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93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5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院感检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前列腺素等。

4.关于胆汁酸盐的错误叙述是(1分)

A.它在肝脏由胆固醇合成

B.它为脂类吸收中的乳化剂

C.它能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D.它是胆色素的代谢产物

E.它能经肠肝循环被重吸收

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胆汁酸,胆汁进入肠道的胆汁酸可通过肠肝循环补充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要。

胆汁酸是较强的乳化剂不仅可促进脂溶性物质的吸收,还可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

5.可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1分)

A.肾上腺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

D.胰岛素

E.甲状腺素

胰岛素由胰岛的β细胞所产生,是主要的降糖激素,其余激素升血糖效果明显。

6.胆固醇可转变成下列化合物,但除外(1分)

A.胆汁酸

B.维生素D3

C.雄激素

D.胎盘促性腺激素

E.雌二醇

血清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其3/4存在于LDL中,1/4存在于HDL中。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固醇类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7.选择性蛋白尿中的蛋白质成分主要是(1分)

A.白蛋白

B.IgG

C.转铁蛋白

D.β2微球蛋白

E.本周蛋白

选择性蛋白尿的产生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屏障尤其是电荷屏障受损,使膜负电荷减小,其对大小刚能通过滤过膜带负电荷的白蛋白阻碍能力降低,故选择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

8.临床上检测白蛋白的溴甲酚绿法属于(1分)

A.凯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染料结合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比浊法

C

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浊法及酚试剂法是实验室检测蛋白质的较常见方法,方法的原理和方法学评价是应掌握的重点。

9.阻塞性黄疸时,重氮反应为(1分)

A.直接反应阴性

B.直接反应阳性

C.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

D.双相反应阴性

E.双相反应阳性

B

游离胆红素与重氮试剂反应缓慢,必须在加入乙醇后才表现出明显的紫红色.称间接反应阳性;

结合胆红素可与重氮试剂迅速作用而产生颜色反应,称直接反应阳性。

阻塞性黄疸时,因结合胆红素增加。

故直接反应阳性。

10.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1分)

A.CM升高

B.VLDL升高

C.LDL升高

D.LDL及VLDL升高

E.IDL升高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为高CM血症。

11.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1分)

Ⅳ型为高TG或高VLDL血症。

12.对于诊断骨肉瘤最有价值的是(1分)

A.AMY

B.ALT

C.GGT

D.ACP

E.ALP

E

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存在于肝脏和骨骼,骨肉瘤时明显升高。

13.符合原发性甲减的试验结果是(1分)

A.T3T4↑,TSH↓,TRH兴奋试验(-)

B.T3T4↓,TSH↓,TRH兴奋试验(-)

C.T3T4↑,TSH↑,TRH兴奋试验(-)

D.T3T4↑,TSH↑,TRH兴奋试验(+)

E.T3T4↓,TSH↑,TRH兴奋试验(+)

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有利于甲亢的诊断;

而异常低下,应考虑甲减;

TSH升高最常见于原发性甲减,其他少见的原因包括垂体肿瘤性甲亢及异源性TSH综合征;

TSH水平降低最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甲状腺性甲亢,少见的原因为继发性甲减。

甲状腺病变所致的甲亢,TRH兴奋试验(-);

垂体腺瘤性甲亢TRH兴奋试验(+)。

14.降钙素对钙磷浓度调节的最终结果为(1分)

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C.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E.血钙和血磷浓度没有变化

CT具有降低血钙和血磷的作用。

15.VitD缺乏可见(1分)

A.血钙增高、血磷降低

B.血磷增高

C.血钙和血磷同时增高

D.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

E.血钙降低、血磷增高

维生素D具有升高血钙和血磷的作用,其分泌不足使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

16.肾前性少尿表现为(1分)

A.禁饮尿渗量<600mOsm/(kg·

H2O)

