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8999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频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课程设计.docx

《高频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课程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频课程设计.docx

高频课程设计

 

 

目录

第1节课程设计的设计要求1

1.1设计目的1

1.2方案论证比较2

第2节放大器的设计原理2

2.1放大设计原理及参数计算3

2.2电路设计原理9

2.3电路仿真结果12

第3节电路设计方案10

3.1电路测试方案10

3.2电路测试结果12

第4节实验总结12

第5节设计心得体会13

第6节参考文献13

 

摘要:

本设计主要由低噪声放大电路、带阻滤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峰值检波、单片机控制、AD转换、LCD显示、稳压电源等组成。

低噪声放大电路选取甚低噪声宽带高精度运算放大器OP37,并采用并联负反馈,具有良好的抗共模干扰能力。

功率放大电路采用双MOS晶体管的甲乙类推挽放大电路。

带阻滤波器在50Hz频率点输出功率衰减≥6dB,阻带频率范围为43~57Hz,有效滤除了工频噪声的干扰。

设计的低频功率放大器的通带为6Hz~140KHz,很好地完成了通频带的扩展。

所有电路结构简单,所选器件价格便宜,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该低频功率放大器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低频信号的放大作用,其输出带宽、功率、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指标、较高的实用性,为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OP37;MOS晶体管;输出功率

低频功率放大器

第一节课程设计的设计要求

一、设计目的

1、当输入正弦信号电压有效值为5mV时,在8Ω电阻负载(一端接地)上,输出功率≥5W,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

2、通频带为20Hz~20kHz。

3、输入电阻为600Ω。

4、输出噪声电压有效值V0N≤5mV。

5、尽可能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整机效率。

6、具有测量并显示低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正弦信号输入时)、直流电源的供给功率和整机效率的功能,测量精度优于5%。

发挥部分:

1、低频功率放大器通频带扩展为10Hz~50kHz。

2、在通频带内低频功率放大器失真度小于1%。

3、在满足输出功率≥5W、通频带为20Hz~20kHz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输入信号幅度。

4、设计一个带阻滤波器,阻带频率范围为40~60Hz。

在50Hz频率点输出功率衰减≥6dB。

二、方案论证比较

1、低噪声问题

设计要求输出噪声电压有效值低于5mv,因此前级放大电路要选用OP37型低噪声运放。

并采用同相无对地电阻的反相放大电路,使电路中的噪声源—电阻的数量达到最少,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低噪声。

2、灵敏度问题

由于信号至少需要被放大一千多倍。

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和通频带的关系,所以放大电路采用两级放大。

(整机增益为10020倍)

3、高保真问题

功率放大电路采用了具有负反馈功能的甲乙类推挽放大电路,有效克服了普通甲乙类推挽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问题。

4、提高效率的问题(亮点)

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电压高于功率输出级的电源电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电源电压的利用率,也就是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5、电源方案(创新点)

将稳压前的电压作为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稳压后的12V提供给功率输出级,这样就在获得两套对称电源输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简化了电源结构。

6、陷波器功能的革新(创新点)

对陷波电路进行了革新,使经典陷波器尖锐的幅频特性曲线变得圆滑一些,使其更加适合消除机械发电机产生的不够精确和稳定的50Hz工频干扰。

7、参数监控问题

低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直流电源的供给功率和整机效率的测量与显示电路,以单片机为控制芯片,信号经AD转换后送给LCD显示,不仅成本低,并且很好的完成了要求。

8、整机系统方框图

本组设计的低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由前级低噪声放大电路、中级信号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带阻滤波器、电源电路、峰值检波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LCD显示电路等组成,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框图

 

第二节放大器的设计原理与主要计算

一、放大器设计原理及主要参数

1、输出功率及电源电压

设计要求在8Ω电阻负载上输出功率≥5W,考虑留出一定的余量,故设计输出功率输出级的电源电压为12V,输出功率输出级的输出电压峰值则接近12V,,最大输出功率则接近9W,满足题目要求。

P=U×U/2R=12×12/(2×8)=9W

2、增益分配

确定采用两级放大器,一级跟随器兼增益调节。

前置放大器的增益Av1=167倍,功率放大器的增益Av2=60倍,跟随器兼增益调节的增益Av3=0~1倍。

整机增益为Av=Av1×Av2×Av3=167×60×(0~1)=0~10020倍。

3、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

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是由运放构成的反相放大器,如图2所示。

运放选取甚低噪声宽带高精度运算放大器OP37,其失调电压低于25uV,从而有效降低外界噪声干扰。

采用反相放大器,使电路所用元器件的个数降到最少,电路简单而且还具有可靠性

图2前级低噪声放大电路

4、阻带滤波器

实际电网产生的50Hz工频干扰是机械发电机产生的,其频率是不够精确和稳定的,会在49.5~50.5Hz范围内波动。

常规陷波器对陷波频率衰减的幅频特性曲线很尖锐,不利于衰减50HZ附近的频率,如图3(a)中曲线A所示。

针对这种缺陷,我们调整了陷波器的参数(将R3由典型值的16.5KΩ改为22KΩ),使陷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改变成了如图3(a)中B所示的形状,使其对50HZ附近的频率的衰减特性大大改善。

