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674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docx

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

桥涵水文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D)

A.不可能性B.偶然性C.必然性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

2.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3.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

A.大沽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黄海基面

4.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C)

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

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

5.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

A.473mmB.500mmC.805mmD.887.7mm

6.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二者相等

7.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

A.大B.小C.平缓D.相当

8.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A)

A.增大样本容量B.提高观测精度C.改进测验仪器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9.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密度曲线为(C)

A.负偏B.对称C.正偏D.双曲函数曲线

10.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C)

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

C.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

1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B)

A.绝对值大于1B.绝对值大于0.8C.大于0.5D.不等于0

1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可以由如下计算求得。

(B)

A.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输沙率B.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含沙量

C.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全年时间(秒)D.断面的年平均含沙量×全年时间(秒)

1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Cv不变,增大Cs值时,则该线(A)

A.两端上抬、中部下降B.向上平移

C.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呈反时针方向转动

14.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各自的年径流量均值

和均方差

如下:

甲河:

=100m3/s,

=42m3/s;乙河:

=1000m3/s,

=200m3/s,两河相比,可知(B)

A.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15.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是由得到的。

(D)

A.在调查断面进行测量B.由调查洪峰流量的频率曲线

C.向群众调查D.由调查的历史洪水洪峰水位通过水力学方法计算

16.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D)

A.根据适线确定     B.按暴雨资料确定

C.按国家规范确定    D.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17.桥下最大壅水高度一般是桥前最大壅水高度的(A)

A.1/2 B.1/3C.1/4D.1/5

18..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B )。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

19.天然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标准中,洪水重现期最长是(D)

A.5年B.10年C.15年D.20年

20.桥下河床全断面发生的冲刷现象是(B)

A.河床自然演变冲刷B.一般冲刷

C.桥墩局部冲刷D.桥台局部冲刷

 

1.水文现象的发生(D)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

C.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又有随机性

2.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B)

A.截留、填洼、入渗、蒸发B.蒸发、降水、入渗、径流

C.截留、入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入渗

3.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439m和239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D)

A.0.17B.1.7C.1.7%D.1.7‰

4.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C)

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5.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从河底开始分别施测A处的流速。

A.0.2h、0.6h、0.8hB.0.2h、0.4h、0.8h

C.0.4h、0.6h、0.8hD.0.2h、0.4h、0.6h

6.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C)

A.887.7mmB.500mmC.473mmD.805mm

7.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B)

A.输沙率、流量B.含沙量、输沙率

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

8.P=5%的丰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C年。

A.5B.50C.20D.95

9.100年一遇洪水,是指(B)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10.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D)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

(B)

11.下图为两条皮尔逊III型频率密度曲线,它们的Cs

A.Cs1<0,Cs2>0B.Cs1>0,Cs2<0

C.Cs1<0,Cs2=0D.Cs1=0,Cs2>0

12.用适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适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C)

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

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

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

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

1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

、Cv不变,增大Cs值时,则该线(A)

A.两端上抬、中部下降B.向上平移

C.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呈反时针方向转动

14.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D)

A.推求设计值B.推求频率曲线

C.计算相关系数D.插补、延长水文系列

15.设计洪水的三个要素是(C)

A.设计洪水标准、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时

B.洪峰流量、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

C.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

D.设计洪水标准、洪水总量、设计洪水历时

16.历史洪水调查工作不包括(C)

A.河段踏勘、现场访问

B.形态断面及计算河段的选择

C.现场河段流速测试

D.野外测量、历史文献及资料搜集

17.计算桥孔净长的单宽流量公式适用于采用第二种河段分类表分类的(B)

A.峡谷性河段、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

B.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宽滩性河段

C.次稳定性河段、变迁性河段、游荡性河段

D.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冲积漫流性河段

18.在一般情况下,桥下最大壅水高度是桥前壅水高度的(A)

A.1/2B.1/3C.1/4D.1/5

19.桥下断面一般冲刷现象是由于D的结果。

A.河床自然演变

B.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C.水流受墩台阻挡,在墩台附近发生冲刷

D.桥孔压缩了水流过水断面

20.大中桥孔径(桥长)计算是以C作为控制条件。

A.容许不冲刷流速

B.桥前壅水高度

C.冲刷系数

D.设计洪水标准

1.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A.杂乱无章B.具有统计规律

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

2.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D)

A.相当B.小C.平缓D.大

3.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D)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4.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B)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5.利用流速仪对宽浅河道进行流速测试时,水面宽度为50m,所需最少垂线数为(C)

A.12B.10

C.8D.6

6.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B)

A.0.55B.0.45C.0.65D.0.58

7.泥沙的水力特性用A表示。

A.水力粗度或沉速B.含沙量

C.输沙率D.加沙力

8.P=95%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D年。

A.95B.50C.5D.20

9.重现期为300年的洪水,其含义为(B)

A.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300年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300年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3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300年出现一次

10.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

、Cv、Cs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A)

A.