B.禁饮尿渗量300mOsm/(kg·

C.一次性尿渗量>450mOsm/(kg·

D.一次性尿渗量<350mOsm/(kg·

E.禁饮尿渗量600-1000mOsm(kg·

肾前性少尿,其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正常,一次性尿渗量>

450mOsm/(kg·

H2O)。

17.某患者检验结果为:

甘油三酯13.78mmo1/L,总胆固醇4.91mmo1/L,前β脂蛋白增高,β脂蛋白正常,乳糜微粒阴性,血清乳状化,则可考虑为(1分)

A.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B.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E.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为高CM血症,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为高β-脂蛋白血症,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指的是高Β-脂蛋白血症及高前牙脂蛋白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为宽Ⅳβ-脂蛋白血症,Ⅳ型高脂蛋白血症为高TG或高VLDL血症,Ⅴ型高脂蛋白血症为混合型高TG或高CM和VLDL血症。

按上述CM正常,而VLDL(前β-脂蛋白)升高,故本题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18.将乳糜血浆放置4℃环境中过夜次晨观察仍是均匀混浊,说明下列何种脂蛋白增多(1分)

A.乳糜微粒

B.极低密度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

D.高密度脂蛋百

E.乳糜微粒及低密度脂蛋白

若是4℃环境中过夜液面有奶油盖,则是外源性的CM。

1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参考方法是(1分)

A.肝素-Mn2+沉淀法

B.磷钨酸钠-Mg2+沉淀法

C.超速离心法

D.聚乙二醇沉淀法

E.电泳分离法

血清与含2-琉基乙醇(ME)和脯氨酸的澳化钠溶液混合,使背景密度为1.063,超速离心分离高密度脂蛋白(HDL),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两种脂蛋白组分胆固醇,ME和脯氨酸可有效消除脂蛋白(a)对超速离心法分离HDL的影响,新方法测定HDL-C和LDL-C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0.96%-2.07%和0.65%一1.12%.

20.人体内缺铁时,最早表现为(1分)

A.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B.血清铁降低

C.血清铁蛋白减少

D.平均红细胞体积变小

E.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体内缺铁时,最早是储存铁减少,血清铁蛋白降低;

第二阶段血清铁也开始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

第三阶段出现不同程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1.关于血肌酐和尿素叙述错误的是(1分)

A.尿素的浓度取决于机体氮的分解代谢和肾脏的排泄能力

B.血清肌酐和尿素浓度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C.血尿素测定比血肌酐测定更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D.尿素酶法测定尿素反应专一,特异性强

E.酶耦联法测定肌OF特异性高,但价格昂贵

尿素有50%可被重吸收,肌酐不被重吸收且在血浆中的含量比较稳定,受到的影响因素少,故血肌酐测定比血尿素测定更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22.患者男性,60岁。

健康体检结果:

心肺(-),X线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清Na+142mmol/L,K+3.6mmol/L,BUN6.5mmol/L,Ca2+2.92mmol/L,P1.05mmol/L,ALB45g/L,ALP72U/L,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应选择的检查是(1分)

A.ALT

B.TSH

C.PTH

D.GLU

E.UA

上述检查结果中仅显示钙浓度升高(钙的正常范围为2.25~2.75mmol/L),其余均正常,考虑诊断为高钙血症;

与钙浓度调节有关的因素包括PTH,CT,1,25-(OH)2D3等,其中最重要的是PTH,因此进一步检查应选择PTH。

23.阻止凝血酶生成的抗凝剂为(1分)

A.枸橼酸钠

B.草酸钾

C.肝素

D.双草酸盐

E.EDTA盐

肝素的作用机制是可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

其他的抗凝剂作用机制均是与钙离子结合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24.手工方法白细胞计数的计算公式是(下式中N代表四个大方格中白细胞总数)(1分)

