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393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docx

整理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

2)应用环境质量标准时,应结合环境功能区和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分级。

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

(1)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一、涂料基本概念

1、  涂料的定义:

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固态漆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

早期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

2、  涂料的组成:

现代涂料由合成树脂、有机/无机颜填料、溶剂、助剂组成。

3、  涂料的分类:

分类方式很多,目前国内涂料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按涂料主体合成树脂分:

如醇酸磁漆、丙烯酸面漆…..

②    按涂料用途分类:

如聚酯氨基汽车面漆、过氯乙烯机床漆、醋丙内墙涂料、硅丙外墙涂料……

③    按涂料施工方式分类:

如阳极/阴极电泳底漆、环氧酯电沉积涂料、氨基静电喷涂稀稀剂。

④    按涂料成膜方式(烘干、自干、紫外光照射固化)、油基/水基分类。

⑤    。

  本公司涂料分类方法主要是按涂料合成树脂及涂料用途综合分类,如氯化橡胶底面合一底盘专用涂料

4、  涂料的传统施工方式:

刷涂、滚涂、淋涂、浸涂、喷涂、旋转杯涂漆。

5、  涂料常用名词解释

①    粉末涂料:

不含溶剂的粉末状涂料。

②    色漆:

含有颜料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不透明漆膜。

③    多组份涂料:

几种组份分装的,使用前必须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的涂料。

④    树脂:

一类固态、半固态或假固态、分子量不定的聚合物,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聚合物。

通常有软化或熔融的温度范围。

⑤    颜料:

通常是粉末、不溶于介质的有色物质,由于它有光学、保护、装饰等性能而用于涂料。

⑥    填料:

又称物质颜料,通常是白色或稍带颜色的、折射率小于1.7的一类颜料,由于它的物理或化学性能而用于涂料。

⑦    固化剂:

一种具有催化作用或具有共反应性的化合物。

⑧    稀释剂:

单组份或多组份的挥发性液体,加入涂料中能降低其粘度。

⑨    溶剂:

在通常干燥条件下可挥发的,并能完全溶解漆基的单组份或多组份的液体。

⑩    涂层:

经一次施涂所得到的连续的膜。

?

    漆膜(涂膜):

涂于底材上的一道或多道涂层所形成的连续的膜。

?

    清漆:

不含着色物质的一类涂料。

涂于底材的,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透明漆膜。

?

    调合漆:

一种组份中含有较多颜料(或填料)的色漆。

漆膜坚硬、平整,但细腻程度和耐候性不及同系列磁漆。

价格便宜,适用于普通木器、金属表面的涂装。

?

    磁漆:

一种能形成特别光亮漆膜的色漆。

漆膜外观如陶瓷或搪瓷,表面平整、细腻、坚硬、具有装饰感。

有有半、半光、无光之别,有光磁漆漆膜光亮,而无光磁漆色调柔和,具有不同的装饰感。

?

    底漆:

直接施于物体表面的第一层油漆。

既能与基层有良好的附着力,又能与面层结合牢固,以构成坚固的覆盖层。

底漆可以是清漆、没有颜料填料的基料,也可以是加入各种颜料填料的漆,有些底漆还具有各种特殊功能,如防锈底漆。

?

    车间底漆:

又称保养底漆、预处理底漆,是指钢板经表面处理后喷涂的第一道底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钢护钢板不受或少受大气侵蚀。

如造船工业为了提高除锈效率和质量,对进厂的钢材用自动化流水线抛丸或喷砂除锈,再喷涂车间底漆供临时保养。

?

    腻子:

用于消除涂漆前较小表面缺陷的厚浆状涂料。

?

    防锈漆:

金属防锈用底漆,施于金属表面,可以防止钢铁受自然因素腐蚀的一种漆,由防锈颜料与漆料组成。

?

    防污漆:

涂装在船舶水线以下部位最外层的一种油漆。

主要作用是防止海生物附着污损,保持海水浸着结构的船舶、码头等光洁无污物,是提高船舶航率和速度的有效措施。

防污漆通常与般底防锈漆配套使用。

?