图3(a)陷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针对设计要求的阻带频率范围为40~60Hz,且在50Hz频率点输出功率衰减≥6dB,我们设计了Q值可调、衰减幅度可调的功能,如图3(b)所示。

经调试,电路的参数完全达到了理论设计要求。

图3(b)阻带滤波器

5、中间信号跟随电路及增益调节方案

(1)、中间级信号跟随电路为由运放TL084组成的,用于实现陷波器与增益调节电位器之间的阻抗转换。

(2)、经测试,精密线绕电位器和通用碳膜电位器的幅频特性远不能满足题目要求,而微型微调电位器的幅频特性可在0Hz~240KHz范围保持平坦。

所以决定采用微型微调电位器实现增益调节功能,这样可以简单地回避在电路中采用繁琐的频率补偿方案。

6、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采用了具有负反馈功能的甲乙类推挽放大电路,末级功放管采用分立的大功率互补对称的场效应晶体管2RF630、2RF9630,如图4所示。

一般电路的反馈采样点选在运放的输出端(图4中a点),而本设计中选取在功率输出端(图4中b点),利用反向比例放大器的强负反馈功能来纠正功率输出及的交越失真。

末级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甲乙类状态,静态工作电流为25mA。

图4功率放大电路

7、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措施

(1)、大功率MOS场效应管具有很低的饱和压降,如2RF630场效应管在大电流(ID=2A)时的饱和压降UD=0.1V。

所以用MOS场效应管组成的对称互补型功率输出电路,输出电压可以很接近电源电压,也就是可以很接近70%的理想输出效率,如下图c’中场效应管组成的对称互补型型功率输出级的输出电压与电源电压之间的关系。

(2)、但作为推动级的运算放大器TL084的输出电压明显不能达到轨到轨的水平(见图中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而且由于功率输出级存在内阻,使功率输出级的输出电压又明显小于推动级运放的输出电压(见图中a、a’和c、c’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功率输出级的输出电压明显不能接近电源电压,功率输出级的效率因此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若强制增大推动级运放的输出电压,将会出现失真(见图中b、b’之间的关系)。

(3)、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措施是:

采用推动级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电压高于功率输出级的电源电压的方法,创造运算放大器TL084的输出电压可以显著大于功率输出级最大输出电压的条件。

如上图所示推动级运放的输出电压与电源电压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功率输出级对电源电压的利用率。

8、减小失真的措施

推动级运算放大器因纠正功率输出电路非线性失真的需要和功率输出电路自身输出阻抗的原因,推动级比例运算放大器在正常放大时,输出电压会明显大于功率输出的电压;从而使其阻碍功率输出效率的作用更加显著,如图5所示:

图5减小失真的原理

9、峰值检波电路

峰值检波器为理想检波电路,该电路可以消除检波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所引起的误差。

如图6所示,测得的电压峰值送给单片机处理。

图6峰值检波电路

10、稳压电源电路

本设计的供电系统采用了自行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该稳压电源以最简单的结构为本设计提供了3套电源。

原理框图如图7所示。

图7直流稳压电源

1Ω的整机电流取样电阻设在7812的前面,是为了不增加7812的低输出阻抗。

由于运算放大器的高共模电源电压其抑制比,所以,为运算放大器提供的电源无需稳压。

11、防自激的措施

由于本音频功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Av最大超过104倍),所以电路很容易自激。

我们采取两套措施来解决自激问题:

(1)、对前置放大器的电源进行滤波,以减小前后级放大器之间的交流耦合,如图所示R1、R2、C1、C2、组成的滤波电路。

由于前置放大器不会有大的输出电压,所以,该滤波电路虽然降低了前置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却不会影响整机的输出电压动态范围。

(2)、让负载的大电流完全不通过信号回路,见图8

图8防自激的措施

12、双减法器设计

由于双电源的正负电源输出的电流不一定相等,所以我们设计了双减法器(仅仅多了三个电阻),能够获得双电源的正负电源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使输出的数据更加稳定,准确,如下图9:

图9双减法器

二、电路设计

显示电路是以单片机STC89C52RC为核心,由多通道AD转换芯片TLC1543采样电压信号,最后计算结果送LCD12864显示,如图7所示。

其中TLC1543的通道1采集8Ω电阻负载上输出的峰值电压

,通道2采集稳压电源在标准电阻Rc=1Ω上U,然后送给单片机做处理,其中输出功率

,供给功率

,最后将数据送LCD显示,如下图10:

图10显示电路原理图

在主程序中,首先对LCD、定时中断T0等进行初始化,给任务变量赋初值,然后进行AD转换并送LCD显示,同时等待中断。

进入中断后,任务全局变量,即I和J同时减1,由于变量赋了初值,当I减至0时,执行任务1,即AD采样及数据处理,然后再赋值给I;当J减至0时,执行任务2,即数据更新显示,然后再赋值给J,等待下一次的中断即变量减1,直至为0,又执行各任务,如图11所示:

 

 

 

图11程序流程图

三、电路仿真结果

第三节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输出功率的测量

所用仪器:

TFG1005DDS函数信号发生器,RIGOLDS5022M型双通道数字存储示波器。

测量方法:

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电压有效值为5mV的正弦输入信号,调整其频率在20Hz~20kHz之间变化,用示波器测量8Ω电阻负载上的电压信号,可以看到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

记录几个随机频率点处负载两端的电压有效值

,利用公式

即可求出输出功率。

测量结果:

如表1所示。

表1输出功率的测量结果

f(Hz)

20Hz

200Hz

2K

20K

(V)

6.36

6.36

6.36

6.36

(W)

5

5

5

5

2、通频带的测量

所用仪器:

TFG1005DDS函数信号发生器,RIGOLDS5022M型双通道数字存储示波器。

测量方法:

方法同上,需要分别测量20Hz和20KHz附近处的电压有效值,如果这两点处的电压幅值大于

,而小于20Hz和大于20KHz的频率点的电压值小于

测量结果:

如表2所示。

表2通频带的测量结果

U有效

7.07V

f(Hz)

2

6

11

20

5K

10K

15K

20K

50K

100K

140K

(V)

4

5

7.07

7.07

7.07

7.07

7.07

7.07

6.8

5.8

5

3、输入阻抗的测量

所用仪器:

万用表,TFG1005DDS函数信号发生器,RIGOLDS5022M型双通道数字存储示波器。

测量方法:

不接负载,断开电源,在功率放大电路输入端之前串接一个600欧的电阻R,在此外接电阻之前输入电压有效值为5mV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测量外接电阻端的信号电压有效值

和原输入端的信号电压有效值

测量结果:

测得

5mV,

2.5mV,根据

可求得

600Ω

4、输出噪声电压的测量

所用仪器:

带宽为2MHZ的毫伏表

测量方法:

将输入端接地,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负载上的电压有效值

测量结果:

测得

5mV。

5、测量、显示功能的测试

所用仪器:

DH1718D_2双路跟踪稳压稳流电源,TFG1005DDS函数信号发生器,RIGOLDS5022M型双通道数字存储示波器,万用表。

测量方法:

把万用表串联在直流信号源与功率放大电路之间,利用其电流档测直流输入电流

,直流电压

可通过信号源直接读出;用示波器测量8Ω电阻负载上的电压有效值

,利用公式

得直流电源的供给功率;利用公式

可得输出功率;利用公式

可得整机效率;测量结果可从LCD上直接读取。

测量结果:

12V,

613mA,

6.36V,

=68%。

6、失真度测量

所用仪器:

TFG1005DDS函数信号发生器,RIGOLDS5022M型双通道数字存储示波器。

测量方法:

测量8Ω电阻负载上的电压信号,用基波剔除法,即测量信号中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的电压,获得基波和各次谐波的电压,从而计算出失真度。

第四节实验总结

该系统采用直流供电,低频交流信号输入、由低频功率放大模块、减法器功能电路模块、峰值检测电路模块、TLC1543AD采样转换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显示LCD12864模块组成、带阻滤波器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系统具有低频功率放大功能,测量并显示直流电源功率、交流输出功率、效率功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第五节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这几周的高频课程设计,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多的收获,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喜悦的,这就是我这一周来最大的感受。

我们就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

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立足于这个社会立足于这个行业呀!

本周课程设计不但锻炼了我么最基本的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使我进一步掌握Protel99SE软件的使用。

但是在做课程设计时,还是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呀。

在此次设计时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辛苦的去钻研,去学习,最终都克服了这些困难,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其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都是在书上不能找到的,所以我们必须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这是一个比较辛苦和漫长的过程,你必须从无数的信息中分离出对你有用的,然后加以整理,最后才学习到变为自己的并用到设计中的问题去。

也正是在这个查找与整理的过程中,使我们初步学会了如何去找到于自己有用的资源。

因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必须学会利用更多其他人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快速的掌握。

第六节参考文献

1、谭浩强著.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朝青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3、康华光.电子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4、康华光.电子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5、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