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09769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docx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一) 

  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

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

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

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

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

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

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

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

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

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

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

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

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

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

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

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

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

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

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

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

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

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

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科研。

 

  小寒:

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

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二十四节气和农时、农事

( 来源:

 发表时间:

2010-3-89:

06:

21 访问次数:

3297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2.4)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为春天,根据这一标准,浙北春天一般始于4月初。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春季也提早来到。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对于春天的始日,各地相差甚大,华南各地入春最早。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3~4℃,降雨量20~30毫米国。

麦田清沟沥水防渍。

油菜追肥,排水,中耕除草,重施迎苔肥。

雨水:

(2.19)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湿度增大,江南一带,雨日和雨量都有明显增加,确也名符其实。

但是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变化无常。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5~7℃,降水量30~40毫米。

其时大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看苗施肥,清沟排水,加强油菜的田间管理。

惊蛰:

(3.5)

天气谚语: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沪);惊蛰闻雷声,全月雨轰轰(浙、鲁);惊蛰滴几点,九九倒回转(甘)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9℃,降水量30~40毫米。

麦田要加强肥水管理,看墒(土壤有效水含量的经验判断方法俗称田间验墒,将土壤墒情分为5种类型,即汪水、黑墒、黄墒、潮干土和干土)、看苗、看天浇灌拔节肥、拔节水。

油菜施苔肥。

早稻准备育秧,植树造林。

春分:

(3.20/3.21)

日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时间几乎等长。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8~12℃,降水量40~60毫米。

长江两岸自南到北,早稻先后浸种催芽,开始塑料薄膜育秧(防寒潮),抓冷尾暖头抢睛播种。

继续管好小麦、油菜和做好植树造林,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产,调节气候。

清明:

(4.5)

我国黄河流域冰雪融化,草木繁茂,自然界空气清新明洁,宜于踏青。

从气候上分析,气温进一步回升,如受暖气团控制,遇上暖好天气,江、浙、沪、皖最高气温可升至25℃以上,当遭到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最低气温可降到5‘、1以下,因此,乍暖还寒仍是这个节气的主要特征。

从降雨来看,本节气内点雨未下有之,节气平均雨量60~70毫米。

平均气温可达12~15℃。

大江南北都进入了农忙季节,早、中稻先后播种,小麦拔节,油菜扬花,田间管理不能放松。

玉米花生播种。

谷雨:

(4.20)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有利谷物生长,但是,有的年份此时滴水不下,甚至从清明到立夏一直不下雨,出现春旱,这对农业生产影响是很大的。

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拔节;春播作物播种后需要雨水才能保证出苗率高。

一般本节气降雨量为70~80毫米,日平均气温14~18℃。

此时,正是农村准备割麦、插秧、种棉的大忙季节。

立夏:

(5.5)

暮春方去,新暑初回,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但根据气象学划分,候温(5日为一候)高于22℃时为夏季的标准对照。

此时,只有以南真正进入夏季。

有的地区四季不明显,如黑龙江省的爱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根本没有夏季。

立夏节气所反映的夏季开始主要是指黄河以南地区。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9~22℃,节气降雨量为90~110毫米。

春花作物进入黄熟阶段,要及时抢晴收割。

立夏过后浙江将进入雨季,梅雨汛期开始,要做好防汛准备。

小满:

(5.20)

“小满”是指黄河流域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所以称小满。

但是浙江此时春花作物籽粒已饱满成熟,农村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在20~23℃,节气降雨量为50~70毫米,与前后节气相比降雨稍偏少。

但华南地区却先后进入雨季。

大江南北夏熟作物先后成熟,抢晴收割。

北方地区需加强麦田后期管理。

春玉米、高粱、中耕、除草、培土尤其重要。

芒种:

(6.5)

芒是谷实尖端的细毛;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紧张的夏收开始了,同时又是夏种比较繁忙的季节,所以芒种又称“忙种”。

民间还流传着“春争日,夏争时”,“小满天赶天,芒种刻赶刻”,“麦熟一晌,龙口夺粮”。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3~25℃,节气降雨量为50~90毫米。

要抓紧早稻培育管理,及时耘田、烤田提高土温,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时播种晚稻。

夏至:

(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全年白天最长。

北京白天有18小时。

往后,白天开始慢慢变短。

但此时不是最热的时间,我国南北温度相差很小,不过10℃。

多数年份降雨量100超过毫米,日平均气温24~28℃。

要不失时机加强夏季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

小暑(7.7)

“小暑不算热,热在数伏天”。

7月是全年夏季风最强盛的时期,副热带高压笼罩江南,正常的情况是高温少雨为主要特色。

日平均气温28~31℃,降雨量减少,一般60~80毫米。

小暑面临着梅汛和干旱的转折期,各地在抓好防汛的同时,要及时掌握气象预报信息,加强蓄水防旱,力求做到防汛、抗旱两不误。

大暑:

(7.22)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炎炎盛暑,这个节气对全国都适用。

从降雨量来看,北方雨季已经到来,降雨量增多。

长江流域梅雨结束,伏旱抬头,晴热少雨。

在华南此时东南季风带来南海上空的水汽,降雨量仍比较多,本节气浙北降雨量20~50毫米。

日平均气温27~31℃,是全年最高的时段。

喜温作物,行长速度之快达到了顶峰。

水肥田间管理一定要加强。

晚稻插秧应抢在立秋之前。

立秋:

(8.7)

黄河流域真正的秋天要比立秋晚一个半月左右,长江流域要推迟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江南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大地上积蓄的热量,一时尚不能散尽,所以还有秋老虎的暑热。

雨少年份常有伏旱出现。

日平均气温29~27℃,开始呈下降,雨量80~100毫米且分布不均匀。

对晚稻要中耕除草,发生旱象要灌溉。

秋播要抓紧。

棉花摘顶,促进秋桃(棉)发育。

处暑:

(8.23)

江南有些地方仍炎热不减,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之说,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5~27℃;冷暖空气又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进入秋雨期,选题为80~120毫米。

这时晚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时期。

白露:

(9.7)

全国各地气温下降加快,天气转凉爽,“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随着季风转换,日照渐短,强度变弱,冷空气开始向南活动,全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连我国西南地区日平均气温也降到22℃以下,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1~24,降雨量70~90毫米。

棉花分批采摘,秋玉米等作物加强后期的田间管理。

秋分:

(9.23)

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

从气候学的角度分析,秋分以后,北方冷空气活动日趋活跃,有时一场西北风便可吹尽夏暑迎来秋凉。

按常年规律,江、浙、沪的入秋期在9月底至10月初。

我国东北、新疆等地多半在8月中下旬入秋,黄河下游地区9月中旬入秋,华南大地10月底到11月都会有秋凉的感觉。

继续抓好晚稻田间管理。

棉花选种收花。

冬小麦、油菜做好播种前的准备。

寒露:

(10.8)

此时,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的高气压控制,雨季结束,经常晴空万里,日暖夜凉,日温差大,有利晚稻结实。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6~19℃,降雨量继续减少,约15~30毫米。

寒露节气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适宜期,江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

霜降:

(10.23)

从黄河流域看,初霜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气非常吻合,全国各地的初霜日南北相差很大,如东北的长春,在秋分时就有了初霜,而南方的广州,通常霜是罕见的,即使有,到冬至才见初霜。

此时,长江中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4~16℃,降雨量20~30毫米。

要加强油菜、田园蔬菜的培育管理。

森林防火的资金积累工作也要尽早落实。

立冬:

(11.7)

黄河中下游开始结冰的日期是11月1~11日,与立冬是一致的,但在长江流域,真正的冬季要比立冬迟半个月左右;而青藏高原上是“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在广州至南宁北回归线附近冬无几日;海南省长夏无冬。

所以立冬这个节气不适用于全国。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0~13℃,降雨量20~40毫米。

搞好晚稻的收晒。

做好冬小麦播种的扫尾工作。

小雪:

(11.22)

由于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

黄河流域在小雪节气,一般开始下雪。

就全国而言,长江流域平均情况2月中下旬降雪;东北地区的初雪要提前到11月初以前;在福州、柳州、百色以南,是终年不见雪的。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10℃,降(雨)雪量10~20毫米。

做好牲畜保暖越冬工作。

大雪:

(12.7)

此时,地上有了积雪,黄河中下游地区,各地12月的积雪日数比11月要多一倍,甚至多四倍。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8℃,降雪(雨)量10~20毫米。

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

冬至:

(12.22)

阳光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白天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背移,白昼渐长。

“过了冬长一针,过了年长一线”。

此时,北方冷空气强盛,标志着寒冬将至,最冷的时节来临。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5℃,降雪(雨)量10~30毫米。

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

小寒:

(1.6)

气候变化除了其自身周期性的变化外,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力度以及大气环流异常、火山喷发尘烟等诸多因素,影响了气候固有的周期化变化规律。

致使过去连续出现14年的暖冬现象。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3℃,江北0℃以下。

降雪(雨)量10~30毫米。

大寒:

(1.21)

此时在“数九寒天”,实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再往后便是“水暖三分”的立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3℃,降雪(雨)量10~30毫米。

主要农事活动:

积肥、造肥,冬修水利扫尾,开始绿化植树,清理改造鱼塘。

春不种,秋无收。

  枣芽发,种棉花。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

  水库是个宝,防旱又防涝。

  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人靠饭养,稻靠肥长。

  肥田长稻,瘦田长草。

  土肥长谷,猪肥长肉。

  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

  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

  好种长好稻,坏种长稗草。

  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

  好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秧。

  作物不好胡搭配,乱点鸳鸯要吃亏。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麦秀寒,冻煞看牛囝。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

