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99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易错点突破专题09中国近现代民主化进程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某校的学生在讨论1901年间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年代时产生了分歧,提出了四个年代,分别是:

1912年、1945年、1949年和1978年。

请回答:

你选择哪个年代?

并请说明原因。

【特别提醒】解答本类题目时,关键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地、辩证地分析中国近现代政治现象和政治特征,不能一概而论,既要认识到其进步性,又要认识到其局限性。

要注意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的观点”等政治原理去分析不同时期近现代政治现象和政治特征的原因、作用等。

【易错点点睛】

易错点l近现代不同阶级、政治派别的民主政治构想

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

2.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洪仁矸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义》D.孙中山的《民报·

发刊词》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

民主改革的目标是()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对外开放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高度的自治权

③废除剥削制度,消灭阶级压迫

④建立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4.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特别提醒】解答本类题目时,关键在于结合近现代各个阶级、政治派别的阶级本质,正确区分它们的理论和实践,准确把握它们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把握它们在政治民主化构想方面的共性和个性。

在分析问题时,注意对相关的表述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区分。

【举一反三】

1梁启超阐述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A.《时务报》B.《中外纪闻》C.《国闻报》D.《循环日报》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约法的修改意味着()

A.袁世凯成为真正意义的独裁者B.袁世凯巩固共和C.约法进一步完善D.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已经指日可待

3下列历史文献中,体现了“人民主权”学说的是()

A.《资政新篇》B.《新学伪经考》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钦定宪法大纲》

4中共一大确立的任务和目标包括()

①领导工人运动②推翻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5中共十三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

A.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B.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C.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易错点2民主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影响

1.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

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

2.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D.开展整风运动

3.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4.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

5.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

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特别提醒】了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围绕问题抓住线索,紧扣时间、空间等限制条件,从相关史实中进行归纳、概括;

切实做到结台历史阶段特征来分析问题。

1.下列各项中,最早提出“依法治国,,主张的是()

A.魏源《海国图志》B.洪仁矸《资政新篇》

C.维新派《应诏统筹全局折》D.孙中山“三民主义”

2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在教育方面()

A.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鼓励阅读儒家经典

C.规定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的宗旨

D.允许继续使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

3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意味着()

①各党派平等协商解决政治问题方式的形成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③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的建立④初步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4首次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律规定私自移动田界,要处罪,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

“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

在《田律》《摇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摇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

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二:

中国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秦律》有哪些进步?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特点。

(4)依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趋势。

5.(I)秦律的特点:

①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核心;

②法律较为周密,涉及内容广泛;

③体现法家思想,刑罚严酷,轻罪重罚。

(2)进步性:

强调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否定了君权至高无上、“家天下”和“终身制”,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

(3)宪法的特点: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4)趋势:

民权取代君权,维护专制转变为维护民主。

【2015高考突破】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2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

A.论战最先打破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中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并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3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笈留洋”热潮。

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突破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

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人D.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4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中,没有提出的是()

A.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风气

D.废除不平等条约,取得民族独立

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6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B.议会C.内阁D.全体国民

7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包括()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④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述不正确的是()

A.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革命派想用它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

D.特别规定实行总统制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这在当时的现实意义是()

A.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D.否定了君主专制

10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

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

D.全国人民一致反对

11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A.信仰马克思主义B.宣传社会主义C.认同无政府主义D.宣传民主与科学

12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D.共产国际的支持

13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14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的真正意图是()

A.讨论实施和平建国纲领B.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C.乘谈判之机压迫共产党让步D.应付国内舆论压力

15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是()

A.防共限共、特务统治、经济垄断

B.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

C.一党专政、经济垄断、保甲制度

D.防共限共、经济垄断、新闻检查

16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是()

A.武装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C.消灭阶级剥削,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D.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17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

“国民党内弥漫着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人尽皆知。

我现在主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指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会进一步使自己丧失名誉。

”当时司徒雷登的实际立场是

A.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B.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D.希望有其他党派来取代国民党

1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6位副主席有3人是党外人士,56位政府委员中有27人是党外人士。

对此最准确的认识是()

A.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各革命阶级的共同胜利

B.它是中国历史上完全新型的国家机构

C.它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和特点

D.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9下列关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制度创建于1949年

B.民主党派和中共同为执政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其组织形式

D.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20“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

其表现不包括()

A.刘少奇冤案

B.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夺取上海党政军各级领导权

C.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年没有召开

21.“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

他说: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2.有外国记者报道:

“(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3.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

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

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

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

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4.“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最主要的表现是:

A、宪法成了一纸空文,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失去了保障

B、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错案

C、公检法无法正常工作

D、各级各部门遭到夺权风暴的袭击

25.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6.下图是2009年8月28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20年县庆的部分场面。

全县人民载歌载舞,张灯结彩,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感激之中。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

A.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B.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

C.国务院和中央民族委员会制定的D.宪法规定的

27.一位村长说:

“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

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

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以上村官任职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28.《秋菊打官司》的主要故事情节是:

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反映了秋菊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了自己的合法权利

B.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D.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29.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

”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30.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下面两图的转变,可以说明

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中国政府统一台湾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④中国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示意图

宣传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的月刊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刊物名称

1896年

梁启超

时务报

1897年

严复

国闻报

1903年

章炳麟

苏报

1905正

孙文等

民报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位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党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民主党

汤化龙

立宪派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的情况。

(2)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治局面?

各个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数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些趋势没有变成现实的原因。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规定: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

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彭明《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上述《l临时约法》内容的颁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1954年宪法的进步性。

(3)为什么《临时约法》成了一纸空文而1954年宪法却得到了贯彻执行?

33在近代中国,有许多向国外学习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

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开辟了道路。

(1)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大实践活动各有哪些?

(2)1918年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苏俄学习。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从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角度看,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在建国初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

请指出当时建立的最重要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其建立的标志。

34“法治”与“人治”都是管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在中国,“人治”的历史非常久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言出法随”等都是“人治”的典型代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逐步告别“人治”走向“法治”。

1996年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列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

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第三个宪法修正案,又把这一观点载入宪法。

根据有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是哪个时期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最早确认“法治”原则的是哪个国家?

是以怎样的形式确认的?

(3)我国实施的依法治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有何本质区别?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伯里克利讲道: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

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

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