B.CvC.CsD.Cv和Cs

11.下图为两条皮尔逊III型频率密度曲线,它们的(Cv)

A.Cv1

C.Cv2>Cv1>0D.Cv1>Cv2>0

12.在进行频率分析时,当经验累积频率点据较分散时,宜采用(A)

A.试错试线法B.三点试线法

C.矩法D.特大值分析方法

1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

、Cs不变,增大Cv值时,则该线(C)

A.将上抬B.将下移

C.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呈反时针方向转动

14.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A)

A.增大样本容B.提高观测精度

C.改进测验仪器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15.设计洪水是指(A)

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

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

16.当有实测资料时,可按水文统计的频率分析方法确定设计洪峰流量,其选样的方法是(C)

A.最大值法B.超定量法

C.年最大值法D.超均值法

17.计算桥孔净长的河槽宽度公式适用于采用第二种河段分类表分类的(B)

A.峡谷性河段、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

B.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不稳定(滩、槽可分)河段

C.次稳定性河段、变迁性河段、游荡性河段

D.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冲积漫流性河段

18.对于山区和半山区河流,对于桥下最大壅水高度

和桥前壅水高度

,常取(D)

A.

=

/2B.

=

/3C.

=

/4D.

=

19.桥下河床全断面发生的冲刷现象是(B)

A.河床自然演变冲刷

B.一般冲刷

C.墩台局部冲刷

D.河流受阻冲刷

20.小桥孔径(桥长)计算是以A作为控制条件。

A.容许不冲刷流速

B.桥前壅水高度

C.冲刷系数

D.设计洪水标准

1.下面哪个不是水文现象的特点(B)

A.随机性B.确定性C.周期性D.地区性

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其变化(C)

A.杂乱无章     B.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C.具有统计规律   D.没有任何规律

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m和425m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D)

A.0.25  B.2.5  C.2.5%  D.2.5‰

5.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A)

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 D.无法肯定

6.水量平衡方程式P-R-E=△S(其中P、R、E、△S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C)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C.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D.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7.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C)

A.1mB.0.1m C.0.01m D.0.001m

8.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A)

A.输沙率、含沙量B.流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

9.频率为5%的洪水,其重现期为(C)

A.5年一遇B.95年一遇C.20年一遇D.200年一遇

10.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

和离均系数CV甲,CV乙如下:

Cv乙=0.25,二者比较可知(D)

A.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B.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11.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A)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减少或不变

12.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B)

A.计算相关系数B.插补、延长水文系列C.推求频率曲线D.推求设计值

13.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

A.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为0

14.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D)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

15.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C)

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

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

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

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

16.频率计算适线时,减小Cv值,频率曲线将(B)

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平行上移D.平行下移

17.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一般(A)

A.仅推求设计洪峰流量      B.仅推求设计洪量

C.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    D.仅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18.洪水频率计算中,特大洪水处理的内容主要是(C)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B.代表性分析C.经验频率和重现期计算D.选择设计标准

19.由于假定局部冲刷是在一般冲刷完成后进行的,因此通常取桥墩上游不远处,一般冲刷终止后的未受绕流影响的墩前天然流速称为(C)

A.冲止流速B.起动流速C.行近流速D.均衡流速

20.设计洪水是指(A)

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

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

 

二、填空题

1.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以大致分为降水、入渗、坡面漫流、和河槽集流四个过程。

2.两个变量有长系列同期观测资料,它们进行相关分析的前提条件是_两变量在物理成因上确有联系______。

3.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种类通常有完全相关、零相关和统计相关。

4.频率计算中,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规律时,必然产生误差,统计学上称为抽样误差。

5.大中桥的孔径计算,主要是根据桥位断面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推算需要的桥孔的长度和桥面中心高度。

6.所谓洪水三要素是指洪峰、洪量、洪水过程线。

7.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

8.流域的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年径流深。

9.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三个统计参数分别是

、Cv和Cs。

10.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进行审查。

11.小桥和涵洞孔径计算要求合理地确定桥涵孔径的大小、河床加固的类型和尺寸、壅水高度、桥涵路基和桥涵顶面的最低标高。

12.在冲刷河段内,床沙中的细颗粒泥沙被水流冲走,上游来沙中的粗颗粒泥沙慢慢沉下来,河床表面层的泥沙粒径逐渐增大,形成自然铺砌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河床的粗化。

13.水文现象的共同特点是随机性、周期性、地区性。

14.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15.我国河流的水量补给主要有三种类型雨源类、雨雪源类、雪源类。

