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9543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docx

消息写作中的问题网摘

消息写作中的误区

我们写信息报道,写出来的东西要么空乏无力、没有说服力;要么无法吸引受众、致使读者阅读欲不强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多读、多看、多思考,提高消息写作水平,多出精品,更重要的是彻底摒弃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写作的错误思想,变被动“要我写”为主动“我要写”,充分挖掘写作潜力,才能创作质量高、反响好的稿件。

接下来,看一看我们在消息写作中到底存在哪些误区。

  误区一:

弱化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如果眼睛不明亮,那新闻是很难吸引人的。

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将大部分心思用在稿件的内容上,常常是写完稿后再起标题,想不出好的就随意编个了事,总觉得无关紧要。

其实,这是陷入了弱化标题拟定环节的误区。

标题绝对是一篇稿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我们阅读消息时,最先看到的常是新闻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会抓住受众的眼球让他不由自主被吸引着看下去;而一个索然无味的标题只能让你一扫而过不想再探究下面的新闻。

因此,我们要多在标题拟定上下功夫,要按照创新、贴切、准确、精炼等原则做好每一个标题。

  误区二:

角度错位。

大家都知道,我们负有及时宣传报道本单位大事要闻的职责。

为此,我们大家都付诸了极大努力,但写出的东西质量却不是很高。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消息的采写角度上。

我们的报道应该精益求精,努力增强报道的新闻性、亲民性、创新性,尤其在调整报道方向、拓展大众视角上下功夫,要善于从小的新闻素材中提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点。

比如,基层会议和基层领导的活动不是新闻,而会议里出台的重要举措和领导强调的工作导向才是重点,我们在写作时只有避开会议角度将这些新闻要点“拎”出来,稿件才能出彩。

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角度就是新闻的灵魂,找准了新闻的角度,也就找到了报道成功之源。

  误区三:

贪大求全。

我们在写作时,总想把单位的各项工作全面地反映出来,写消息时就不得要领地“一、二、三、四”方方面面都想带上一笔,殊不知,那也是陷入了另一个消息写作的误区:

贪大求全。

我曾经有段时间在新闻写作时常会不自觉地带有机关应用文写作的痕迹,把稿件写成了总结报告式,总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

其实,在消息写作中是要求的是一事一题,一篇消息只需说清一件新闻就可以了,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那这篇消息就很难写出质量了。

从规范来讲,标题当中除使用顿号外,不可以用逗号等其他标点符号。

一、关于通讯员在新闻写作方面存在问题的解答

1、存在问题:

有的参加培训人员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公司又给他们增加负担了,抱着无所谓、很松散的态度来听课。

我的观点:

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与不但与企业工作相关,而且和每个员工的利益有关,你可以通过稿件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塑造自己的新形象,领导和员工会通过你的稿件改变对你的认识,判断你的工作态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机会就可能轮到你的头上(有许多领导干部就是从乡村教师等职位,因为文章写得好被县委办公室发现调去写材料,从而走上领导岗位的)。

2、存在问题:

部分通讯员说“整天都忙死了,没有时间写稿”。

我的观点:

你忙死、累死了谁知道?

怎么让人知道?

这就要“说”,即宣传报道出去,这既有利自己,也有利企业形象的塑造。

3、存在问题:

许多通讯员认为写文章需要“大学问”,写文章上报纸自己不是那块料。

我的观点:

作文就是写话,只要你会写字,会说话,就会写文章。

说的好,就能写的好。

例如一个没有上学的小孩,给小朋友或父母讲一件事情的时候,眉飞色舞,口沫横飞,讲的头头是道,可是他不会写作文,其实,只要把他说的,录下来,整理成文字,就是一篇好文章。

通讯员也可以这样试试,先“说”文,再整理。

同时,同样的新闻事件,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这就是模仿,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择优模仿;也可以将新闻线索告诉有经验的通讯员,向他们请教。

训练几次,你就成为文章高手了。

4、存在问题:

有的通讯员说,我们的日常工作太普通了,哪些是新闻啊?

