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9583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docx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

第十四节 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

一、课程理念和课标相关实施建议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理念

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

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发展。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或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时空,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学生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9年级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尊重初中生渴望独立、愿意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成功,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愿意接受智力挑战,探究活动的范围广、程度深、社会意义增大等特点。

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使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

让学生在探究生活中融入生活、热爱生活。

7-9年级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因此主要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择和确定专题。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和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学校生活,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探究价值。

对于同一个问题或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是开放的,非常广泛。

选择内容时应着重考虑:

(1)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应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主题,把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初中生来讲,选择的内容可从日常生活扩展到地区、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一些问题,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和发展空间。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引导学生适应课程目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去选择和设计内容,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3)注重本土性。

课程内容关注社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就地取材,发挥优势,充分反映学校和地方特色。

(4)注重各学习领域的融通。

要保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与其他指定领域内容的贯通,使各学习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有机整合。

(5)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可以在以下范围组织:

(1)劳动实践活动

包括校园内的自我服务劳动、公益劳动;在社区进行的社区公益劳动;在当地厂矿企业或在农村的农田、林场、牧场、渔场等场所进行的简单生产劳动等。

(2)技能练习活动

主要有常见的工具使用、常见材料加工、常规构件或部件的连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产品的使用、简易维护与保养;具有一定技术特征的生活技能,如日常烹饪、衣物缝制、常见洗涤等方面的技能学习,以及一些简单的、通用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练习等。

(3)工艺制作活动

主要指体现技术特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的制作活动,以及纸塑、泥塑、编织、印染、雕刻、刺绣、电子等项目作品的制作等。

(4)简易设计活动

包括对一个简要技术作品的需求调查、方案构思、草图绘制、模型制作、调配装试、交流评价等活动。

(5)技术试验活动

主要指技术实践、技术探究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些简单的技术小试验,如种植、养殖中的农业小试验,常见材料的性能试验,技术设计作品的功能试验等。

(6)发明创造活动

主要指从现实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出发,以人类未曾出现的技术产品或技术手段为对象,采用一定的创造技法、系列化的步骤,努力形成具有一定创新性成果的活动。

(7)职业体验活动

主要是指学生结合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职业理解、体验为目标,在一定的职业岗位上实地扮演职业角色、进行职业实践的活动,如在商店里进行营业员职业的体验、在工厂的零件装配车间进行装配员的职业体验等。

以上主要内容及活动形式,既有一定区别,也相互联系,在课程实施中不能机械理解、相互割裂。

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的选择可以项目为基本单位。

其项目涉及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等方面。

技术基础有印章、雕刻、陶艺、编织、刺绣等传统工艺项目,有木工、金工、电子电工、简单机械维修、农机具使用与维修、农作物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摄影、养殖技术、农副产品贮藏和加工、农作物良种繁育、树木种植等基本技术项目;家政有营养与烹饪、服装与缝纫、家用器具使用与保养、家庭理财与购物等项目。

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选择其中3个以上的项目作为载体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职业引导可结合学生的毕业教育、社会调查和技术基础学习确定具体内容;此外应结合课外活动、社区活动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4、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信息技术教育具有特殊性。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

(1)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2)探究和初步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4)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

(5)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6)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

(7)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8)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三)课程的定位

1、它与学科课程并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

它在学习系统结构、实践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着与学科课程质的不同。

2、它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能相互替代。

在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既要防止教学活动游离于学科理性,而步入学习的经验主义误区;又要防止学科的知识和系统教学活动的束缚,而局限在简单层次上的学科教学的重复和凑合。

要及时补足学科教学的缺损。

(四)《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施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客观地要求不同地方和社区的学校,优化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重新组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进行,要引导学生创妙地伸、向社区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有:

  1、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土、气候、植被,以及综合环境。

  这些因素都与学生进行的关于自然问题的探究有关,诸如水资源状况的调查研究、水土保持研究、垃圾问题等,都因地不同,城乡中学在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探究方面,具体选题就有明显的差异。

  2、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文化生活、政府与社会机构等等。

因而,不同地方的学校可结合地方差异及其社会因素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社会问题探究、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

  3、地方或社区社会活动,如宣传、服务、文体等方面的活动等。

4、社区和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传统。

我国拥有漫长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

多民族、多种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5、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圣地、历史遗迹、政府与社会机构等.历史文化名域的学校可就地方浓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展开系列的调查和考察研究。

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还可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化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6、城镇初中应开设劳动场所,建立劳动教室、劳动基地、劳动工厂等,还可利用社区教育网络和相应的条件,建立稳定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

  7、全球化问题和国际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的设计,还可结合全球背景,并关注全球性的问题,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活动项目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

二、典型案例与分析

【案例1】走进植物王国

课题的提出:

从浩瀚的太空,我们看到一个蓝色的星球,那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

地球上有山川、平原、河流和海洋,还有很多种类的植物。

你知道吗?

