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8889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

(第一到五章、第十一、十二章)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括号内、四选一)

1、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氨易溶于水

B、氨气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

C、液氨易气化

D、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可生成白烟

2、(C)煤气可用作合成氨生产的原料气。

A、空气

B、水

C、半水

D、混合

3、氨合成时,保持氢氮比等于(C)平衡氨含量最大。

A、1

B、2

C、3

D、4

4、造气时,如以空气为气化剂,气化区的下部主要进行碳与(D)的燃烧反应。

A、H2

B、CO

C、CO2

D、O2

5、燃料层中,(B)区域的作用可使燃料受热分解,放出挥发分。

A、灰渣

B、干馏

C、氧化

D、干燥

6、燃烧室的主要作用是回收吹风气中(D)等可燃性气体的燃烧热。

A、H2

B、N2

C、CO2

D、CO

7、采用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炉温是由(A)阶段确定的。

A、吹风

B、下吹

C、上吹

D、空气吹净

8、固体燃料气化时,以水蒸汽为气化剂制取的煤气叫(B)煤气。

A、空气

B、水

C、混合

D、半水

9、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调节(H2+CO)/N2的方法是改变加N2空气量或增减(B)的时间。

A、吹风

B、空气吹净

C、一次上吹

D、二次上吹

10、制气阶段炉温高,可提高煤气中(D)的含量。

A、H2和N2

B、H2和CH4

C、H2和CO2

D、H2和CO

11、吹风阶段的主要作用是(A)。

A、提高燃料层温度

B、防止爆炸

C、制气

D、回收煤气

12、铁铬系催化剂使用前,通常用煤气中的(A)进行还原。

A、H2和CO

B、H2和CO2

C、H2和H2O

D、H2和H2S

13、在气体组成和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对应最大(D)时的温度称为该条件下的最适宜温度。

A、流量

B、压力

C、反应时间

D、反应速度

14、(B)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活性吸附是合成氨过程的控制步骤。

A、H2

B、N2

C、NH3

D、CH4

15、催化剂衰老后,会使(C)。

A、活性逐渐增强,生产能力逐渐增大

B、活性逐渐增强,生产能力逐渐降低

C、活性逐渐下降,生产能力逐渐降低

D、活性逐渐下降,生产能力逐渐增大

16、煤气发生炉的炉温指(A).

A.氧化层温度

B.还原层温度

C.干馏层温度

D.干燥层温度

17、合成塔外桶承受(A)。

A、高压

B、高温

C、低温

D、低压

18、氨合成塔空速增大,合成塔的生产强度(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关

19、中变铁铬系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B).

A.Fe2O3

B.Fe3O4

C.Fe

D.FeO

20、半水煤气的有效成份是(D)。

A、H2与CH4

B、H2与N2

C、H2与CO2

D、H2与CO

21、采用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B)阶段的作用是提高炉温。

A、上吹制气

B、吹风

C、下吹制气

D、空气吹净

22、在制气阶段,每当变换上、下吹时,蒸气阀要比加氮空气阀适当地(B)一些,避免加氮空气与半水煤气相遇发生爆炸或半水煤气中氧含量增高。

A、迟开早关

B、早开迟关

C、同时开启

D、同时关闭

23、如以空气为气化剂,气化区的下部叫(C)层。

A、还原

B、干馏

C、氧化

D、干燥

24、铁铬系中变催化剂还原时,通常采用的还原介质是煤气中的(A)。

A、H2与CO

B、H2与N2

C、H2与CO2

D、H2与O2

25、冷凝法分离氨是利用氨气在(B)下易于液化的原理进行的。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低压

26、使用固体催化剂时一定要防止中毒,若中毒后其活性不可以重新恢复的中毒是(A)。

A、永久中毒

B、暂时中毒

C、碳沉积

D、钝化

27、原料气中的(B)能使铁铬系催化剂暂时中毒。

A、灰尘

B、H2S

C、磷和砷

D、无机盐

28、当固定床反应器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超压现象时,需要紧急处理的方法是(B)。

A、打开入口放空阀放空

B、打开出口放空阀放空

C、加入惰性气体

D、降低温度

29、一个反应过程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什么反应器并无严格规定,但首先以满足(A)为主。