我的观点:

新闻并不遥远,新闻就在自己的身边。

一是从具体工作中发现新闻;二是从深入基层采访中发现新闻(我曾经到生产现场采访,采写的《一人一台磨煤机》、《武班长建网记》获甘肃电力报好新闻二等奖,现场宣读);三是从会议中发现新闻;四是从公司、部门的安排部署文件、方案中找新闻,有些文件,改个说法就成为新闻。

(从甘肃投资报举例子)

5、存在问题:

有些通讯员说,我写的新闻,往往就事论事,写成了流水账,没有高度,编辑不用。

我的观点:

想要摆脱单纯的流水账,就要发掘新闻事件中蕴含的背景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具体到我们公司来说,要使自己站到全公司的高度,把本部门的具体工作放在全公司的全局中去关照。

每个部门的每项工作,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公司工作的组成部分,所以写新闻时要放在公司安排部署的高度去写,同时突出公司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理念、员工精神风貌等。

后面会举例说明。

这就要求我们要平常注意加强学习,学习相关法律,学习党的理论、政策,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学习集团公司和公司行政、党委的安排部署,各部门、各支部的安排部署,企业文化理念,这些学习内容,大多数我们在部门学习、支部学习中都有安排,大家要认真学习,这个是必须的。

时还要学习专业的新闻写作知识,平时多读集团公司报纸,看看同类的工作,兄弟单位是怎么写的。

6、存在问题:

有些通讯员说,我写的新闻,公司网站、内刊上都不发表,更不会推荐给集团公司媒体,伤了我的积极性。

我的观点:

这个现象过去的确存在。

原因是我们党群工作部人手紧张,有些稿件没有及时处理,没有回音。

今后我们会坚决杜绝这一现象,对大家的稿件高度负责,只要不是特别差的稿件,我们都会进行加工或建议作者修改后,在公司网站、内刊发布,好的要向集团公司和其他媒体推荐,给大家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二、消息的写法

今天,我们重点讨论一下消息的写法。

因为消息是我们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新闻体裁。

通讯、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电视片解说词、汇报材料、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等体裁的写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培训活动中再陆续讨论。

(一)要写消息,首先得弄清什么是消息?

1、消息的定义。

所谓新闻,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的新闻就是消息。

广义的新闻则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等。

人们每每打开报纸,会看到长短不同的消息占据着大部分的版面;新闻消息是报纸上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文体,是主角。

2、消息的本质特征。

消息是动态新闻,主要反映事实本身,如实报道客观生活中事实变化,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事实怎样,就怎样报道。

(二)怎样写消息

首先要了解新闻的五要素,即俗称的五个W和一个H——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和何果(HOW)。

一般说来,一条标准的消息,应该具备这六点。

一般地说,一条消息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

1、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眉目。

中国一所著名的新闻学院,做过一次读者调查,读者阅读新闻,有九成多是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的。

这正应了那句俗语:

看书看皮儿、读报看题儿。

标题直接决定了读者对新闻的取舍。

我们要写一篇报道,一般是掌握七分采访、三分写,在具体写作中,一般是掌握七分做标题、三分写内容,在写新闻的时候,要在标题上下功夫,做文章,力求“题不惊人誓不休”。

消息标题有别于其它标题,即多采用多行标题形式,多行标题就是除主标题外,前有引题,后有副题。

“引题”有时也叫“眉题”、“肩题”,作用是交待形势,说明背景、烘托气氛,引出主题。

“主题”又叫“母题”,是整个标题的中心,是一则消息中最主要事实和思想的概括。

“副题”又叫“辅题”、“子题”,一般是对正题的补充。

如新闻社一篇批评浮夸风的稿子,标题是这样写的:

眉题:

昔日上路怕事故今朝走路心有谱

“临漳獭兔比牛大”,说明獭兔的规模和效益比原先养牛要强的多。

标题字数虽不多,每每提及,使人记忆犹新。

(4)借代。

就是给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改换名称或变换说法,来代替这个人或这种事物的本来称呼或本来说法的修辞方法。

(如:

1998年3月18日,“县领导给市政员工送宝”。

2003年,某县獭兔发展较快,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

有记者当时写了反应这方面的报道,标题为“兔子尾巴长长了,临漳经济增强了”。

还有发表于1998年河北日报的反映某县选拔优秀干部的稿件,标题为“千里马跑出来,南郭生走下台——临漳赛场识马选干部”。

)有时,在一组标题中,可运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如:

1998年7月,我县工商局长王连方自动辞官去养羊了。

我闻听,在常委会刚刚结束的第一时间,就采访了他,并写了一篇题为“不恋官场闯市场,不做局官当羊倌----临漳工商局长自摘乌纱游商海”。

眉题用了“对偶”,主题用了“借代”的手法。

此报道在《邯郸晚报》头版头条、《邯郸日报》头版报眼、《中国工商报》、《人民日报》等全国20多家媒体刊发,并荣获当年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中国晚报好新闻三等奖。

再有,1998年11月刊发于《河北日报》的反映河北农大在某县万亩示范城设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的稿件,记者定的标题是“农业求佳丽,科研找婆家——临漳与科研院校联姻生出‘金娃娃’。

”这里面眉题用的既有“对偶”,还有“借代”,主题既用了“拟人”又用了“借代”。

又如:

1998年某县在《邯郸日报》刊发了反映改革开放20年成就展的专版,当时的大标题定的是“漳河起舞写就昔日辉煌,铜雀放歌再谱

明朝新篇。

”这里面,就用了“借代”、“拟人”、“对偶”三种修辞方法。

(5)设问。

(1999年8月30日河北农民报)头版头条刊发的眉题:

“为啥于园村历次税费都能在一天收利索?