  防腐漆:

一种对腐蚀介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渗性的漆。

能在被涂基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涂层,具有防止酸、碱、化学气体、油类、盐水等腐蚀介质向基层渗透的作用,达到保护基层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这类漆广泛用于化学车间、化工机械设备、石油储罐等物件的涂装。

涂料

21  乳胶漆:

水性漆的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的乳液胶体为基料,漆的固体含量40—80%不等。

具有无溶剂中毒、无污染、干燥快、施工方便等优点,并具备耐水性、耐化学性、不燃性等特点。

乳胶漆在建筑装饰中使用最为广泛。

6、  涂料常用指标解释:

①    附着力:

指涂膜完全固化后,对附着底材结合强度的一种描述方法,目前油漆结附着力检测办法分为划圈法、划格法、拉开法;划圈法一般适用于单层漆附着力、划格法一般适用于复合层附着力检测、拉开法适用于腻子涂膜对底材的附着力。

②    硬度:

漆膜具有不同于底材的、能抵抗外界硬物对期造成压痕或穿透等机械力作用的能力。

③    光泽:

指漆膜对光线反射指数的一种指标,以%表示。

涂层对入射光角度不同,其反射值亦会不同,通常根据涂层的光泽程度选择不同角度光线,高光涂层选择20°角入射光,中高光泽涂层选择60°角入射光,一般光泽涂层选用85°入射光,部分老企业也采用45°光泽仪。

④    鲜映性、雾影值:

是对油漆外观中光泽颜色外的补充指标,鲜映性测定法为DOI测定,通常以镜子投影为1去评价漆膜的成像性,高档轿车漆的DOI值应达到0.7以上,雾影值是对鲜映性值的一种补充,国际上一般以德国BYK公司生产的雾影测定仪表示,是对漆膜表面微细粒子的一种评价。

⑤    柔韧性能:

是测量干燥漆膜弯曲性能的指标之一,通常以mm为单位表示,随着涂层质量的进步,及市场要求的不同,对柔韧性能表示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如卷钢漆加用T弯检测法,微型车汽车面漆采用锥型弯曲方法测量。

⑥    冲击性能:

是测量干燥漆膜局部点抗外力撞击的指标之一;通常以cm为单位表示,现在也有以杯突测定法进一步补充。

⑦    细度/粘度/固体份:

细度是对油漆微观位径的一种评价,以um表示,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油漆细度越低,其物理化学性能会越好;粘度是油漆流体的一种描述方法,在油漆中,对高粘度流体,采用旋转粘度测定法,如乳胶漆采用斯托默粘度计,以KU为单为,对一些低粘度采用毛细管法测定,如福特杯测定,单位为S;对粘度测定法还有以落球法测定的,如硝化棉类,氯化橡胶类,单位也为S;固体份是对油漆中不挥发物质的一种测定,现在国际上以不挥发含量表示,两者基本相似,但在不同的油漆体系中,两者检定结果会有不同,其单为以%表示。

⑧    遮盖力:

是衡量干燥漆膜涂覆底材规定面积所需要的最少油漆量,通常以g/cm2表示。

⑨    耐人工老化、耐盐雾、耐酸碱、耐沸水等:

是对漆膜对底材保护性能的一种评价,由于涂膜用途与使用环境不同,其要求的指标均不一而足。

⑩    对颜色概念描述:

物质在光波波长吸收不一,导致形成各种颜色,按照目前油漆通行的孟塞尔体系,颜色含明度、色调、饱和度三种元素,明度是对颜色色彩明亮程度的评价,色调对彩色颜色进行区分,饱和度是对颜色纯粹程度的一种描述。

颜色的三原色以红、黄、蓝进行表示。

随着色彩的发展,珍珠色泽、金属色泽在涂料中也得到广泛的推广。

近几年,变色效果、幻彩效果等色泽涂料也有问世。

?

    流平性:

施涂后的湿漆膜能流动而消除涂痕,并且在干燥后能得到均匀平整漆膜的程度。

?

    闪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溶剂蒸汽在明火情况下瞬间发光的最低温度。

多组份产品的闪点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混合后产品的闪点。

油漆里加入稀释剂后,闪点将有所变更。

闪点是不定值,它随试验方法而异

?

    密度:

指20℃时单位体积中所含的油漆重量,其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说明书中的密度值用比重杯测得。

由于原材料的密度及吸油量有一定波动幅度,因此油漆密度的实际数值允许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多组份产品的密谋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混合后产品的密度。

?