A.N×

10×

106/L×

20

B.N×

1O×

200

C.(N/4)×

D.(N/4)×

E.(N/4)×

本题答案是(N/4)×

20,式中N/4是换算出每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数,×

10是换算为1μl,×

106/L是换算为1L,×

20是乘以稀释倍数。

25.按照贫血的病因来区分发病机制,下列组合中错误的是(1分)

A.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B.红细胞寿命缩短—溶血性贫血

C.铁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贫血

D.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

E.造血原料缺乏—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导致血红蛋白病。

26.临床上称Rh阴性是指红细胞上缺乏(1分)

A.C抗原

B.D抗原

C.E抗原

D.c抗原

E.e抗原

习惯上将红细胞上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缺乏D抗原的称为Rh阴性。

27.积液呈黑色,常见于(1分)

A.尿毒症

B.阿米巴脓肿破溃

C.曲霉菌感染

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E.溶血性黄疸

积液呈黑色由曲霉菌感染引起。

28.中性粒细胞减低可见于(1分)

A.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B.伤寒

C.心肌梗死

D.消化道大出血

E.败血症

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如无并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减少,在其他病理性情况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接触放射线等中性粒细胞也可减低。

29.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时,如果存在Rh(D)溶血的同时还存在ABO溶血,则下列最好的搭配为(1分)

A.Rh阴性AB型红细胞+AB型血浆

B.Rh阴性0型红细胞+AB型血浆

C.Rh阴性0型红细胞+0型血浆

D.Rh阴性AB型红细胞十0型血浆

E.Rh阳性AB型红细胞十0型血浆

换血疗法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快速有效的疗法。

单纯ABO溶血采用0型红细胞+AB型血浆;

单纯Rh溶血采用Rh血型同母亲,而ABO血型同患儿;

同时存在ABO和Rh溶血时采用Rh阴性0型红细胞+AB型血浆。

30.以下为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错误的是(1分)

A.HAV

B.HBV

C.HCV

D.HIV

E.TP

HAV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其余几项都是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

31.粪便为果酱样,镜检红细胞满视野,少量白细胞,应注意查找(1分)

A.巨噬细胞

B.真菌

C.癌细胞

D.阿米巴滋养体

E.呈鱼群穿梭样运动活泼的弧菌

阿米巴痢疾的大便性状为暗红色果酱样,红细胞多;

大便镜检到巨噬细胞最常见于急性菌痢;

霍乱弧菌感染大便性状为米泔样。

32.属于病理性红细胞增高的原因是(1分)

A.剧烈运动

B.妊娠

C.肺心病

D.高原地区居民

E.恐惧

剧烈运动、妊娠、高原地区居民、恐惧时红细胞增高为生理性增高,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增多的原因为机体缺氧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生,为病理性红细胞增高的原因。

33.重度核左移指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时,杆状核中性粒细胞的比值(1分)

A.>

1%

B.>

5%

C.>

10%

D.>

15%

E.>

25%

外周血中杆状核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

最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核象左移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

在仅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高,仅有杆状核粒细胞增多(>

5%)时称轻度左移;

在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增多>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改变时称中度左移;

在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增多>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称重度左移。

34.患者女性,33岁。

多尿、夜尿、乏力、腰痛一年,有重金属接触史。

血压145/90mmHg,尿常规:

尿蛋白(+十)、白细胞(十)、红细胞(十),肾上皮细胞管型(+)。

尿蛋白电泳示小分子蛋白为主,尿蛋白测定,T-H蛋白(十),β2微球蛋白(+),血钾3.3mmol/L,血钙1.6mmol/L。

该患者蛋白尿属于(1分)

A.混合性蛋白尿

B.溢出性蛋白尿

C.选择性蛋白尿

D.体位性蛋白尿

E.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表现为小分子蛋白阳性,患者尿蛋白电泳示小分子蛋白为主,β2微球蛋白(+)。

35.患者男性,47岁。

间断咳嗽、咳痰、喘息10年,查体:

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痰液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1分)