”主题:

王青山九年“门前清”。

在标题的制作中,还有比喻、感叹、映衬等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由于时间关系,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修辞方法用于标题,可使标题生动形象,简洁感人,出神入化,言尽而意无穷。

运用修辞方法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也不是“雕虫小技”,为的是利用修辞之妙得来标题之妙。

2、导语

(1)导语写作的“三导”与“三防”

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

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

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

经过多年的采写实践,我认为写好新闻导语,要做到“三导”、“三防”:

一般情况,导语中只交代重要的要素,其它要素则放在后边的段落里。

导语要揭示新闻的主题思想,就要抓住事件的核心,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尽量避免那些空泛的套话。

如:

1998年3月18日《邯郸晚报》头条发的眉题为:

“临漳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锣鼓正响。

”主题:

县领导给市政员工送“宝”。

导语是这样写的。

“3月8日晚,本是周末休息的日子,临漳县市政管理局的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该局一百多名干部职工聚集在这里。

他们要干啥呢?

原来,他们是等待县领导给他们送‘宝’来了。

这则消息导语直截了当揭示新闻主题,鲜明地指出县领导给他们送的“宝”的浓厚氛围。

然而,我们在报纸上常见空洞无物的导语,让一般化过程、措施和泛泛而谈的经验体会,把中心思想掩盖了。

不少导语,“事实一点点,议论一大篇”,以空话来冒充事实。

导语要写得具体、肯定、准确,不能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

“昨天下午,全市教育工作会在市大礼堂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XXX主持会议,市委书记XX、市长XX到会并做重要讲话。

某报这样的消息导语,在各家报纸上时常可见,空洞无物,会议内容是什么?

无从了解。

乍看起来,交代了几个要素,本身无错,但是,一条教育工作会的消息,读者并不关心在什么地点召开、什么人主持、那些领导讲话,关心的是会议决定了什么事,有什么新的信息。

新闻要新,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结构新,导语尤其如此。

在选择重要事实做导语的时候,要有时间观念,越是及时的新闻,其信息量也就越大。

在导语中要突出最新鲜的事实,突出距报道最近的时间观念。

2000年12月13日《文汇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趣谈平高科技上市》,导语市这样写的:

“昨天,我国第一家以科学家名字冠名上市公司‘隆平高科’开盘,持有250万股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由此身家过亿。

”新闻的新意在导语中充分显露出来,新近的时间、新鲜的事实,把读者最想了解的东西放在第一句话中,引起读者的注意。

2001年4月27日发表于《河北日报》一版要位的的眉题是“领导下乡送宝,农民进城献礼”。

主题是:

“临漳桃农第一箱式‘仙果’敬政府”,导语是:

“4月25日上午,伴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唢呐演奏曲,临漳县称勾镇钱村农民李小军、宋嗣华手捧着自家今春第一箱温室蟠桃进了县城,将这代表全村桃农心意的特殊礼物献给县委、县政府。

”导语中,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甚至连结果都跃然纸上,简洁明快。

三是导语引力,防止平庸

一个好的导语,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味。

导语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

这里,我给大家共同学习5种:

一是叙述式——这是导语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

这种导语就是用叙述的方法,高度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

(如:

就今天这次学习写个消息,开头可以这样写:

为强化公司通讯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率,3月4日,党群工作部在公司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新闻写作培训班。

二是提问式——这种导语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予以回答,以引起读者对某个问题的注意。

(比如:

1998年5月18日,《河北日报》刊发写的一篇反映县交警大队创建交通安全村的新闻,其主要活动就是教育人们如何安全行路。

导语是“走路,正常的人都会。

而今,临漳县的广大群众却在学‘走路’。

为何?

”)

还有1992年3月29日《邯郸晚报》头条的一篇消息,主题:

京深高速在临漳绕了个弯儿。

导语是:

“举世瞩目的京深高速是贯穿我国南北的一条大动脉。

它的修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此重要的工程穿越临漳县境内时却绕了弯儿。

为此,国家多投资了500万元。

原因何在?