  日出猫迷眼,有雨不到晚。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

  东方日出白,就要有风发。

  月着蓑衣,天要下雨。

  半夜无星,大雨快临。

  要知明天热不热,就看夜星密不密。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

  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淋,缸爿云,晒死人。

  东南风,干松松;东北风,雨祖宗。

  东风急溜溜,半夜雨稠稠。

  西风刹南脚,泥头晒勿白。

  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

  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五月南风落大雨,六月南风海要枯。

  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东虹日头西虹雨。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南天霍西(闪电)火门开,北天霍西有雨来。

  东霍霍(闪电),西霍霍,明朝仍旧干卜卜。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

  早雾一散见晴天,早雾不散是雨天。

  雾里日头,晒破石头。

  六月里迷露,要雨到白露。

  三朝雾露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早晨落雨饭后停,饭后下雨不得晴。

  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停。

  一落(下雨)一个泡,落过就好跑;一落一个钉,落煞落勿停。

  蛇过道,大雨到;蛇上树,有大雨。

  鸡啁风,鸭啁雨,蚂蚁拦路要落雨。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河底泛青苔,必有阵雨来;烟囱不出烟,一定阴雨天。

  正月八,二月八,小猫小狗全冻煞。

(寒潮来临)

  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十月南风转一轮。

  清明有雨正黄梅,清明无雨少黄梅。

  端午落雨还好熬,初六落雨烂脱瓦。

  夏至三朝雾,出门要摸路。

(多雨)

  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未秋先秋,踏断蛮牛。

(干旱需戽水)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龟背潮,下雨兆。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示例2——二十四节气与农谚完整版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年前立春过年暖,过年立春二月寒。

  立春节日露,秋来水满路。

立着满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正月动雷雷转雪,二月动雷雨勿歇,三月动雷四开裂,四月动香秧打结。

  春雾霜,夏雾雷,秋雾雨,冬雾风。

  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雨水前后,植树插柳。

  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斤。

  惊蛰种麦堆满仓,清明种麦一把糠。

  惊蛰有雷鸣,虫蛀多成群。

过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春分一到昼夜平,耕田保墒要先行。

  春分早立夏迟,清明种田正当行。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

清明有雨麦子壮,小满有雨麦头齐。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不见风,麻豆好收成。

  谷雨寸不休,桑叶好饲牛;谷雨天气晴,养蚕娘子要上绳。

  立夏晴,蓑衣满田塍,立夏落蓑衣挂檐下。

立夏东南风,四十五天张鱼网。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小满满,芒种灌。

小满晴,麦穗响铃铃。

  四月芒种麦割完,五月芒种麦开镰。

  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一过白白种。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芒种日下雨,不是淤死泥鳅,就是烂断犁扣。

  小暑种芝麻,头顶一盆花。

  雨落小暑头于死黄秧渴死牛。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小暑起西北,鲤鱼飞上屋。

  夏至十日麦秆青,小署不割麦自亡。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端午夏至连,高山好咱田。

  初伏有雨,伏伏有雨。

  过伏不种秋,种秋也不收。

  三伏有雨秋苗壮,三九有雪麦苗强。

  小暑热,果豆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小暑起燥风,日夜好天空。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回。

  小暑一滴雨,遍地是黄金。

  朝立秋,凉飕飕;暮立秋,热到冬。

  立月六秋秋后种,七月立秋秋前种。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

  白露晴三日,等糠变白米。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寒露一到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

  寒露蚕豆霜降麦,种了小麦种大麦。

  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半冬予。

  霜降不起葱,越长心越空。

  立冬无雨一冬晴。

  立冬晴,柴米堆得满地剩;立冬落,柴米贵似灵丹药。

  立冬若遇西北风,定主来年五谷丰。

  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

  小雪下麦麦芒种,大雪下麦勿中用。

  冬至前头七朝霜,有米无砻糖。

  冬至多风,寒冷年丰。

  冬至天晴明,来年歌太平。

  冬前霜多来年旱,冬后霜多晚禾直。

  三九不冷夏不收,三伏不热秋不收。

  小寒节日雾,来年五谷富。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寒潮过后天转晴,一朝西风有霜成。

  冬至雨,除夕晴;冬至晴,除夕地泥泞。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犁以牛牵引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

80年代后,平原多以机耕,山区尚有少量使用。

耙用于耕后碎土,呈长方形,木架铁齿,耙架上装10余把铁刀片,以刀片滚动切碎泥块。

镰刀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

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

锄头用于松土、削草。

可分劈草锄、阔板锄、开山锄等。

耧也叫耧犁。

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

“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

”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

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

王祯《农书·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

“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

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镰刀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

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