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0135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docx

测绘发展历史现状与应用

1.测绘发展的历史

20世纪中叶,新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学、信息学、电子计算机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给测绘科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创造了发展的条件,推动着测绘技术和仪器的变革和进步。

测绘科学的发展很大部分是从测绘仪器发展开始的,然后使测绘技术发生重大的变革。

1947年,光波测距仪问世,60年代激光器作为光源用于电磁波测距,使长期以来艰苦的手工业生产方式的测距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彻底改变了大地测量工作中以测角按算距离的面貌。

因此除用三角测量外,还可用导线测量和三边测量。

随着光源和微处理机的问世和应用,使测距工作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

氦氖激光光源的应用使测程达到60公里以上。

精度达到±(5mm+5×10-6D)。

固体激光器的应用使测程大大加大,因此测月、测卫工作得以实现。

80年代开始,多波段(多色)载波距的出现,抵偿、减弱了大气条件的影响,使测距精度大大提高。

ME5000测距仪达到±(0.2+0.1×10-6D)的标称精度。

与此同时,砷化钾发光管和激光光源的使用,使测距仪的体积大大减小。

重量减轻,向着小型化大大迈进了一步。

除了光波测距以外,微波测距也有很大发展,80年代之后,全自动化的微波铡距仪CA-100、WM-20等已用于军事等部门。

测角仪器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它和其他仪器一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从金属度盘发展为光学度盘。

近20年来,伴随着电子技术、微处理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经纬仪已使用电子度盘和电子读数,且能自动显示、自动记录,完成了自动化测角的进程,自动测角的电子经纬仪问世,并得到应用。

同时,电子经纬仪与测距仪结合,形成了电子速测(全站仪)、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全,自动化程度高,为数字测图开拓了广阔前景。

最近又推出了智能经纬仪,连瞄准目标.

也可自动化。

从此将结束测角、测距手工业生产方式的漫长历史。

20世纪40年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问世,标志着水准测量自动化的开端。

之后,发展了激光束准仗、激光扫平仪,为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和开拓广泛的用途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数字水准仪的诞生,也使水准测量中的自动记录,自动传输、存储和处理数据成为现实。

它和经纬仪一样,也可自动瞄准目标进行观测。

由于以上这些先进测量仪器的生产和应用,使测量工作向着自动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减轻丁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使野外工作大大减少,因而改善了测绘工作艰苦的环境。

20世纪80年代,全球定位系统(GPS)问世,采用卫星直接进行空间点的三维定位引起了测绘工作重大变革。

由于卫星定位具有全球、全天候、快速、高精度和无需建立高标等优点,被广泛用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及军事的导航、定位上,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使用全球定位系统的信号,迅速进行了接收机的研制。

从70年代到现在,已有百余厂家研制了一二百种精度不同、类型不同的仪器。

现已生产出第五代产品,它体积小、功能全、重量轻。

除了美国研制GPS定位系统外,前苏联研制了GLONASS定位系统,还有欧洲空间局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NAVSAT)、原西德的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GRANAS)等也都开展了工作。

我国也在进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究,所研制的双星定位系统也可以用测绘。

另外,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研究,进展很快,做出了很好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除了用飞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测绘地(形)图外,还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地球照片,监测自然现象的变化,并且利用这些卫片测绘地图,其精度逐步提高。

近年来,已改变了过去摄影测量的方式,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测量工作,使摄影测量的成果稳定、可靠,并且自动化程度高。

还可与计算机组成一个系统,易于完成地图的生产、使用、修改和换代。

由于测绘仪器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地面的测图系统,由过去的传统测绘方式发展为数字测图。

所以地形图是由数字表示的,用计算机进行绘制和管理既便捷,又迅速,精度可靠。

2.测绘发展的现状

GPS技术发展现状2.180年代以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使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长期以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3维坐标的、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GPS技术所代替,同时定位范围已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海洋和宇宙空间;定位方法已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服务领域已从导航和测绘领域扩展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广阔领域。

在我国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国家大地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已普遍地应用GPS技术,在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线路、隧道贯通、建筑变形、大坝监测、海岛或海域测量等也已广泛的使用GPS技术。

随着DGPS差分定位技术和RTK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的发展和美国AS技术的解除,单点定位精度不断提高,GPS技术在导航、石化工程测量、碎部点的测绘与放样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尤其是今年来各地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的相继建立,极大地方便了GPS定位技术的使用。

RS技术发展现状2.2

⑴轻小型低空遥感平台日趋成熟

轻小型低空遥感平台的发展历史较短,但由于具有机动灵活、经并,在近年来受到摄影测量与遥感等领域的广泛关注,济便捷等优势

得到了飞速发展。

低空遥感平台能够方便地实现低空数码影像获取,

可以满足大比例尺测图、高精度的城市三维建模以及各种工程应用的需要。

由于作业成本较低,机动灵活、不受云层影响,而且受空中管制影响较小,有望成为现有常规的航天、航空遥感手段的有效补充。

当前可采用的轻小型低空遥感平台又可具体分为无人驾驶固定翼型飞机、有人驾驶小型飞机、直升机和无人飞艇等。

目前国内采用无人机进行摄影测量已逐步进入实用阶段,现已有部分大比例尺测图任务由无人机航测完成。

⑵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测图中发挥重要作用

遥感卫星除影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之外,遥感卫星传感器的成像方式也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单线阵推扫式成像方式逐渐发展到多线阵推扫成像,立体模型的构建方式也随之多样化,更加合理的基高比和多像交会方式可进一步提高立体成图的精度。

