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689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docx

桥梁盖梁施工技术交底大全

桥梁盖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时间:

2016年7月5日

工程名称

K54+257二道河中桥

合同段名称

LJ4标

工程部位

0#、1#、2#、3#、4#

工序名称

盖梁施工

技术(安全)交底内容:

一、盖梁施工方法

钢筋、模板、砼施工及养护施工工艺及检验标准

二、安全措施

钢筋、模板、砼施工及现场机械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施工工艺流程

祥见附件:

桥梁盖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四、2#桥墩平面

后附(垫石平面施工图)

交底部门

工程部

接收部门

桥梁施工队

交底人

接受人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

桥梁盖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一、盖梁施工方法

1、钢筋下料:

钢筋按设计长度进行下料加工,下料前认真审核每一型号钢筋长度、规格等。

Ⅱ级钢筋采用钢筋切割机下料。

Ⅰ级钢筋采用卷扬机冷拉调直后下料。

2、施工技术与工艺

1)墩柱已通过检测与验收。

2)测量队在柱顶放出柱心坐标。

3)本工程所需的高强螺栓、各型钢(I40及方木,焊接成的异型钢)的材质、截面系数等各项指标均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抱箍支撑系统

在墩柱顶部安装钢抱箍,抱箍高度60cm,厚度10mm,内径小于墩柱直径1cm,每抱箍1“耳朵”上设置2排M24高强螺栓,每排8孔,每抱箍设两个“耳朵”,共计4排螺栓,32孔。

在外露的钢抱箍“耳朵”紧贴柱外壁两侧各固定长12m、两个I28焊接成高56cm的异型钢材,在异型钢材顶部垂直于盖梁的长向固定长2.5的10*10的方木,间距约布置为两柱外侧间距4.cm,两柱内侧25cm,共计安放16根。

4)盖梁底模安装

在10*10方木上铺组合钢模板,底模的跨中应按计算挠度预留反拱,模板应圆顺,相邻两板高差不大于2mm,模板的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mm.两端处倒角模板用定做的楔形钢筋骨架作为支撑,楔形的角度应与盖梁的端部倒角相同。

5)盖梁的钢筋片骨架应在钢筋场地提前制作。

盖梁钢筋在制作安装前,必须进行原材检测,认定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钢筋和弯曲钢筋均应调直。

一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的上岗证。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

采用搭接电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的焊缝长度不不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10d。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接头,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个钢筋不应有两个接头。

电弧焊接与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距离不应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建最大弯矩处。

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防雨、防寒措施。

对于制作的钢筋网片或骨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度。

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样,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进行接头检查。

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为此,较小直径的钢筋焊接时,下面宜垫厚度适当的钢板。

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再焊骨架上部。

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盖梁钢筋制作安装完成后,应整体检查骨架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间距、位置和预埋钢筋、预埋件保护层垫块的留设情况等。

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可以进入下道工序。

6)盖梁侧模制作与安装

该工程盖梁侧模、底模全部采用标准化组合钢模板。

钢模板及其配件按批准的加工图加工,成品检验后进场使用。

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在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连接,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安装模板时应防止模板位移与突出。

盖梁侧模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模板的拼缝需严密,防止漏浆。

模板的支撑需牢固,横向支撑需能抵抗构件砼在流态下的侧向压应力引起的变形。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8)砼浇筑

砼拌制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

对集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集料和水的用量。

用机械搅拌砼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并符合按设备出场说明书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不得小于下表规定。

砼最短搅拌时间

搅拌机类别

搅拌机容量

砼坍落度(mm)

<30

30~70

>70

砼最短搅拌时间(min)

强制式

≤400

1.5

1.0

1.0

≤1500

2.5

1.5

1.5

注:

搅拌细砂砼时或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增加1~2min

外加剂加入前,先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现场集中搅拌的砼,砼拌和物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砼搅拌完毕后应检测其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同时还应观察砼拌和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砼的运输能力应适应砼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砼运到浇筑地点时均匀性和规定坍落度。

当砼拌和物运距较近时,可采用无搅拌器的运输工具运输;当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砼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二次搅拌不得随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原水灰比不变。

如经过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砼拌和物运输时间限制

气温(℃)

无搅拌设施运输(min)

有搅拌设施运输(min)

20~30

30

60

10~19

45

75

5~9

60

90

浇筑砼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和坍落度。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流管或振动流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捣实方法

浇筑层厚度

用插入式振动器

300

用附着式振动器

300

用表面振动器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250

配筋较密时

150

人工捣实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200

配筋较密时

150

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动器振实。

用振动器振捣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

附着式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

对每已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时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当需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不高于25℃

气温高于25℃

≤C30

210

180

>C30

180

150

注:

当有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实验结果确定

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9)盖梁的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规定值

检查方法和频率

受力钢筋间距

(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5

4

钢筋弯起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盖梁的质量检验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砼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2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3

轴线位置(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2点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检查3-5点

5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10

尺量:

每个

二、安全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一名,各班组长兼职安全员,安全管理层层承包,责任到人。

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安全措施,并在施工前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工程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各岗位选派有经验的人员,定岗操作,保证安全生产。

(2)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3)各种施工机械要保证完好率,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使用,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要有安全防护装置,并定期检修。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情况检查,对生活环境按时消毒,配全劳保用品。

(4)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的接到PE线上;固定电气设备应作防雨、防淹措施。

要求设备停用半小时以上必须拉闸断电上锁。

经常检查电源线,输电总开关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尽量减少电源线的接头和破损处,如有接头和破损必须用电工胶布缠好,破损严重的电源线必须更换。

电源闸刀不得裸露,必须上好保护盖。

移动机械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允许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5)施工队必须配备专职电工一名,所有施工及照明用电由电工接好并检查线路。

(6)汽车吊在吊装钢筋笼时,应小心、缓慢进行,在吊装时现场人员应远离起吊物,以防碰伤现场人员。

盖梁施工工序:

抱箍支撑系统→安装底模→测量、放样→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