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0487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docx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

怀远煤矿

 

3135工作面人行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

 

审核:

 

编制单位:

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7年8月3日

 

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怀远煤矿

技术文件名称

3135采煤工作人行巷

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主持人

地点:

日期:

参加

会审

人员

职务

签名

职务

签名

编制人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会审意见

 

总工程师意见:

 

矿长意见:

 

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

3135采煤工作面人行巷道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我矿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均处于复工、复产隐患整改之中,2017年3月15日又由于采证到期延续影响至2017年6月1日。

矿井6个月时间以来因受矿山压力影响,3135采煤工作面的人行巷道中多处地点出现断梁折柱、鼓底、片帮、巷道断面减小等现象;根据3135采面人行巷的实际情况和为了人员上下行走要求,我矿决定对3135采面的人行巷进行维修。

为确保此次3135采面人行巷维修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成立煤矿维修工作领导小组及分工

1、维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胡树林

副组长:

杨朝友

成员:

李西元、杨天宝、吴宣兵、惠庆武、易帮富、陈绍余、李增文、杨国清、何模方、

维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督促检查维修工作进度、完成情况,落实维修工作安全责任。

2、职责分工

胡树林:

负责安全设备资金的投入,提供维修所需的人、财、物,并负责维修工作的全面工作。

杨朝友:

负责维修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贯彻落实,维修工作中的技术规范监督。

陈绍余、杨天宝:

全面负责维修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组织、指挥、督促检查,全面安排落实维修工作。

惠庆武、杨国清:

组织进行维修工作的施工检查,负责落实维修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工作,安全措施的落实。

易帮富、何模方:

负责井下电气维修工作和安全检查。

李增文:

负责维修作业地点的瓦斯检查,安全检查。

二、维修巷道概况

㈠维修井巷的位置

3135采煤工作面人行巷。

㈡井巷概况

3135采煤工作面人行巷均为沿煤层掘进巷道,受矿山压力的影响,造成巷道中多处出现断梁折柱现象,巷道的有效断面减小,部份地段出现大量的片帮漏顶,局部区域垮塌严重,需对其进行维修和扩刷、维修,3135人行巷均采用金属点柱带帽支护。

㈢维修工程量

1、维修工程量:

⑴3135采面人行巷需维修的工程量约90m,采用金属点柱带帽支护。

2、开工时间

经矿研究决定于2017年8月上旬开工。

3、维修后巷道的用途

3135采煤工作面的人行巷,为矿井南翼C5煤层工作面采面的行人、运材料的作用。

三、维修前准备工作

1、维修准备工作

作业前,现场应备有工具、金属点柱、木料、背柴等井巷支护维修用的各类材料,对人行巷及时进行支护。

2、开工前,由煤矿技术负责人将《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工种技术操作规程》相关规定和内容及本技安措施一并贯彻执行。

四、技术措施

㈠维修断面要求

3135人行巷支护形式为金属点柱带帽支护。

巷道维修后断面要求:

⑴人行巷断面不小于3.6m2,巷道高度不小于1.8米。

㈡维修顺序

(1)维修方向:

从由下到上逐渐进行。

㈢维修方式

1、出矸、运输方式

采用人工装车,采用1.0吨矿车装运,机车运输至地面。

2、维修方式

⑴人行巷维修先清刁活危岩石、铺设搪瓷溜槽,清理巷道中的泘煤泘矸,巷道高度不够的进行卧底,按撬够一根点柱的位置支护一根点柱的方式维修。

⑵工艺流程

架金属点柱工艺流程:

交接班处理安全→超前临时支护→通风→处理安全→临时支护→打点柱→文明生产。

㈣支护工艺

1、临时支护:

选用4根长度不小于2m圆木和4草鞋耙。

2、永久支护:

①金属点柱采用9#工字钢、木板材背背腰帮。

②金属点柱柱体端正,正规有劲,不得有迎退山。

不得出现空顶、空帮。

③腿窝为软岩或煤时,点柱底部必须加大棚腿底板(长300mm×宽200mm×厚10mm)。

㈤金属点柱的技术要求

1、人行巷维修后的断面必须符合本措施规定的要求,采用9#金属点柱支护,背帮必须严密。

2、金属点柱支护腿子靠帮且落在实底上。

3、通风管理:

维修点的通风断面不低于1.8㎡,当断面不能达到1.8㎡时,必须进行安全处理将煤矸运走或安装局部扇风机进行通风,确保维修作业的通风畅通。

㈥放炮、通风

1、选用一台煤电钻打眼,一台备用,炮眼深度不小于0.6米。

2、选用MFD-100型放炮器,煤矿许用毫秒电雷管1~5段配3号煤矿安全炸药一次启爆,放炮母线采用铜蕊电缆线,放炮母线必须设至规定的启爆点。

3、启爆地点不得设在回风流中及放炮岗哨必须站在新鲜风流中(31运输大巷处)。

4、每次放炮的炮眼个数不得超过两个,装药量不得超过3条/眼,装药后剩下的炮眼用水炮泥和黄泥充填满。

5、通风管理:

维修点的通风断面不低于2㎡,当断面不能达到2㎡时,必须进行安全处理将矸石运走或安装局部扇风机进行通风,确保维修作业的通风畅通。

五、安全措施

㈠顶板管理安全措施

1、每班作业前,必须由安全员和班长一同进行敲帮问顶,找净顶帮的危岩活矸。

找顶时,一人看安全,一人找顶,找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的地点,并事先找好安全退路,找净顶、帮的危岩活矸,待顶、帮围岩稳定后,方可进行临时支护等其他作业。