A、工艺要求

B、减少能耗

C、操作方便

D、结构紧凑

30、中型氮肥厂应用较为普遍的几种固定层煤气炉不包括下面的(D)炉子。

A、米

B、3米

C、米

D、5米

31、间歇法制取半水煤气的一个工作循环时间一般为(A)分钟。

A、3

B、6

C、8

D、10

32、实际间歇式制半水煤气的过程中,提高炉温的主要手段是(B)。

A、增加蒸汽用量

B、增加吹风速度,延长吹风时间

C、延长循环时间

D、增加入炉煤量

33、间歇式制气时,其他条件不变,提高燃料层高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D)。

A、制气阶段的蒸汽分解率提高

B、吹风气中CO含量增加

C、燃料层的阻力增大

D、水蒸汽的停留时间减小

34、用煤为原料制取的原料气中,硫化物的主要成分是(C)。

A、二硫化碳

B、硫醇

C、硫化氢

D、硫醚

35、在生产中还原中变催化剂时,操作要点是(A)。

A、还原气体中CO或H2含量不宜过高、升温要缓慢

B、还原气体中CO或H2含量要高、升温要迅速

C、还原气体中CO或H2含量要高、升温要缓慢

D、还原气体中CO或H2含量不宜过高、升温要迅速

36、下列气体中,对人体有毒害的是(A)。

A、CO

B、N2

C、H2

D、CO2

37、氨合成时,惰性气体的存在会降低H2、N2气的分压,对反应(C)

A、平衡有利,速度不利

B、平衡不利,速度有利

C、平衡和速度都不利

D、平衡和速度都有利

38、防止人体接触带电金属外壳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有效措施是(B)。

A、采用安全电压

B、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C、穿戴好防护用品

D、采用安全电流

39、在化工生产中,用于扑救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电气设备的起初火灾,应使用(B)。

A、酸碱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和泡沫沫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D、“1301”灭火器

40、半水煤气的有效成份是(C)。

A、CO和CO2

B、H2和N2

C、CO和H2

D、H2和O2

41、氨合成时,采用(D)方法可提高平衡氨含量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42、氨合成时,为了降低系统中(C)含量,在氨分离之后设有气体放空管,可以定期排放一部分气体。

A、NH3

B、H2和N2

C、惰性气体

D、O2

43、催化剂中具有催化性能的是(C)

A.、载体

B、助催化剂

C、活性组分

D、抑制剂

44、氨合成时使用铁催化剂,必须将其还原成(A)后,才能有催化活性。

A、α-Fe

B、Fe3O4

C、Fe2O3

D、FeO

45、性能良好的催化剂应具有比较大的(C)。

A、表面积

B、体积

C、比表面积

D、密度

46、消耗定额是指(A)消耗的原料量和水.电.汽的量。

A.生产单位质量产品

B.生产单位体积产品

C.生产单位浓度产品

D.生产一定量的产品

46、最有效、最经济的降低噪音对人的危害的方法是(D)。

A、隔声

B、消声

C、吸声

D、个人防护

48、安全检查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是(A)。

A、基层单位的自查

B、企业主管部门安全检查

C、劳动安全监察机关的检查

D、联合性安全检查

49、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最主要途径是(A)。

A、呼吸道

B、皮肤

C、黏膜

D、消化道

50、我国中小型氨厂较为广泛采用的间歇式制气方法是在(A)煤气发生炉中进行。

A、固定层移动床

B、固定层加压气化

C、流化层

D、气流层

51、对于使用强腐蚀性介质的化工设备,应选用耐腐蚀的不锈钢,且尽量使用(B)不锈钢。

A、含锰

B、含铬镍

C、含铅

D、含钛

52、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A)。

A、限期淘汰制度

B、控制使用制度

C、加倍罚款

D、改造后使用

53、能使氨合成催化剂形成永久中毒的物质是(C)。

A、水蒸气

B、CO

C、硫化物

D、O2

54、下列不属于阻火装置的是(C)。

A、单向阀

B、安全液封

C、放空管

D、阻火闸门

55、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不正确的是(B)。

A、氧气体积浓度大于18%

B、氧气体积浓度小于10%

C、环境温度为-30~45℃

D、毒气浓度小于1%

56、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是属于(C)反应。

A、分解

B、置换

C、化合

D、复分解

57、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D)阶段的主要作用是排净炉下残留煤气。

A、一次上吹制气

B、空气吹净

C、下吹制气

D、二次上吹制气

58、夏季开启氨水、硝酸等挥发性液体瓶盖前,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C)。

A..直接撬开

B.敲打

C.冷水冷却

D.微加热

59、把暂时中毒的催化剂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恢复到一定活性的过程称为催化剂的(D)。

A.活化

B.燃烧

C.还原

D.再生

60、采用间歇法生产半水煤气时,(D)阶段的作用可避免气化层上移。

A、吹风

B、一次上吹

C、二次上吹

D、下吹

61、氨合成时,增加空速可使气体与催化剂的(B)。

A、接触时间增强,出塔气中氨含量增大

B、接触时间缩短,出塔气中氨含量降低

C、接触时间增强,出塔气中氨含量下降

D、接触时间缩短,出塔气中氨含量增大

62、安全阀检验调整时,调整压力一般为操作压力的(C)倍/

A.~;

