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286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docx

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

附件

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那么〔试行〕

一、适用围

本细那么适用于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的计算,如涉与细那么中未包含的情况,应通过专项评审确定具体计算规那么。

二、装配率是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结构、外围护、装、设备与管线等系统中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三、单体建筑的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1.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

2.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展计算。

四、超限建筑的主体结构得分〔Q1〕不做最低限要求,当单体建筑装配率P到达40%时,可以纳入统计;其他各类建筑的单体建筑装配率P应到达50%。

五、单体建筑装配率应根据建筑类型对应表1、2、3中的分值计算:

式中:

P──单体建筑装配率;

Q1──主体结构系统指标实际得分值;

Q2──外围护系统指标实际得分值;

Q3──装系统指标实际得分值;

Q4──管线与机电设备系统指标实际得分值;

Q5──其他指标实际得分值。

六、各评价项得分按照相应指标与表中对应的区间进展计算。

七、竖向承重构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竖向承重构件采用混凝土材料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符合以下规:

〔1〕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剪力墙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式中:

q1aw──预制剪力墙应用比例;

Aw1──各楼层预制剪力墙的墙体面积之和,采用单侧叠合剪力墙时,应乘以0.5的折减系数;计算时墙体各层高度按照层高计算,可不扣除门、窗、预留洞口以与预制剪力墙体之间宽度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等的面积;

Aw──各楼层全部剪力墙的墙体总面积;计算时墙体各层高度按照层高计算,可不扣除门、窗与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2〕框架结构、框架-现浇剪力墙或框架-现浇筒体结构中预制框架柱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式中:

q1az──预制框架柱的应用比例;

Az1──各楼层中预制框架柱支承的楼层面积之和;

A──各楼层建筑平面总面积。

2.对于钢与混凝土组合形成的竖向承重构件,当钢构件同时作为外模板使用时,该组合构件按照预制构件计算。

3.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采用全部钢结构或木结构构件时,竖向承重构件q1a项分值为该评分项的上限分值。

八、主体结构水平承重构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水平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1b──水平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A1b──各楼层中预制水平构件〔含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Ah──各楼层计算装配率的建筑平面总面积。

2.预制装配式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可包括:

〔1〕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

〔2〕预制部品部件间宽度不大于300mm的后浇混凝土带水平投影面积;

〔3〕金属楼承板和屋面板、木楼盖和屋盖与其他在施工现场免支模的楼盖和屋盖的水平投影面积。

3.预制梁或预制叠合梁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式中:

q1c──预制梁或预制叠合梁的应用比例;

Lb1──各楼层预制梁或叠合梁的长度之和;

Lb──各楼层全部梁的总长度。

九、外围护系统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非承重围护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2a──非承重围护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

A2a──各楼层非承重围护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外外表积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与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Aw1──各楼层非承重围护墙外外表总面积,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与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2.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2b──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的应用比例;

A2b──各楼层采用墙体与保温、隔热一体化做法的围护墙外外表积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与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Aw2──各楼层围护墙外外表总面积,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与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3.围护墙与装饰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2c──围护墙与装饰一体化的应用比例;

A2c──各楼层采用墙体与装饰一体化做法的围护墙外外表积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与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Aw2──各楼层围护墙外外表总面积,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与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十、装系统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3a──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

A3a──各楼层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墙面面积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与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Aw4──各楼层隔墙墙面总面积,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与预留洞口等的面积。

2.部装修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3b──部装修的应用比例;

A3b──各楼层固定面均完成装修区域的地面投影面积之和;

A──各楼层建筑平面总面积。

3.集成厨房的橱柜和厨房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3c──集成厨房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

A3c──各楼层厨房墙面、顶面和地面采用干式工法的面积之和;

Ak──各楼层厨房的墙面、顶面和地面的总面积。

4.集成卫生间的洁具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3d──集成卫生间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

A3d──各楼层卫生间墙面、顶面和地面采用干式工法的面积之和;