2、临时安全支护采取打戴帽点柱、绷子、斜撑等进行,柱距不大于1.0米,岔口处的点柱柱距不大于0.8米,出矸过程中,专人观察临时支护完好情况和顶板、两帮安全情况,发现因出矸等造成松动的临时支护或顶、帮安全不好时,立即停止出矸,进行处理。

3、临时支护超前永久支护作业点的距离不得大于5米。

4、棚腿与横梁之间接口要接合严密,当接口不吻合时,应调梁腿倾斜度和方向,严禁在缝口处打入木楔,槽钢与棚腿之间要焊接牢固。

两帮棚腿要架在坚实的底板上,严禁棚腿架设在浮矸、活石上。

架棚严禁前倾后仰,歪扭射箭,迈步现象发生,保证棚腿立直。

5、每次放顶后,必须首先进行敲帮问顶,找净危岩活矸,在支护背上用长木料刹刁接顶,或打戴帽点柱、斜撑进行支护。

6、在无腿棚支架段进行维修时,每根无腿棚支架下面都必须打点柱,点柱打在实底上或用300mm见方的木板穿鞋,点柱必须打紧打牢,超前维修点不少于5架无腿棚。

7、钢梁与棚腿要紧贴围岩,不得松动或空帮空顶,钢梁不能接帮接顶的部位要使用勾木或木楔刹紧背牢,确保支护质量。

局部超高及片帮处必须用“#”字木垛接实,严禁有“三空”。

8、回撤无腿棚支架及在处理安全过程中,在维修点前、后不少于10米处各设一个岗哨警戒,上述工作没有结束前其他人员不得通行,只有当处理好维修点安全,确认无误后,方可通行。

9、维修撬炮时,打眼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观察顶板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需要放炮时在打眼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顶板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放炮前用木料打斜撑点柱对所有碹胎进行加固,对放炮点的临时支护增设不少于3根点柱、绷子锁口。

10、采用撬炮或人工放顶时,放顶前先用竹跳板和木料等对该处的电缆和管线进行有效保护,防止损坏。

11、维修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观察顶帮及临时支护情况,发现有掉渣、来压、支架断裂、顶板断裂等冒顶预兆时,及时通知人员撤至顶板完好的安全地点。

12、采用直径不少于150mm的圆木或直径不少于200mm的半圆木作临时支护材料。

现场必须备有备用木料,数量不少于5根。

13、在金属点柱棚架设过程中,人员不得从钢梁下部通过。

上梁时必须使用专用梯子,巷道两帮各一个,必须安排专人扶梯子。

上棚梁时,作业人员必须口号一致,必须手托棚梁,稳抬稳放,不得扶在梁的上面,头部要在安全一侧。

顶梁架上后要及时打设临时点柱进行支撑,保证安全。

14、作业时,一架棚子未架好之前,不得中止工作,要按照正确的方法逐架施工。

维修工作结束后下班前,应将维修点的安全处理好后才能下班。

15、施工地点的架棚支护,质量不合格、歪扭、有空顶或没有按规定架设的,必须及时进行处理整修达到质量合格、安全可靠后方可继续施工。

㈡放炮及通风瓦斯管理措施

1、放炮员必须持证上岗,每次维修放炮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三人放炮制”制度。

2、撬炮前,应将撬炮点下面的矸石出净,每次放炮的炮眼个数不得超过两个,不得因撬炮而造成巷道断面堵死。

3、每次放炮前,撤出警戒区内所有人员并布好放炮岗哨后,方可进行启爆。

放炮后30分钟进入维修点对顶板、支护、爆破效果及瓦斯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撤岗恢复工作。

4、维修撬炮或回撤支架放顶时都必须将作业点的矸石出净,防止垮落的矸石堵死巷道,若发生垮落的矸石堵死巷道,施工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先进行敲帮问顶工作,找净顶帮的危岩活矸。

在进行有效的临时支护后才能疏散矸石,尽快恢复巷道正常的通风。

5、在维修巷道的过程中,瓦检员应加强对维修地点的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检查,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㈢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1、每班作业前,均应检查矿车等运输设备的安全状况,运输设备不完好时不得使用,不得带病运行。

2、人力推车严禁坐车,严禁放飞车。

3、人力推车每次不超过1个,空车时每次不超过1个,两车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0米。

4、矿车在运行时,发现前方有人、弯道、岔道等时,均应鸣哨、减速行驶或停车,在弯道和岔口处应嘹望通行。

5、处理安全或扩断面期间,矿车必须远离作业点20米,且此段无障碍,保证退路安全畅通。

6、运输过程中若矿车下道,抬车时跟班工长必须在现场组织人员抬车,抬车时只能用长木料抬车,不准用轨道抬车。

㈣安全管理

矿每班由带班矿长、安全员、瓦斯员、放炮员及班组长负责维修作业地点的安全管理和瓦斯检查工作。

六、其它

1、顶板灾害时:

现场人员发现顶板有掉矸等冒顶预兆时,立即由跟班矿长、安全员及班组长将人员撤至顶板完好的安全地点。

2、遇火、瓦斯避灾线路:

3135人行巷—3135运输巷—+300mC1运输大巷—提升暗斜井巷—+300m主平硐—地面。

3、遇水避灾线路:

3135采面人行巷—3135采面回风巷—地面。

七、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操作规程》相关条款执行。

 

贯彻记录

贯彻时间

贯彻地点

主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