有成千上万种的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和我们息息相关。

充分利用学校是农村,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指导学生从眼前的绿色环境中寻找课题,使学生提高对自然界植物的认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并把在活动中增长的见识和能力用各种形式展示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活动计划:

本课题教学活动,准备以模块化组合形式分四个过程进行,约需七至八节课时。

一、了解学校所在地区树木的品种及数量,并能说出树木的名称。

(实地考察法、调查法)

二、了解各种树木的特征及生长情况。

(资料收集法:

图书查找、上网浏览)

三、分小组将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研讨法)

四、根据自己(或小组)的兴趣将掌握的知识以各种不同的好的形式展现出来。

(知识延伸,能力拓展)

实践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选题

二、启发与引导

三、探索与展开

1、学会图书查找法

①分类:

百科、植物、花卉

②查目录

③学会如何做摘抄笔记

2、学习上网浏览查找法

做个文明有自控力的网上冲浪者

向学生介绍上网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的事项

(教学生怎样上网,上网应该做些什么,那些不该做。

学生在微机课上已经接触过电脑,但没有上过网,积极性特别高。

②识记几个主要网址,如:

(搜狐)(新浪)

(163网站)(雅虎)

向学生介绍几个主要的网址,及主要内容概况

(学生积极记忆几个主要网址,和网址内的主要内容,上网方便使用。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

介绍主要的搜索引擎及使用方法

(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上网调查资料)

3、组成小组,分工合作

学生按各自兴趣,自愿组成小组,并按自己的喜好选择研究方式,自订计划,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要求学生课后把小组名单交来,老师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调整)

四、实践与应用

1、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到的资料、图片整理分类。

2、请教老师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填写一张表格,拼贴一幅树叶画,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五、创新与深化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寻找更多更好的形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展示出来。

在这个环节里,电脑小博士组想到了用Powerpoint来制作知识卡,给植物挂上名片。

这一想法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他们马上行动起来,请教电脑、美术老师,放弃了很多休息、玩耍的时间,设计了20多张植物知识名片,其学习劲头和学习潜能令人佩服。

(学生能自己想到使用电脑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自己的成果。

小作家组来了灵感,他们想把大家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小册子,放到校园网上,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到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爱科学小组也不甘落后,他们看到有一种叶脉画很美,又准备找老师学一招了。

还有的同学想到了把植物知识名片挂到村里的树上去,使更多的人认识、爱护树木花草,让大家都来保护环境。

……

六、拓展与评价

为了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唤起学生对探索过程的回顾,把交流、小结活动拓展成“能力、知识擂台赛”,要求各小组把自己运用过的研究方法和学习过程进行梳理,来一个自我回顾和小结,将知识内化储存,用打擂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

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准备。

如电脑博士组有人提议,可以把他们设计的知识名片串起来,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像放电影一样,向大家展示;还有的小组为了展示自己搜集、运用知识的能力,已在设计知识竞赛题了……

案例剖析:

本案例采用视听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加强了直观性教学,很好的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问题,打开问题思路,调动起了学生的调查积极性,达到了教师最初设计和使用课件的目的。

由于教学内容取自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校本资源充分,为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生通过这次活动,认识了树木花卉,了解到很多关于树木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树立了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萌发了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

【案例2】关注身边的安全

一、开发背景

长沙市芙蓉区杉木小学是一所农村结合部学校,大部分学生都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足,且家长本身对各种安全隐患的认识程度不高,无法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造成了孩子们放任自流玩耍的实际情况,该校开发了以“关注身边的安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有自己独有的学科特点,为了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特点恰到好处地融合进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学情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形成生命安全意识,以尊重生命为前提,推己达人,宣传和动员大家都来“关注安全珍惜生命”;体会通过小组努力获得成果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2、在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们学会利用已有的资源,拓展发散思维,培养动脑筋想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逐渐学会富有逻辑性的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3、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潜藏在身边的隐患,掌握预防手段,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懂得正确的处理方法,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二)活动内容

围绕着上述活动目标,学校根据三至六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设计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具体如下:

三年级家庭安全隐患

四年级身边的消防安全

五年级身边的交通安全

六年级身边的自然灾害

同时根据不同的主题开展相应的系列活动,体现认知水平、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梯度性,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三年级设计安全顺口溜,制作安全提示贴