A.肺结核

B.支气管哮喘

C.慢性支气管炎

D.支气管扩张

E.慢性阻塞性肺病

症状符合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且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肺吸虫病患者痰液中也可查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出现(1分)

A.Howell-Jollybody

B.Dohlebody

C.Auerbody

D.Russellbody

E.abnormallymphocyte

abnormallymphocyte即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大量出现。

37.尿液类固醇激素检测常用防腐剂(1分)

A.甲醛

B.甲苯

C.麝香草酚

D.浓盐酸

E.冰乙酸

甲醛对尿中细胞、管型有固定作用,用于Addis计数的防腐;

甲苯可在尿液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尿液与空气接触,常用于尿糖、尿肌酐、尿蛋白等化学成分防腐;

浓盐酸用于17羟,17酮类固醇激素测定的防腐;

冰乙酸用于24小时尿醛固酮测定的防腐。

38.尿管型常用防腐剂(1分)

39.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分)

A.瑞氏染料包括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

B.进行瑞氏染色的最适宜pH为7.35-7.45

C.瑞氏染液配制后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

D.新鲜配制的瑞氏染液染色效果更好

E.染色时间不受血涂片厚度的影响

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细胞各种成分均为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物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

在偏碱性环境中易与亚甲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

新鲜配制的瑞氏染料偏碱,须在室温或是37℃下储存一定时间,待染料成熟,主要是亚甲蓝逐渐转变为天青B后才能使用,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

染色时应根据血涂片的厚薄调整染色的时间。

40.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不能检测出IgG性质的不完全抗体的试验是(1分)

A.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B.酶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C.抗人球蛋白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D.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E.微柱凝胶免疫技术交叉配血试验

盐水介质法是检测IgM的完全抗体,其他几种方法都为检测IgG性质的不完全抗体的方法。

41.在做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时,对Kell血型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不敏感的技术是(1分)

A.盐水介质试验

B.酶介质试验

C.抗人球蛋白试验

D.低离子聚凝胺实验

E.微柱凝胶免疫技术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对Kell血型系统中的抗K不敏感。

42.缺铁性贫血属于(1分)

A.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B.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C.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D.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E.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属于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43.肾移植后尿液细胞学检查可预示排斥反应的指征是(1分)

A.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和移形上皮细胞

C.移形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有7项尿液细胞学改变指征:

核退变,红细胞,上皮细胞和白细胞形成混合细胞团块,淋巴细胞,肾小管细胞,管型和背景坏死物。

排斥反应至少具备以上5项指征。

两项恒定指征为淋巴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预示排斥反应。

44.患者男性,55岁。

胃病10余年,近一周感头晕、乏力就诊。

体检无特殊发现。

实验室检查如下:

RBC3.3×

1012/L,Hb80g/L,MCV75fl,Hct25%。

血清铁8μmol/L。

以上结果表明患者的贫血类型可能是(1分)

A.巨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单纯性小细胞性贫血

D.海洋性贫血

E.失血性贫血

血常规示贫血,MCV75f1,血清铁减低,表明缺铁性贫血。

45.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1分)

A.人与人之间

B.动物与动物之间

C.植物与植物之间

D.不同种属之间

E.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

异嗜性抗原是指不同种属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例如溶血性链球菌的细胞膜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故在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后,可能出现肾小球肾炎或者心肌炎。

46.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1分)

A.sIgA

C.IgM

D.IgD

E.IgE

IgM在病原体感染后首先出现,其次为IgG,IgM出现通常代表早期感染。

47.C3a和C5a的生物学作用有(1分)

A.调理作用

B.抗病毒作用

C.中和作用

D.过敏毒素作用

E.杀菌作用

C3a和C5a可以作用到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膜上,使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活性物质,引起类似过敏反应的病理变化,所以将C3a和C5a称为过敏毒素。

48.补体的经典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1分)

A.C143256789

B.C124536789

C.C142356789

D.C214356789

E.C1234567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