀虫所需的时间长、浓度低、用量大,可与醋酸(醋槽或石蜡)或碳酸氢铵等增效剂同用,一般能提高毒效7-10倍。

药剂熏蒸杀虫要将库门封严,一般密闭5天后通风散毒。

密闭期间需要经常用10%硝酸银试纸测试封闭处,发现有磷化氢泄漏(试纸变黑)及时封严;通风散毒后亦用此法测试,待试纸不再变色时方可接触被熏蒸的药材。

熏蒸剂所余残渣应深埋地下,以防环境污染。

磷化铝、氯化苦等化学药剂对人体健康有损害,吸入过多可中毒死亡,故在熏蒸操作时要戴防毒面具或眼镜、口罩及防护手套,施药动作要快,施药后迅速离开熏蒸现场。

患有心脏病、肺病、肝炎、高血压、皮肤病,以及妇女在孕期、哺乳期、月经期都不宜参加施药。

施药人员在施药前后禁止饮酒;磷化铝熏蒸后禁食牛奶、鸡蛋及合有油脂的食品。

4.气调气调就是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即将中药置于密封的环境中,对空气中氧的浓度进行有效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或氮气)状态,使害虫不能产生或侵入,原有的仓虫和霉菌因缺氧不能生长繁殖或窒息死亡。

此法与药剂熏蒸比较,具有无毒、无污染、节约费用、防止走油和变色等优点,一般在药材二级站使用。

由于三级站批发仓库及零售仓库中的药材进出频繁,不能整库、整垛地用气调法养护,可用自然降氧法。

自然降氧法是将药材装入塑料袋内后密封,利用药材中仓虫、霉菌的呼吸作用,使氧气自然消耗,造成缺氧环境;如果同时采取抽气或在袋中放吸氧剂等措施,效果更佳。

气调贮藏的设施、要求和具体方法比较复杂,可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目前使用的养护技术还有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制冷降温、气幕防潮、机械吸潮、辐射灭菌等。

在中药的贮藏中,温度、湿度、空气组成是3个主要的条件,只要有效地控制其中之一,便可以达到有效地贮藏。

如药材及饮片已相当干燥而又能充分防止湿气侵入时,则可无需低温、气调;反之,如果中药已贮藏于低温或低氧处所,则干燥程度稍差亦无妨。

当然,最好是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同时控制各种条件。

(四)已发霉和虫蛀药材及饮片的处理

按照《中国药典》药材取样法取样检查,轻微变质者除去受损部分,使用;严重变质者按假药处理,全部销毁,不得继续药用。

单独保管,尽早使用;严重变质者按假药处理,全部销毁,不得继续药用。

1.霉变药材及饮片的处理表面只有少数白色霉点、质地较硬、霉味不大、内部无变化的药材逐个刷(擦、洗)去霉点,类白色者可用硫黄熏蒸,然后干燥;夏季遇上数日阴雨,库内相对湿度迅速增高,对有些吸湿性强的药材如甘草、黄芪等,一昼夜间在垛的外缘便能长出风雷者,可用“吹霉器”及时处理。

2.虫蛀药材及饮片的处理

一级:

1kg样品中瞒类不超过20个,甲虫类、蛾类(包括成虫、幼虫,下同)1-5个;允许处理后再供药用。

二级:

1kg样品中瞒类超过20个,但粉瞒可在表面上自由移动,尚未形成团块;甲虫类、蛾类6-10个;可用于制剂生产。

三级:

1kg样品中瞒类很多,并已形成致密毡样的团块,移动困难;甲虫类、蛾类超过10个;仅可供提取化学成分之用,若无法利用时,应全部销毁。

(五)其他变质现象的处理

1.鼠害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灭鼠:

超声波驱鼠器、电击、药剂、器械和天敌灭鼠等。

2.泛油泛油又称“走油”。

药材及饮片的泛油并非单独是某些含油药材在贮藏不当时油分“溢出”,某些药材及饮片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也称为“泛油”。

引起泛油的主要原因有:

温度过高、贮藏年久,药材或饮片某些成分会自然变质或由于长期接触而引起变色、变质。

3.变色变色是指中药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如果中药固有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则表明其内在质量也发生了变化。

引起中药变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药中成分变化引起的变色:

如含黄酮苦类、经基恿酸类、鞣质类等在酶的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合过程,形成有色化合物,从而使中药的颜色加深。

含蛋白质类的中药,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反应后,生成大分子棕色化合物而使其变色。

(2)日光与空气引起的变色:

花类中药由于含有色素,在日光的直接照射下,色素会发生光化反应而褪色。

花类中药贮藏期较长时,也会变色,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对花色素具有氧化作用,而使中药发生变色。

(3)加工、养护引起的变色:

库房的温度最好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之间,并且贮藏期不宜过长。

要按照“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进行发货。

对易变色的中药可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特性,采取气调法、冷藏法、密封法、吸潮法、烘干法、晾晒法等加以养护。

4.潮解、风化、融化、挥发有些矿石类中药易发生潮解、风化、融化、挥发,对这些中药要针对其特性,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三、中药仓储商品的管理和养护

中药仓库的类型是根据储存的品种及其性质、承担的任务、储存量的大小等进行分类。

按照职能分为采购供应仓库、批发仓库、零售仓库、加工仓库、储存仓库、中转仓库。

按照商品的性质分为普通药品仓库和特殊药品仓库。

中药仓库必须具有防潮、隔热、避光、密闭的性能。

在仓储的环节中,要严格管理制度,做到入库验收、在库检查、出库验发。

库内药品的存放,要实行定置管理办法,药品的堆码与货垛必须牢固整齐、通风、散潮、便于养护、适合中药的特性。

特殊中药如贵细药、毒麻药要专库、专人管理。

毒麻类中药的养护,应根据来源、特性、数量,决定养护方法;矿物类药主要是防止光化、氧化、湿度和温度引起的变质,一般可采用容器密封法养护;动、植物类药主要是防潮、防霉、防虫蛀,可采用密封法、吸潮法、气调法和冷藏法养护。

 

 

 

课后小结:

作业和思考题:

预习内容

 

第五章中药商品的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