四年级进行采访活动,开展逃生演习

五年级问卷调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抢答赛

六年级进行自然能量科普实验活动,设计制作防灾专刊

(三)实施过程

因为活动的开展是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计的,符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所以实施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特别高。

采访、调查等社会实践类活动,走上街头开展采访活动和进行问卷调查,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独立地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设计安全顺口溜、制作安全提示贴、制作防灾专刊等制作类活动是孩子们参与积极性最高的,有兴趣做铺垫,这些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通过逃生演习、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抢答赛等认知类活动,孩子们在自己的亲身参与中收获了更多的安全知识;撰写采访报告,制作调查统计图表等能力类活动虽然不太受孩子们的欢迎,但教师依然要坚持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性。

表扬是促使孩子们上进的良药,为此,该校教师始终注意在评价的过程当中营造氛围,努力创造一种鼓励上进的愉悦气氛,让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充分展现,从而激发起孩子的活动欲望。

案例剖析:

长沙市芙蓉区杉木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占全校学生的60%,大部分孩子受家庭条件限制,资料收集的范围窄,来源不丰富,为了克服这一困难,该校在引导孩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始终坚持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为中心,着力设计贴近生活和动手实践性强的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了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各种主题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出现,这样在班级中就形成了竞争意识,激发起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求胜心,从而也提高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

而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具有创意的想法,如六年级的孩子们在制作防灾专刊的活动中就有同学提出每个组可以选择不同的防灾主题进行制作,这样就避免了专刊内容的重复性,也让观众能够获得更多的防灾知识,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并运用到了大家的活动过程当中。

【案例3】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动态生成

“做一次校园小导游”活动结束后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动态生成新课题的:

师:

“作为小小研究者,下一步你们该做什么?

生:

“我们要去了解学校新教学楼的情况。

不知道问谁。

师:

“问朱校长,她手上有新大楼的图子资料,可解答你们许多问题。

你们想问什么?

生:

“新大楼有几层?

是什么样的?

生:

“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建成?

生:

“建楼会影响同学们上课吗?

有没有危险?

生:

“新大楼有高科技设备吗?

``````

我让学生将问题罗列下来,并分成三个研究主题:

新教学大楼的规划。

建楼与学生安全问题。

未来校园建设的规划。

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

案例剖析:

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生成性特征。

研究性学习不是静止、完全预设的、不能变更的,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至作用中产生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结果。

教师认识到这些生成性主题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案例4】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

《美的旋律——天鹅湖》中,教师的教学记录中写到:

如何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呢?

经过讨论,我和孩子们一致认为可以以创编一个歌舞剧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创编歌舞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音乐的剪辑,歌词的填写,剧本的写作,故事情节的创编,音乐知识的了解,服装、道具的制作等等。

于是我和音乐、美术、舞蹈等几位老师一起共同探讨,进行了分工,然后分别在各自的课堂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共同上课,与学生一起在大环境中,感受研究的乐趣。

创编歌舞剧历时一个多月,在“六一”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比赛中我们一举夺冠,获得了一等奖。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跳呀、笑呀,高兴了好多天。

案例剖析:

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论文与研究报告,也可以是课件或软件,还可以是某项创新发明等。

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充分利用了“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并将自己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不断地创造课程实施的新经验,以歌舞剧来展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匠心独具。

【案例5】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案例①

一次必然的机会,我像往常一样浏览校园新闻阅读到这样一则新闻:

“玩”中“学”快乐无极限

做月饼真的很简单哦!

我做的月饼特别甜哦。

这是育才小朋友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发出的感慨。

9月23日,在罗师傅的指挥下,孩子们穿上白围裙、戴上厨师帽,和面、拌糖浆、搓豆沙馅、包面皮、捏饼子、打模成型。

当孩子们的月饼在烤箱中冒着香味时,大家一起背着关于月饼的古诗,说着月饼的来历,学着不同时段月亮的称谓。

提着自制的月饼回家,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美味、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快乐和亲身的体验。

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这种学中玩,玩中学的方法,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孩子的参与意识,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是2007年中秋节由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小学二(4)班家长委员们与班主任吴娟老师一起精心策划的一次活动。

阅读了这则新闻,心中感慨万千,这样的活动不就是学校众里寻他千XX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吗?

受到这则新闻启发,根据我校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我校决定开展以家委会和教师联合组织的“体验社会放飞心情”为主题的户外团体活动,参与人员有学生、家长、老师。

(一)开发背景

1、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005年,我校创立了咨询室,2006年成立心理咨询室,拥有了心理咨询室专职老师,通过两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积累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