    漆膜厚度:

在刚涂布过一道油漆的底材表面上涂料的厚度。

可用湿膜测厚仪测定。

说明书中给出的湿膜厚度与干膜厚度相对应,其数值由理论计算而得。

?

    干膜厚度:

涂装在底材表面的漆膜完全干燥以后,附着在底材表面上的干漆膜厚度。

该厚度可用干膜测厚仪测定。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干膜厚度可作适当的增减。

基本参数中的湿膜厚度和干膜厚度均指涂一道的厚度。

?

    有效贮存期:

是指温度在15—30℃之间,涂料在密闭条件下,置于室内干冷处,可安全运输和贮存而保持良好质量状况的期限。

超过贮存期限的涂料,可按该产品的标准进行检验,合格仍可使用。

?

&n,bsp;  有印痕干:

从涂料涂于试板上开始,直至刚好无印痕为止所用去的时间。

无印痕指在干燥后的涂层表面放置一块规定的尼龙丝网及一定质量的重物,经过一定时间后涂层表面不留有丝网的印迹。

?

    表干:

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一定厚度的湿漆膜表层成膜的时间。

?

    实干:

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从施涂好的一定厚度的液态漆膜至全部形成固体涂膜的时间。

?

    固化时间:

化学固化型涂料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完成固化反应,漆膜达到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指标所需要的时间。

21    混合配比:

多组份漆的配比是根据油漆的树脂组份和固化剂组份中各自所含的活化官能团数,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所获得的各组份混合比。

按说明书中所给定的配比,将各组份混合均匀,才能使各组份间的分子进行充分的反应以获得性能理想的漆膜。

22    熟化期油漆的树脂组份和固化剂组份混合均匀后,在使用前所须放置的一段时间。

树脂和固化剂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以利涂装并形成较好的漆膜。

23    混合后有效使用期:

指多组份的化学固化型涂料,相互混合均匀后,到不再适合于施工的最长时间。

加稀释剂不会延长有效使用期,超过这一时间后,即使加入稀释剂也无法使用。

24    理论用量:

指在一平方米光洁、平整的理想底材表面上制得其说明书中给出的干膜厚度时所需的油漆用量。

对乳胶漆而言则指在光洁、平整的理想底材表面上一千克油漆制得其说明书中给出的干膜厚度时所涂盖的面积。

该数值为理想计算值。

7、  施工术语:

①    打磨:

施工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以清除物件表面上的毛刺及杂物,清除涂层表面的粗颗料及杂质,获得一定的平整表面;对平滑的涂层或底材表面打磨得到需要的粗糙度,增强涂层间的附着性。

②    浸涂:

将被涂物件全部浸没在盛有涂料的槽中,经短时间的浸渍,从槽内取出并将多余的漆液重新流回漆槽内。

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材料消耗量低,操作简单。

③    辊(滚)涂:

辊涂是使板材从两个水平辊子之间通过,其中一个辊子总保持涂有清漆、磁漆或喷漆的液膜而使板材机械地施涂上漆膜的工艺过程;滚涂是用手工操作的漆辊对墙面等的涂漆过程。

④    (刮涂)腻子:

一种无机填料含量高且粘稠的塑性材料,需用刮刀施工,并且通常在曝露中硬干。

⑤    磷化:

用以金属磷酸盐和磷酸为主要成份的化学溶液,对钢铁或某些其它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形成一种附着力强制阻蚀层,可作随后油漆涂层的良好基底。

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

(2)

 

(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3.意愿调查评估法二、常见涂料品种的特点

①、丙烯酸乳胶漆:

丙烯酸乳胶漆一般由丙烯酸类乳液、颜填料、水、助剂组成。

具有成本适中耐候性优良、性能可调整性好,无有机溶剂释放等优点,是近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类涂料产品。

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涂装,皮革涂装等。

近来又出现了木器用乳胶漆、自交联型乳胶漆等新品种。

丙烯酸乳胶漆根据乳液的不同可分为纯丙、苯丙、硅丙、醋丙等品种

②、溶剂型丙烯酸漆:

溶剂型丙烯酸漆具有极好的耐候性,很高的机械性能,是目前发展很快的一类涂料。

溶剂型丙烯酸漆可分为自干型丙烯酸漆(热塑型)和交联固化型丙烯酸漆(热固型),前者属于非转化型涂料,后者属于转化型涂料。

自干型丙烯酸涂料主要用于建筑涂料、塑料涂料、电子涂料、道路划线涂料等,具有表干迅速、易于施工、保护和装饰作用明显的优点。

缺点是固含量不容易太高,硬度、弹性不容易兼顾,一次施工不能得到很厚的涂膜,涂膜丰满性不够理想。

交联固化型丙烯酸涂料主要有丙烯酸氨基漆、丙烯酸聚氨酯漆、丙烯酸醇酸漆、辐射固化丙烯酸涂料等品种。

广泛用于汽车涂料、电器涂料、木器涂料、建筑涂料等方面。

交联固化型丙烯酸涂料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固含量,一次涂装可以得到很厚的涂膜,而且机械性能优良,可以制成高耐候性、高丰满度、高弹性、高硬度的涂料。

缺点是双组分涂料,施工比较麻烦,许多品种还需要加热固化或辐射固化,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高,一般都需要较好的设备,较熟练的涂装技巧。

③聚氨酯漆:

聚氨酯涂料是目前较常见的一类涂料,可以分为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和单组分聚氨酯涂料。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一般是由异氰酸酯预聚物(也叫低分子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和含羟基树脂两部分组成,通常称为固化剂组分和主剂组分。

这一类涂料的品种很多,应用范围也很广,根据含羟基组分的不同可分为丙烯酸聚氨酯、醇酸聚氨酯、聚酯聚氨酯、聚醚聚氨酯、环氧聚氨酯等品种。

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较高的固体含量、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好。

是目前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类涂料品种。

主要应用方向有木器涂料、汽车修补涂料、防腐涂料、地坪涂料、电子涂料、特种涂料等。

缺点是施工工序复杂,对施工环境要求很高,漆膜容易产生弊病。

单组分聚氨酯涂料主要有氨酯油涂料、潮气固化聚氨酯涂料、封闭型聚氨酯涂料等品种。

应用面不如双组分涂料广,主要用于地板涂料、防腐涂料、预卷材涂料等,其总体性能不如双组分涂料全面。

④、硝基漆:

硝基漆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木器及装修用涂料。

优点是装饰作用较好,施工简便,干燥迅速,对涂装环境的要求不高,具有较好的硬度和亮度,不易出现漆膜弊病,修补容易。

缺点是固含量较低,需要较多的施工道数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耐久性不太好,尤其是内用硝基漆,其保光保色性不好,使用时间稍长就容易出现诸如失光、开裂、变色等弊病;漆膜保护作用不好,不耐有机溶剂、不耐热、不耐腐蚀。

硝基漆的主要成膜物是以硝化棉为主,配合醇酸树脂、改性松香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等软硬树脂共同组成。

一般还需要添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辛酯、氧化蓖麻油等增塑剂。

溶剂主要有酯类、酮类、醇醚类等真溶剂,醇类等助溶剂、以及苯类等稀释剂。

硝基漆主要用于木器及家具的涂装、家庭装修、一般装饰涂装、金属涂装、一般水泥涂装等方面。

⑤、环氧漆:

环氧漆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类工业涂料,一般而言,对组成中含有较多环氧基团的涂料统称为环氧漆。

环氧漆的主要品种是双组分涂料,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组成。

其他还有一些单组分自干型的品种,不过其性能与双组分涂料比较有一定的差距。

环氧漆的主要优点是对水泥、金属等无机材料的附着力很强;涂料本身非常耐腐蚀;机械性能优良,耐磨,耐冲击;可制成无溶剂或高固体份涂料;耐有机溶剂,耐热,耐水;涂膜无毒。

缺点是耐候性不好,日光照射久了有可能出现粉化现象,因而只能用于底漆或内用漆;装饰性较差,光泽不易保持;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低温下涂膜固化缓慢,效果不好;许多品种需要高温固化,涂装设备的投入较大。

环氧树脂涂料主要用于地坪涂装、汽车底漆、金属防腐、化学防腐等方面。

⑥、氨基漆:

氨基漆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氨基树脂组分,主要有丁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树脂、甲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树脂、丁醚化脲醛树脂等树脂。

其二是羟基树脂部分,主要有中短油度醇酸树脂/聚酯树脂、含羟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树脂。

氨基漆除了用于木器涂料的脲醛树脂漆(俗称酸固化漆)外,主要品种都需要加热固化,一般固化温度都在100℃以上,固化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