B.;~;

C.~

63、氨合成时,放空位置应选在(C)地方。

A、惰性气体含量最大,氨含量最大

B、惰性气体含量最小,氨含量最小

C.惰性气体含量最大,氨含量最小

D、惰性气体含量最小,氨含量最大

64、氨合成的惰性气体是指(B)。

A、CH4和N2

B、CH4和Ar

C、CH4和O2

D、H2和CH4

65、氨合成时,提高压力,对氨合成反应(A)。

A、平衡和速度都有利

B、平衡有利,速度不利

C、平衡不利,速度有利

D、平衡和反应速度都不利

66、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B)阶段的主要作用是排净炉上残留煤气。

A、一次上吹制气

B、空气吹净

C、下吹制气

D、二次上吹制气

67、循环气量增大,合成塔压差(A)。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关

68、在氨合成中提高压力,平衡氨含量(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关

69、制气阶段炉温高,可提高煤气中(D)的含量。

A、H2与CH4

B、H2与N2

C、H2与CO2

D、H2与CO

70、新鲜气中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合成塔出口氨含量(B)。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关

71、间歇式制取半水煤气的一个工作循环时间一般为(C)。

A.1~分

B.~2分

C.~3分

D.3~分

72、提高压力,氨合成反应速度(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关

二、判断题

1、由氨合成反应特点可知,提高温度、降低压力有利于氨的生成。

(X)

2、燃料层中,灰渣层的作用是预热和均匀分布自炉底的气化剂,并保护炉篦不致因过热而变形。

(O)

3、铁催化剂在还原前的主要成份是Fe2O3和FeO。

(O)

4、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应先通蒸汽后通空气。

(X)

5、要使平衡氨含量尽量增大,应增大混合气体中惰性气体含量。

(X)

6、造气时,炉温是由吹风阶段确定的。

(O)

7、铁催化剂还原后的活性组分是Fe3O4。

(X)

9、原料气中的H2S可使氨合成催化剂暂时中毒。

(X)

10、吹风阶段燃层高,其阻力大,输送空气的动力消耗大。

(O)

11、制气阶段,在不影响炉温时,蒸汽送入时间愈长,流量愈大,煤气产量愈多。

(O)

12、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采用吹风气全部放空,制气阶段给蒸汽中加入适量空气,有利于煤气中氢氨比调节和稳定燃料层温度。

(O)

13、废热锅炉的炉身倾斜7°,是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使炉身和汽包的重心达到平衡。

(O)

14、传统磁铁催化剂中,当Fe2+/Fe3+等于或接近时,催化剂还原后的活性最好。

(O)

15、原料气中CO2可使氨合成催化剂永久中毒。

(X)

16、CO变换时,温度降低,压力减小,对变换反应有利。

(X)

17、造气时,当炉温高于所用燃料的灰熔点时,将造气结疤。

正常生产中,炉温应比灰熔点低50℃左右。

(O)

18、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一个工作循环的时间一般为3~5min。

(X)

19、在制气阶段,燃料层较高蒸汽与燃料的接触时间缩短,不利于煤气中CO2的还原反应。

(X)

20、系统置换的目的是为了驱出设备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与原料气混合发生爆炸。

(O)

21、吹风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燃料的灰熔点和空气流速。

(O)

22、上下吹制气阶段时间以维持气化层稳定、煤气质量好及热能合理利用为原则。

(O)

23、从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度两个角度来讲,高炉温对制气是有利的,但要保证炉内不能结疤,在稍低于燃料的灰熔点下操作。

(O)

24、生产现场管理要做到“三防护”,即自我防护、设备防护、环境防护。

(O)

25、环境危害极大的“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CO2。

(X)

26、燃烧的三要素是指可燃物、助燃物与点火源。

(O)

27、限制火灾爆炸事故蔓延的措施是分区隔离、配置消防器材和设置安全阻火装置(O)

28、氧气呼吸器是一种与外界隔离自供再生式呼吸器,适用于缺氧及任何种类,任何浓度的有毒气体环境。

但禁止用于油类、高温、明火的作业场所。

(O)

29、化工生产中的公用工程是指供水、供电、供气和供热等。

(O)

30、在造气工段,废热锅炉的主要作用是回收吹风气及上吹煤气的显热,并副产蒸汽。

(O)

31、铁催化剂在使用前要进行还原,使用后不须进行钝化可直接卸出。

(X)

32、催化剂的组成中,主要组分就是含量最大的成分。

(X)

33、温度降低,压力升高,平衡氨含量提高。

(O)

34、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O)

35、空气吹净时,制得的吹风气可以直接放空。

(X)