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的桥涵设计洪水频率,高速公路的特大桥和大桥分别为1/300和1/100。

17.确定桥涵设计流量的途径主有:

按实测流量资料计算,按洪水调查资料计算,按暴水资料推算。

18.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数理统计法、成因分析法、地理综合法。

19.河道全长与河源到河口的直线长度之比,称为河流的弯曲系数。

20.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径流深(度)。

21.收集水文资料时应注意满足一致性、代表性、可靠性和独立性的要求。

22.大中桥水力计算的三大基本内容是:

桥长,桥面最低标高,墩台基础最小埋置深度。

三、名词解释题

1.输沙率:

单位时间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的重量。

2.重现期:

某一水文现象重复出现的平均时间间隔。

3.桥孔净长:

桥长扣除全部桥墩厚度后的长度。

4.相关系数: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5.河床自然冲刷:

河床在水力作用及泥沙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自然发育过程造成的冲刷现象。

6.径流系数:

某一时段的径流深与相应时段内流域平均降雨深之比值。

7.含沙量:

单位体积水体种泥沙的重量。

8.闭合流域:

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的流域。

9.水拱现象:

河中涨水或在峡谷山口下游河段急泻而下的洪水,可出现两岸低、中间高的凸形水面

10.一般冲刷深度:

一般冲刷停止时的桥下最大铅垂水深

11.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

12.累积频率:

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频率的累计值

13.冲刷系数:

桥下河床冲刷后过水面积与冲刷前过水面积的比值

14.桥下河槽最低冲刷线:

桥梁墩台处桥下河床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及局部冲刷三者全部完成后的最大水深线。

15.流域:

河流某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

16.副流:

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其内部形成的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

17.水力粗度:

泥沙颗粒在静止清水中的均匀下沉速度。

四、简答题

1.如何确定桥面的最低标高?

P284

答:

确定桥面的标高分两种情况:

A.不通航河段桥面最低标高为设计水位、各种水面升高值总和、桥下净空安全值和桥梁上部构造建筑高度总和;

B.通航河段桥面最低标高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桥梁上部构造建筑高度和通航净空高度总和。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取大的作为桥面的高度。

2.设计流域缺乏实测流量资料时,可通过那些途径间接推求设计洪水?

请至少举出三种方法的名称。

P263-264-269

答:

(1)由暴雨资料推求;

(2)水文比拟法移用资料后推求;

(3)推理公式法或经验公式法;

3.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

P211-212

答:

流域内自降水开始到汇集的雨水流出出口断面的全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

分为四个阶段,即降水-流域蓄渗-坡面漫流-河槽集流。

4.桥面标高的确定包括哪些因素?

如何确定桥面的最低标高?

P284

答:

桥面标高的确定应满足泄流、通航、流木、流冰的要求,并考虑壅水高度、风浪高、水拱高度、河湾水位超高和河床淤积抬高等影响。

具体确定桥面的最低标高分非通航河段和通航河段两种情况。

5.洪水调查的内容都有哪些?

P260

答:

河段踏勘,现场访问,形态断面及计算河段选择,野外测量,有关地区历史文献及文物收集。

6.什么是桥孔长度和桥孔净长?

有那几种计算方法?

P278

答:

在设计水位条件下,两桥台前缘之间的水面宽度,称为桥孔长度;桥孔长度扣除全部桥墩厚度后的长度,称为桥孔净长。

计算方法有两种:

冲刷系数法和经验公式法。

五、计算题

题型一

1.已知某流域面积F=1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200mm,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600mm。

试求多年平均流量

、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M。

解:

=

*0.001*106F/T=0.6*100*1000*1000/(365*24*3600)=1.9m3/s

=

=1200-600=600mm

=

/

=600/1200=0.5

M=1000*

/F=1.9*1000/100=19L/(s.km2)

2.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767㎜,多年平均流量为

=822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解:

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

=

T=822×3600×24×365=2.59×1010m3

(2)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

=

=214mm

(3)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

=0.279

3.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00km2,其上有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P=230mm,形成的洪水过程如下表所示,试求:

1)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2)该次洪水的径流深度;3)该次洪水的径流系数。

某水文站一次降雨的洪水过程

时间t(h)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78

84

流量Q(m3/s)

90

110

130

1500

1350

920

700

430

310

260

230

200

170

150

140

(1)该次径流总量

=(90/2+110+130+1500+1350+920+700+430+310+260+230+200+170+150+140/2)×6×3600

=14202×104m3

(2)洪水的径流深

=

=177.5mm

(3)该次洪水的径流系数

=

=0.772

题型二

4.某水库坝址断面处有1958年至1995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三年洪峰流量分另为7500m3/s、4900m3/s和3800m3/s。

由洪水调查知道,自1835年至1957年间,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为9700m3/s,并且可以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