固化后的漆膜性能极佳,漆膜坚硬丰满,光亮艳丽,牢固耐久,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及保护作用。

缺点是对涂装设备的要求较高,能耗高,不适合于小型生产。

氨基漆主要用于汽车面漆、卷材、家具涂装、家用电器涂装、各种金属表面涂装、仪器仪表及工业设备的涂装。

⑦、醇酸漆:

醇酸漆主要是由醇酸树脂组成。

是目前国内生产量最大的一类涂料。

具有价格便宜、施工简单、对施工环境要求不高、涂膜丰满坚硬、耐久性和耐候性较好、装饰性和保护性都比较好等优点。

缺点是干燥较慢、涂膜不易达到较高的要求,不适于高装饰性的场合。

醇酸漆主要用于一般木器、家具及家庭装修的涂装,一般金属装饰涂装、要求不高的金属防腐涂装、一般农机、汽车、仪器仪表、工业设备的涂装等方面。

⑧不饱和聚酯漆:

不饱和聚酯漆也是近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涂料,分为气干性不饱和聚酯和辐射固化(光固化)不饱和聚酯两大类。

主要优点是可以制成无溶剂涂料,一次涂刷可以得到较厚的漆膜,对涂装温度的要求不高,而且漆膜装饰作用良好,漆膜坚韧耐磨,易于保养。

缺点是固化时漆膜收缩率较大,对基材的附着力容易出现问题,气干性不饱和聚酯一般需要抛光处理,手续较为烦琐,辐射固化不饱和聚酯对涂装设备的要求较高,不适合于小型生产。

不饱和聚酯漆主要用于家具、木制地板、金属防腐等方面。

⑨、乙烯基、橡胶基漆:

包括氯醋共聚树脂漆、聚乙烯醇缩丁醛漆、偏氯乙烯、过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漆、氯化橡胶漆、氯醚漆等品种。

主要优点是耐候、耐化学腐蚀、耐水、绝缘、防霉、柔韧性佳。

其缺点主要表现在耐热性一般、不易制成高固体涂料、机械性能一般,装饰性能差等方面。

其主要用于工业防腐涂料、电绝缘涂料、磷化底漆、金属涂料、外用涂料等方面。

 

⑩、酚醛漆:

酚醛树脂是酚与醛在催化剂存在下缩合生成的产品。

涂料工业中主要使用油溶酚醛树脂制漆。

酚醛漆的优点是干燥快,漆膜光亮坚硬、耐水性及耐化学腐蚀性好。

缺点是容易变黄,不宜制成浅色漆、耐候性不好。

酚醛漆主要用于防腐涂料、绝缘涂料、一般金属涂料、一般装饰性涂料等方面。

附附家装涂料的品种

    1、木器漆。

①硝基清漆。

硝基清漆是一种由硝化棉、醇酸树脂、增塑剂及有机溶剂调制而成的透明漆,属挥发性油漆,具有干燥快、光泽柔和等特点。

硝基清漆分为亮光、半哑光和哑光三种,可根据需要选用。

硝基漆也有其缺点:

高湿天气易泛白、丰满度低,硬度低。

②手扫漆。

属于硝基清漆的一种,是由硝化棉,各种合成树脂,颜料及有机溶剂调制而成的一种非透明漆。

此漆专为人工施工而配制,更具有快干特征。

③硝基漆的主要辅助剂

a.天那水。

它是由酯、醇、苯、酮类等有机溶剂混合而成的一种具有香蕉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主要起调合硝基漆及起固化作用。

b.化白水,也叫防白水,术名为乙二醇单丁醚。

在潮湿天气施工时,漆膜会有发白现象,适当加入稀释剂量10~15%的硝基磁化白水即可消除.