36、制气阶段,炉温高煤气中的CO和H2含量高,煤气质量好。

(O)

37、造气时,炉温一般指的是还原层的温度。

(X)

38、铁铬系催化剂属于中变催化剂,铜锌系催化剂属于低变催化剂。

(O)

39、制气阶段,给蒸汽中加入适量空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炉温。

(X)

40、氨净值是指合成塔出入口氨含量之差。

(O)

41、中变铁铬系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Fe3O4。

(O)

42、二次上吹制气的主要作用是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排净,为送空气创造安全条件。

(O)

43、氨合成时,氨产率是随着压力的升高而上升的。

(O)

44、在一定的空速下,合成压力越高,出口氨含量越高。

(O)

45、一定条件下,具有最高氨产率的温度为氨合成的最适宜温度。

(O)

46、由于惰性气体既不参与反应,也不毒害催化剂,所以对氨合成无影响。

(X)

47、化学工艺是根据化学的原理和规律,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措施而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O)

48、氨合成时,惰性气体的放空位置应选择在惰性气体含量高而氨含量最小的地方。

(O)

49、原料消耗定额的高低,说明生产水平的高低和操作技术的好坏。

(O)

50、惰性气体的存在会降低氢氮气的分压,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都是不利的。

(O)

51、造气时,所谓“三高一短”操作是指“高炉温、高风速、高炭层和短循环”。

(O)

52、化工企业生产车间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标准为90分贝。

(X)

53、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加空间速度能提高催化剂生产强度。

(O)

54、生产能力是指生产装置每年生产的产品量。

如:

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指的是生产能力。

(O)

55、氨合成时,提高操作压力,有利于氨的分离,冷冻功减少。

(O)

56、女工从事运转设备作业时,必须长发判卷在工作帽内。

(O)

57、穿用防护鞋时应将裤脚插入靴筒内。

(X)

58、低毒物质进入人体所引发的病变称慢性中毒。

(X)

59、高处作业可以上下投掷工具和材料,所用材料应堆放平稳,必要时应设安全警戒区,并设专人监护。

(X)

60、工艺过程排放是造成石化行业污染的主要途径。

(O)

三、问答题

1、合成氨的主要生产过程有哪几步

(1)造气用煤或原油、天然气作原料,制备含氮、氢气的原料气。

(2)净化将原料气中的杂质:

CO、CO2、S等脱除到ppm级。

(3)压缩和合成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净化后的合成气原料气必须经过压缩到15~30MPa、450°C左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顺利地在合成塔内反应生成氨。

2、间歇法制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有哪几步

(1)空气吹风本阶段的目的是送风发热,从而提高炉温。

(2)上吹制气本阶段的目的是制气。

水蒸气和空气从炉底吹入,生产半水煤气。

(3)下吹制气上吹制气后,炉底温度降低,不宜继续制气,但炉顶温度尚高,可以通过下吹制气予以利用。

这时先从炉顶向下吹几秒钟水蒸气,将炉顶残留的半水煤气吹净,然后将水蒸气、空气混和气吹入炉内与碳(煤或焦)反应生成半水煤气。

(4)二次上吹先从炉底吹几秒钟水蒸气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吹净,然后用空气、水蒸气混合气吹入炉中生产半水煤气。

(5)空气吹净空气从炉底吹入,目的是把炉内残存的半水煤气吹出并加心收集。

3、我公司合成氨造气基本方法是什么

以水蒸汽为主加入适量的空气为气化剂与赤热的碳反应,制出合格的半水煤气,作为合成氨所需的原料气。

4、氨合成过程中,影响平衡氨含量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压力、空间速度、氢氮比、惰气含量、进口氨含量等。

5、氨合成塔有什么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维持自热、有利于升温还原、催化剂生产强度大;催化剂床层分布合理、保持催化剂活性;气流均匀、压降小;换热强度大、换热体积小、塔内空间利用率高;生产稳定、操作灵活、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可靠、内件有自由余地。

6、什么是催化剂暂时中毒什么是永久中毒

氨合成催化剂比较容易中毒,少量氧和氧化物的存在将使活性铁氧化而失去活性。

但当氧或氧化物清除后,活性仍可恢复,因此这叫做暂时中毒。

硫、磷、砷等杂质和它们的化合物引起的催化剂中毒是不可恢复的,故叫做永久中毒。

7、促进剂Al2O3的作用是什么

Al2O3的加入可生成合金FeO·Al2O3固溶体,其结构与FeO·Fe2O3相似,使Fe3O4分布均匀,催化剂还原后,使催化剂表面积增大,活性增加。

8、促进剂CaO的作用是什么

CaO的作用是降低熔融物的熔点和粘度,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抗毒能力和热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