”提问式导语更能吊起读者的“胃口”。

三是结论式导语——先提出一个结论性的观点,然后再对这个结论加以阐述。

如:

还是就我们的这次学习培训写个消息,结论式导语就可以这样写,“通过一天的培训学习,河西公司广大通讯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描写式——用描写手法,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侧面,作简洁而生动的描写,以突出所报道的人物或事件的特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河北经济日报》头版要位刊发的《开放兴县安民、项目立县富民、工业强县惠民——临漳县发展的指挥棒围着“民”字转》一文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珠峰测绘仪器、清结纸浆产业化等15个总投资14.4亿元的富民项目竣工投产;污水处理厂等5个总投资10.2亿元的惠民项目开工在即;投资1.5亿元的纺织生产线、投资1亿港元的太阳能光纤建筑构件等一大批投资协议、合作意向相继签约;架桥、修路、办电等一大批民心工程紧锣密鼓?

?

临漳大地招商引资如火如荼,项目建设春潮涌动,富民惠民工程卓有成效。

五是对比式。

把两种不同的观点放在一起写,通过比较突出主题。

如:

《邯郸晚报》头条发的“小球玩大了、脚跟扎下了——临漳三千农民做了北京人”。

导语是:

“随着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多,原本属于农民的劳动力市场渐渐被他们所占领,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不得不重回故里。

而临漳县的农民在这种形势下,非但没有被‘挤’掉,相反却在繁华的京城牢牢占有了一席之地。

”看似两个观点,其实告之人们的还是一个问题。

同样一个载体,导语还可以变成另一种写法,如:

叙述式。

该报道于99年4月22日在《河北日报》刊发时,就变成了这样:

眉题:

脏活累活可“淘金”,煤球滚成“金元宝”。

主题:

临漳三千“煤球大军”火京郊。

导语:

“4月13日,在北京市郊号称‘煤球大王’的临

漳农民李海平,又从家乡带走20多名剩余劳动力,进京和他一起打煤球。

据统计,该县已有3000余人活跃在北京市郊的煤球市场。

”3、消息的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主干,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将导语未涉及的新闻六要素补全。

一般具体阐释新闻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点出新闻的特别之处。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

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

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

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

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

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消息的结尾

所谓消息的结尾,就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已经将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交代清,写作者从新闻事实的整体和阐明主题的需要做一个“结”的工作,即从全盘考虑做出进一步的总结、概括、说明或补充。

它有时作为消息的最后一段,有时是消息的最后一两句话。

如:

大长沙,新湘潭;一座城,一个梦。

如果说,长株潭一体化,城市轻轨构筑的是“大长沙”的梦想,那么步步高广场的问世,则为“大长沙”的梦想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步步高将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共享这一梦想,共创美好生活!

——《步步高广场招商发布会隆重举行》

“创新求变的企业精神和执著的专业追求,再加上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我们将在新余打造时尚生活的新典范!

”百货事业部总经理张露丹表示,我们相信步步高百货在新余将迅速成长为时尚消费之都。

——《步步高百货江西新余店璀璨开幕》

《马寅初错案彻底平反》<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杨建业报道:

7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往日静悄悄的北京总布胡同32号宅院顿时热闹起来: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贵专程来到这里,拜访了98岁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

?

?

20多年的是非终于澄清,冤案终于平反。

实践宣布了公允的裁判:

真理在他一边。

(1979年7月26日《新华社新闻稿》)

消息的结尾一般要做到紧扣主题,不能画蛇添足;要力求精练,切忌空谈阔论,力避重复、罗嗦;要自然,忌生硬。

有些消息并无结尾,事实说完了,也就结束了。

5、消息的背景

<本报北京4月7日讯>(记者陈光曼)今天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卫生”。

卫生部今天在京组织有领导、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代表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围绕“健康的生活需要口恰每个卫生”这个口号进行了座谈。

据介绍,龋齿被WHO认定为除恶性肿瘤、心脏病以外的第三大疾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我国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然人群口腔疾病患龋率为60-80%,其中城市儿童患龋率超过80%,农村为50%左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在座谈中说,搞好口腔卫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把口腔卫生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之中,把牙防工作提到防病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该消息的第二段,提供的就是说明性背景材料。

如果没有这段背景材料,受众就不能深刻理解围绕“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这个口号进行座谈的意义,更不能理解在陈慕华座谈会上所说的“要把口腔卫生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之中,把牙防工作提到防病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的原因。