随着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卫星影像数据日益增多,为大规模、快速采集地理空间信息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⑶航空数码相机成为摄影测量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胶片式航测相机,数码相机的最大优势是在不增加飞行成本的条件下,获取大重叠度的影像数据,多视影像中相邻影像间的变形较小,如果采取多基线摄影测量的方法,将多幅相邻影像同时处理,则可以大大增加交会角,能够大幅度提高影像匹配、立体测图和三维重建的精度和可靠性,并有利于真正射影像的制作。

⑷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平台进入实用化阶段

近几年来,随着航空数码相机、机载激光雷达等新型传感器的迅猛发展,摄影测量系统的数据获取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也给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存储管理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国内的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流程中,还延续着传统基于单机模式的数据处理方法,无法满足超大范围摄影测量数据快速处理的需要。

为有效解决海量遥感数据处武汉大学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高,理技术的瓶颈问题.

性能计算技术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了新一代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平台

⑸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机载激光雷达(AirborneLiDAR)集激光扫描仪、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主动发射激光,接收目标对激光光束的反射及散射回波来测量目标的方位、距离及目标表面特性,能够直接得到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信息。

与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相比,使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可部分地穿透树林遮挡,直接获取地面点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数据,且具有外业成本低、内业处理简单等优点,成为摄影测量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⑹地面激光雷达成功应用于三维建模

采用地面激光雷达技术可以直接获取待测地物高密度、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信息,为几何模型的快速建立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地面激光雷达的测量速度已有明显的提高,测距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并能获取一定的回波强度信息。

在地面激光雷达系统的硬件组成中,除包括激光扫描仪之外,通常都会装配有小型数码相机,同时也可集成位置与姿态测量装置。

将激光扫描仪测量得到的点云数据与数码影像进行融合,则能够快速完成三维模型的纹理映射,由于省去了近景摄影测量中复杂的影像匹配步骤,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

⑺移动测图系统的数据获取与应用受到重视

移动测图系统是指在移动载体平台上集成多种传感器,通过定位、定姿和成像等传感器在移动状态下自动采集各种定位定姿数据、影像数据和激光扫描数据,通过统一的地理参考和摄影测量解析处理,

实现无控制的空间地理信息采集与建库。

目前移动测图系统主要指基于机动车辆的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同时也包括不太常见的铁路机车及人工便携式的移动测图系统。

移动道路测量系统通过机动车上装配的在车辆高速行,、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激光雷达等设备INS、GPS.

进之中,快速采集道路及道路两旁地物的空间位置数据,特别适合于公路、铁路和电力线等带状地区的基础信息获取,在电子地图的制作与修测、城市三维建模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GIS技术发展现状2.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其它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完善,GIS在全球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海量数据存储、处理、表达、显示及数据共享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GIS技术不断发展下,目前GIS的应用已从基础信息管理与规划转向更复杂的区域开发、预测预报,与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用于全球监测,成为重要的辅助决策工具。

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世界上常用的GIS软件己达400多种:

国外较著名的GIS软件产品有:

Auotodesk系列产品、Arc/Info、MapInfo及其构件产品、Intergraph、Microstation等,还有Web环境下矢量地图发布的标准和规范,如XML、GML、SVG等等。

我国GIS软件研制起步较晚,比较成熟的测绘软件主要有南方CASS,MapGIS,GeoStar,SuperMap等。

尽管现存的GIS软件很多,但对于它的研究应用,归纳概括起来有二种情况:

一是利用GIS系统处理用户的数据;二是在GIS的基础上,利用它的开发函数库二次开发用户专用的GIS软件。

目前已成功应用包括资源管理、自动制图、设施管理、城市和区域规划、人口和商业管理、交通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教育、军事等九大类别的一百多个领域。

在美国及发达国家,GIS的应用遍及环境保护、灾害预测、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加速了GIS应用的进程,在城市规划管理、交通运输、测绘、环保、农业等领域发挥r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S”是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和GIS的简称,“3S”集成是指将遥感、空间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这三种对地观测技术

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地理信息是一种信息流,RS、GPS和GIS中任何一个系统都只侧重于信息流特征中的一个方面,而不能满足准确、全面地描述地理信息流的要求。

因此,无论从物质运动形式、地学信息的本质特征还是“3S”各自的技术特征来说,“3S”集成都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数字测绘技术发展现状2.4

大比例尺地形测绘,是石化行业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利用传统的方法工作存在劳动强度大、质量控制难、功效低等缺点。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对地形图的更新周期要求也越来起短。

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应用,尤其自动跟踪全站仪的推出和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以及先进的数字化测图系统和电子平板测绘模式的应用,实现了地形图从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自动绘图的自动化成图。

数字化测图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成图质量和效率,取得很好的效果和效益。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带来了更好的

方法,在大面积和长距离线路地形图测量时,采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利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地形图,减少了相当大的外业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用户的需求,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