Ab──各楼层卫生间墙面、顶面和地面的总面积。

十一、管线与设备系统中,管线与主体结构别离的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4a──管线与主体结构别离比例;

L4a──各楼层管线与主体结构别离的长度之和,包括裸露于室空间以与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的电气和给水管线长度之和;

L──各楼层电气和给水管线的总长度。

十二、BIM应用符合以下要求。

1.全面采用BIM进展管线综合设计。

2部品部件的BIM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式中:

q5b──部品部件的BIM应用比例

nbim──应用BIM模型的预制部品部件类型数

N──单体建筑中采用的预制部品部件类型总数

 

表1

居住建筑

评价项

评价要求

评价分值

最低分值

主体结构

〔50分〕Q1

竖向承重构件q1a〔q1aw或q1az〕

35%≤比例≤80%

20~30

20

水平承重构件q1b

70%≤比例≤80%

10~20

外围护结构

〔15分〕Q2

非承重外围护墙体非砌筑q2a

50%≤比例≤80%

2~5

5

外围护墙与保温一体化q2b

50%≤比例≤80%

2~5

外围护墙与装饰一体化q2c

50%≤比例≤80%

2~5

部装修

〔25〕Q3

非承重隔墙非砌筑q3a

50%≤比例≤80%

5~10

15

部装修q3b

50%≤比例≤80%

5~10

集成式厨房q3c

比例≥70%

2

集成式卫生间q3d

比例≥70%

3

管线

〔5〕Q4

管线与主体结构别离q4a

50%≤比例≤70%

3~5

BIM应用

〔5〕Q5

采用BIM进展管线综合设计q5a

全面采用

3

部品部件的BIM应用q5b

比例≥70%

2

注:

计算装配率时,各系统的得分应满足最低分值的要求。

 

表2

公共建筑

评价项

评价要求

评价分值

最低

分值

主体结构

〔55分〕Q1

竖向承重构件q1a〔q1aw或q1az〕

35%≤比例≤80%

15~25

25

水平承重构件q1b

70%≤比例≤80%

15~25

预制梁或叠合梁q1c

50%≤比例≤80%

2~5

外围护结构

〔20分〕Q2

非承重外围护墙体非砌筑q2a

50%≤比例≤80%

5~10

15

外围护墙与保温一体化q2b

50%≤比例≤80%

2~5

外围护墙与装饰一体化q2c

50%≤比例≤80%

2~5

部装修

〔15〕Q3

非承重隔墙非砌筑q3a

50%≤比例≤80%

5~10

10

部装修q3b

30%≤比例≤80%

2~5

机电与设备管线〔5〕Q4

管线与主体结构别离q4a

60%≤比例≤80%

4~5

BIM应用

〔5〕Q5

采用BIM进展管线综合设计q5a

全面采用

3

部品部件的BIM应用q5b

比例≥70%

2

注:

计算装配率时,各系统的得分应满足最低分值的要求。

 

表3

工业建筑

评价项

评价要求

评价分值

最低

分值

主体结构

〔65分〕Q1

竖向承重构件q1a〔q1aw或q1az〕

35%≤比例≤80%

15~30

50

水平承重构件q1b

70%≤比例≤80%

15~30

预制梁或叠合梁q1c

50%≤比例≤80%

2~5

外围护结构

〔25分〕Q2

非承重外围护墙体非砌筑q2a

60%≤比例≤80%

5~15

10

外围护墙与保温一体化q2b

60%≤比例≤80%

2~5

外围护墙与装饰一体化q2c

60%≤比例≤80%

2~5

部装修Q3

-----

----

----

---

机电与设备管线〔5〕Q4

管线与主体结构别离q4a

60%≤比例≤80%

4~5

BIM应用

〔5〕Q5

采用BIM进展管线综合设计q5a

全面采用

3

部品部件的BIM应用q5b

比例≥70%

2

注:

计算装配率时,各系统的得分应满足最低分值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