    ④聚酯漆。

它是用聚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制成的一种厚质漆。

聚脂漆的漆膜丰满,层厚面硬。

聚脂漆同样拥有清漆品种,叫聚脂清漆。

聚脂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固化,这些固化剂的份量占了油漆总份量三分之一。

这些固化剂也称为硬化剂,其主要成分是TDI(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diisocyanate)。

这些处于游离状态的TDI会变黄,不但使家私漆面变黄,同样也会使邻近的墙面变黄,这是聚脂漆的一大缺点。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耐黄变聚脂漆,但也只能做“耐黄”而已,还不能做到完全防止变黄的情况。

另外,超出标准的游离TDI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游离TDI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致敏和刺激作用,包括造成疼痛流泪、结膜充血、咳嗽胸闷、气急哮喘、红色丘疹、斑丘疹、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等症状。

国际上对于游离TDI的限制标准是控制在0.5%以下。

⑤聚氨脂漆。

聚氨脂漆聚氨酯漆即聚氨基甲酸酯漆。

它漆膜强韧,光泽丰满,附着力强,耐水耐磨、耐腐蚀性。

被广泛用于高级木器家具,也可用于金属表面。

其缺点主要有遇潮起泡,漆膜粉化等问题,与聚脂漆一样,它同样存在着变黄的问题。

聚氨脂漆的清漆品种称为聚氨脂清漆。

  2、内墙漆  内墙漆主要可分为水溶性漆和乳胶漆。

一般装修采用的是乳胶漆。

乳胶漆即是乳液性涂料,按照基材的不同,分为聚醋酸乙烯乳液和丙烯酸乳液两大类。

乳胶漆以水为稀释剂,是一种施工方便、安全、耐水洗、透气性好的的漆种,它可根据不同的配色方案调配出不同的色泽。

乳胶漆的制作成分中基本上由水、颜料、乳液、填充剂和各种助剂组成,这些原材料是不含什么毒性的。

作为乳胶漆而言,可能含毒的主要是成膜剂中的乙二醇和防霉剂中的有机汞。

目前市面上闹得很凶的关于乳胶漆有毒一说,主要是信息发布者的无知造成的,这些人在没有分析出究竟墙漆是何种漆的情况下就认定乳胶漆有毒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目前市面上所谓含有大量甲醛的所谓“乳胶漆”,其实是是水溶性漆,而不是乳胶漆,一些不法厂商就是用劣质水溶性漆假冒乳胶漆的。

  3、外墙漆外墙乳胶漆基本性能与内墙乳胶漆差不多。

但漆膜较硬,抗水能力更强。

外墙乳胶漆一般使用于外墙,也可以使用于洗手间等高潮湿的地方。

当然,外墙乳胶漆可以内用,但请不要尝试将内墙乳胶漆外用。

4、防火漆是由成膜剂、阻燃剂、发泡剂等多种材料制造而成的一种阻燃涂料。

由于目前家居中大量使用木材、布料等易燃材料,所以,防火,已经是一个值得提起的议题了。

1.法律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涂料基础-涂料入门abc(3)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2.环境价值的度量——最大支付意愿

(2)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三、表面处理

1、锈蚀等级

A级:

钢材表面完全覆盖粘附的氧化皮,几乎无铁锈;

B级:

钢材表面已开始锈蚀,氧化皮开始成片状脱落;

C级:

钢材表面上的氧化皮已锈蚀,或可刮除,但裸眼可看到轻微锈点;

D级:

钢材表面上的氧化皮已锈蚀剥落,裸眼可看到大量锈点。

2、表面处理的标准(目前国内一般采用瑞典标准)

瑞典标准SIS055900(ISO8501—1:

1985)

1、  Sa——喷砂除锈清理法标准Sa1,Sa2,Sa2.5,Sa3

2、  St——刮除法和钢丝刷除锈法标准St2,St3

  Sa1级:

轻度喷砂除锈

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物、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

  Sa2级:

彻底的喷砂除锈

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物、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基本清除,残留物应附着牢固。

Sa2.5级:

非常彻底的喷砂除锈

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物、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残留物痕迹仅显示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Sa3级:

喷砂除锈至钢材表观洁净

  表面应无油脂、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表面具有均匀的金属光泽。

St2:

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物、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

St3:

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同St2,但应比St2处理的更彻底,金属底材呈现金属光泽。

日本标准JSRA—涂漆前的钢板表面处理标准

风动工具处理标准    JSRAPt1

JSRAPt2

JSRAPt3

  使用风动工具时,对新船一般采用JSRAPt标准较恰当;而修船一般采用瑞典St标准。

美国标准SSPC

SSPC—SP7    类似于SISSa1

SSPC—SP6    类似于SISSa2

SSPC—SP10        类似于SISSa2.5

SSPC—SP5          类似于SISSa3

SSP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