这条消息也就成了一条非常简单,没有多大意义,不会引起公众关注的一般化的动态消息。

——注释性背景材料。

注释即注解,用文字去解释字句。

注释性背景材料,就是用来帮助人们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的背景材料。

它包括产品或其他物品性能特点的说明,科技成果的通俗介绍,

技术性问题的解释,名词术语的注释,文史知识,风俗人情的介绍,等等。

它可以使新闻的言辞更通俗易懂;可以使受众增加知识和见闻。

例如:

1987年,里根任美国总统期间,曾提出了一项超过1万亿美圆的预算。

美联社记者为了加强公众对这个数字的理解和印象,在一条简短的消息中就专对1万亿美圆作了形象化的注释。

<美联社1月6日华盛顿电>里根总统昨天向国会提出的预算,被新闻界称作美国的第一个万亿预算。

实际上这个预算是1.0240万亿美圆。

1万亿实际上就是1000个十亿,或者100万个百万。

月亮离地球25万英里远,从月亮到地球200万个来回才能达到1万亿英里这个树目。

1万亿英里还意味着从地球到太阳5376个来回。

如果这1难以用美圆来表述的话,听听里根总统是怎么解释的。

他在1981年2月18日向国会发表的演讲中说,1万亿美圆意味着用一千美圆面值的钞票垒109公里那么高。

1万亿美圆足以使全世界每个人分得250美圆。

它还意味着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3)怎样运用背景材料。

①活。

背景材料很多是“死”的,不是现实当中发生的。

因此,必须用活。

首先安排的位置要灵活。

二是表达的方式要活。

例《人民日报》记者于1994年8月30日自巴黎发回的关于国际奥委会百年庆典在巴黎揭幕的消息:

<本报巴黎8月30电>记者郑圆圆报道: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地——巴黎,昨天隆重举行国际奥委会成立百年庆典。

昨天?

?

随后,34名各国的奥运冠军开始进行长达12公里的火炬接力。

火炬接力有一站是索帮大学。

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在这里正式宣告成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由此揭开。

法国人皮埃尔·顾拜旦男爵是国际奥委会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奥运之父”。

他的一系列体育思想,至今是指导体育竞赛的原则。

消息背景材料有机地揉合到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之中,背景的内容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连接自然,又使报道有了一定的深度。

②精。

运用背景材料,务必精要,不能滥用,不能以为用得越多越好。

精,一是材料要精,一是语言要精。

一切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太紧密的材料都应当删掉,有些尽人皆知的背景材料也不必写进去。

即使必要的背景材料也应用将连的语言来表达,力求简明。

例1、以出口烟草和生产哈瓦那雪茄著名的古巴,今年将进口烟草?

?

例2、《朝日新闻》今天报道说,美国打算要日本参加战略防御计划,即人们通常叫做“星球大战”的计划。

?

?

例3、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总经理吴正林今天在此间宣布,我国经营规模最大、销售额最高的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

③巧。

运用背景材料能不能巧,主要在构思。

例1、1981年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国男队以5:

2挫败了匈牙利队,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

在这场比赛中谢赛克一人独得3分,功居首位。

记者在写这条消息时,穿插了一段背景材料真可谓匠心独运,巧妙之极!

这时想起“赛克”的名字起得很有道理。

原来,他的父亲是个乒乓球爱好者,希望儿子能在比赛中每赛必克。

现在这一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

例2、1980年7月10日,美联社驻北京记者发了一条消息,说的是我国山东某地一位姓赵的公社党委书记连做梦都在想得到一个儿子的事情。

为了说明中国农村为什么还有重男轻女的偏见,该记者巧妙地摘引了《北京日报》刊登的一段报道,作为背景材料放在了消息的最后。

本星期三,〈北京日报〉发表了一个农村生产队长和一个刚生过孩子的妇女的对话。

生产队长:

“你生了个胖小子,还是个‘半边天’?

”农妇:

“你应当问是生了个7分还是生了个10分。

你们男人干多干少一天都挣10分,我们妇女干得再多,一天顶多只能挣7分!

”上述例子说明,记者应当是个有心人,平时不断留心并积累材料,只有这样,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而能手到擒来巧安排。

三、写消息要注重一些基本规范要领

来;二是要求同意立项的技术(管理)创新项目编写计划书,实施过程要跟踪检查、全程监督,年终时对取得的成果考评验收,择优表彰奖励;三是要求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成本多降低一点,效益多提升一点的“三节约”活动目标。

修改改后:

内部挖潜“诸葛亮”献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